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8 台灣水耗竭直擊全台灣水庫乾涸現場 曾文一度剩2% | 台灣新聞 Taiwan 蘋果新聞網

2%,這是6月初乾旱時,全台最大水庫曾文水庫的有效蓄水量,也就是1022萬立方公尺;同時間,280公里外的北部石門水庫,水位下降7層樓、露出龜裂泥地,蓄水量也僅剩30%。所幸,南部即時來了一場西南氣流帶來的大雨「解渴」,直至前日(26日)曾文水庫有效水量增至25%(編按:去年與前年同期蓄水量達80%以上),雖然稍解旱象,但仍不足夠全面供應緊著而來的二期稻作用水供應,等於是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
蘋果透過長期觀察與獨家取得衛星圖資,調查台灣從年初開始少雨,更遭受梅雨季缺水、旱季拉長的異常天氣,顯示氣候變遷不再只是南極崩裂的冰山一角,而是出現在你我身邊的真實情況,台灣,已正式進入「水耗竭時代」。
■南部水命脈曾文水庫 水量一度剩2%
梅雨遲來,南部水庫拉警報。6月7日這天,供應嘉南地區最重要的民生、農業與工業用水,有效容量達45373萬立方公尺的曾文水庫,有效蓄水量僅剩1022萬立方公尺,也就是瀕臨見底的2%,蘋果透過空拍可見,整個水庫上游乾涸見底。
而供應農業的烏山頭水庫,有效蓄水量也掉到14%;位於中上游的六甲夢之湖,更出現難得一見的乾裂大地,觸目驚心景象,讓人見識大自然的威力。今(28)日雖然蓄水量上升到45%,但烏山頭水庫淤積嚴重,透過衛星影像,水庫上游仍是乾涸一片。
■極端氣候襲台「沒水痛苦,水太多也痛苦」
而在蓄水量掉到22%的台南南化水庫,一名水利工程公司協理說:「雨不來就是不來,賴神(行政院長賴清德)來也沒用啊!他6月2號來,說我們在抗旱,可是,說不定月底就在防災了,就氾濫成災了!沒有水痛苦,水太多也痛苦!」一句話,生動點出在極端氣候下,水資源管理的困境。
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指出,由於氣候變遷,「降雨越來越不均勻,旱季越來越長,雨季來得晚但結束早。雨日變少,但總雨量幾乎不變,表示強度變大:要不沒雨,要不就下很大,對水庫是很大挑戰」。據統計,台灣年降雨日數,從百年前平均155.8天,減少到現今僅119.4天,落差達36.4天,減少趨勢明顯。
鄭明典說,這波乾旱是因自去年9月後就沒颱風,加上梅雨遲到,拉長枯水期;今年梅雨已結束,總雨量比往年少,要解除旱象,仍要等颱風。
■仁義潭蓄水量狂掉 居民質疑為何不限水
至於供應嘉義地區民生用水的仁義潭水庫,蓄水量則掉到20%。位於入水口的仁義潭大草原露出,成為居民打卡景點,還有附近住戶來關心。居民許先生說:「很納悶,為什麼沒有分段限水,這次都不停,好像水都用不完。至少先分段限,能撐較久,萬一不下雨就慘了。關心也沒用,改善的是政府啊!」
對於旱情,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簡振源見到記者來訪,嘆了一口氣:「希望趕快下雨!」他說今年降雨不如預期,曾文和烏山頭水位低於「嚴重下限」,迫使台南在5月底進入一階限水。他們在6月初完成農業一期耕作的供灌,接下來供應民生用水為主,「希望6月底以前,不要進入對民生產業影響較大的限水」。
■水庫淤積29% 淺碟效應加劇危機
場景轉到台南白河水庫,這裡正利用枯水期進行清淤。台灣水庫泥沙淤積嚴重,可蓄水量變少,形成「淺碟效應」而加劇水危機。官方統計,全台95座水庫原先總容量為28.9億立方公尺,淤積量為8.4億立方公尺,淤積率高達29%。
師大環教所教授汪靜明分析,台灣地質年輕破碎、山高水急,一旦大雨來襲,土石容易沖刷到水庫;921強震後,地質再次鬆動,導致2000年後沖刷更勝以往。
