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宇宙世界觀是怎麼來的!?量子力學我們已經徹底搞懂它了嗎?|量子熊 ✕ 泛科學 EP6

Ғылым және технология

量子國家隊《量子熊QuBear》,一起來聊宇宙、談核融合!►www.youtube.com/@QuBear2023/f...
建議開啟cc字幕,獲得最佳觀看體驗
00:00 薛丁格的貓前情提要
00:35 《量子熊QuBear》廣告段落
01:12 量子與觀測
02:50 宇宙波函數、多世界詮釋與平行宇宙
05:31 量子去相干
08:18 所以我們不看月亮時,它存在嗎?
09:34 量子科技
10:17 量子測量問題已經完全解決了?
// 延伸閱讀 //
多重宇宙與量子力學的派系之爭
pansci.asia/archives/348187
看電影學統計:「多重宇宙」與統計學「隨機變異」的概念
pansci.asia/archives/362960
// 製作團隊 //
主持:泛科知識 #鄭國威知識長
企劃:王喆宣、曹盛威
腳本:鄭宜帆
剪輯:蘇庭緯、康育恩
想和我們有更多互動嗎?加入會員 ► lihi1.com/BWeoe

Пікірлер: 306

  • @adashichiu1362
    @adashichiu1362 Жыл бұрын

    追完六集了!真的很棒! 希望未來能有機會介紹量子電腦如何運作,以及適用於量子電腦的相關演算法(例如因數分解)

  • @chiayuho5965
    @chiayuho5965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製作團隊 深入淺出介紹量子物理的觀念

  •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

  • @thailandwang
    @thailandwang Жыл бұрын

    好看! 看過太多影視動漫作品把量子力學表現的玄妙不已, 有些身心靈的朋友也會套用科學名詞在身心靈工作上,但又說不清原理。 這系列影片有脈絡的介紹下,有釐清一點點我對量子力學的想法。

  • @yao7947n

    @yao7947n

    Жыл бұрын

    對阿,然後負離子也一直拿來炒作,真的是有夠無聊....

  • @oezrealo6145

    @oezrealo6145

    Жыл бұрын

    @nightsnackcatmeat5167 更慘的是還有很多人相信 就算你是個物理學家 你已經告知過那是假的 那些未開化的人依然會相信那些玄學

  • @3415sky

    @3415sky

    10 ай бұрын

    @nightsnackcatmeat5167 你說的真的很貼切 身邊很多朋友去上了幾堂課 就開始會通靈 一次消費好幾千然後聽你在說故事,有次我也好奇去試試 其實就是個各種旁敲側擊了解你 再編一個故事說明你的原因 再請你跟宇宙連結 說是科學 我覺得比較像心理學

  • @richardyen0412
    @richardyen0412 Жыл бұрын

    第一次對量子概念有深一步的認知是玩完一款叫做 Outer Wilds 的太空探索遊戲 裡面的量子物體只要不看著他的時候就會機率性的出現在別的地方 還有在全黑的狀態下 (即無觀測) 量子物體就會移動到別的地方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量子衛星,他會成為星系裡的六個行星上的衛星,只有用特殊的方法"ˊ持續觀測" 他才會乖乖待在那顆行星的軌道上讓玩家登陸 好遊戲值得推廣,現在Steam夏特中 主程式跟DLC都有打折 DLC極度推薦要購買,他讓故事更加的完整 (如果太害怕可以去設定裡面弱化恐怖 破完後的心得: 如果有什麼能讓我失憶的東西請賣給我吧,我想要重新體驗一次這款遊戲

  • @bosenkein2071

    @bosenkein2071

    Жыл бұрын

    這款真的讚 其實剛開始就可以做到任何事 只是玩家還不知道而已

  •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成功推坑

  • @yorkulysses4418

    @yorkulysses4418

    Жыл бұрын

    才剛想留言推薦這款就看到你的留言 是真的推薦這款啦,遊戲的玩法跟劇情緊密結合,每次靠自己發現線索都超有成就感的,而且又寓教於樂,音樂也好聽,算是近期玩到最神的獨立遊戲作品了

