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戰鉍金屬!用5公斤的鉍能煉出超大超美的鉍晶體嗎?【胡思亂搞】

Ойын-сауық

透過以下網址獲得Surfshark VPN: surfshark.deals/HUZI
輸入折扣碼 HUZI,就可馬上獲得專屬優惠!
訂購24個月的方案還有額外贈送3個月的免費使用期喔!
(跨區瀏覽功能可能因各國網路供應商及使用平台而不同,若有使用問題請聯繫Surfshark VPN客服)
歷經了一個月的反覆實驗
升級設備、也用了更多的鉍金屬錠
想嘗試作出更大更美宇宙鉍晶體
究竟能不能成功呢?
♫ 快來加入頻道會員吧 ☞ lihi1.cc/pAwEu/yt
♫ 也記得要去生活頻道看一下喔 ☞ lihi1.cc/ZOYVm/yt
♫ 想看我玩遊戲的話可以點這邊 ☞ lihi1.cc/i06Aa/yt
────────────────────
♫ 追蹤我的Facebook ☞ lihi1.cc/7IM8Q/yt
♫ 追蹤我的Instagram ☞ lihi1.cc/FGEcR/yt
♫ 寄信或禮物給我 ☞ 42899台中市大雅郵局第387號信箱
♫ 商務合作邀約 ☞ huzi@huzi-universe.com.tw
────────────────────
♫ 想看更多「有趣的實驗」 → lihi1.cc/T9ipU/yt
♫ 想看更多「奇怪的開箱」 → lihi1.cc/E5Irv/yt
♫ 想看更多「特別的體驗」 → lihi1.cc/b93Uq/yt
♫ 想看更多「觀眾的心意」 → lihi1.cc/1zSz8/yt
────────────────────
♫ Music by www.epidemicsound.com/
────────────────────
#胡思亂搞 #鉍 #煉晶術

Пікірлер: 900

  • @user-qz2or3uc6k
    @user-qz2or3uc6k8 ай бұрын

    這個不是問一下中研院之類的朋友或工廠就知道了嗎? 淘寶一堆在賣鉍金屬的,你怎會搞那麼九失敗才來懷疑原料? 這做事方式有問題,太笨了低級錯誤

  • @huzi1989

    @huzi1989

    8 ай бұрын

    對耶,每個人都有中研院或工廠的朋友,我怎麼忘記了呢,您真偉大👐

  • @user-qz2or3uc6k

    @user-qz2or3uc6k

    8 ай бұрын

    @@huzi1989 邊緣人做啥實驗,不是這個圈子的就玩玩放大鏡就好,蔡雞

  • @huzi1989

    @huzi1989

    3 ай бұрын

    謝謝指教,我就是菜雞,跟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樣菜 偉大的專家願意撥冗對鄙人的影片作出指教,小弟我受寵若驚 誠心希望您在金字塔的頂端持續帶領科技的進步 為全人類指引方向,最終抵達宇宙的盡頭!

  • @Chenpp

    @Chenpp

    3 ай бұрын

    這什麼?突然回來回覆😂😂

  • @Shung715192

    @Shung715192

    3 ай бұрын

    胡子你越回應他他就越開心,不用理他

  • @Vancleefbigfans
    @Vancleefbigfans8 ай бұрын

    看完影片之後, 我來試著回答胡子鉍晶失敗的可能原因, 有幾個面向的問題需要再調整, 首先是純度的問題, 我覺得4N已經夠了, 不純物ㄧ定會影響結晶的結構, 但不會影響結晶的尺寸。 第二點是坩堝的材質, 雖然國外的成功案例也是用不鏽鋼鍋, 但是不鏽鋼的鎳錳鉻的比例含量, 造成不鏽鋼鍋表面更容易長晶, 進而影響種核長晶, 再來是反復熔融操作之後, 熔液內氧化物增加影響結晶成形, 最後是最重要的溫度問題, 在熔解鉍的時候, 有沒有加熱到完全熔解, 結晶的過程有沒有所謂的降溫梯度, 在熔液中心長晶, 就表示長晶位置的溫度要低於熔液溫度, 但是現實情況ㄧ定是外圍先降溫凝固, 然後慢慢由外而內的降溫, 如果能創造一個內冷外熱的熔液環境, 是不是就能長晶成功, 當然還有很多很細節的問題, 如果胡子願意私下討論, 我希望能幫助你突破困境! 最新更新, 我已破解國外YTR的巨大成晶方法, 胡子請私下與我聯絡!

  • @aaaaaanya6540

    @aaaaaanya6540

    8 ай бұрын

  • @____415

    @____415

    8 ай бұрын

    6

  • @FakeID543

    @FakeID543

    8 ай бұрын

    留言區真的一堆大神!

  • @CY-cc6st

    @CY-cc6st

    8 ай бұрын

  • @Shield5945

    @Shield5945

    8 ай бұрын

    坩堝的材質這一點我覺得可以觀察一下,既然不是外面那個保溫材料,就有可能是鍋子冷卻的太快,不容易降溫的材質或許好一點。

  • @user-cy1nx6ci3i
    @user-cy1nx6ci3i8 ай бұрын

    這次實驗中最難受的不是觀眾反而是胡子自己,我也非常欽佩胡子面對實驗的態度,科學就是在一次次的錯誤中找到真理,如今的科學就是站在所有錯誤之上的正確,希望胡子休息過後能夠再向我們展示正確的價值觀與精神。

  • @user-zf3ue4nr5g

    @user-zf3ue4nr5g

    8 ай бұрын

    這集我學會了不要買寫簡體字的爐子

  • @user-es2ll7un1w

    @user-es2ll7un1w

    8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加溫不均勻都會存在。所以半導體拉晶才須要旋轉。不知道是否你用U型銅管插進去當精核,銅管內可循環降溫液體。或是讓精核可旋轉螺旋慢慢拉出,應該就能長成晶柱了。或許。

  • @acna8910

    @acna8910

    8 ай бұрын

    ​@@user-zf3ue4nr5g 我好像聽到了玻璃碎一地的聲音?😂

  • @Chunghwa_2000

    @Chunghwa_2000

    8 ай бұрын

    ​@@user-zf3ue4nr5g 你先想想這爐子的用途再講......