另一原因,則是上游保育地遭破壞。嘉南農田水利會白河工作站工作人員張順發就說:「上游開發比較嚴重,你可以看到那邊的關子嶺,上面很多都是溫泉飯店。那上游是集水區,所以水會從那邊下來。」
■北部石門水庫 水位下降7層樓
《蘋果》也前往北部最重要的石門水庫,發現6月初的水位已從滿庫的245公尺,降至224公尺,下降約7層樓高度;不僅溢洪道的結構露出水面,乾燥的河床上,也呈現蜘蛛網狀的大面積龜裂。
「滿水位的時候,碼頭在上面那棵樹那邊。現在要滿水位,要等颱風了吧!」一名在水庫工作的船夫手指遠方,說明水位處於低點。
6月8日,桃園地區罕見的在豐水期亮起「水情稍緊」的綠燈。不過,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邱忠川信心滿滿說,「今年應該可以過!已進入豐水期,而我們有做建庫50年的大數據分析,發現豐水期的降水佔到全年7成,枯水期僅占3成,所以對目前水情,關心但不要擔心」。
但不幸的是,端午節前後的梅雨並沒有為北部帶來大量降雨,直至前天(26日)石門水庫有效蓄水量僅37%,比今年最低30%時只多了7%約1400萬噸水量,仍然處於接近低水位下限的220公尺,比照往年同期的水量都高達90%以上,水情依舊非常嚴峻。
■「危機正在發生 政府要有guts蓋水庫」
「口袋太小」,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吳瑞賢分析,水危機主因是水庫太少,就算積極清淤,也無法解決蓄水量不足的問題,「水庫是 30、40年前設計出來的庫容,到現在用水增加多少?」官方統計,全台水庫總容量為20.5億立方公尺,而水庫年供水約41億噸,平均需運轉2次,負擔承重。
南區水資源局主任劉俊杰也說,經濟部認為應該開發水庫,但環保署重視水土保育,「中間要怎麼拿捏平衡,即使是政府部門都很難,誰說了算?水資源的開發,水庫蓋不蓋?不蓋沒有水,水怎麼來?」
今年梅雨6月13日才來,然而接續的颱風季能否穩定降雨,難以預料;加上水庫淺碟、執政者不思開源的「佛系管理」,都將加深缺水危機。
「我們都在等梅雨跟颱風,但台灣風險很大,因為你的口袋只夠過半年。政府要有guts(膽量)蓋水庫,要有肩膀做這件事」,吳瑞賢說。水資源危機正在發生,政府單位不能只是「拜神佛求降雨」,應勇於開發與管理,帶領全台度過「水耗竭」。
水耗竭專題出版後,引發不少網友熱議。網友林宗盈認為,台灣水庫泥沙淤積嚴重,可蓄水量變少,形成「淺碟效應」而加劇水危機。那地方政府就應該利用這段時間趕快清淤,不要只會怪老天不下雨。
《蘋果》今天前往石門水庫勘查,發現乾涸情形依舊嚴重,清晰可見大面積底泥,水庫旁經營餐廳的江姓店家抱怨說,「缺水怎麼做生意!」無奈說,「父母年紀上岸不方便,乾脆不回家了。」家住水庫對岸的仙島,上岸時會遇到泥濘走路不方便,只好暫時住在親戚家。
呂姓水庫工程人員表示,「你看到岩石上長滿草,之前水位都蓋過去。」指出今年梅雨季缺水,影響最大是遊艇人員,上游地區景點幾乎到不了,業者把原先蓋在阿姆坪的遊艇碼頭,遷移至石門水庫這,但效果有限。
訂閱《蘋果新聞網KZread頻道》➔bit.ly/2J25cls 
🍎全面解鎖,APP免費即點即看→tw.adai.ly/h70aWHaF23
📣千呼萬喚《蘋果》付費會員「無廣告版」來了→bit.ly/2Z9Gqny
● 蘋果新聞網:tw.appledaily.com
● 蘋果FB: / appledaily.tw
● 加入蘋果LINE:goo.gl/Mi2vqW
相關影片:
福原愛產後養出「台灣舌」 被江宏傑踩雷點崩潰痛哭 ( • 福原愛產後養出「台灣舌」 被江宏傑踩雷點崩潰... )
Toro 郭葦昀曝ENERGY合體卡他身上密因 變身CEO寧沒出道過
( • Toro 郭葦昀曝ENERGY合體卡他身上密... )
#蘋果新聞網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Пікірлер: 65

