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啟儒姐

我是啟儒姐

在這裡,我們只聊女性,我相信我可以成為妳倚靠的力量。每週四晚上9:00更新上線!

-
啟儒姐是誰❓岳啟儒

是工人的女兒、上班族、一路白手起家創業,現在是仲誼集團創辦人暨執行長。

是女兒、妻子、母親、女企業家,自身曾經歷女性困境,成為社會新聞焦點。

正義不隱忍的反擊作為,無意間幫許多受到婚姻委屈的女人出了一口氣,激勵許多女性決心為自己勇敢。

以幫助女性為下半場人生目標,提倡女人要工作,獨立自主才有底氣。

-
Instagram / @cindyueh310
Facebook / @岳啟儒一人份的勇氣
Podcast / 我愛上班-郝慧川與惡魔老闆的怪味雞湯

-
著作:
《一人份的勇氣》時報出版

-
請把妳遇到的處境或困惑,留言或私訊到『岳啟儒一人份的勇氣』粉絲專頁給我,未來我會規劃成內容,在節目中分析與解答。

-
⏰每週四 21:00 KZread 頻道更新
🎧每週五 Podcast 節目上架

Пікірлер

  • @jmwang4512
    @jmwang4512Күн бұрын

    25:00 看對方手機,是侵犯對方的界限,如果對方已經開始覺得不舒服,再多任何一次同樣的行為,都很有可能會爆雷。如果還希望能繼續這段關係,應該要練習周慕姿諮商心理師在她的書中一再提到的: 自我覺察、停、看、應等因應情緒重現的方法,想辦法安撫和調節自己焦慮的情緒,不要再做出傷害關係的行為。而不是用自己看對方手機是上癮行為來當理由,說自己想戒掉,但要慢慢減少頻率,要求對方繼續容忍自己侵犯其界限,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且,又如鄧惠文醫師說的,有了比較多的人生經歷以後,就會了解,就算眼前這個人不再愛自己了,那又怎樣? 我喜不喜歡我自己,我能不能愛自己,應該才是最重要的事。

  • @lh6099
    @lh6099Күн бұрын

    其實會查手機的人是很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的人,是一種心理障礙應該要處理自己的問題先,至於對方會不會外遇那是他的問題,查手機也解決不了的問題。

  • @cherrykiwi555
    @cherrykiwi5552 күн бұрын

    好喜歡莫莉❤

  • @user-xr6dv4ez3u
    @user-xr6dv4ez3u2 күн бұрын

    我的國中高中同學,只要當年是鬼混的太妹太保,幾乎20 幾歲 結婚生小孩,喜歡做愛不戴保險套。 然後呢,自己喜歡 抽菸、喝酒、賭博、所謂的低層次快樂。有這樣的父母親(我同學) 這些小孩子真得可憐,8+9的小孩 ,大多成為小8+9。 然後這些 小8+9 去學校搗蛋,霸凌同學,性騷擾同學,各位你們好好想一想。要讓自己的小孩跟這些小8+9一起在同一個學習環境? 若你的小孩被霸凌,像現在的社會事件,被殺害了往生了,追悔莫及.

  • @user-hb1gg6qo8e
    @user-hb1gg6qo8e2 күн бұрын

    女孩子無論如何都不要想結婚比較好。若不幸結婚遇到個性相當會倚老賣老。喜歡下指導棋。自私自利。不會為兒子。媳婦。孫女。喜歡跟家人作對。而喜歡對外人相當好的。極為吹毛求疵。相當嘮叨。將媳婦當成長期免費的女傭。生產工具。提款機(只知向兒子要錢享受)而她兒子所賺錢很少。又要媳婦的娘家的錢來侍奉享受滿足這樣一毛不拔的惡婆婆。說實在的。女孩子千萬不要嫁。那可是每天淚水往肚子流。像過人間地獄。且又聯合她娘家的親戚常常數落駡自己的媳婦。這種没人性的老巫婆。老太婆。是要有千百萬倍的忍耐力才受得了她的折磨。 故女孩子千萬不要步入結婚的墳墓。

