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西方很少臥床老人,中國卻很常見呢? - 【李學儒 旁白】 | 網絡文章 | A Loving World | 有緣相聚 | 有情天地 | 電台節目重溫【粵語】【廣東話】

Ойын-сауық

【有緣相聚.有情天地】是我李學儒最新,亦是「唯一」的頻道,希望能夠透過文章分享跟大家傳遞更多正能量。
歡迎介紹「分享」📢給多些朋友知道,記得「訂閱」🔔我的頻道!還有「點讚」👍及「留言」📝。
多謝你的繼續支持!💪👍🙏
#李學儒 - 香港資深廣播界人士,身兼配音員及旁白等職務。1969年毛遂自薦加入「麗的呼聲 - 銀色電台」學習了播音一年,參與戲劇節目和綜合性節目,受到高亮先生和李平富先生的栽培。而高亮先生起了一個藝名「李明」。
1970年代末,李學儒跟周永坤、周慶樑、陳曙光並為麗的電視配音組的台柱。同時,與其弟李學斌參與電影配音。曾一度轉職佳藝電視,佳視於1978年10月倒閉後於同年重返麗的,1982年繼續服務亞洲電視配音組,同時在香港電台聲演廣播劇,亦為1980-1990年代港英政府宣傳片的專用旁白以及多個電視廣告擔綱旁白,以「政府忠告市民 吸菸危害健康」最廣為人知。
由於李學儒準備移民,於1991年1月離職並轉為自由身配音員,1994年移民澳洲並在澳洲中文廣播電台(2CR中文電台)出任主持與節目監制及一度退出粵語配音界,但於1996年因處理私人事務而返回香港,並再度任職自由身配音員。2000年重返澳洲中文廣播電台主持節目「有情天地」及「天地有情」並正式退出粵語配音界,於澳洲活躍至今。
曾參與配音:
《亡命天涯》《職業特工隊》《雄才偉畧》《玉面金剛》《脂粉雙雄》《幪面超人》《鐵漢俏佳人》《機靈小和尚》《金剛》《通天奇兵》I至V《唐山大兄》《精武門》《超人》《仙樂飄飄處處聞》《猛龍過江》《義犬報恩》《鐵面金剛》等
電影配音包括《瘋劫》《投奔怒海》吳宇森導演的《帝女花》,許冠文導演的《半斤八両》,《雞同鴨講》和《摩登保鑣》等
廣告:
總督香煙,資生堂化妝品,本田汽車,匯豐銀行,渣打銀行 ,大家樂, 麥當勞,亞米加,政府新聞處等
頻道概要:
✔️昔日配音重溫
✔️我的廣播生涯
✔️網絡文章分享
✔️電台節目重溫
➔ KZread : www.youtube.com/@alovingworld...
➔ Website : www.a-loving-world.com
➔ Facebook : / 2cralovingworld
➔ Google Podcast : bit.ly/3MUbR1G
➔ Spotify : bit.ly/3Aa2N0W
➔ Apple Podcast : bit.ly/43PAlzm

Пікірлер: 76

  • @rubychung750
    @rubychung7504 ай бұрын

    在西方不會拖累子女、多數去老人院、也不積極冶療。中囯老人想子女照顧、養兒防老、但不體諒照顧一個不能自理的老人20年、太辛苦。我母親在香港、長期看醫生、每天食20粒藥、我不能多說、否則不孝。她不能自理20多年、不過香港請保姆便宜。我自己在外囯生活了50多年、己寫下living will 不醫冶、我不看醫生、如果有病就放棄。己告訴了女兒、千萬不要救我。我75 歲、每天跳舞、打麻將、最大願望是一睡不醒😂

  • @kumkwaichi8676

    @kumkwaichi8676

    4 ай бұрын

    贊成,我本人都係窵低好似您的指示,真係不要拖累任何人!

  • @syau1636

    @syau1636

    4 ай бұрын

    離開中國人地方的華人,大概就會有這種思維。

  • @chansam2675

    @chansam2675

    4 ай бұрын

    西方教育是沒有 "家" 這個字, 有很多大節曰家都不回! 不過依幾年改變了, 單身三四十也搬回家住, 因為失業, 哈哈

  • @garycheung6780

    @garycheung6780

    4 ай бұрын

    ​​@@chansam2675西方强调功能组織.睇大唔睇细,何以"家"族基金去晒新加坡? Wall Street, Silicon Valley, Taylor Swift, Starlink 來自那兒? 很快赤馬红羊後便知道那兒是吾家!