  • @a10j11
    @a10j113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人很容易健忘的....雨水來後~就忘了缺水的苦~~

  • @riker729

    @riker729

    3 жыл бұрын

    水費太便宜, 以致於平常根本沒感覺台灣有缺水問題

  • @user-ln6ne4xe9v
    @user-ln6ne4xe9v3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 證明台灣會有週期的乾旱 且會逐年加劇

  • @user-vc9ik5ui8i
    @user-vc9ik5ui8i3 жыл бұрын

    水漲價 真的沒問題... 現在的水費真的太低了 但水費增高能看到成效 而需要人力的部分 需要該有一系列的清單 漲價才合理 不然 耗材跟人力一起算 只有漲沒有跌 對人民來說 就會變成強迫人民腳不該屬於人民要繳的錢 肥了別人 窮了人民

  • @nisstw
    @nisstw3 жыл бұрын

    俺,RO水廢水導到洗衣機,洗衣機排水拖地,拖地完的水沖馬桶, 一水用四次,在南部含垃圾處理費,兩月一次的水費帳單,兩人家庭幾乎都在1百以下。 洗菜洗碗水也都沖馬桶~~ 另外RO廢水可以趁洗衣機正脫水時,從中心略偏外側滴流進衣服,帶出清潔劑的效果很好。

  • @user-zo2mb3gf6q
    @user-zo2mb3gf6q3 жыл бұрын

    關心不要擔心,自我安慰,僥倖心理2021又遇到

  • @anl88
    @anl883 жыл бұрын

    很重要的就像教授講,給足資源讓專業的人去做,不要綁手綁腳的,看似基本但在台灣卻很難,政治角力不斷干預最後就像今天這樣,該做的卻沒有做也沒有水用!!

  • @ii-zp9ok
    @ii-zp9ok3 жыл бұрын

    水漲價 真的會差很多......回收水就會有人大量的人願意做了

  • @user-pv9bf8sh2r
    @user-pv9bf8sh2r3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以台灣的緯度來說,同緯度的內陸地區都是沙漠地帶,要不是海島性質和太平洋海流和峰面,台灣的降雨一點非常少

  • @lianzhongxu1107
    @lianzhongxu11073 жыл бұрын

    地下水源應納入管理...(地下水比水庫的水多)

  • @cgunavy

    @cgunavy

    3 жыл бұрын

    嚴格來說是伏流水,地下水是不能亂取用的

  • @user-zy8hm6yv9n
    @user-zy8hm6yv9n3 жыл бұрын

    每年雨季下大雨的時候,都有聽見,(調節性)洩洪,是否有洩過頭的問題。

  • @chi-1011

    @chi-1011

    3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中南部雨季乾季太兩極!洩洪都是真的水太多

  • @user-km3sj9nh7e
    @user-km3sj9nh7e3 жыл бұрын

    清淤工程必須每年編定預算施工.施工首在選定淤泥集中區實施深挖再擴大.待雨季來臨洪水自然會將上流土石帶入挖好的深坑填滿.當然就是下年度的挖掘量啦.另外土石運送不一定要用卡車.若能改採架設固定式的輸送帶或流籠(如同貓纜的概念)將挖掘的淤泥直接投送到下游區的堤岸堆置.除標售外重點在於用來護堤並實施堤岸美化增加遊憩空間.如此往復不斷的運作必能維持甚至增加水庫的蓄水容量

