Asian Cultural Symphony Orchestra

Asian Cultural Symphony Orchestra

The Asian Cultural Symphony Orchestra (ACSO) was founded in 2016 with the aim of championing Asian cultural symphonic music that go beyond mere melodic and instrumentational pastiche, celebrating them with equal regard as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Based in Singapore, the ACSO also seeks to serve as a platform to showcase Singapore artists through their performances and compositions.

The ACSO is a volunteer orchestra comprising of professional and semi-professional musicians from diverse backgrounds. It provides an avenue for its musicians and audiences to explore Asian cultural symphonic music, which is seldom the staple programme of symphony orchestras, even those in Asia.

This channel serves as a repository for its past performances.

WANG CHEN WEI Confluence

WANG CHEN WEI Confluence

ACSO is 5! (soundbites)

ACSO is 5! (soundbites)

WANG CHEN WEI | Childhood

WANG CHEN WEI | Childhood

Пікірлер

  • @zhenxiangzhang4961
    @zhenxiangzhang496113 күн бұрын

    第二章黄河松一开始很痛苦,

  • @michellemarrs8080
    @michellemarrs808017 күн бұрын

    I'm only now hearing about this poem and how it captivated the world.

  • @phillippemarquis6979
    @phillippemarquis697920 күн бұрын

    Singaporean? I thought the orchestra is from Hong Kong. Very good.