  • @thulam1865

    @thulam1865

    4 ай бұрын

    我也和你一樣住在外國四十多年.也寫了Living will. 我今年也七十二歲了.我對唯一的女兒說; 如果我昏迷不醒,不要插管,不要救我醒.我現在退休了,一切自理. 我很少去看醫生,很少吃藥,多數採取自然治療. 在家自己運動,唱歌,跳獨舞,玩方塊拼圖.我不很愛社交,空閒愛做飯,接孫放學.每年跟女兒和孫出去旅行兩,三次.不想弄到自己太累!

  • @ajoyce3284
    @ajoyce32844 ай бұрын

    英国到处都是养老院,卧床不起,需要全时护理的老人,苟延残喘多年的,大有人在。如果信息不全,不可妄下断言!中英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的家庭护理更多,英国的养老院护理更多!而养老院的费用非常昂贵,医疗放弃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 @karenly5469
    @karenly54694 ай бұрын

    谢谢分享 👍 那位外国老人悠悠開心旅游过人生最後的日子,一切的消费金钱💰是從何來呢?另外传统习惯法律完全不同,病况体力亦有所差别。祈愿大家身心愉快,喜悦安康 🍊🍊🍊🍊

  • @rubychung750

    @rubychung750

    4 ай бұрын

    外國老人死前賣了房、花了所有錢去開心、子女也很讚同的。

  • @ssyung8977
    @ssyung89774 ай бұрын

    講得好🙏🙏🙏👍👍👍

  • @user-wu8hl9hr2s
    @user-wu8hl9hr2s4 ай бұрын

    早晨❤️🙏☕李學儒先生❤️🙏👍多謝分享

  • @lctsang-dt9rf
    @lctsang-dt9rf4 ай бұрын

    早晨李老師,多謝分享❤🎉

  • @haychan6790
    @haychan67904 ай бұрын

    支持李先生正能量加油👍👍👍👍🙏🙏

  • @syau1636
    @syau16364 ай бұрын

    有親戚70多歲移民加拿大,因為8個子女中7個在哪裡,初時住在其中一個子女家中,說過得很開心,天天坐巴士去飲唐茶,只是3數年光景,就被送去老人院,因為說是老人福利,可以免費,聽到用這些理由就令人毛骨悚然。

  • @wlaw8803

    @wlaw8803

    2 ай бұрын

    老大院有人 照顧飲食。又有消閒活動,又可以同老友記傾計, 加拿大的老人院是單人房或雙人房佔多數,私人空間不錯 ,我老了都自己喜歡去老人院

  • @charnhochan5444
    @charnhochan54444 ай бұрын

    早晨!支持李學儒先生!謝謝妳分析,分享,非常喜歡聽,🤗🤗🤗👏👏👏🙏🙏

  • @mamachan6223
    @mamachan62234 ай бұрын

    早晨,李老師,多謝分享得文章👍, 呢啲就係文化嘅差異呀!🙏祝工作順利🎉🎉

  • @kennywong5857
    @kennywong58574 ай бұрын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逆轉的自然規律, 自當坦然面對, 順其自然. 但中國人一來太過保命, 二來家庭關係密切, 三來為利益支配. 所以你不醫治老人家, 變成「不孝」, 其他兄弟姊妹會以此為題, 阻你分家產. 但同樣都會為了保著金錢, 拒絕醫治老人的個案. 老人去世後, 中國人的爭產案例也特別多. 有錢的爭, 不太有錢的也在爭. 電視劇都同樣會傳播錯誤的價值觀, 例如「分給弟弟不分給我, 對我不公平」. 老人家的錢是自己掙回來的, 不是你掙回來的, 和你一點關係也沒有. 你自己掙的錢, 才是你值得擁有的, 才是正當地屬於你的. 在這方面, 西方人會有較為正確的價值觀. 中國人有的, 是較為自私的利益觀.