  • @user-ps8lj4fy3n

    @user-ps8lj4fy3n

    2 жыл бұрын

    想太多,用卡車速度還比較快

  • @ted886tw
    @ted886tw3 жыл бұрын

    前幾天去新竹寶山水庫 也是大缺水

  • @senlanguna
    @senlanguna3 жыл бұрын

    0:37 九重橋,乾旱時才能過去對岸的大井,通常是坐船。

  • @sql6849
    @sql68493 жыл бұрын

    苗栗以南都應在大河河川建地下水庫....................................

  • @user-kn6sc6bx5m
    @user-kn6sc6bx5m3 жыл бұрын

    政府應以 "地下水壩" 為首,一併化解台灣 : 缺水、淹水、地層下陷、土石流 ,之困境。 地上水壩(庫)對於解決缺水、淹水已完全破功,後遺症層出不窮且數十年後將逐一報廢。台灣極度不適合築建地上水壩----違反大自然。 "地下水壩"就是將降雨量增加匯集截存補注入於地下,使地下水貯留增加到大於超抽量,並逐年替代既有的地面水庫蓄存量。 地下水絕對是寶也可適度抽取使用,超抽確定會導致地層下陷,。因此; "如何增加貯留雨水補注入與儲存地下水量" 一直是吾人魂祈夢請苦思之事,故研發-------"地下水壩"。 解決"缺水之苦、淹水之痛",之上上策: 乃增加截留降雨量並使其注入地下成為地下水和延緩雨水流入大海。其方案如下四類; 而 "地下水壩" 為解決"缺水、淹水、地層下陷、土石流"尖鋒利器。 1. 建空中水槽: 年增蓄水4億噸,部份可注入成地下水。能讓台灣更錦繡。 2. 闢地面集雨池: 年增蓄水3.5億噸,60%能挹注成地下水。會製造食物鏈最低端糧食拯救並哺育枯竭的魚源和瀕臨滅絕的動物。 3.築地下水壩(庫): 年增蓄水20億噸,遠程目標50億噸,當然全部成地下水。 4.挖填並濟: 年增蓄4.5億噸,70%可補注入地下水。沿海地層下陷高於海平面的區域興築 "地下水壩" ,低於海平面的區域,可建成全球最佳海產養殖居家模範園區並作觀光、休閒、美食、退休頤養等產業搖籃且徹底消除沿海淹水夢魘。 地面水壩(庫)擁有的優點,"地下水壩"幾乎都有。地面水壩(庫)存在的缺點與問題: (淤積嚴重、清淤花費巨大且艱難、水質差、使用年限短、阻斷川流水、摧毀生態環境、需徵收土地、可能壩裂或潰壩、造成海岸退縮),"地下水壩完全沒有"。 同樣蓄水量;" 地下水壩"造價低於地上水壩。 ( 係吾人研發,已兼顧: 提高"生計"所得、國人"生活"品質、優化"生態"環境。同時; 解地層下陷之沉疴,化土石流災害為資產和降低氣溫並使河川更具生命力。) [ 以現行治水預算,足矣! 且每年將可增添國庫收入數千億元 ] 至於什麼是1. 2. 3. 4. ????,如何着手? 做於何處? 如何以最低成本達到最高效益和發大財,其細節與具體方案全在吾人腦海與著作中。 3."地下水壩"為其精髓。 { 歡迎洽晤: 政府、學者、工程顧問公司、技師、企業 }. 請點閱: www.blog.udn.com/volk

  • @aa7122000
    @aa71220003 жыл бұрын

    曾文水庫缺水的原因是因為2020的雨很奇怪,都下在平地市區,山上水庫區下不多, 我住台南,所以很清楚

  • @CarlToo
    @CarlToo3 жыл бұрын

    有水當思無水苦

  • @user-mf6fx6ck1u
    @user-mf6fx6ck1u3 жыл бұрын

    水能進口ㄇ?