  • @Kerker-Mario
    @Kerker-Mario20 күн бұрын

    革命驚濤中的險難孤舟~《黃河鋼琴協奏曲》 黃河湧萬里 四章道分明 江枯曲猶在 悠悠獨哀鳴 林思佑 ~聽《黃河鋼琴協奏曲》有感 要徹底瞭解《黃河鋼琴協奏曲》的起源所然,就不能不回頭提到他的「父祖」《黃河 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是1939年日本入侵中國攻佔武漢,詩人光未然(張光年) 逃往中國共產黨根據地延安後,在該年除夕時向延安的軍民高誦他的黃河詩章,立刻撼動 了延安軍民的內心。當時的「人民音樂家」洗星海(1905~1945)也在人群中深受光未然 詩歌的觸動,便以西方清唱劇的形式,在六天之內於他陝北窯洞的病榻中振筆疾書,於三 月三十一日時完成了《黃河大合唱》。四月十三日在陝北公學的禮堂首演。當時物資困乏 ,因此不得不把西洋樂器與胡琴放在一起,低音提琴是由汽油桶做成,而幾十把大盆中的 杓子就成了表現黃河湧濤的打擊樂器。即便此時的編制殘破,這個作品一完成便受到了中 國各界的注意與歡迎。雄邁的合唱氣勢與熟悉的家鄉小曲,配合上光未年亦俗亦雅的詩句 ,立刻為當時前途黑暗一片的中國帶來了振奮的力量與撫慰的希望。1942年毛澤東發表影 響重大的延安文藝講話,確立了「文藝必須為政治服務」的文化戰略。自此《黃河大合唱 》就成了號召工農兵階級共同抗日的精神武器。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個作 品仍舊被視為是新中國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文化象徵。 然而到了1960年代中期之後,由於中國發動大躍進,造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主 導此一政策的毛澤東不得不退居第二線,把權力下放給走務實路線的劉少奇鄧小平等開國 元勳。但是不甘寂寞的毛澤東為了重新奪回權柄,便利用學生發動文化大革命,整肅全黨 官僚。並以破四舊立四新之名,重構全國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當時毛澤東指派了他的愛 人江青主導全國藝文發展。江青與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勢同水火,因此在握有權力後 ,便下令禁演《黃河大合唱》此一與共產黨患難與共的音樂作品。原因無他,只因為作詞 者光未年是周恩來的好朋友。後來江青更數度「暗示」全國音樂界人士說《黃河大合唱》 的曲不錯,可惜詞有問題,這個作品應當留曲不留詞。在權力如日中天的江青如此明顯地 「暗示」之下,當時中國的音樂家,或求騰達,或求自保,便開始思考如何為這一個觸犯 當權者逆鱗的作品變臉,這時候一個關鍵的鋼琴家~殷承宗便出現了。 殷承宗在1941年時出生於廈門鼓浪嶼,自小就是音樂天才,在1962年時便在莫斯科獲 得第二屆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的亞軍(據說他未能奪冠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在1958年無預警 發動八二三砲戰導致的蘇中關係緊張)。他在1965年成為中國中央樂團的鋼琴獨奏家。而 在1966年便爆發了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當時不僅中國的故舊文化要被清算破壞,所有 西方資產階級的玩物也同樣要被批判鬥爭,鋼琴這個西方樂器之王自然是首當其衝。不管 是為了自保,還是為了輸誠,1967年5月12日,殷承宗與同學找了台車把鋼琴推到天安門 前,當眾表演樣板戲《白毛女》,表明鋼琴一樣可以為政治服務,自此殷承宗成了江青跟 前的紅人,不僅在文革時期把名字改成殷誠忠,後來在1973年時獲得江青推薦加入共產黨 ,成為中央樂團黨委副書記與第四屆人大副委員長,甚至由於這些奇功,江青還特批從西 方訂了一架鋼琴來犒賞這位文藝先鋒。