  • @user-bo1en3ek6f

    @user-bo1en3ek6f

    11 ай бұрын

    會讓人想失憶,重新再玩的宇宙探索遊戲

  • @sunherbcat
    @sunherbcat11 ай бұрын

    原來如此。 看了這麼多講雙縫實驗的, 終於有一個用科學可以解釋的合理方法。

  • @rico0230
    @rico023011 ай бұрын

    謝謝製作團隊,我覺得泛科學內容真的很棒!很榮幸成為泛團^^

  • @awersesdg
    @awersesdg11 ай бұрын

    感謝做出這麼優質的科普節目! 尤其是給已經離開學校的成人 這個節目實在是回答了我很多疑惑 原來薛丁格的貓已經有解答了阿 所以波函數塌陷跟量子去相干有關係嗎

  • @user-mm2es2yk6h
    @user-mm2es2yk6h Жыл бұрын

    很好看的一個系列❤ 覺得泛科學講電腦也很精彩,希望可以看到本頻道介紹量子電腦如何運作

  • @su_davidchang
    @su_davidchang Жыл бұрын

    每集必看 👍👍

  • @kennyko8227
    @kennyko822711 ай бұрын

    贊同退相干的說法,因為我們所在的宇宙只有一個,多宇宙詮釋等於沒有詮釋。 但與其說是退相干,不如說是宇宙萬物機率波上的諧振,而且是空間和時間上的遞延擴散諧振,也就是打從宇宙誕生那一刻就開始諧振直到現在還沒結束。 諧振過的部分叫做過去,尚未諧振過的部分叫做未來。人類的記憶只記錄了諧振的部分,因此有種過去跟未來的區別。 也就是說,若發生了未知事件導致宇宙波函數反退相干,那這個宇宙的樣子可能就會跟人類的記憶不一樣,或許就真的到平行宇宙去了。 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不知道這樣想有沒有漏洞,歡迎提出糾正與指導。

  • @freewill999
    @freewill999 Жыл бұрын

    "量子去相干"這次最重要的認識~

  • @RebornLife-1210
    @RebornLife-1210 Жыл бұрын

    超喜歡這一集的,怎麼薛丁格的貓這麼有戲呢,真的好神奇阿! 這個系列都好愛!

  • @amtlk21
    @amtlk21 Жыл бұрын

    有點好奇量子電腦是怎麼運作的? 它能給人類帶來什麼改變? 如果有一集能介紹這種未來科技,應該會很有趣

  • @user-vk7mb5hb1o
    @user-vk7mb5hb1o Жыл бұрын

    好看👍

  • @Gaice100
    @Gaice100 Жыл бұрын

    你們的內容總是這麼精彩!感恩

  •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感謝!

  • @morganjackiehowren8845
    @morganjackiehowren8845 Жыл бұрын

    真好!

  • @amitaka
    @amitaka Жыл бұрын

    解釋的淺顯易懂, 終於搞懂薛丁格的貓了🤣

  • @jackhmlin
    @jackhmlin Жыл бұрын

    精彩❤

  • @cw2325
    @cw2325 Жыл бұрын

    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個系統是虛擬的,一切結果都已經有了,只是由你的選擇去決定出哪個結果,整個系統只有你的意識是真實的,其他萬事萬物都是系統給出的NPC與過程....一人一宇宙發展,盡情體驗虛擬世界~

  • @sunnychu19951
    @sunnychu19951 Жыл бұрын

    這系列很喜歡,希望未來會有更多與量子力學相關的主題

  • @WIND2046
    @WIND204611 ай бұрын

    第一次聴到對月亮的這種解讀,精彩!

  • @user-cw4bp8cp3o
    @user-cw4bp8cp3o Жыл бұрын

    好看

  • @candygirl0223
    @candygirl0223 Жыл бұрын

    這個宇宙是一個虛擬的個人宇宙,只是為了滿足你的體驗,怎樣的內容,可能要看你當初進入這個宇宙前所選擇的路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提供滿足你無法察覺的虛擬訊息,除非你能頓悟。

  • @486word
    @486word Жыл бұрын

  •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支持!

  • @user-gj8vq3gi2x
    @user-gj8vq3gi2x10 ай бұрын

    看了幾遍還是一知半解!!

  • @masonfree5902
    @masonfree5902 Жыл бұрын

    量子力學真神奇!

  • @jewelc.l.l6855
    @jewelc.l.l68552 ай бұрын

    本文科生終於聽懂了!!!!非常感謝。

  • @NicholasWooHoo
    @NicholasWooHoo Жыл бұрын

    這集有夠豐富...!