  • @rebeccang6144
    @rebeccang61444 ай бұрын

    永遠支持李先生的言論🎉❤

  • @manageknox5447
    @manageknox54474 ай бұрын

    👍👍👍💪🤗

  • @emaycheng
    @emaycheng2 ай бұрын

    送去老人院好淒涼呀!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直至離去!😊

  • @chancorwincof
    @chancorwincof4 ай бұрын

    謝謝李学儒老師的忠言教誨😢講起悲從中來,當曾照顧家中長者超过廿十多個秋後,感受頗多,卧病在床,不能進食,不懂自理,成個活屍的躺著,由不識護理都強迫自己不停的学習,过程相當痛苦; 要工作也要求学,若不爭取一分一秒的提'升自己,要多学習,與患者家屬互相交流切磋,用愛去照顧,用平常心待之,可能已返回大宇宙;感恩感謝李老師的動人文章,不怕的,咁精靈,咁活力派的老師必定日日平安,歲歲精彩🧧🧧🧧👍🤩🥳

  • @user-cs4gg9xc6j
    @user-cs4gg9xc6j4 ай бұрын

    早晨!多谢李老师的分享。每日返工前的课题就是听你的有情天地

  • @user-uw5lk2br1s
    @user-uw5lk2br1s4 ай бұрын

    支持李生

  • @kunsanlei6723

    @kunsanlei6723

    3 ай бұрын

    不支持

  • @whitefieldngkambiu4570
    @whitefieldngkambiu45703 ай бұрын

    因人因家庭因社会制度等不尽相同,平衡考量。

  • @catharinatse7075
    @catharinatse70754 ай бұрын

    不覺得西方人不注重“家”的觀念, 我在丹麥住很久, 每逢節日總會約定與家人見面共聚。 他們更比港人有家概念, 客廳總有一幅牆放上不同年代的家族相, 所以當客人入屋,在相的展示大致上都知他們家族歷史

  • @user-qc1gm8rk1o

    @user-qc1gm8rk1o

    4 ай бұрын

    家家都是如此嗎?😊中國人就是受了西方人影響才沒有了家庭觀念的

  • @vivetteji5987

    @vivetteji5987

    3 ай бұрын

    表面化。的确不如中国照顾的深入。声情并茂。

  • @thomaschiu7847
    @thomaschiu78474 ай бұрын

    🙏 👍

  • @sauyukmak6719
    @sauyukmak67194 ай бұрын

    應該專重當事人的意向.🤔

  • @hengtaiemb
    @hengtaiemb4 ай бұрын

    外国很難见到医生

  • @raymondqin2571
    @raymondqin25713 ай бұрын

    非常同意,本人就在澳洲华人养老院工作。很多卧床的老人,可以说延长生命的同时,也在延长他们的痛苦,毫无生活质量。相信,如果能让他们自己选择,估计99%的老人会选择放弃治疗甚至安乐死。家人其实是“害”他们😢。。。。

  • @chihungchan5086
    @chihungchan50863 ай бұрын

    傳統的飲食=肯定不能讓我們得到全面的營養, 而現在的我,寧可以各種健康的零食來替代正餐的飯和面,特別是面條!

  • @WaimingLaw-bc8rc
    @WaimingLaw-bc8rc3 ай бұрын

    美化了外國的老人了,在英美的醫療費很高,子女大多不在身邊,老人只想別拖累子女及自行解決!

  • @ayewinma3371
    @ayewinma33714 ай бұрын

    香港,澳門都和中國一樣

  • @chihungchan5086
    @chihungchan50863 ай бұрын

    為活而活、苟延殘喘=不是尊嚴的問題,而是折磨自己,也折磨了親人=何必呢!

  • @007ling6
    @007ling63 ай бұрын

    安樂死是福音,可惜中國安老幕後的利益帶來效益.藥物另老人慢慢失去自理...

  • @muzhenli6969
    @muzhenli69694 ай бұрын

    其实觉得中国老人比西方老人更喜欢运动

  • @yinmuiho2044

    @yinmuiho2044

    4 ай бұрын

    喜欢运動会延续身体健康与寿命、却逃脱不了面对老、病、死的存在。重要的是敢于直面死亡、走得潇酒些、不会带给自己和别人太多的痛苦。

  • @mikelaw9872
    @mikelaw98724 ай бұрын

    they haven't seen the nursing home. same

  • @rebeccang6144
    @rebeccang61444 ай бұрын

    👍👍👍👍👍👍👍👍👍👍👍👍👍👍👍👍👍👍👍👍👍👍👍👍👍👍👍👍

  • @chansam2675
    @chansam26754 ай бұрын

    西方很少臥床老人,中國卻很常見呢?見閣下只聚焦在一蛋丸之地! 上網看看別人的護老院, 老人屋, 這些便是老外等死之地囉。 大家是人, 機能衰退是慢慢來, 不會因他們是老外便粒聲唔出就走嘅。 人地走得快, 只可用這兩個原因解釋: 1)心臓病, 2)是食懵仔丸, 年老體弱, 燕疏公司批醫病有個上限, 醫生給家屬藥丸, 快者一兩星期, 慢者一個月!!!

