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质量来自哪里?

Ғылым және технология

我们身体由原子组成,原子又可以划分成质子、中子、电子。可是组成质子的夸克只占质量的1%,剩下99%的质量去哪里了?这背后蕴藏着哪些物理学原理?

Пікірлер: 62

  • @a951753367
    @a951753367Ай бұрын

    我不知道質子質量從何而來 但我知道你多出來的質量源自於肚子上的肥肉

  • @plokm098
    @plokm098Ай бұрын

    小學生知道夸克,哪所學校有教,我要把我小孩送進去

  • @jordantan5023
    @jordantan5023Ай бұрын

    为了gauge invariance,然后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 所以有了质量

  • @removeb4flight119
    @removeb4flight119Ай бұрын

    3:20 这解说画面是 AI 生成的吧?

  • @deholin7110
    @deholin7110Ай бұрын

    速度越快質量越大?這麼荒謬的說法居然有人相信。 我們可以做個實驗證偽! 假設速度越快質量越大為真,取兩個質量完全相同的的圓球,令其中一球高速直線運動,那麼動球質量必大於靜球,動球正中撞擊靜球,原動球必仍有餘力繼續以較慢速度移動。觀察實驗結果我們發現動球正中撞擊靜球,動量即傳給靜球,動球隨即變成靜球,原靜球變成動球。這說明了無論動靜,兩球的質量均相等,速度越快質量越大的說法已證偽。

  • @deholin7110

    @deholin7110

    Ай бұрын

    E=mc^2普遍的被誤解為質能可互換的公式 宇宙中存在的事物分為兩大形態,一個是物質,另一個是能量,而能量是由構成物質兼或其基本粒子的相對運動產生,產生的能量多寡取決於物質互動的激烈程度,物質在空間延伸的場勢又關係物質活動的激烈程度,決定帶電粒子的運動快慢則取決於場勢(電場、磁場、引力場)的強弱遠近,帶同樣單位的電荷有相同大小強弱程度的場勢,可產生能量的多寡由遠近距離決定。例如原子殼層的電子對原子核帶正電的質子相對運動(繞核或自旋)所產生的能量,遠低於原子核正負電荷的相對運動(即衰變或核融合的核正負電荷調節),物質間引力範圍內的加速度是以加速距離越大終極累積的動量越大,釋放出的能量其形態統歸為電磁波。場與場的交互作用直接發生的作用力,為即時力也就是超距力,無須交換信使粒子。因此,能量從屬於物質,也只有物質(的引力場因而)有質量,物質和能量即不可互換。mc^2的意義應是物質相對運動的激烈程度,是不可分割的項。 20世紀以前的科學家化繁為簡,近代的則化簡為繁。錯誤百出的基本粒子標準模型將物質粒子的質量數值以能量的方式給出,表中的非物質粒子即玻色子(膠子、W、Z、光、希格斯子等)係屬於能量或場作用力,卻在質量欄標有數值,讓人以為能量也有質量,或既是物質又是能量,連科學家自己也搞混了。

  • @deholin7110

    @deholin7110

    Ай бұрын

    牛頓未解決的難題:引力必定是由按照某種定律作用的代理所造成的。 引力場、電場、磁場超距作用詳解 作者:林德和 日期:2023-06-16 在宇宙中充滿恆星輻射的電磁波,電磁波的能量經分化再分化,微小到甚難與物質熱輻射交互作用,(例如:微波背景輻射,代表的溫度能量小到剩不到3K,無線電波段的電磁波大部分都小於這個值)這種能量的電磁波我稱為「能以太」。 場勢,是指物質粒子與能以太相互作用,在空間形成特定的潛在力(勢),隨物質移動、生滅。遠程力遵從平方反比定律,理論上可至無限遠,為了方便以下敘述加了個半徑,可將這個半徑視為方便觀察到兩物體相互吸引而移動的距離。 假設一對帶正負電粒子,體積密度大小帶電量完全相同,正負電粒子各自的周圍即有各自專屬的正或負電場勢,令場勢半徑=a,那麼在兩粒子質心距離2a時,兩個場勢接觸面正負電潛在力直接發生相互吸引的作用力,粒子即隨之彼此靠近,此即為兩粒子相互吸引的超距作用。由於相應交互作用力係在兩場勢的接觸面發生,並非從物體出發經過空間到另一物體,無須經過傳播,所以是即時力,沒有無窮大傳播作用力的矛盾問題,也與電磁波傳播於空間不同,不可混淆。其他的場勢也同理。

  • @yanchen8842

    @yanchen8842

    Ай бұрын

    要接近光速才會有比較大的質量差異 不要在自以為是了,先拿個學位再來說吧,你們這種民科最討厭了,很多東西也是你聽來的,而且你根本沒辦法實驗證明

  • @_neilchen

    @_neilchen

    Ай бұрын

    這是用牛頓力學証偽相對論,當然會出現矛盾

  • @user-um3sj2nk9q

    @user-um3sj2nk9q

    Ай бұрын

    有些人總是以為自己花十分鐘從內容農場看來的資訊比得上全人類花數百年研究得到的結果來得可信

  • @user-it7ds3px6b
    @user-it7ds3px6bАй бұрын

    這是個大問題

Келес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