而他在天安門露天演出這個驚人之舉,不只造就了 他個人後來一帆風順的黃金十年,也為中國的鋼琴教育留下香火,不被文革的颶風所毀滅 ,中國也才能夠在20世紀末孕育出李雲迪與郎朗等明日之星。1968年中央樂團推出以鋼琴 為伴奏,京劇唱腔為主體的革新樣板戲《紅燈記》,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與當局的認可,在 這個基礎之上,殷承宗再度受命籌組《黃河鋼琴協奏曲》創作小組,成員包括劉庄、儲望 華、盛禮洪、石叔誠、以及許雙星等六人。這闋協奏曲終於在1969年底問世,署名「中央 樂團集體創作」。1970年一月在中央樂團的協奏下於北京人民大會堂首演,由殷承宗擔任 鋼琴獨奏,李德倫指揮。周恩來親臨演出,演出完畢後周恩來大喜樂說:「星海活過來了 」,此後這個作品便像樣板戲一樣的風行普遍,在當時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 由於《黃河鋼琴協奏曲》乃起源於一個高度政治性的時代,它不僅必須概括承受《黃 河大合唱》的反帝角色,更必須在更加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包攬所有的政治壓力,因而《黃 河鋼琴協奏曲》的每一個音符可以說都是依照政治正確的意志來組合排列。就它的形式來 說,在反帝反資的路線下,《黃河鋼琴協奏曲》捨棄西方典型協奏曲的三樂章奏鳴曲形式 ,改以中國傳統的「起、承、轉、合」敘事結構創作。其次《黃河鋼琴協奏曲》曲風雖然 有濃厚的19世紀中葉浪漫主義情調,並比延安時期的《黃河大合唱》運用更多西方作曲技 巧,但它卻是走老大哥蘇聯的俄國傳統厚重風格,故而它聽起來不僅僅有蕭邦的激越的革 命情懷,更有拉赫曼尼諾夫沈重的家國憂思。無怪乎後來當費城交響樂團錄製此協奏曲時 會揶揄這個作品是蕭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的集體創作。而《黃河鋼琴 協奏曲》的第三樂章原名「黃水謠」,這個名字可徹底惹火了當時的藝文總司令江青。江 青認為《黃河大合唱》裡的「黃水謠」歌詞中說道:「河東千里成平壤,麥苗肥,豆花兒 香,男女老少喜洋洋」,這根本是在頌揚國民黨對日抗戰時的功績,妄想與國民黨組成統 一戰線,這是走教條主義的王明路線(王明乃中共前期重要領導人,被稱作共產國際派, 主張必須按照馬克思的革命程序,先聯合資產階級反抗帝制與帝國主義侵略)。而把此樂 章繼續命名為「黃水謠」只會像洗星海一樣「缺乏階級意識與階級思想」,因此下令把「 黃水謠」更名為「黃河憤」,以昭階級鬥爭之目標。光是《黃河鋼琴協奏曲》的形式就面 臨的重重的政治審查才得以合法存在,也就是在這種動輒得咎的政治氛圍中,《黃河鋼琴 協奏曲》四個絢美而又「正確」的樂章一一浮現: 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 這一樂章直接改編自《黃河大合唱》的同名序曲。鋼琴在此表現出多重角色,細密的 琶音不僅象徵黃河澎湃的激流,更是行游怒濤上船夫的化身。透過鋼琴的敘語,船夫與黃 河的關係既緊張也溫和,在中段後曲風一度轉為柔淡,隨後又重現黃河險灘的氣勢,呈現 出船夫與驚浪搏鬥的險困與信心,而樣板戲中常見的橋段,如快速半音漸強音形、打擊樂 器的巨響長擂,很自然也很適切地營造出黃河奔飛亂石崩雲的氣魄。 第二樂章~黃河頌 此曲亦直接改編自《黃河大合唱》的同名歌曲。本曲一開始的大提琴吟奏立即消解了 前一樂章中黃河激憤的面貌,而令人回想起黃河是華夏文明的母親與搖籃。隨後出現的鋼 琴就像是在黃河所沖流出的沃土上,向所有人訴說中國過去輝煌的歷史與目前遭遇的沈痛 考驗。樂團所扮演的黃河在身後汩流不回,而鋼琴所代表的中國兒女心聲卻愈加悲憤,在 一個自然卻又愕然的時機中銅管部吹奏出原合唱曲中所沒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 勇軍進行曲」旋律。這當然是出自於刻意的政治安排,卻也突顯出近代中國在面臨西方百 年壓力而不斷革命的悲慘歷程中,中國人最後還是選擇共產黨為神州土地尋找希望。