  • @fishkiki
    @fishkiki3 күн бұрын

    嘴砲推薦自己沒做過的工作,真是個笑話,靠銷售來賺錢超級難

  • @user-nx9eh6oo2x
    @user-nx9eh6oo2x3 күн бұрын

    我跟我老婆說 兩個孩子在學習不要給他們很大的壓力 他們要讀我們栽培 不讀就算了 不要走偏就好

  • @dulcetsoul
    @dulcetsoul3 күн бұрын

    82法則,各產業行業20%的人拿走80%的獲利。所以還要一窩蜂考高中讀大學嗎?要,因為好學校的8+9比較少

  • @secretlove11
    @secretlove113 күн бұрын

    主持人的題目跟內容 充滿歧視耶

  • @adamlo2087
    @adamlo20874 күн бұрын

    只能用一個例子說,就像郭董現在出來說其實賺錢太簡單,大家不用太在意唸書,也可以賺到錢,但你的小孩不是唸好的學校畢業連去幫郭董打工都沒機會

  • @jaswang2030
    @jaswang20304 күн бұрын

    中式教育的父母幾乎都是怕小孩輸在起跑線。看過中國教育的影片後,發現人家父母更是從幼稚園就開始教小朋友寫小學課程的考試卷,一年365天這樣的訓練,一天平均1~2份。台灣父母已經好很多了,沒誇張到叫你在捷運上搬張桌子寫功課!人家早上五點就起來唸書,然後學校待到晚上十點。人家農村子弟整家賺錢供養一個小孩唸大學,人家很珍惜。台灣的小孩沒啥好抱怨的,自己去看一下中國教育影片,別身在福中不知福。成天跟老人吵博愛座問題,不懂得禮讓老人,kimoji不爽硬是要槓,小事有啥好計較的,座位上有畫年輕人的圖示嗎?年輕力壯的腦力也比老人好,進入20~30歲開始照顧人的年齡,居然無法理解老人身體的變化,不懂老人腦力衰退有固執和不講理的情形。你已經不是國小、國中、高中小孩,爺爺奶奶讓著你,爸爸媽媽疼著你,不高興讓位就不讓位,情緒不好就失控撞牆流血,年輕人要照顧父母、社會上的老人。已出社會工作,更要清楚怎麼去安撫激動那一方的情緒,看懂對方、包容又不把事情說破,事情如何處理得漂亮和圓滿,工作再累導致情緒失控都不是理由。這種生活小事,沒什麼好吵,去吵反而凸顯出年輕人對事情輕重不分也不會處理還情緒控管有問題。教育得出這種年輕人真的也很奇怪! 中國小孩確實都比台灣小孩學得多,光國文科就沒給到這麼多的中文詞彙量,看陸劇的時候,實在有些詞彙見都沒見過。這些有出自山海經、淮南子,台灣都沒有教,教授可以不要老活在台灣的世界裡,看一下中國教育,你會恍然大悟,這麼多年來教改為何失敗,就全都中國式教法。中國老師都很清楚在他們的國家,教育就是這樣,要中考和高考,不是黨的小孩真的跟人家差一截,所以必須要唸得很認真才會出人頭地。台灣也是這樣,真的是公務員才有穩定薪資和福利,有人事關係的都勾進去當公務員了,但台灣教授們為什麼就不肯承認名校+鐵飯碗=人生勝利組呢?台大老師就是公務員,名校,退休金有著落。中式教育就是可以大班教學,但就是高度自主性學習的學生不多,獨立思考的人少。過去,好不容易抗爭到人人有大學唸,在台灣只有高等教育有訓練學生獨立思考,高職和大學就是天差地遠,專科就矮大學一截,即便學會獨立思考,就是沒有大學文憑。現在又要限縮大學生的名額,是又叫大家都全去低學歷嗎?中式教育的目的只打算讓社會少部的分人能獨立思考嗎?但這裡是台灣,不是中國,需要像共產黨那樣將政權控制在少數人手中嗎?需要控制人民的思想和教育程度嗎?需要控制各科系出來的人數嗎?採用西式教育的話,就從小學就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人數應該是比中式教育培養的多,而且也不需要進大學才叫大家改成獨立思考的唸書方式。 中國從小學到研究所一路都有唸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想有關的,幾乎是再灌輸人民思想。台灣不教學生三民主義真的不行,但不是讀三民主義課本然後考試,而是上網查閱維基百科資料,了解資本主義、馬克思生平、馬克思社會主義、中國歷代領導人生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孫中山生平、三民主義思想、中華民國......等。孫中山先生和當代的人早就把幫大家把答案整理出來了,蔣中正批馬克思的文章也沒批錯,台灣歷任領袖對中國提和平統一的回應向來都是拒絕。不要再看教授寫的歷史教科書,編得爛死了,那個都教授的立場和想法,去看多人共筆的維基百科(電影:藍色小精靈有特寫過Wikipedia網站)。中式老師教書考試不會考教了幹嘛、學生學習考試不考唸了幹嘛,學生興趣沒有誘發,進大學後沒有爆發力,做研究都輸國外學生。中國人代代相傳,從小父母就不愛給來源(source),每次都只給結論(conclusion),嘗試(try)不同方法的經驗值太少,因為這樣比較有效率,不會走冤枉路,導致一堆人不明就理的不會白手起家。不懂為什麼中國、台灣政治領袖都喜歡把學生當成機器人訓練呢?給學生輸入很多的知識,難道這樣就天下無敵嗎?運動會都集中起來做同一件事,數大便是美嗎?展現國力嗎?全都要跟軍人一樣整齊劃一嗎?人家西方都重視每個小朋友的適性發展。實施西式的教育,造成的問題是學生可能跟外國學生一樣上課挑戰中式老師的權威,中式老師會頭痛要花一堆時間維持秩序,沒辦法接受。好在台灣槍枝沒合法化,不然帶槍枝進校園射殺老師和同學,但是有黑道滲透校園問題要考慮。不建議參考亞洲的教育,全都同一個問題,直接參考歐美教育。