  • @user-yp8bq7wp1h

    @user-yp8bq7wp1h

    8 ай бұрын

    鉍有強反磁性, 磁鐵N極靠近鉍會產生N極, 而跟磁鐵互相排斥, 可以跟強力磁鐵做成磁懸浮裝置, 可以參考賽先生科學頻道, 不用插電不用冷卻就可以磁懸浮裝置, 中間浮的銣磁鐵可以用成飛碟狀或地球儀狀, 用吸管吹會旋轉很久, 如果用玻璃罩起來抽成真空會旋轉更久, 就是玻璃罩裡裝細吹抽氣管, 剛好吹到懸浮磁鐵的一側, 吹完旋轉後馬上抽真空, 當底座的鉍金屬可以換成漂亮的鉍結晶, 這樣真空玻璃罩可以當磁懸浮擺飾賣, 還有用鉍做成磁懸浮軌道或磁懸浮碗,,,

  • @Samael823
    @Samael8238 ай бұрын

    1. 4N完全夠純,6N土豪用的。 2. 建議用真空腔體 (至少-2次方),不抽真空一直往上買更純的原料都是浪費錢。 3. 建議用感應爐,從外往內加熱才容易在中間結晶。 4. 建議拉晶用馬達電控,結晶品質較穩定。 5. 如果要避免金屬互相影響,建議購買陶瓷坩鍋。 6. 為了長晶穩定,冷卻系統可以考慮設計一下,不同長晶方式要不同冷卻模式。 碩士都再搞金屬熔煉 給個參考

  • @yu-te_FFG201

    @yu-te_FFG201

    8 ай бұрын

    這個要推上去,是矽晶長晶專家!

  • @CY-cc6st

    @CY-cc6st

    8 ай бұрын

    大推煉晶人

  • @huzi1989

    @huzi1989

    8 ай бұрын

    看了更絕望欸,離平凡人好遠🥲

  • @Lam8915

    @Lam8915

    8 ай бұрын

    666

  • @judejudejude1

    @judejudejude1

    8 ай бұрын

    原來是課金課不夠的部分

  • @AJin_Jin
    @AJin_Jin8 ай бұрын

    難怪你把你關在小房間這麼久 辛苦了

  • @user-jt9co9ix3l
    @user-jt9co9ix3l8 ай бұрын

    從我大學學過的淺薄知識來看胡子的實驗應該沒甚麼問題,也看了國外的影片也差不多是這樣生長的,但是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1.在影片中會從鍋子邊緣冷卻的問題其實很好解釋,相同的情況可以在鑄造中發現,在鑄造的過程中本來就會從模壁開始冷卻(首先異質成核),開始向內冷卻並且向內生長(再成核成長),所以不管冷卻速度多慢或是改變容器(但冷速會影響著過冷度,過冷度越大也比較好抓長晶速率),基本上都會發生第一個問題。 2.那純度基本上應該是不會有問題,主要是如果沒在真空的環境下實驗永遠會有其他雜質進入金屬液中,但真空設備太貴不推薦。 3.金屬的熔點與凝固點不一定是一樣的,因為有過冷度(有關於熱力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google)的問題,但這個是很好利用的機會。 4.如果要長出大晶體,首先要長出小晶體可能1*1*2公分的大小,接著把剛長出的小晶體表面磨一下,盡量讓純鉍顯現出來(粗糙度可能需要考慮應該1000、2000的砂紙就可,最後在清洗一下),再把剛磨好的鉍泡在鉍液表面,一小節可以拿其他東西夾著或固定,等等拉長好的鉍會比較好(長晶的方式可以參考cz法拉單晶)。 最後是總結,從上述來看胡子應該只做完一半的實驗並不算失敗,應該只差找到想要的小晶體泡入有過冷度的金屬液中,再慢慢的往上拉應該就有機會成功,不過有些參數我也不能保證,只能用理論大概推敲,所以也不能證明能成功。 以上是我的看法請各位指教,謝謝。

  • @sakurai_fei
    @sakurai_fei8 ай бұрын

    電壓要注意,這次還好是電壓不足 萬一是電壓過大,機器會燒壞,也可能會火災 看到那麼大的錫爐就覺得yabe 控溫會很不容易 後面的假設是正確的 還有上方的氧化層也算是雜質 所以很難搞 畢竟這是金屬,不像平常金屬鹽那種水溶液是透明的 可以觀察結晶生長 金屬液體比熱小,溫度升降更快還會凝固,難度天差地遠 總之盡力就好

  • @FourFire422

    @FourFire422

    8 ай бұрын

    台灣電器要110插到220的機會本就不大 如果真有這麼容易應該每天都有人在炸電器了 主要是220做成插座的機率本就不大 以前還有窗型冷氣 現在幾乎消失了 在來就是可能新建案會在廚房用一些220插座給電熱產品使用了吧 剩下就是電熱水器 冷氣 基本上使用者根本不會碰到的地方

  • @sakurai_fei

    @sakurai_fei

    8 ай бұрын

    @@FourFire422嘛...看到影片內容 大概提一下用電知識,就這樣^.^b 電路配置都是依場所需求設計的 我的經驗嘛 營業的店面就配置很多220v的迴路 招牌、店內天花板全部照明設備、空壓機、拆胎機、升降機都是220v 店外也有一個220v的插頭 給電焊機使用的 然後就發生學徒搞錯插座 把110v用的砂輪機插220v插座 砂輪機就轉超快,10幾秒就燒掉了

  • @a24O98O1O

    @a24O98O1O

    8 ай бұрын

    ​​@@FourFire422分離式冷氣也要插座阿XD

  • @brian91104

    @brian91104

    8 ай бұрын

    @@a24O98O1O現在新的分離式冷氣很多都是直接接電沒有插座了哦~

  • @Lam8915

    @Lam8915

    8 ай бұрын

    6

  • @chenlin537
    @chenlin5378 ай бұрын

    這次的實驗也是比較冷門,感覺應該很少人知道其中真正的原因吧,看到胡子這樣實驗還是失敗了,讓人更敬佩那些科學家了,好像有點能體會愛迪生那句「至少我知道這些做法不會成功」的偉大了