  • @Kerker-Mario
    @Kerker-Mario20 күн бұрын

    第三樂章~黃河憤 前面已經說過,本曲的命名具有階級鬥爭意圖。不過就內容來說,它反而是四個樂章 中政治意味比較低的一闋樂曲。本曲由三部分組成。起頭由竹笛的蒼幽吹奏入手。這與前 述《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的形式雷同,在此處不過是把溫婉的江南風格換成龍門客棧般的 大漠笛聲,連同緊跟在後的鋼琴流水令人追想起「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塞外江南情懷 ,開展出更加優雅的「黃水謠」。原曲由女聲合唱團演出,此處利用古箏形貌的鋼琴琴音 ,以水銀瀉地般的怡然方式,流暢地表現出黃河在河套綠野帶來的富饒與恬靜。但這份安 適隨後就被沈重如定音鼓般的鋼琴低音部打破,原本高雅的古箏情調被嗚咽阻滯卻又連綿 不斷的的揚琴聲韻所取代,像是冷澀凝絕暗恨別生的琵琶在秋風中淒厲泣語。這個段落源 自《黃河大合唱》的「黃河怨」,是一個受日軍侵辱的女子對母親黃河的悲訴,此處的鋼 琴也就扮演了母親與女兒的雙重身份。女兒的悲淚在滾入黃河後鋼琴便立刻轉化為焦急與 怨恨,但心疼的母親又要給兒女施予撫慰,因而在樂曲將入尾聲之際便產生了鋼琴的焦慮 與樂團的溫慰兩種衝突風格的交繞與起落,雖然矛盾悖離,卻又圓滿融貫。 第四樂章~保衛黃河 這個樂曲理當是《黃河鋼琴協奏曲》中距離原曲面目最遙遠,也是最具政治色彩的一闋。 起手的銅管華彩奏便吹出中國在文革時期的準國歌,起源自陝北小調的「東方紅」(文革 時期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詞者田漢被鬥倒,連帶義勇軍進行曲也變成有曲無詞,因而以演唱 東方紅的方式代替),自此這個三拍的的強烈主題動機便在全曲中不斷閃現。隨後厚重的 鋼琴琶音帶領出「保衛黃河」原曲中的主旋律「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 哮.......」此一主題不停地以卡農形式在鋼琴與樂團間傳遞,而每一次的轉傳,音樂的 強度就隨之增長,加上琵琶嘈嘈切切的攏捻催促,把涼州詞中雄飲美酒醉臥沙場的不羈豪 情與「保衛黃河」馬嘯風吼山驚河怒的滔天激憤徹底勾連在一起,而正牌國歌「義勇軍進 行曲」的精神也不停地在鋼琴的過門段落中湧現。在力量無限向上推進後,「東方紅」的 旋律終於撥雲見日(東方紅,太陽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唉唷喂呀, 他是人民的救星),堂而皇之地昭現於世,大江東流最終匯聚成無限光明的「東方紅」, 而「保衛黃河」的主題又辯證地與「東方紅」交纏,如同比才在《阿萊城姑娘》的「法藍 多舞曲」中把兩個調性判然的舞曲與進行曲掐合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新有機體。而這兩股強 大的能量,最後戲劇化且出人意表地收攏於一個至高無上的政治信念之下,亦即~國際無 產階級大聯合。作曲者以中國古法的「換尾」技巧,把激昂的「國際歌」(英特納雄那爾 ,就一定要實現)巧妙而虔誠地放入《黃河鋼琴協奏曲》尾聲,作為此協奏曲(甚至是全 中國)最後也是最終極政治理想的依託與歸屬。至此,我們不禁會因「國際歌」的感染力 而落淚,也可能因政治力介入之深而歎惋! 從這些機關布置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黃河鋼琴協奏曲》是一個具有十足政治意涵的 藝術作品。它雖然也是為凝聚民心所作,但它就像是文革時期的紅小兵一般,把鬥爭的矛 頭直接指向了自己的父親《黃河大合唱》。原先的作者光未然與洗星海在這種激進的文化 鬥爭與政治算計中皆不支倒地。也因此我們在比較這兩部作品時,切莫把它們想像成是莫 札特《魔笛》與貝多芬《魔笛變奏曲》一般地具有傳承與發揚關係。《黃河大合唱》與《 黃河鋼琴協奏曲》的關係比較近似於《白蛇傳》與香港作家李碧華的《青蛇》。《青蛇》 明著是要幫白素貞與小青翻案,實際上卻顛覆了《白蛇傳》中所有的價值與秩序。也因此 《青蛇》不是《白蛇傳》的續集;同樣的,扛著紅旗反紅旗的《黃河鋼琴協奏曲》也不是 《黃河大合唱》的鋼琴版,連殷承宗自己也坦承摻入東方紅與國際歌的《黃河鋼琴協奏曲 》已經不是原本的《黃河鋼琴協奏曲》了,跟標榜抗日的《黃河大合唱》更是兩個完全不 同的作品。只是即使藝術要為政治服務,它本身還是不能因此逃避來自美學內部的批判, 任何政治性的塑造,到後來還是會面臨藝術價值的檢驗。高度政治化的《黃河鋼琴協奏曲 》在內部討論時便引來很大的批評。當時中央樂團的指揮李德倫便對這種極度政治化的編 曲手法相當不滿。但礙於政治現實,他這種有黑背景的音樂家怎可能扭轉江青的意識型態 ?他唯一能作的就是在四人幫垮台後以「拒絕指揮」的消極方式表達音樂專業的抗議。在 殷承宗的主導下,「彰顯毛澤東政治高度的」「東方紅」以及「代表工農兵精神」的「國 際歌」通通都跑進了這首協奏曲裡頭,然而在2004年當記者問到他到底什麼才是原汁原味 的《黃河鋼琴協奏曲》,他僅以一抹無聲的微笑帶過這些不堪回首的回憶。但是還好,當 時這群作曲家的技藝還算高明,能把這些政治符號巧妙縫貼在協奏曲各處,不至讓觀眾心 生狗尾續貂的失落感,使得這闋鋼琴協奏曲不被愛樂者徹底遺忘。 然則成也政治,敗也政治。就在1976年文革結束四人幫倒台後情勢逆轉豬羊變色。原本被 禁演的《黃河大合唱》在嚴良堃革命情調式地改編後重新登上中國主流舞台。而原本被捧 在雲端的《黃河鋼琴協奏曲》則因江青色彩過於濃厚而被打入冷宮。既紅且專的主要作曲 者暨鋼琴獨奏殷承宗更被認為是「四人幫在中央樂團的代表」而從1976年開始遭受到長達 四年的政治審查,後來還是因為李德倫出面幫殷承宗擔保清白,殷承宗才能以保全,也才 能夠在1983年時成功申請赴美發展。而《黃河鋼琴協奏曲》在中國的復興很諷刺地是海外 一次次的成功演出所累積開展,也是因為這個緣故,《黃河鋼琴協奏曲》才成為中國在國 際上獨一無二的鋼琴作品。近年中國開始重新審視文革時期的歷史舉措,這闋協奏曲才在 這股懷舊情懷中回到中國,第一次與《黃河大合唱》一同被中國人欣賞。 藝術為政治服務的例子,《黃河鋼琴協奏曲》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當我們悲 惋殷承宗的處遇時,不妨把視野投向更寬廣的音樂史中。巴哈為得薩克森選侯垂青,為他 創作B小調彌撒;韓德爾為求昔日領主英王喬治一世的疼愛,為他創作水上音樂。但這些 音樂大師今日留給我們的遺澤不是那些紛亂的政治問題,而是超越人世束縛的偉大作品, 而那些往昔的政治鬥爭到最後都會變成音樂史課本中的趣談軼事。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 下來,在明日的音樂史中,《黃河鋼琴協奏曲》必定會因為他「古為今用、西為中用」的 獨特原創性而受到矚目,更會因它跌宕多變巧妙優雅的中西旋律安排並置而長駐人心。過 去被看成是為政治服務的換尾橋段,到了明日可能就是後現代主義者眼中的聖典模範。武 滿徹曾感嘆:「偉大的中國,怎麼會搞出這種作品?」蓋希文讓充滿自信的美國人在巴黎 流浪闖蕩,一個帶有濃厚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音樂作品,或許就如同今日的中國,是這條 甦醒巨龍給世界帶來的新震撼。歷歷在目,往事並不如煙。