  • @user-mn6fy9lf1q
    @user-mn6fy9lf1q Жыл бұрын

    我對量子觀測的感覺是 與其去說他是不確定性運動 不如說他像一隻連續播放影片 你每次去觀測 當然不一樣 但如果你觀測時間越長 就會找到規律 趨近他的全貌 至於薛丁格的貓 9分開始解釋非常好。 甚至可以說 如果原子跟原子沒有糾纏 就越難找出規律,一旦組合成 那麼觀測與不觀測 都是一個客觀的存在 直到它消失 粒子打散 才又變得難以觀測

  • @user-zz5hz9zl6l

    @user-zz5hz9zl6l

    10 ай бұрын

    你在舉例好爛

  • @lovesliver
    @lovesliver9 ай бұрын

    恭喜入圍走鐘獎 你們是最棒的!

  • @PanScitw

    @PanScitw

    9 ай бұрын

    謝謝!

  • @cftangytonly6890
    @cftangytonly6890 Жыл бұрын

    似乎很多人還是搞不懂,觀測這個操作行為就會有去相干的效果,不管觀測的方式為何

  • @livelooker

    @livelooker

    Жыл бұрын

    去相干

  • @cftangytonly6890

    @cftangytonly6890

    Жыл бұрын

    ​@@livelooker打完字沒檢查,謝謝指正

  • @shenghaofan8352

    @shenghaofan8352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 哥本哈根詮釋就講的很清楚了,一堆人還在玄學化

  • @livelooker

    @livelooker

    Жыл бұрын

    @user-tv7vs5qm5n 觀測電子 對電子產生干擾 觀測條紋是觀測呈現條紋的“屏幕” 不是觀測電子本身

  • @user-xs8wr9hw2v

    @user-xs8wr9hw2v

    11 ай бұрын

    觀測是相干也是去相干

  • @binladan911
    @binladan911 Жыл бұрын

    這幾集雖然看的不是很懂,但是真的很有趣,我已經忘記高中和大學上到的物理當時到底怎麼講量子力學的。

  • @jack258001
    @jack258001 Жыл бұрын

    你們好棒,對你們愛愛愛不完😘

  • @chenchen8173
    @chenchen8173 Жыл бұрын

    張眼,閉眼, 隨著年齡增加, 張開眼, 慢慢能看到矩陣建構的世界, 1格1格的拼成完整的世界,,.眼醫表示, 老花眼加重了

  • @user-er4tt8nq7p
    @user-er4tt8nq7p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

  •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你

  • @leejoad2817
    @leejoad2817 Жыл бұрын

    我在還沒國小的時候就對月亮是不是在沒睜眼的時候可能不存在感到很好奇,對月亮在不同角度看到相同的月亮也很驚訝!哈哈! 還有,當時也覺得自己是活在楚門的世界裡,覺得只要我不在的時候,路上的其他人都是不動的佈景,太陽和月亮也是不動的道具。等我從另一個場景再回到那個場景時,某『神奇力量』才瞬間把全部都重佈置為我見到的樣子。 所以當後來看到『玩具總動員』和後來才看到的量子疊加態理論後才發現,有這種想法的不是只有我一個,不然我真覺得我從小是個怪胎!

  • @user-kx3jt8fu4t
    @user-kx3jt8fu4t11 ай бұрын

    人的意識就是有能量的,就算小旦還是有能力干擾其他能量

  • @user-zz5hz9zl6l

    @user-zz5hz9zl6l

    10 ай бұрын

    你就是個想活在幻想世界的迷信仔

  • @ysts3452
    @ysts3452 Жыл бұрын

    物體的可確定性並不取決於其粒子的數量 而是觀察者與物體間的分離程度 裝著貓的箱子要是密封性夠高 貓的整個粒子集體對箱外的你來説而依然是量子化的 要是能把月球有效隔開你也不能確定月球在不在