  • @nlxdd0508imnick

    @nlxdd0508imnick

    3 жыл бұрын

    cp直不高 不如海水淡化的金額相對低

  • @aa7122000

    @aa7122000

    3 жыл бұрын

    如何進口,要去那裡找那麼多艘船來裝幾億噸的容量

  • @yolo-my6og
    @yolo-my6og3 жыл бұрын

    水不是不夠 而是人類太貪婪。 活著就是需要經濟,會需要更多資源。 無法停止 只能夠到崩壞的最後一刻

  • @RickSanchezC-326
    @RickSanchezC-3263 жыл бұрын

    清淤的敘ㄉㄩˋ

  • @user-rm1nu6sf9c
    @user-rm1nu6sf9c3 жыл бұрын

    水價要調高

  • @user-ng5ko9zz3w
    @user-ng5ko9zz3w3 жыл бұрын

    這應該要納入國小教育課程

  • @cgunavy
    @cgunavy3 жыл бұрын

    那位中央土木的教授是不知道台灣有翡翠水庫嗎?還全台沒水......危言聳聽,幾個教授對清淤都還在舊思維沒有接收新知,現在早就有各種不同方式,可以有效維持進出量平衡。大家一直在講趁乾旱陸挖,陸挖才是最慢最沒效率的一種方式,抽泥船都是陸挖的好幾倍了。現在使用不同的清淤方式是依泥沙淤積特性在水庫各區段進行,跟過去不管怎樣都是用挖的早就不一樣了。

  • @ho2257017
    @ho22570173 жыл бұрын

    愛台灣的政府 沒有政策了連貫性 政黨輪替後人很容易健忘的 苦果大家吞

  • @julianbaby_0820
    @julianbaby_08203 жыл бұрын

    有些國家都有海水淡化的功能.... 台灣還在靠雨水~唉

  • @elinajing0221

    @elinajing0221

    3 жыл бұрын

    海水淡化有破壞沿海生態的危險,取捨如何拿捏?

  • @julianbaby_0820

    @julianbaby_0820

    3 жыл бұрын

    @@elinajing0221 我們吃雞吃豬吃魚對他們生命危險, 該怎麼拿捏?

  • @eagle4319

    @eagle4319

    3 жыл бұрын

    成本比較高 漲價又被靠杯

  • @666brownie

    @666brownie

    3 жыл бұрын

    貼心提醒水價二十幾年沒有漲了喔,海水淡化肯定有技術澎湖等等離島就有使用 但使用淡化成本提高要漲價肯定被靠北

  • @user-qc7yj5se1v
    @user-qc7yj5se1v3 жыл бұрын

    呵呵......極端氣候?有人在乎?在乎就不會越來越依賴火力發電.....缺水?台灣人有資格抱怨嗎?

  • @highping100
    @highping1003 жыл бұрын

    反正年年靠賽,看雨會不會來,旱象解除繼續當不用錢在用 執政黨依舊看選票漲水價,選民依舊就看顏色投票 歹丸郎就是如此健忘

  • @LUCIFER-qq3fd
    @LUCIFER-qq3fd3 жыл бұрын

    只有枯水才見清淤,等同臨渴才掘井,平日常自吹噓超前佈處,怎不見他們投資在機械研發,製造大型清淤機械,大學研究生到底研究甚麼,總不見他們作出貢獻做出對社會有益之事,還是只為一紙文憑而虛度光陰。

  • @cgunavy

    @cgunavy

    3 жыл бұрын

    清淤沒有停過,而且方法一直在增加。一日關心的人建議多看些資料再做評論。

  • @bjking99
    @bjking993 жыл бұрын

    媽媽的又不是一滴都沒有

  • @ccdd3711
    @ccdd37113 жыл бұрын

    还不赶快引进福岛圣水,你们谢代表都说安全的 台湾缺水,福岛can help

  • @ricardomilos9420

    @ricardomilos9420

    3 жыл бұрын

    眾所周知,這個世界只有台灣和日本

Келес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