  • @leecoco9513
    @leecoco95135 күн бұрын

    目前還在讀碩士,已經快25歲了,但我對未來很有憧憬,有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現在也想邊唸書邊學習職場的工作,但父母只希望我現在認真把學位拿到後,回去家裡陪他們養老,我真的好累

  • @wadoinyourheart
    @wadoinyourheart5 күн бұрын

    沒有人準備好成為受害者

  • @Fionnnnn
    @Fionnnnn6 күн бұрын

    我們職業父母還是得上班,孩子也不能單獨待在家,不是只能送補習班嗎….? 惡性循環很多無奈

  • @kennyjean009
    @kennyjean0096 күн бұрын

    翻轉教育是有毒的

  • @alomalin
    @alomalin7 күн бұрын

    有葉教授的課程連結嗎? 感恩!

  • @ashleyshih19
    @ashleyshih198 күн бұрын

    葉教授次長是故意忽略還是不了解教育現場?當孩子把完美的學習歷程交到教授面前時,他已經被成績篩選一次了,有多少%的學生有機會把自己的學習歷程交到台大教授面前?

  • @haha089457
    @haha0894579 күн бұрын

    其實我覺得這個影片的題目解說有點沒有呼應這部影片的主旨 害我又浪費了人生當中的半小時🙈

  • @user-vl8lf9ky7v
    @user-vl8lf9ky7v9 күн бұрын

    有時候補習好像不只是聽兩次的問題,我小時候補習班會先弄清楚學校的課本是哪個出版社的,寒暑假先補習學1 2 3 4單元,開學的時候老師教第1單元晚上補習班教第5單元,而且都要考試考不好就被修理,養成一個考前強記考後忘記的狀態,當學校教的終於跟補習班之前教的重疊的時候,我早就忘了當時念什麼了。 到國中以後又遇到有問題的老師,使得當年的我直接放棄學習,考試全部交白卷。如果人生能夠重來一次,當年的我一定要用力的反抗,而不是自我放棄的無聲抗議用自己人生的失敗證明父母老師的錯誤.....