  • @Richard730610
    @Richard73061011 ай бұрын

    首先,對於貓既生又死,我覺得這種事很常見啊! 在長照議題裡,在癌症病人的安寧照顧裡 我們常要問:病人這樣是生,還是死? 比如,活得像植物人,是生,還是死? 隨著測量者的立場(我和病人的親緣關係如何?我在不在乎他活著) 每個人都會說出不同的答案;家屬 1 說"我覺得他活著",家屬 2 說 "我覺得他死了" 這是很常見的結果,每個人給的定義都不一樣 病人仍然只有一個,但不同的觀測者會給出不同的結論 再舉一個例子:鏡子 我們可以做一個思想實驗: 把一面鏡子,它和我的臉中間,用一張厚紙板擋起來 這樣,鏡子便看不見我的臉,因此鏡子應該也反射不出我的臉,對吧! 所以我望向鏡子,看不到我的臉 可是你可以跑到側面來看我的臉,以及看鏡子,你仍然可以在鏡子裡看到我的臉啊! 剛說鏡子不是看不到我的臉嗎?那鏡子為什麼還有能力把我的臉顯像出來? 你也許可以說這問題很簡單,因為光走不同的路徑 對,就是這麼簡單,我就是要表達這個 如果這不是一面用光反射物質做的鏡子,而是用一台攝影機馬上攝影 並且用 LCD 馬上播放的螢幕,所做出的"鏡子" (也就是當女孩沒帶到鏡子,用手機的前鏡頭拍照模式模擬成鏡子的感覺 當然因為 CPU 延遲的問題會很難使用;那你可以假設未來電腦超級進步,不會有人類能察覺的 lag 嘛;這不影響我討論) 這種"電腦成鏡",或說"攝影重播成鏡",不難理解,對吧! 而這種"鏡子"會有個問題:鏡頭拍不到我的臉,所以 LCD 上就沒有我的臉 你即使跑到側面觀看 LCD,也看不到我的臉 可是當你擺上一面反射鏡,我從其中看不到我的臉,你從其中卻看得到我的臉 這代表什麼呢?代表 LCD 螢幕上的光點,只能有一個確定的顏色 但是反射鏡上的"光點",卻不只一個顏色;你不能定義它的顏色 你必需繪出反射路徑,才能給定那個角度所看到的顏色 也就是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就看到不同的顏色 我以為量子測量就是這樣 ------------ 再說一個"過去不能決定結果"的例子 以現在流行的 MeToo 來形容 一個女孩和男孩約會,並且在 D day 性交了 在 D+1 day 時,她說她愛著男生,所以這是做愛,不是性侵 但在 D+N day 後,她發現她遇到渣男,現在愈想愈不對勁,然後她說她被性侵了 目前我們嘲笑這個現象對吧!以前你不說是性侵,幾年後你翻盤,說當年是性侵 在法律上也難以接受這種不確定性,所以設定期限;也就是有限追訴期 但事實上這也是可以幫助理解的案例: 性交只是性器的接合,到底是不是性侵,由性交的感受決定 而感受是 N day 之後變化的,到底是不是性侵,也就無法由 D day 當時的心理狀態決定 現在才打開薛丁格的貓的蓋子,現在才觀測,貓是生是死的結論,現在才塌縮 這件事,說起來很玄,其實我這例子就可以說明了 我要在 D+N day 時,重新翻盤,因為我的觀測在變,所以我的結論也在變 這解釋是不難懂的。 我解釋成,在 D day 的性交,到底是性侵還是做愛,其實是疊加態的 它可以被觀測 N 次,它也就可以被塌縮成 N 次 甚至女孩有很多閨蜜,那麼每個閨蜜都能有不同說法 閨蜜 1 說這是做愛,閨蜜 2 說這是性侵;完全說得通 (當然我也知道有人會說閨蜜講的不算,只有當事人女孩,自己的想法才是唯一解 可是如果女孩耳根軟呢?那麼她和哪個閨蜜相處,就由哪個閨蜜代為決定這是做愛和性侵不是嗎? 我這形容不會這麼難懂) ----------- 對於量子糾纏,我的理解是: 這糾纏都是觀測者自己造成的 當然也可以我觀測量子 1 你觀測量子 2 我和你之間,不做溝通,那似乎就沒有觀測者糾纏的問題 但我覺得,應該是我和你之前早就建立了糾纏的規則。 而 protocol 早就註定了結果

  • @user-nz1sm6rb8z
    @user-nz1sm6rb8z Жыл бұрын

    重點就在量子去相干呀!

