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完全了解I2C通訊介面!深入原理解說,揭示其隱藏規律。2024年最詳細解說,掌握I2C的核心概念。無論是尋求技術深入了解還是實際應用,這裡都是您最佳選擇。開啟I2C通訊之門,探索技術的未來。

Тәжірибелік нұсқаулар және стиль

I2C通訊協議作為一種常見的串列通訊協議,在許多電子設備中被廣泛應用。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I2C的工作原理和運作方式可能是一個神秘的領域。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解釋I2C通訊協議的奧秘,揭示其背後的隱藏規律。
我們將從基礎原理開始,逐步解釋I2C通訊協議的核心概念,包括通訊方式、數據傳輸流程、時序要求等。通過深入原理解說,您將能夠更好地理解I2C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式和應用場景。
不僅如此,我們還將介紹一些實際的應用案例,幫助您更好地理解I2C在現實中的應用。無論您是尋求技術深入了解還是想要應用於具體項目中,本文都將是您的最佳選擇。
開啟I2C通訊之門,一起來探索技術的未來,深入理解I2C通訊協議的精髓!
#2024 #I2C #通訊協議 #嵌入式系統 #硬體開發 #電子工程 #通訊技術 #資料傳輸 #智慧裝置 #技術解說 #技術深度解析 #工程師必讀 #學習資源 #專業知識 #技術知識 #電子學 #設計指南 #硬體設計 #微控制器

Пікірлер: 18

  • @Joyous-Code_Teacher
    @Joyous-Code_TeacherАй бұрын

    各位小夥伴,不好意思,在5:04時的SDA跟SCL在製作影片時兩個位置顛倒了,應該是SDA要比較寬才對喔~ 解答:A 解析:因為當SCL的電位上升的瞬間,從機就有可能讀取資料了喔,所以為了避免有遺漏資料的可能,會將SDA提前上拉,這樣是最有保障不會出現資料錯誤的方法喔~

  • @user-cl8bl2wq3v

    @user-cl8bl2wq3v

    Ай бұрын

    愛了~充滿學問

  • @user-rk4wp3mh5f

    @user-rk4wp3mh5f

    11 күн бұрын

    保持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的约束关系

  • @yuan.pingchen3056
    @yuan.pingchen30568 күн бұрын

    IPMB好像用的就是I2C,已經是超過15年前的事情了,有點忘記了,有沒有現在還在寫IPMI程序的人出來說一下

  • @yhchoi7804
    @yhchoi780419 күн бұрын

    4:53 讀取時,主機發送完暫存器地址和獲得 ACK / NACK 後,是否要加入 「STOP + START」 / 「REPEATED START」 才開始發送 「從機的I2C地址 + READ」 ? 不然的話,從機分辨不了主機緊接著發送的byte是「主機寫入從機的資料」抑或是「從機的I2C地址 + READ」。

  • @Joyous-Code_Teacher

    @Joyous-Code_Teacher

    18 күн бұрын

    以普通的I2C規範來說不需要喔~ 從機判斷讀取或是寫入,主要是靠暫存器位址對這個“命令” 如果是寫入的命令就直接寫入即可,如果是讀取的命令,則需要加上「設備位址+R」,再讀取資料,起始為元跟停止位元只需要放在頭跟尾 但是每一個設備的I2C規範竟不相同,還是要以設備規格書為止喔

  • @user-cl8bl2wq3v
    @user-cl8bl2wq3vАй бұрын

    在4:28分那邊(設備位置+R&W),圖下面的數字應該是0101011吧?而不是0000111

  • @Joyous-Code_Teacher

    @Joyous-Code_Teacher

    Ай бұрын

    沒錯,我在製作影片時粗心沒有注意到,謝謝你~

  • @sctt160906
    @sctt160906Ай бұрын

    您好,想請教一下,當主機發送完設備位置+W和暫存器位置後,接下來的收到的訊息從機如何分辨是欲寫入的data還是設備位置+R呢?

  • @Joyous-Code_Teacher

    @Joyous-Code_Teacher

    Ай бұрын

    通常主機發送設備位置+W後的暫存器位置會是一個"命令",如果是寫入數據的"命令"那從機就負責接收數據就好,反之是讀取數據的"命令",那從機就要先接收一個設備位置+R,才會開始傳送數據 我自己跟學生的白話解釋是~ 寫入數據: 主機:設備位置+W -> 暫存器位置「寫入命令」 主機我現在要寫入資料了(寫入命令),從機你專心接收就好 讀取數據: 主機:設備位置+W -> 暫存器位置「讀取命令」 -> 設備位置+R -> 回傳資料 主機我現在要讀取資料了(讀取命令),從機你請做好準備(設備位置+R),準備好就回傳資料

  • @sunnyyeung3733
    @sunnyyeung373316 күн бұрын

    1:55 片中waveform 不對,應該是在clock rising edge 時才讀data 是0或1

  • @Joyous-Code_Teacher

    @Joyous-Code_Teacher

    16 күн бұрын

    沒錯 時脈線在上升邊緣時就會讀取資料是否為0或1 所以資料線最好提前就要做變化 但是為了教導新手在示波器上好判斷波形,所以採用影片中的說法

  • @sunnyyeung3733

    @sunnyyeung3733

    16 күн бұрын

    @@Joyous-Code_Teacher 那要開一集教什麼是flip flop了,clk 就像心跳很重要。

  • @ANYLER
    @ANYLERАй бұрын

    A,因為這樣就算有點沒對到也可以避免誤判嗎? 另外想請問一下,為什麼讀取的時候不直接在第一次給設備位址時就直接R而要多再給一次設備位址才R呢?看起來有點多此一舉,還是單純就是協議這樣規定的?若是的話為什麼又要這樣規定呢?

  • @Joyous-Code_Teacher

    @Joyous-Code_Teacher

    Ай бұрын

    沒錯 這是協議規定的喔,你可以想像成 主機要先告訴從機一個”命令”所以第一次設備位址要寫W,等從機確實接受命令任務後,主機再給設備位址R,從機才會給相對”命令”的回答

  • @Joyous-Code_Teacher

    @Joyous-Code_Teacher

    Ай бұрын

    解答我有放在留言置頂喔~ 沒錯,這是I2C的協議通常都是用這個方法規定的喔。 你可以想像,主機第一次寫的 設備位址+W 是要發送從機一個"命令",確認從機成功接收命令後,主機再寫的 設備位址+R,讓從機可以依照剛才得到的命令,發送資料~

  • @wangjack9641
    @wangjack9641Ай бұрын

    A

  • @Joyous-Code_Teacher

    @Joyous-Code_Teacher

    Ай бұрын

    解答我有放在留言置頂喔~

Келес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