  • @TT-le8xu

    @TT-le8xu

    4 ай бұрын

    同意

  • @aryanamo2282

    @aryanamo2282

    4 ай бұрын

    🎉🀄👍💯

  • @aryanamo2282

    @aryanamo2282

    4 ай бұрын

    🎉🀄👍💯

  • @c970
    @c9703 ай бұрын

    中国是农业文明的传统,西方是商业文明的传统。农业文明是提倡百善孝为先,养老是子女的义务,商业文明是能用钱解决的,尽量用钱解决。中国在从农业文明的传统向商业文明传统过渡,以后指望儿女孝顺,那将是奢望了。那种三世同堂的家庭即将越来越少。大都市的特点更明显,行政高效,执法公平,各种服务周到,只要有钱自己可以搞定日常一切需要,甚至不需要家庭。

  • @tongchengdawang4500
    @tongchengdawang45003 ай бұрын

    我们block有一个养老院。我在院子外面都能听到老人的哀叫声,猜测里面卧床老人一定不少。我猜你在中国看到的卧床老人多,是因为他们在家里有子女照顾,有的老人卧床以后还可以活很久。而所谓西方卧床老人少,要么是卧床以后没有子女照顾很快就死了,要么就是老了以后就去养老院,卧床的时候你看不到。

  • @yinmuiho2044
    @yinmuiho20444 ай бұрын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触太深了。我国内之老母親九十一岁哪年开始各种疾病使她成了医院常客。我们几姐弟歇尽所能、各种名贵营养品、药物给她用、甚至在她胃大出血时医院血浆供应不足时、发动家中年轻亲友给她献血、又把她抢救来了。可我们几姐妹全各居东西、身边只有弟弟在照顾她。后大家出钱替她请保姆、可她却对保姆是挑肥棟瘦、又嫌人家长得不好看、还开口赶人家走、还不要人家去碰她.、三年下来换了十多二十保姆、我弟累坏了、通过视频看他感觉老了十多岁。这是长照向题、我不能回国去、也做不到。让弟送她去老人院、可弟又愚孝、坚持带老母在身边、却经常累到精神几乎崩溃。我感叹、我母现九十四岁了、我们从没听她提死字、反倒是人家对她服侍不满意时、她还骂我弟死仔。我们几姐妹搜脂刮肠的、这几年等于不断烧银纸、最可怜的是陪伴她身边的我弟。我在国外是看不到这情景的。大多人对生死规律是看得开的、人老不能自理了、不是到养老院就是安宁院。生老病死是自然法规、怕的是频死边缘的人害怕死、觉得自己是长生不老的哪一位。我母年轻时是个善良人、对有困难人家会物资相助、从不骂人、更不会打骂子女、今天我弟如此孝她、也是她修来的福。可如今她性情大变了啊、我很感触、如我到这地步、我可不愿苟延残喘、连死后骨灰都不留.最好撒向江河大海。以上我说出的这段话、是我太痛苦了、不知该如何延续下去。

  • @khcheung5907

    @khcheung5907

    3 ай бұрын

    我也和你弟弟有相同處境,扛著失智卧床母親至自己患了精神病,家屬照顧者真的很痛苦

  • @w7806

    @w7806

    3 ай бұрын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很多時是我們無法選擇的,衹能咬緊牙關面對。久病床前無孝子,但你們能夠堅持,很昰佩服! 希望你們能放寬心,忙裏偷閒、苦中作樂。人在做、天在看,你們的辛勞付出必定會有回報的。祝願平安順遂! 🌈❤️

  • @user-we3pu7bo3b
    @user-we3pu7bo3b4 ай бұрын

    生活好了,命長了。不健康飲食和習慣更多,受污水和土地更多不同病出現。無奈

  • @kaipenyap7376
    @kaipenyap73763 ай бұрын

    印度臥床老人也不多。有人说归功于他们吃品中含有姜黄素。姜黄素对脑神经有帮助,避免脑神经,筋骨,关节,过早退化。

  • @tyrex1chan
    @tyrex1chan3 ай бұрын

    你見唔到啫!

Келес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