  • @user-bj4zm6ds7e
    @user-bj4zm6ds7eАй бұрын

    小提琴音乐好聽;好有氣氛!意想不到;大戲音乐走到西方音乐到得!好嘢!

  • @fmli9943
    @fmli9943Ай бұрын

    點解咁多,完全唔識包容嘅言語?一位咁年青的!音樂琴手。前途無可限量。珍惜!努力。

  • @s29m9d5
    @s29m9d52 ай бұрын

    50年前にレコードを買ったときは、ずいぶんと変わり者と思われました。ユージン・オーマンディ指揮のフィラデルフィア交響楽団、ピアノはダニエル・エプスタインです。その前に中国製の殷誠忠?ピアノのレコードも持っています。

  • @JC-go8oz
    @JC-go8oz22 күн бұрын

    殷承宗

  • @mahidharmanat5681
    @mahidharmanat56812 ай бұрын

    🌸🎵🎶👍🧡💚💐🙏🌸🇮🇳

  • @TheNthPeterLEE
    @TheNthPeterLEE2 ай бұрын

    decades ago when I heard this piece, I was so touched by the variation of tempo and melody, I had goosebumps on my forearms. The river that quenched the thirst of many over a wide span of land is worth remembering. Wish the river will continue to be clean and potable.

  • @perrylee1913
    @perrylee19133 ай бұрын

    华人世界共同的苦难记忆,坚强勇敢的奋斗和抗争表现得很好! 愿炎黄子孙努力奋斗成为世界一流。

  • @joeblack888
    @joeblack8883 ай бұрын

    也就是华人能演奏出这份感情。

  • @Kerker-Mario
    @Kerker-Mario20 күн бұрын

    台灣人演奏不出來 所以台灣人不是華人

  • @joeblack888
    @joeblack88820 күн бұрын

    @@Kerker-Mario 既然不是中国人,就是外国人,到时就好办了。

  • @Kerker-Mario
    @Kerker-Mario20 күн бұрын

    @@joeblack888 你先想想看、你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吧 嘻嘻

  • @joeblack888
    @joeblack88820 күн бұрын

    @@Kerker-Mario 当汉奸,卖祖求荣也不见得活得长啊。

  • @joeblack888
    @joeblack88820 күн бұрын

    @@Kerker-Mario 做 卖--(祖)求荣的汉--歼的结局人人皆知啊。比如汪--精(卫)。

  • @iantengianioipang4531
    @iantengianioipang45315 ай бұрын

    兩倍速解鎖。新世界。

  • @canman5060
    @canman50605 ай бұрын

    I think the composer herself won a special prize for this work in her early year.

  • @canman5060
    @canman50605 ай бұрын

    This is one of the best symphonic poem ever written in the world.