  • @nevermind-sl2vx
    @nevermind-sl2vx8 ай бұрын

    如果晶體是透過冷卻的溫度差造成的, 那對整鍋加熱到熔點附近, 確保整團是液態的 然後再把中間的核心先拿去冰, 丟下去的時候就會因為靠近核心的地方溫度平衡, 導致掉到熔點以下, 就可以確保整鍋水都有足夠空間給他凝固, 且整鍋水裡面只有一個核心 但不知道中間的核心要多低的溫度才能辦到, 我的想法是做一個六角形的餌, 在中間和六個角落都放上一根, 然後整組拿去冰 插下去的時候六角形的裡面區域應該就能低於熔點, 然後凝結在上面 之所以用六根是怕只有一根溫度不夠, 六根可以一起創造一個冷卻區域比較容易成功

  • @walterdoit
    @walterdoit8 ай бұрын

    這集買鉍的成本不得了😂 雖然沒做過鉍的結晶 但通常長晶要好看的確是要讓他緩慢結晶會比較好,所以降溫的確不能太快! 至於大小可能要用晶養晶的方式來把他養大,國外那個也有可能養很多次?

  • @wunme
    @wunme8 ай бұрын

    建議請盟剛支援 設計底部跟周圍都有加熱線圈的坩堝 這樣或許可以固定住鉍水的溫度 讓胡子可以做出大塊鉍結晶

  • @user-co4oq4nv9z

    @user-co4oq4nv9z

    8 ай бұрын

    同樣想法

  • @user-yp8bq7wp1h

    @user-yp8bq7wp1h

    8 ай бұрын

    其實長晶體跟舒肥一樣, 要保溫慢慢降溫, 降溫越慢, 晶體越美, 美味胺基酸越多, 還有一個方法是放入小結晶體當種核, 一層層疊加成大晶體 但是要低於260度再放進去, 防止晶核再融化, 這樣蓋大樓應該能造出大型晶體,,, 另外鉍有強反磁性, 磁鐵N極靠近鉍會產生N極, 而跟磁鐵互相排斥, 可以跟強力磁鐵做成磁懸浮裝置, 可以參考賽先生科學頻道, 不用插電不用冷卻就可以磁懸浮裝置, 中間浮的銣磁鐵可以用成飛碟狀或地球儀狀, 用吸管吹會旋轉很久, 如果用玻璃罩起來抽成真空會旋轉更久, 就是玻璃罩裡裝細吹抽氣管, 剛好吹到懸浮磁鐵的一側, 吹完旋轉後馬上抽真空, 當底座的鉍金屬可以換成漂亮的鉍結晶, 這樣真空玻璃罩可以當磁懸浮擺飾賣, 還有用鉍做成磁懸浮軌道或磁懸浮碗,,,

  • @syh7211
    @syh72118 ай бұрын

    純度應該不是問題,溶解之後雜質會飄在表面撈掉就好,主要還是降溫方式,可以嘗試對容器的四周加熱,避免邊緣先凝固。

  • @CN-su1ym
    @CN-su1ym8 ай бұрын

    我有幾種可能影響實驗的變因,排除掉原材料純度的部分 假設1. 工作室空氣品質不好,空氣中有許多雜質飛進去使鉍結晶跟著雜質顆粒亂長 假設2. 鉍原料在運送過程中沾到了很多沙子灰塵之類的也可能導致結晶亂長 假設3. 散熱不均勻使中間溫度保持高溫液態,所以結晶只發生在表面跟鍋壁,這可能導致結晶只有寬度沒有長度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不專業猜想~給你們參考看看!

  • @Tobias-ei1cp
    @Tobias-ei1cp8 ай бұрын

    可能國外使用的設備是金屬熱循環使用類似電窯爐的設備,把整鍋的鉍發進去就可以達到理想的保溫效果了

  • @user-lx8yk9qq2w
    @user-lx8yk9qq2w8 ай бұрын

    胡子該實現台灣加熱式軍糧那集的承諾找外國人拍片了XD 疫情結束ㄌㄡWW

  • @user-sf4ls1lw7l

    @user-sf4ls1lw7l

    8 ай бұрын

    +1

  • @mengmengchicken4233

    @mengmengchicken4233

    8 ай бұрын

    說出了我的心聲😂

  • @Jerry_Zhang

    @Jerry_Zhang

    8 ай бұрын

    胡子life的那支影片算嗎?

  • @user-lx8yk9qq2w

    @user-lx8yk9qq2w

    8 ай бұрын

    @@Jerry_Zhang 主頻道flag 應該要在主頻道解決吧XD

  • @Jerry_Zhang

    @Jerry_Zhang

    8 ай бұрын

    @@user-lx8yk9qq2w 直接原封不動搬到主頻道,解決(開玩笑的

  • @Thy9527
    @Thy95278 ай бұрын

    非常喜歡這種感覺 不是每次都想看到完成品大手筆 實驗的過程才是最棒的

  • @binladan911
    @binladan9118 ай бұрын

    這集不錯,把做實驗的步驟和各種條件都說明,雖然是失敗的,但是非常值得讓其他人參考。

  • @RebornLife-1210
    @RebornLife-12108 ай бұрын

    這集太療癒了,而且啟發性十足,我做點筆記吧,實驗是這一回事。 發現問題,觀察現象,參考資料,設計實驗,提出假設,得出結論。 科學是累積的,已經保留了為後人們留下有用的資料。 超感謝分享,這個過程所帶來的啟發,遠大於實驗的成果, 大感謝胡子,我也被激勵當了呢!