  • @user-pm9pv6mr3p
    @user-pm9pv6mr3p11 ай бұрын

    平行宇宙是不是就像電視一樣有很多節目頻道?它們同時存在,但我們只能選擇一個節目頻道觀賞,所以不管我們選擇甚麼節目頻道,對我們來說,它們都是真實的存在。 每一個人的人生本來就都是一種意識的選擇阿....

  • @user-vh1xn4fx5y
    @user-vh1xn4fx5y7 ай бұрын

    這很棒的影片 不是只有一種理論 不然我還以為就是只有多重宇宙一種可能

  • @_n2d2
    @_n2d2 Жыл бұрын

    2:10 爱因斯坦混淆了测量与观察。测量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发送与接收。发送出光子、电子之类的,然后接受它们返回的信息。然而,观察只是接收,观察月亮是我们被动的用眼睛接收返回的光子,我们的眼睛没有主动发送光子去月亮。概率波在被发送出去的粒子扰动的那一刻就坍缩了,根本不是因为接收。很多民科网红总是混淆这两个概念,甚至装神弄鬼的把意识混入其中,就是因为他们根本混淆了测量与观察的构成

  • @RealJerry1208

    @RealJerry1208

    11 ай бұрын

    你可以用雙狹縫實驗去解釋你的理論

  • @yang989

    @yang989

    11 ай бұрын

    你當愛因斯坦分不清楚「主動測量」與「被動觀察」??

  • @_n2d2

    @_n2d2

    11 ай бұрын

    @@yang989P編嘴裡的愛因斯坦就混淆了😂

  • @_n2d2

    @_n2d2

    11 ай бұрын

    @@RealJerry1208恩是的,實驗名稱應說明問題

  • @THUMBB44110
    @THUMBB4411011 ай бұрын

    3:35 想不到會有看炸機叔講解量子力學的一天

  • @user-cw2en9ly5v
    @user-cw2en9ly5v Жыл бұрын

  • @23.5
    @23.5 Жыл бұрын

    ❤讚👍🎉😂

  • @SHADOW-ft7lf
    @SHADOW-ft7lf11 ай бұрын

    10:52 這個問題或許就是另一個物理學的重大突破,在我們知道波函數是機率時,那不可免俗的就會有想要預測他的想法,但目前的研究極限可能還沒有到達那個高點,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在有生之年見證這件事😎

  • @user-kk3yw7sz1u
    @user-kk3yw7sz1u Жыл бұрын

    敲碗單電子宇宙!!!!

  • @user-ss5gj4hi9f
    @user-ss5gj4hi9f Жыл бұрын

    好像沒提到也很熱門的一個解釋,虛擬宇宙(世界), 既然每一種機率都同時存在 (平行宇宙解釋),剛好可以對比到模擬的可能

  • @Lifeblood2022
    @Lifeblood2022 Жыл бұрын

    請問被測量過的狀態,之後再重新測量就都是一樣的狀態了嗎?

  • @hayama2363
    @hayama236311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不是測量產生平行宇宙,而是宇宙本身是平行多個的,每個觀測者會把宇宙探索到一個觀測態上

  • @yiukins
    @yiukins11 ай бұрын

    在雙夾縫實驗裡面 如果把電子一粒一粒射出 在通過雙夾縫後還是會出現干擾 我的問題是 每粒電子射出時間間距 會影響實驗結果嗎? 如果將整個儀器在過程中移動到別的地方 會影響結果嗎?

  • @user-ot7ov6fb5m
    @user-ot7ov6fb5m Жыл бұрын

    3:40 有夠像炸機叔!

  • @-Skillful-
    @-Skillful- Жыл бұрын

    以人體功率要連接宇宙有難度,但接收宇宙能量不難,出門曬太陽就可以。 所以太陽崇拜,遍布世界各地、多種宗教、信仰。 單純以人的意識能量改變物質是困難的,必須搭配其他效應,例如:蝴蝶效應之類的。

  • @littlekk-5018
    @littlekk-501811 ай бұрын

    希望可以講講量子糾纏

  • @smoBEEUniverse
    @smoBEEUniverse Жыл бұрын

    敲碗第七集!