  • @user-mr5cu6ee2h
    @user-mr5cu6ee2h6 ай бұрын

    乐团演奏出了振撼灵魂的音响和乐章❤❤❤❤一百次都想听❤❤❤❤

  • @user-mr5cu6ee2h
    @user-mr5cu6ee2h6 ай бұрын

    太棒了,太感动心了❤❤❤❤❤🎉🎉🎉🎉🎉

  • @yihongwang2938
    @yihongwang29387 ай бұрын

    几乎听了一辈子的《黄河》,已经有了肌肉记忆。这是第一次听到亚洲文化乐团版本,虽然乐队的整体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我却听到了许多不一样的层次感,使我对乐曲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真的很感动。谢谢你们!

  • @joelegand1035
    @joelegand10357 ай бұрын

    I from sudan , this music is touching my heart ❤❤❤

  • @mikewant5230
    @mikewant52307 ай бұрын

    兩百年的美帝卻沒有一首歌頌美國大地的協奏曲 讓人納悶

  • @JC-go8oz
    @JC-go8oz22 күн бұрын

    有啊,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

  • @hankdusommeil1065
    @hankdusommeil10658 ай бұрын

    Excellent rendition, congratulations!

  • @xiaoqiu5052
    @xiaoqiu50528 ай бұрын

    音樂指揮了不起!氣勢如虹💪這兩天回來再看連續幾次。因為是重陽節,因緣際會,燒衣包給我偉大的父親~他是抗日戰爭時期延安抗日大學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的學生。他有份參與黃河大合唱~他過世有50年了,昨天KZread自動彈出此一表演,很像我父親想聽的感覺⋯⋯😭

  • @user-wr2dp6mq6u
    @user-wr2dp6mq6u5 ай бұрын

    理解你的感受

  • @guoliangli835
    @guoliangli8358 ай бұрын

    演奏得好啊🙉,百听不厌

  • @eileenhung3288
    @eileenhung32888 ай бұрын

    強枝弱幹

  • @user-cc9pi2ro4m
    @user-cc9pi2ro4m8 ай бұрын

    很深沉的爱

  • @saiwinglam0376
    @saiwinglam03769 ай бұрын

    藝術家都是敏感的,不一定要經過才明白,冼星海的優勢是生活在藝術之都“巴黎”,所以技巧方面很明顯外國的思維和感覺,一套很好的交響樂。

  • @AntLo-zh9gm
    @AntLo-zh9gm9 ай бұрын

    殷承宗更出色!

  • @AntLo-zh9gm
    @AntLo-zh9gm9 ай бұрын

    我們要留意一點!東方紅是文化大革命的主題曲!

  • @Belcanto3721
    @Belcanto37219 ай бұрын

    Bravo👍

  • @huamulancat
    @huamulancat10 ай бұрын

    9:20左右是不是一个音符谈错了?

  • @Sam-xt6qm
    @Sam-xt6qm10 ай бұрын

    Singaporean -- Chinese PRIDE ☝🏻👍🏻👍🏻💪🏻😂🎼🎹🥁🪘🎷🎺🪗🎸🪕🎻 -- Sam HO (HK & UK Citizen) Prof. & Speaker, Oxford U. PS: kzread.info/dash/bejne/fmWkq8RwfKqdZZs.html

  • @Sam-xt6qm
    @Sam-xt6qm10 ай бұрын

    Singaporean -- Chinese PRIDE ☝🏻👍🏻👍🏻💪🏻😂🎼🎹🥁🪘🎷🎺🪗🎸🪕🎻 -- Sam HO (HK & UK Citizen) Prof. & Speaker, Oxford U.

  • @winsonw3760
    @winsonw376011 ай бұрын

    希望深圳大剧院及深圳管弦樂团可以有多些類似黃河等等中國民族精神交嚮曲表演! 今晚2023年7月14看廖国敏指揮的法蘭西回旋曲交嚮曲1小時! 我感覺都沒黃河等中國民族歌曲有意義!振奮中國人民精神奮鬥熱血!