  • @likecarter07232
    @likecarter072328 ай бұрын

    看那麼多年... 真心覺得盟剛是大雅工作是最屌的.... 所有人的頻道都會出現,許願都能實現...XDD

  • @hoyintai4549

    @hoyintai4549

    8 ай бұрын

    哆啦A盟不是白叫的

  • @yihamymb

    @yihamymb

    8 ай бұрын

    哆啦a夢般的存在

  • @user-yp8bq7wp1h

    @user-yp8bq7wp1h

    8 ай бұрын

    但是猜拳總是輸,,,

  • @hanlinyou0708
    @hanlinyou07088 ай бұрын

    1.電湯匙,可以從液體中間加熱 2.環形加熱,用電熱棒沿著加熱容器環形加熱 3.使用陶瓷盆加熱,會保溫很好並且散熱比較慢

  • @carloshuang8296
    @carloshuang82968 ай бұрын

    恭喜得獎~ 真的樂在其中的創作能傳達給觀眾,希望胡子之後能也繼續尋找自己喜歡的主題

  • @lian77111
    @lian771114 ай бұрын

    國外影片在拉出超大鉍晶體的時候,中間看起來有一支東西, 所以我覺得國外的超大晶體是中間吊一支銀棒或銅棒來讓晶體在上面生長出來的, 而這支銀棒或銅棒再想辦法連接散熱設備或製冷設備來讓其熱量持續散掉, 這樣保持一段時間,超大鉍晶體應該就會長出來了!! 而胡子失敗的原因是,鍋子不論外層包多厚的保溫,熱量還是會從外層開始散失, 中心溫度一定會是最高的,所以長出來的結晶都一定是在鍋壁上,成品一定或是一個中空的東西, 想要像外國影片那樣,就必須要改變散熱的方向,改成從中央開始散熱!

  • @shinmealo9775

    @shinmealo9775

    2 ай бұрын

    晶體生長需要核,這是基本,核的性質影響晶體生長的結構。

  • @kaikaichan86
    @kaikaichan868 ай бұрын

    我建議鍊出來的鉍晶體應該純度較高,去掉底部那些再鍊可能會有較好的結果。 另外,氧化還原反應也可以嘗試一下,不過真的要查查可不可行 (我不是化學專家....抱歉) 既然鉍晶體是爐壁生出來,可模彷aluminium anodization 的設計,中間放一個圓柱金屬,讓鉍晶體生出來,還可以觀察鉍晶體生長出來的pattern (可嘗試定點加熱/加冷) 加油!!!😉

  • @user-ol1fo4xu1c
    @user-ol1fo4xu1c3 ай бұрын

    14:22 鬍子鬍子,如果看到我這則留言,應該會有幫助:加熱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從一個點燒,鉍在受熱時都只有最底下受熱,等到全部鉍溫度都差不多後降溫時又有比熱差所以冷卻的位置就不平均

  • @jerryc2770
    @jerryc27708 ай бұрын

    這種影片很有教育意義 感覺也蠻有趣的 也有引起留言的討論 👏👏

  • @shiny8192
    @shiny81928 ай бұрын

    可以使用加熱包或油浴 反應槽使用高硼矽玻璃廣口型 基本上可以加熱到400度 感溫棒一般使用PT100不過要用光電或紅外線都可以 基本上這樣就是要深度有深度要控溫有控溫 像胡子這樣的大小約5~10L即可 便宜一點的話價格大約是5萬有找

  • @magicgod16888
    @magicgod168888 ай бұрын

    用乾冰盆 降溫剛凝結的小塊鉍晶體再放回去不知道會不會讓周圍的晶液冷凝在上面?如果可以反覆會不會越來越大

  • @user-jg7ns7up5o
    @user-jg7ns7up5o8 ай бұрын

    除了胡子的假設,我有考慮過,從杯緣開始結晶是不是這個杯子不夠光滑,因此會從杯壁開始結晶,由於杯壁是不規則(微觀),因此也是沿著杯壁亂長,如果先竟可能使用光滑的杯壁,會不會有更好的結果,再搭配用已結晶出來的鉍晶體當作飼料來養晶,可能會提升一些(by無機化學重補修的同學

  • @zero-lm5kg
    @zero-lm5kg8 ай бұрын

    其實可以將容器的寬度縮小或者把火的溫度旁塞冰塊使其降溫加速也可以把火源換成較大的這樣就可以均勻受熱,可以試試

  • @user-di8bs9qq1j
    @user-di8bs9qq1j8 ай бұрын

    胡子,下一次可以拍一些氣體元素嗎?

  • @1lidan
    @1lidan8 ай бұрын

    我猜測是鍋子導熱效果好,熱量容易從周圍導走,所以從鍋壁開始凝固。所以不但要保溫還要保持鍋子持續微量加熱(底部小火+側面包隔熱層防止側面散失熱量),而"冷卻"要單一方向,從液態鉍"頂部中央"加強散熱能力。 而我推測頂部中央需要的散熱能力也是要漸進變強,下方結晶越大=越接近鍋邊熱源+冷卻的導熱越慢,需要更強的散熱才能讓結晶繼續長。散熱速度過快又會無法養出結晶,所以應該也是要控制。 就像一開始那個爐子,放入螺絲釘效果稍微改善,不光是結晶核心的問題,還有螺絲突出液面加強了散熱效果,讓熱從"單一"方向加速導出。而沒辦法繼續增長就是加熱跟冷卻達到平衡,如果加強冷卻螺絲,那一塊晶體可能又能再長一點。 至於不可能像一開始理想直接臨界溫度拉出來現場直接長結晶的原因也很簡單,從液體變固體有改變型態的"熔化熱"能量要釋放,釋放出熱=附近的鉍得到熱量,固化結晶的過程直接打斷

  • @Function_range

    @Function_range

    8 ай бұрын

    外國鍋子導熱係數難道和我們不一樣嗎?

  • @1lidan

    @1lidan

    8 ай бұрын

    @@Function_range 影片你只看到人家撈出來,中間過程的各種眉角都沒看見。與其猜測別人怎麼弄出來的,不如就胡子目前嘗試過的方案找出改善方式

  • @wenqi_lin
    @wenqi_lin8 ай бұрын

    胡子觀察容器壁冷卻較快後,拿隔熱纖維保溫的對策真的蠻讚的,我想到的是如果使用加熱袋,一般化學實驗用來包覆錐形燒瓶的加熱器,雖不一定可精準控溫,但加熱跟降溫過程整體液體溫度更均勻不曉得有沒有幫助?提供這類工具給未來需要實驗的人參考。

  • @awesomezcxs
    @awesomezcxs8 ай бұрын

    抱持著實驗的精神就夠了,沒什麼失敗啦~只是一個結果而已,胡子OK的~👏🏻👍🏻👍🏻

  • @azure353
    @azure3538 ай бұрын

    你有沒有想過用一個金字塔~然後湯匙舀金屬水~從上面淋下去?? 然後晶體會開始邊流邊乾~然後晶體往上長?