  • @user-gy9sr6xq4r
    @user-gy9sr6xq4r9 күн бұрын

    以上只是講平均非絕對 1:6/7/8年級台灣家長 跟以前家長比改變很多了 他們其實不想變成以前家長 現在家長大都會陪伴小孩 參與孩子的人際活動 願意帶出遊、參加活動、接觸不同事物 ~~~~ 2:而現在家長也很「恐慌」 對於「家長」這個身份也在摸索 他們沒有「學習當家長」的方向 所以某程度不知不覺會變成以前的家長 ~~~~ 3:太嚴太固執擔心小孩產生心理問題 太鬆太放任擔心小孩基本言行走偏 跟孩子的教育溝通上都會有茫然、挫折感 ~~~~ 4:加上環境、官方教育制度 更讓家長產生極度「不安定感」 ~~~~ 5:尤其官方教育制度 逼家長不得不變成那樣 ~~~ 6:拿歐美來說 他們的國小/國中學習課程難度不高 重思考、養成多元、重基礎 激發小孩不同淺能 ~~~~ 7: 而我們的國小/國中課程 有些課程根本是歐美的高中/大學程度 看看數學就好 根本是讓小孩受挫用的 考試是以考倒學生為樂 埋一堆陷井、充滿細節的考題 腦筋急轉彎遶來遶去的問題 這才表示出題有水準?! 課本教跟考試出題是完全不同等級 ~~~~ 加上年年變的多課綱(搞死人) 導致家長、整個氛圍是 課本都是基本 我還要讓孩子學更難的 不然考試一定考不好 寫一堆評量、鑽研超機車的題目 家長帶的無力抓狂 小孩更加受挫反感 以上惡性循環 ~~~ 8:有些小孩真的天生會唸書 但大都小孩不是 某些學習領域是很弱 但通常有某些領域很強甚至超強 (藝術、工藝、創作、體育…等) 只是受限現在的教育環境 ~~~ 9: 我們的教育環境讓很多人材埋末 我們太要求全能 結果教育出來的人材頂多80分 (什麼都會但等非頂尖) 而歐美教育是開發淺能 所以歐美在各領域都是頂尖90分

  • @user-rc5fx3sx5g
    @user-rc5fx3sx5g9 күн бұрын

    頭香

  • @cherie4185
    @cherie418510 күн бұрын

    主持人的喉嚨是咔痰嗎?為什麼不清一下喉嚨在說,聽了很辛苦。

  • @Kitvkf
    @Kitvkf11 күн бұрын

    男友完全都沒斷乾淨,代表什麼意?

  • @IamCindyYueh
    @IamCindyYueh11 күн бұрын

    你指他和前任沒斷乾淨,而你是現任女友對嗎?

  • @Kitvkf
    @Kitvkf10 күн бұрын

    @@IamCindyYueh 是的,是在我不斷要求下,才終於封鎖。但我還是很傷心。

  • @IamCindyYueh
    @IamCindyYueh10 күн бұрын

    @@Kitvkf 那就請男朋友落實影片裡的作法,再藕斷絲連,你得考慮

  • @yunglingchen5637
    @yunglingchen563711 күн бұрын

    哇!😅

  • @SR.C666
    @SR.C66611 күн бұрын

    人品絕對比學歷重要 身教言教家庭教育要加油 支持他陪他學習”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方嘗試 幫他找到興趣比幫他做決定重要 日本的技職學校才是成功的 台灣高職四技二專要加油 不用焦慮AI世代 願意學習知道怎麼使用就不會被淘汰 還有怎麼融入社會自理的能力 活在台灣就要學習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 @user-qx5pi7jy2c
    @user-qx5pi7jy2c11 күн бұрын

    怎麼有人自己喊自己啟儒姐 才幾歲 真搞笑😅

  • @Joker-vv4mh
    @Joker-vv4mh12 күн бұрын

    慢慢看著自己變成討厭的大人

  • @r26896451
    @r2689645112 күн бұрын

    問話方式好替她捏把冷汗⋯⋯平常有在聽lvy 的podcast 整個專訪都讓人很舒服也很有深度

  • @rurui5941
    @rurui594113 күн бұрын

    我認為下一代需要的是想像力、創造力

  • @ellen1014
    @ellen101413 күн бұрын

    難得看到來賓口條和思路比主持人明顯好很多的,主持人年紀看起來就比來賓大還叫人家大齡,又問來賓年紀是⋯🙄 內涵需要再加強

  • @sofi820
    @sofi82013 күн бұрын

    記得李教授是翻轉教育的名師 很贊同他的理論。 主持人可能聲帶出了問題 建議可訓練用丹田出聲或學唱歌 聲音會變好聽!