  • @weikechen1579
    @weikechen157911 ай бұрын

    国际歌应出在结尾、鼓舞、激励世界上所有为自已爭取光明前程而奋斗的民族👍👍👍

  • @damaoriji
    @damaoriji11 ай бұрын

    牛,水平堪比专业乐团。第三乐章开始错了一个音,瑕不掩瑜。👍

  • @thescribe7117
    @thescribe7117 Жыл бұрын

    Wow I love Movement 3 The Yellow River in Anger. The energy expended by the music is unbelievable. You could hear the rage of the torrents!!! Fantastic.

  • @LeduonggmailcomLe
    @LeduonggmailcomLe Жыл бұрын

    Beautiful 💗💖❤my autumn day

  • @jenniferchan4206
    @jenniferchan4206 Жыл бұрын

    不得不讃的一群年輕人。每個主音手都很出色。小提琴主音手年紀輕輕,奏出了天籟。多謝!

  • @marie-theresefernandezdesa2540
    @marie-theresefernandezdesa2540 Жыл бұрын

    👍 Magnifique, vraiment beau. Merci !!! ❤

  • @pmw148
    @pmw148 Жыл бұрын

    Excellent!

  • @user-mz2oc6kq1w
    @user-mz2oc6kq1w Жыл бұрын

    9:19~9:22

  • @user-hj5zi2wx3f
    @user-hj5zi2wx3f Жыл бұрын

    後生可畏!

  • @paauupe6
    @paauupe6 Жыл бұрын

    1:04 beautiful

  • @obiwan88
    @obiwan88 Жыл бұрын

    "超水凖的演奏", 井底之蛙的评论。

  • @xiaominggobel-liu5334
    @xiaominggobel-liu5334 Жыл бұрын

    ‘’黄河‘’ 就属殷承宗弹得最好 ! 技巧好,音色美,力度强,最主要的是富有表现力,激情澎湃,充满了黄河的画面感。这位青年能够弹出这样已属不错,但很多地方欠缺,八度的力度不够,错音很多,与乐队的衔接也呈现出问题,手臂手腕紧,反正还年轻,前程似锦。朗郎弹得也不错,音色多彩。石叔诚弹得很僵硬,整个身体都僵硬,而且越紧张就越弹错音。

  • @royyi8210
    @royyi82103 ай бұрын

    殷呈承1970版。台湾的陈瑞斌的也很好。能找到2014版。

  • @hootyhoo5922
    @hootyhoo5922 Жыл бұрын

    19:15 chad move

  • @jenniferbatnes7391
    @jenniferbatnes7391 Жыл бұрын

    There are lots of stories and meaning behind this master piece! I wish you gave opportunity going to the Yellow River with your own eyes and get to know the true meaning where this master piece come from .. it created during the world war 2 when china was occupied by Japanese for eight years .. I was born in 60’s and I was growing up listening to this music , the entire generation of mine who did the same as me who cry whenever we listen to this music, lots of emotions…

  • @reencollett6835
    @reencollett68357 ай бұрын

    Lovely reply. This masterpiece gives emotional sound pictures in a brilliant way. One feels great love and fellow-feeling for China and her people. They shall overcome the negative forces that blight them now.

  • @OperafanSingapore
    @OperafanSingapore4 ай бұрын

    wasn't this music banned in China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riod (1966-1976)? Correct me if I am wrong.

  • @zhiruowang5495
    @zhiruowang54953 ай бұрын

    @@OperafanSingapore ,precisely Opposite, This music was created in cultural revolution, it was banned shortly after cultural revolution.

  • @JC-go8oz
    @JC-go8oz22 күн бұрын

    这是文革中的产物。​@@OperafanSingapore

  • @lili792
    @lili792 Жыл бұрын

    風光明媚的黃河 👏~

  • @LawyerGroup
    @LawyerGroup Жыл бұрын

    ผมก็ฟังไม่ค่อยเป็นนะแต่ผมว่าไม่มีลักษณะของชนชาติจีนเลยไม่มีลอดลายมังกรพวกเราคือเผ่าพันธุ์มังกร❤จีน

  • @hyyeh99
    @hyyeh99 Жыл бұрын

    這個年輕人主角在不是他的演出時候,態度表情動作站姿很不OK,說難聽一點是不尊重觀眾,其實是不尊重這首曲子

  • @perrylee1913
    @perrylee1913 Жыл бұрын

    Well expressed the bravery and strength of the forefathers who fought against the invasion of Japa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