  • @levichen4848

    @levichen4848

    8 ай бұрын

    那樣會變成澆下去哪裡凹一個大洞 要用滴的比較有可能成功

  • @Taka-na

    @Taka-na

    8 ай бұрын

    用不鏽鋼做出一個空心金字塔,直接倒過來把金屬倒進金字塔裡,自己的形狀自己做XDDD 不知道會變怎樣哈哈哈哈

  • @binghamkuang
    @binghamkuang8 ай бұрын

    身為材料系的學生 非常推薦胡子去看看冶金學、物理冶金的東西 這些跟拉單晶很有關係 研究得透徹的話其實可以賺不少錢 因為要常常耐受高溫的飛機渦輪葉片需要承受熱潛變 最好使用單晶超合金製作以提升壽命 成核成長是材料系很重要的觀念 成核速度和溫度很有關係 成長速度則沒有辦法直接操控 只能持溫給足夠的時間(和過冷度有關) 否則拉出來就不是單晶而是多晶了

  • @user-yp8bq7wp1h

    @user-yp8bq7wp1h

    8 ай бұрын

    其實長晶體跟舒肥一樣, 要保溫慢慢降溫, 降溫越慢, 晶體越美, 美味胺基酸越多, 還有一個方法是放入小結晶體當種核, 一層層疊加成大晶體 但是要低於260度再放進去, 防止晶核再融化, 這樣蓋大樓應該能造出大型晶體,,, 另外鉍有強反磁性, 磁鐵N極靠近鉍會產生N極, 而跟磁鐵互相排斥, 可以跟強力磁鐵做成磁懸浮裝置, 可以參考賽先生科學頻道, 不用插電不用冷卻就可以磁懸浮裝置, 中間浮的銣磁鐵可以用成飛碟狀或地球儀狀, 用吸管吹會旋轉很久, 如果用玻璃罩起來抽成真空會旋轉更久, 就是玻璃罩裡裝細吹抽氣管, 剛好吹到懸浮磁鐵的一側, 吹完旋轉後馬上抽真空, 當底座的鉍金屬可以換成漂亮的鉍結晶, 這樣真空玻璃罩可以當磁懸浮擺飾賣, 還有用鉍做成磁懸浮軌道或磁懸浮碗,,,

  • @Benlee_98
    @Benlee_988 ай бұрын

    散热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用之前用来融铝的熔炉来解决散热的问题 因为熔炉的储热性好所以有点类似像烤箱的概念 我想象的步骤是这样: 1. 直接用熔炉来融化鉍 2. 鉍融化之后关掉熔炉停止加热 3. 不要把它整桶从熔炉拿出来而是直接在熔炉里拉晶体 熔炉的盖子打开了之后炉口就是第一个会接触到空气开始冷却的位置而炉壁因为保温的关系就算关掉热源之后还可以维持高温一段时间继续加热不锈钢桶桶壁(烤箱的概念)从而解决从外壁散热太快导致凝固的问题。 PS:我是个化学外行,请不要喷我🤣🤣🤣

  • @LinkChiu-le6kp
    @LinkChiu-le6kp8 ай бұрын

    胡子 你試試看在邊緣加熱不要只加熱下面 再從邊緣慢慢降溫 中間就會形成結晶了...嗎?

  • @yen-chunhuang6272
    @yen-chunhuang62728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無限拉長那個有機會耶,胡子要不要試試用8000塊的那個爐,以穩定極緩的速度往上拉,找多拉A盟做一個裝置,可以用5分鐘0.1公分之類的速度穩定的把核往上拉,然後那個爐就一直定溫

  • @nicetrybr0

    @nicetrybr0

    8 ай бұрын

    記得晶柱就是這麼做的

  • @user-fg9jw3rs9t
    @user-fg9jw3rs9t8 ай бұрын

    其實我覺得實驗只要有結論或是有所成長就不算浪費,況且那臺機器也可以用在其他的影片❤

  • @GGNurse

    @GGNurse

    8 ай бұрын

    中秋烤肉

  • @TWRICKY12035
    @TWRICKY120358 ай бұрын

    保持鍋子的溫度在熔點之上,在中間插入低溫的晶核,並且持續給晶核散熱(冷氣? 水冷?),然後慢慢拉出晶核 這樣做不知道有沒有效 既可以防止金屬從鍋邊凝固,又可以給予充足的結晶條件

  • @vacanteress1
    @vacanteress18 ай бұрын

    感謝胡子努力這麼久讓我們有影片可以看跟思考跟討論

  • @hsufu2077
    @hsufu20778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是爐子的問題,因為如果是要從內往外結晶的話,建議是用感應爐配大的陶瓷坩堝配上胡子用的陶瓷纖維棉。 由於感應爐的特性是由側方高溫加熱金屬,所以比較不會有從側方凝固的情形,只要讓爐子低功率運作就行了。 ps.我不是真正的專家,如果我有說錯請不吝指教

  • @user-zc3yb1hx8o

    @user-zc3yb1hx8o

    8 ай бұрын

    我也想到一樣的 感應爐是讓金屬自身發熱 應該能讓加熱更均勻 不過希望有小傑 盟鋼執導 畢竟感應爐又更危險了一點

  • @Shield5945

    @Shield5945

    8 ай бұрын

    專業的加熱設備,而且不容易降溫(陶瓷),控制溫度方面比較精準,要有錢去買專業的實驗室器材,如果可以借的話,研究所可以考慮看看。

  • @cola4638
    @cola46388 ай бұрын

    I think that growing bismuth crystals using repeated crystallization can be a cheap and operable way to purify bismuth. also a vacuum environment with 0 Pa could also help.

  • @s96064Eson.-_-.

    @s96064Eson.-_-.