  • @user-yw2bs8nm8i
    @user-yw2bs8nm8i13 күн бұрын

    這位大叔大概不了解倖存者偏差,他接觸的通常都是有錢可以報名課程的。小孩子就算學歷不高,每天拿兩三萬薪水也不必擔心溫飽。 有錢人小孩可以做生意賠個幾千萬面不改色,慢慢找到賺錢的路子。 窮人小孩沒有失敗的本錢,父母當然緊張。 有夢想固然是好,但是能有一個不錯的專業先把溫飽解決了,日後再發展興趣都可以。一拳超人的漫畫作者在成名前也不是靠漫畫活下來的。

  • @KL-hy8uz
    @KL-hy8uz13 күн бұрын

    覺得不先搭軌就不會出軌

  • @tcc219
    @tcc21913 күн бұрын

    炒股炒房笑了 比半導體賺更多 也輕鬆玩妹 父母傻瞭嗎

  • @zxo781118
    @zxo78111813 күн бұрын

    依賴成癮症 要去看醫生

  • @user-cw9fy2dm6i
    @user-cw9fy2dm6i13 күн бұрын

    哈哈~跟賴清德也好像喔!

  • @user-cw9fy2dm6i
    @user-cw9fy2dm6i13 күн бұрын

    以獨攻毒啦!

  • @jasonlin6321
    @jasonlin632114 күн бұрын

    03:52 時間點,外帳內帳?字幕是不是打錯了?

  • @user-ox1qy9mc4x
    @user-ox1qy9mc4x14 күн бұрын

    我真的也想在這個社會上聽到,大齡男子快四十歲也是可以找到真愛,這種敘述。 誰說大齡只能冠女子

  • @makie2013
    @makie201314 күн бұрын

    閉嘴,不要再期待什麼出人頭地,活著就好了,開心快樂的活著就夠了,不需要出人頭地,只需要成為自己。

  • @joechuang
    @joechuang15 күн бұрын

    教授的理念我很認同,希望您現在貴為次長,能改變這有問題的制度

  • @wktaiwan8377
    @wktaiwan837714 күн бұрын

    很抱歉地說,你可能還是沒看懂影片,有問題的不是制度,是父母的想法

  • @mist9965
    @mist996515 күн бұрын

    學歷真的不重要啦,現在一堆做酒女的過得很好。😅

  • @evelynsotostories
    @evelynsotostories16 күн бұрын

    我對我小孩的建議是,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裡,生命有各種的可能,要勇敢嘗試各種新的事物,時機對了自然會開花結果。

  • @deminien3486
    @deminien348616 күн бұрын

    莫莉~

  • @o939554350
    @o93955435016 күн бұрын

    郁芳越來越漂亮

  • @user-ik9k666
    @user-ik9k66616 күн бұрын

    教育 學歷跟應用都要相共同

  • @Grace-rj7rp
    @Grace-rj7rp16 күн бұрын

    真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舉例,孩子才剛考完國中會考!正介於選擇學校的考慮期~當父母的我們開始擔憂,他的學習歷程如何完成?於是搜尋資料🙄很多科系第一關卡就還是國、英、數、自成績。很想請教葉教授(偶像)⋯學習歷程是寫得再好,大學真的有在看嗎?(萬一其中一科沒有達到頂標或均標,學習歷程也沒人看了⋯不是嗎😂謝謝(也懇請有經驗的過來人不吝賜教😢🙏

  • @user-zp4bn7et5z
    @user-zp4bn7et5z16 күн бұрын

    以前曾服務單位有幾位替代役男, 有天臨時交代他們製作ㄧ大型海報。台大生在電腦前奮戰許久, 也拉不下臉向人求助。 另一普通大學生先直接表明不會, 但被告知自己想辦法。他於是發揮社交長才, 請教先進尋求協助, 反而能完成任務。

  • @celine0630
    @celine063016 күн бұрын

    是莫莉❤

  • @shengyuchien7121
    @shengyuchien712116 күн бұрын

    台灣的教育像是在整孩子ㄧ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