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貨幣時代來臨? 直擊全台”挖碳”熱潮 "碳權"變熱門搶手貨 市場規模將超越石油!? 直擊台灣小農種碳 農地種碳年產值百萬?|記者 蔡佳珍 王群賢|【台灣新思路】20231011|三立iNEWS

#三立iNEWS #大世界
➲ iNEWS 最正新聞直播 • 三立iNEWS 24小時 CH48新聞直播 ...
➲王志郁+ 國際.理財全掌握 reurl.cc/RdWrkz
➲ 推特 goo.gl/rT13Pd
★三立iNEWS Line@官方帳號正式上線!
重要新聞不漏接!精彩節目隨點隨看
快速加入請點這裡 lin.ee/mFQTXvz

Пікірлер: 9

  • @user-si4kc7xu7m
    @user-si4kc7xu7m8 ай бұрын

    莫名奇妙!

  • @user-kx5tf8pc3x
    @user-kx5tf8pc3x7 ай бұрын

    我對於這項產品是否能打入歐洲碳權交易所感到困惑。

  • @LLSemi
    @LLSemi8 ай бұрын

    最近幾年最夯的應該是油類植物和藻類種植吧,人類在尋求生長最快的固碳型植物。 藻類種植未來還可以配合火力發電廠,將二氧化碳固碳降低甚至無排放。 巴西那種玉米轉化為生質柴油或酒精的方式其實不適合台灣。面積太大了。 天然的作物種植碳權收入其實比較慢,或者是說碳權是附帶的收入。其他碳作物藻類那種可能賺碳稅比較快XDD

  • @albertwu96
    @albertwu968 ай бұрын

  • @user-mo3hp7cn6n
    @user-mo3hp7cn6n2 ай бұрын

    胡扯,看你要把碳拿去哪裡賣? 認證就要價不菲,台灣的種碳除非你有個幾十甲農地背後有政府撐腰,說不定才有機會,可是價格也比1噸100歐元低,像我有十甲林地也沒用,根本申請認證都有問題,沒有門路更別說要賣。

  • @pinnj63
    @pinnj633 ай бұрын

    沒還建立好CDP碳盤查的評等標準,怎麼收集 減碳資料庫?政府沒先建立好碳排履歷制度,收集資料,建立有公信力的方法論計算減碳績效,就想成立碳權交易所,似乎像是新的詐騙手法

  • @user-tk6mo9jl5r
    @user-tk6mo9jl5rАй бұрын

    我有PO上fb我才是真正的AI其他的台灣全世界有一些假扮AI啊

Келес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