    8 ай бұрын

    這樓必須推

  • @Millet0219
    @Millet02198 ай бұрын

    3:56 的空心磚,不只隔熱能力強,殺傷力也挺高。還記得胡子在做死光機的時候。

  • @user-rg3fh3te3v
    @user-rg3fh3te3v8 ай бұрын

    你需要的是熱感應線圈加熱器 和 長一點的乾鍋 下方線圈加熱區 中間緩衝 上方風力冷卻區 用架子吊牽晶體每過一段時間往上拉一段讓金屬晶體 在溫度緩衝區至冷卻區段結晶 且需要備用加熱爐當 乾鍋中的鉍金屬融液不足時及時加入

  • @user-dx2gq7zi9y
    @user-dx2gq7zi9y8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關鍵還是在溫度 胡子有試過 在液態鉍的狀態下 用CPU的塔扇或水冷扇(i9使用的更好) 貼住液態鉍的水平面當凝固核心 幫助凝固核心降溫 來達到加速鉍晶體的凝結或凝固 或許有可能可以拉出比較大的結晶體 p.s 測試前先確認塔扇或水冷扇是否可以承受271度的高溫 導熱管的油或水冷扇的水或許有可能會爆掉

  • @bo-bitzeng9631

    @bo-bitzeng9631

    8 ай бұрын

    可以試試看,室溫調低

  • @user-ck7kz9ms3d

    @user-ck7kz9ms3d

    8 ай бұрын

    感覺行不通,冷頭表面積太小了,只能貼住一小面,然後周圍的熱又會導熱過去了,變得不管怎麼樣冷頭溫度都不會降低

  • @user-dx2gq7zi9y

    @user-dx2gq7zi9y

    8 ай бұрын

    @@user-ck7kz9ms3d 貼住的那一面 不斷的散熱 等於持續幫凝結的凝固核心降溫 進而吸附凝結更多的鉍金屬 就像影片中 不鏽鋼鍋的鍋壁因為外圍散熱降溫 導致鉍金屬凝結在鍋壁上

  • @GGNurse

    @GGNurse

    8 ай бұрын

    塔散干I9什麼事情@_@

  • @user-dx2gq7zi9y

    @user-dx2gq7zi9y

    8 ай бұрын

    乖~等你學會禮貌跟打字後 我再教你嘿@@GGNurse

  • @jay53262002
    @jay532620028 ай бұрын

    這種爐子用之前要校正😅 然後我在猜 可以控制溫度在接近熔點 然後用長好冷卻的結晶進去 因為冷卻好的剛丟下去溫度相對很低 會在表面結晶一些 趁他融回去之前拿起來冷卻 反覆操作應該可以越做越大 不過大塊晶體本來就不容易做 不然晶圓廠也不用砸這麼多錢了

  • @user-kv2es2pe5h

    @user-kv2es2pe5h

    8 ай бұрын

    前面對,後面我的想法不一樣,因為晶圓廠的長晶要求不太一樣外加上大規模可控生產,所以應該是不一樣的工藝

  • @jay53262002

    @jay53262002

    8 ай бұрын

    我知道純度 還有晶相 要求不是一個等級的 我只是要說 大塊的晶體真的不好長OTZ

  • @taimanchan7605
    @taimanchan76053 ай бұрын

    其實是散熱方向的問題, 火爐要設計成套筒式把鍋包起來, 令熱源都在鍋底同鍋周邊, 散熱位置就在鍋中間的正上方,即是要做一個外圍熱內冷的爐

  • @jay9261420
    @jay92614208 ай бұрын

    在石棉材跟不鏽鋼鍋之間纏加熱帶及溫度線圈,外接上加熱器我覺得會是一個控制壁邊不會那麼快降溫的好方法

  • @user-sl6cj6qg8c
    @user-sl6cj6qg8c8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可以試一下鍋子的外部保溫兼有加熱功能,先升溫至融化,再降溫至240度左右 上方表層浸入一個晶種,接著開啟鍋子外部圓周的加熱,讓鍋子圓柱體外圈溫度大於中心的結晶溫度,這時候慢慢拉上晶種,應該有機會

  • @user-gf9du4qn6x
    @user-gf9du4qn6x8 ай бұрын

    我很鼓勵自己的孩子看你的頻道,真的很勵志,不斷實驗不斷失敗,真的是很的教育,很喜歡你的態度。

  • @user-wu5xo9fh3z
    @user-wu5xo9fh3z8 ай бұрын

    覺得可以再液面用金屬杯子來讓金屬生長,可以利用杯子來控制冷卻的速度,像是可以加入少量的水來讓杯底跟鍋底有溫度差,降溫太快可以把水分批次一點一點加,降溫太慢可以加冰塊

  • @nelsonchentw
    @nelsonchentw8 ай бұрын

    胡子有沒有試過用8000買的控溫爐配合後來的高桶子一起做實驗呢?

  • @user-km7om7wt9s
    @user-km7om7wt9s8 ай бұрын

    不知道有沒有用 持續加熱在271度 找個導熱快且相對低溫的載體(例如放入冷凍庫的螺絲?) 反覆降溫後放入再拉出

  • @houcebrian3052
    @houcebrian30528 ай бұрын

    可以參考樓下光固化的機台,做一個類似的裝置慢慢拉,讓鉍可以慢慢長

  • @user-ip9te1qp8z
    @user-ip9te1qp8z8 ай бұрын

    每次看到胡子的實驗都很有收穫🎉,關於這次的實驗,想看胡子把夾鉍金屬導熱快的金屬夾子先降溫很低,再放入鍋裡迅速夾起,等狀態穩定,再把夾子加熱摳下來,實驗過程有很大的溫差可能會有危險,但還是希望可以有機會看到胡子下一波挑戰😂

  • @user-el7hk2zs2u
    @user-el7hk2zs2u8 ай бұрын

    如果下方使用卡式爐加熱,鋼瓶周圍用線圈維持溫度,使鋼壁不易結晶呢?

  • @bombmamma964
    @bombmamma9648 ай бұрын

    外鍋包覆加熱線材有沒有機會能改善外壁優先凝固的問題呢

  • @user-sj7dw8su1y
    @user-sj7dw8su1y8 ай бұрын

    純度的確是重點,其次可能要慢慢梯度凝固,另外爐子可能用電弧爐會比較好還有感覺上把晶體拉出來時要很慢

  • @user-mx3mb9iq8u
    @user-mx3mb9iq8u8 ай бұрын

    有考慮過夾出來之前,讓一面可以一直降溫的東西貼著鉍金屬,持續給予降溫 傳導到整個要做的結晶上面。 像是用CPU的導熱鋁塊上面放水冷 或者風冷,架在金屬表面, 事後再把接觸面切割。

  • @johneric2778
    @johneric27784 ай бұрын

    可以試著加到溶點,用慢速傾倒+急速冷卻的方式。 例如倒到冰凍的容器。 或邊倒邊吹冷氣或噴乾冰,讓其瞬間成型,相信會有讓人感動的結果

  • @hauser5958
    @hauser59588 ай бұрын

    純度應該不是問題,主要還是溫度,當你透過關掉加熱源的方式來降溫,那勢必會是大面積和鍋子接觸的邊緣先凝固,因為鍋子比熱小散熱快,所以要成功在中心長晶的解決辦法是讓中心溫度低於周圍溫度,方法有很多種,例如設計可以精細控制鍋子邊緣溫度的加熱器,或是對用來當作結晶引子的核心不斷製冷以造成溫度差。

  • @jiaze2221
    @jiaze22218 ай бұрын

    可以試試看在鍋壁設置加熱線圈避免鍋壁凝固(無法結晶通常就是降溫太快了)

  • @Dark-M-Snake
    @Dark-M-Snake8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胡子一開始的假設是有機會的,只是實驗的方向有點問題 胡子是希望「一開融的,拿出來才凝固」,這代表溫度要大於融點,拿出來才降溫到低於融點凝固 可能使用一個固定的支撐架把螺絲固定並貼到液面,並稍微拉起幾mm讓液體利用表面張力拉起,被拉起的部分接觸更多空氣冷卻速度較快而凝固(或許需要外力進行冷卻),要用支撐架跟微調軌道精準控制螺絲的高度 胡子打翻自己推論的理由是「晶體先長好了,深度不夠而已」,這個問題是,晶體先長代表晶體先凝固而不是被拉出去才凝固,也就是溫度本來就低於融點了,自然無法重現理論 其實這樣也可以,但鬍子拿出晶體時也是立即拿出而沒有稍微抬高並停滯在原地等候底部聚集新凝固的金屬,自然無法向上延伸長長(當然,整個融液維持高於融點也是為了避免從外層凝固進去影響主要目標需製作的晶體) 反而後半又回到第一次實驗的玩法,也就很難有突破性的進展 當然我也沒自己實驗,我也是分析假設然後提出可能的解法

  • @user-eg4ec5ov8h
    @user-eg4ec5ov8h8 ай бұрын

    胡子你終於出影片了!

  • @user-zv8fe2ml3j
    @user-zv8fe2ml3j8 ай бұрын

    可以試試這個方法,當加熱到長晶的溫度時加熱源從底下變成四周,陶瓷棉雖然保溫,但畢竟溫度還是會持續下降,加熱四周使邊緣溫度固定,讓先降溫的地方變成中間。至於邊緣加熱的方法可以試試噴燈或之前影片用過的高週波金屬加熱器(可能會太小,但應該比較好控溫),非專業建議,參考看看😅

  • @user-ph9kr2mg3k
    @user-ph9kr2mg3k8 ай бұрын

    胡子你可以尝试在它降温的过程搅拌,就好像做菜一样让它的温度均匀,就有可能成功了

  • @dgd797
    @dgd7978 ай бұрын

    我看胡子剪輯的國外影片片段 他們是有弄一個圓形鐵片,再用螺帽鎖著螺絲 推測中間有一根長螺絲當晶核,而且有一定長度 池內溫度最高的就液面下池子的中心 所以凝固都是從桶壁開始長晶 若是不放金屬棒在池中間 在液面上做出來的都會是薄片型晶體

  • @user-yd8uo3mg2l
    @user-yd8uo3mg2l8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有可能是不鏽鋼盆導熱太快的問題 即使包了保溫材,熱量還是會從沒有包到的那一圈喪失導致外層的瞬時溫度永遠比中心低 應該可以提供一點點熱源給鍋子或者換熱容量極高的鍋子,然後給表層中心點狀降溫,搞不好就有機會成功

  • @bookerlin7374
    @bookerlin73748 ай бұрын

    如果拿一支可以持續冷卻的鐵棒棒插下去整支當晶核有機會嗎

  • @t.cc.4581
    @t.cc.45818 ай бұрын

    是不是可以用類似高週波線圈方式加熱爐具,維持爐具周圍一定的溫度然後再拉結晶的時候用冷氣或冷空氣去吹,強制降溫這樣不知道有沒有比較有機會

  • @liangwu7582
    @liangwu75828 ай бұрын

    凝固从边壁开始是因为边提供了结晶的形核点从而减少了所需的能量。 如果你需要形成一个均匀形核的结构 你需要用一个晶体作为晶种 可以把它悬挂浸没入液体中让它优先生长。可以参考五水硫酸铜的结晶实验

  • @user-on9yl3uh8e
    @user-on9yl3uh8e8 ай бұрын

    胡子 讚讚 烏龍派出所BGM 一放真的超有feel 實驗精神超讚 假設說要6n的鉍 那如果拿結出晶體的鉍 再拿去熔煉不知道o不ok 還有上層的氧化物 會不會因攪拌的動作 越來越不純 拿小塊的再拿下去養晶體有沒有機會繼續變大 挖~期待第3集 話說鍊成一大塊 確實不能做啥 但是很帥!!!

  • @jackry84
    @jackry848 ай бұрын

    有個想法,這金屬熔點300還在PI膜350的範圍內,是否考慮利用重複澆蓋的方式去結晶?(PI膜包覆一些金屬物件,然後重複將秘澆蓋在上,使其遇冷結晶凝固,然後因為使用PI膜,可以在事後抽出金屬物件完成)

  • @taka.l5133
    @taka.l51338 ай бұрын

    其實在影片裡面不斷取出結晶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物理性的提純,稱為退火,理論上熔點範圍也會變得更加精準,也許把已經結晶的物質重新融化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 @user-bw8lq6dm1s
    @user-bw8lq6dm1s8 ай бұрын

    胡子之前不是有買可以定溫的加熱臺嗎?應該也可以吧?

  • @cucumber0403
    @cucumber04038 ай бұрын

    或許胡子可以嘗試製作一個能讓整個容器受熱並且調節溫度的裝置 也許會有效

  • @thomastheguywoooo
    @thomastheguywoooo8 ай бұрын

    真的不愧是以前擔任過老師的男人,即使失敗依舊如此樂觀

  • @user-xp7wc1ob1k
    @user-xp7wc1ob1k8 ай бұрын

    好奇的問一下 提煉出來的鉍 雜質會不會降低呢? 如果會 那用(提煉出來的鉍+提煉出來的鉍+提煉出來的鉍......) 去溶解 這樣純度是不是就更高了呢?

  • @cheva.
    @cheva.8 ай бұрын

    如果讓底部周圍持續低功率熱源,然後結晶處給予更多的冷卻效果,會不會比較可以避免結晶長在杯壁上?

  • @ScaniaFung
    @ScaniaFung8 ай бұрын

    可以試試用之前鑄鋁的火爐,讓鍋壁比中心熱,這樣就會從中間開始冷卻而不是從側邊?

  • @RyoyakS
    @RyoyakS8 ай бұрын

    超佩服胡子的實驗精神

  • @finrire0
    @finrire08 ай бұрын

    要精準的控制溫度跟保持恆溫的加熱器請買油浴槽 另外這種開放式很容易散熱掉的加熱器,大陸製的實溫跟表溫落差會很大,使用前最好先校正過

  • @on.1508
    @on.15088 ай бұрын

    如果是因為溫度劇烈差距加上容器深度的情況下那是不是可以用好凸不平的圓柱體放在中間,圓柱體內部裝水之類的溫度相對較低的液體,是不是就能夠讓鉍金屬成功生長?如果把溫度調高到熔點,然後單純讓中央的溫度下降是不是就能夠做出很大的鉍金屬呢?

  • @yixuansu9617
    @yixuansu96178 ай бұрын

    如果在降溫的同時 外圍也一直攪拌 會不會凝固的比較平均呢😅

  • @comeamib
    @comeamib8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應該是要一直保持熱度 要用冰冷的棒子放進鍋爐內 在拉起來再等冷卻後 再放進鍋爐內 之後一直反覆這個步驟

  • @boboc544
    @boboc5448 ай бұрын

    可以試試看之前融化鉛的那種爐子去融化鉍(四面八方都有熱源加熱) +緩慢降溫(爐冷) +一個漂亮的晶核 應該就可以了 純度比較高的鉍 (幾N:99.99....%總共多少九/nine) (純度越高越貴,酒精就是一個例子,95%的酒精跟無水酒精就差很多了)

  • @awesome_man
    @awesome_man8 ай бұрын

    可以試試用那種把整個容器放進去 在旁邊加熱的方式

  • @PulipuliChen
    @PulipuliChen8 ай бұрын

    精神可嘉,辛苦了,胡子超棒的啦

  • @wwaccelerator4935
    @wwaccelerator49358 ай бұрын

    如果參考晶棒(做晶圓的)的製造過程會不會有用,期待成功

  • @user-gy2yh4sy6f
    @user-gy2yh4sy6f8 ай бұрын

    請問胡子,如果在鍋子的外用環的加熱方法( 自己拉出一個加熱線圈,環的直徑和高度,都可控時 ),來保温。是否可行。

  • @cityrecluse
    @cityrecluse8 ай бұрын

    電磁感應爐,用線圈通高頻交流電那個,它可以加熱金屬容器的外壁,容器內放陶質坩鍋,鉍放坩鍋內。這樣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外熱內冷的鉍熔液

  • @user-ub9qd1bd4x
    @user-ub9qd1bd4x8 ай бұрын

    很喜換看妳各種實驗~但我看完想到的是 中間開孔散熱不知道是否有用~XD 小白的想法~~哈哈哈哈 不要噴我~XD

  • @user-tl7py4nh8e
    @user-tl7py4nh8e8 ай бұрын

    我認為問題還是在溫度,結晶必須要有穩定的溫度(環境)和時間,所以單純的"減緩降溫"算是誤打誤撞,拉長適合結晶溫度的時間。 可以考慮用加熱板控溫(我記得做奶粉有看過),一樣強化容器的保溫,這樣應該有機會看到大結晶XD

  • @user-vc9ur4yk7k
    @user-vc9ur4yk7k8 ай бұрын

    胡子精神 就是讚,再加油

  • @RelieveWorriesEncyclopedia
    @RelieveWorriesEncyclopedia8 ай бұрын

    你可以拿深的不銹鋼鍋放在錫爐上加熱,並控制溫度或許有機會成功

  • @w22447889
    @w224478898 ай бұрын

    如果想像鐘乳石生成的方式是否有用呢? 以及結晶生成時若有導體能讓他迅速降溫那這樣是不是可以用滴鑄的方式去讓結晶堆疊 另外就是製作另一個結晶攀附體讓結晶生長攀附在上面 例如說一個正方形的方塊或是先當作是結晶主體呢?

  • @user-ew4gv5ik1x
    @user-ew4gv5ik1x8 ай бұрын

    如果用線圈包住桶身製造中冷外熱的環境會不會就能改善必結晶的效果?

  • @user-wr2dl6pd4k
    @user-wr2dl6pd4k8 ай бұрын

    中間放螺絲幫忙長晶體的方式 , 在螺絲的另一端 ,給予降溫的動作 , (例如弄個致冷片之類) 也就是中間螺絲持續給予低溫 , 幫助底下因為溫度差持續結晶

  • @huzi1989

    @huzi1989

    8 ай бұрын

    降溫的速度太快會變成整團金屬而長不出晶

  • @user-pw7df2km8c
    @user-pw7df2km8c3 ай бұрын

    因為這個影片第一次認識鬍子 也直接訂閱了 超欣賞這種努力不懈的精神!

Келес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