  • @user-gl3cx2zq7v
    @user-gl3cx2zq7v Жыл бұрын

    系统内粒子越多相干性就越弱就越不能表现出量子性就像维度越高两个随机向量间就越容易互相垂直。

  • @Pony-wq3re
    @Pony-wq3re Жыл бұрын

    非薛貓,非月亮,是仁者心動

  • @user-ol1to8hy2f
    @user-ol1to8hy2f Жыл бұрын

    🎉🎉🎉🎉

  • @daievan1676
    @daievan1676 Жыл бұрын

    啊呀,怎么结束了😮 我还期待继续说epr佯谬和贝尔不等式的证明等等呢😢😢

  • @The_Cosmic_Will
    @The_Cosmic_Will9 ай бұрын

    唯有意識存在,意識是唯一的無限實體,宇宙是其有限實現,是個幻境。意識只有一個,但有無窮盡的可能性,本質上不同規定性的宇宙都是同一個意識。

  • @jaiaan
    @jaiaan Жыл бұрын

    既然不清楚退相干的具體機制,又為何能篤定其與意識無關?

  • @wei770702

    @wei770702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他是退相干詮釋😂😂😂 找其他詮釋就會有關聯

  • @haojia8190
    @haojia819011 ай бұрын

    請教兩個問題: 1. 其實不太能理解所謂‘’宇宙波函數’‘’是什麼概念 波函數是用來描述微觀尺度下量子狀態的函數 但“宇宙”是整個巨集 是一個大狀態 巨觀尺度的東西 那這樣為什麼會有宇宙波函數? 2. 好奇在數學界 剛提出機率的概念時 是否也有類似量子力學初期的反對聲浪 既 事件應是早已被決定 ‘’可能‘’ ‘‘有機會’‘’ 是不科學的用詞與概念

  • @rickywu729
    @rickywu72911 ай бұрын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湧現論』與『混沌理論理論』的延伸。。。本質是原子,但,是交互作用有許多『副現象』的原子。

  • @jeffkevin3
    @jeffkevin3 Жыл бұрын

    終於! 🎉 雖然我不認同平行宇宙詮釋,但 3:40 的綜藝效果超讚, -就像之前櫻巫女的 5 個 Miko 一樣 😂-

  • @HeiMiBR

    @HeiMiBR

    Жыл бұрын

  • @Jou_Hsieh_028

    @Jou_Hsieh_028

    Жыл бұрын

    -今年7月9號(日)記得去西門町屈臣氏領取 Miko 的驚喜呦,捏-

  • @wei770702

    @wei770702

    Жыл бұрын

    那你是哥本哈根詮釋嗎

  •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 @user-jn7uw9sx1x

    @user-jn7uw9sx1x

    Жыл бұрын

  • @frankchen6160
    @frankchen616010 ай бұрын

    11:10 偷黑老高😂

  • @arlisanda
    @arlisanda Жыл бұрын

    每個運動狀態的事物都同時存在得與失,得失是彼此互相依存的相對法,相對法不是真實法,只是人們以為真實,生與死也是,相對法都是平等無二的,但我們在常識上會把生與死看成兩種不一樣的現象,這只是在一件事情上產生不同的見解,不是同不同時存在生與死,而是人們在說這叫生這叫死,就像海與浪,浪起叫水生,浪落叫水滅,但其實水並沒有生滅,生滅的只是浪的幻象而已,這種生死觀又叫妄想,不知道夢幻虛假就會產生執著輪迴。 信心銘: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嗔愛,洞然明白。 。。。。。。。。。。。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須守。

  • @wgt35
    @wgt3522 күн бұрын

    看後很有星趣, 有茅塞頓裂縫的感覺。

  • @SyuAsyou
    @SyuAsyou Жыл бұрын

    終於完結了!之前我問chatgpt什麼是觀測,問了很久的結論是觀測系統與量子系統發生纏結。很玄的回答。 之後我想看泛科學介紹量子加密、量子通訊、量子計算的基本原理,量子計算的部分希望可以多介紹一些重要的量子閘,其中我想點名有真值表且真假值很特別的Toffoli閘的重要性,chatgpt說他很重要,我想知道Toffoli是怎麼個重要法。

  •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好的,我們來規劃規劃

  • @diadora1166
    @diadora116610 ай бұрын

    有個對一個事實祈禱是有用的嗎?

  • @h.y.t9164
    @h.y.t9164 Жыл бұрын

    多重宇宙也是一個競爭關係

  • @howardlin6139
    @howardlin6139 Жыл бұрын

    未看到的會以意識形態映視.變成二維.,會以最後干涉存在.但于涉會被映視干涉.

  • @user-qu7wx7fi4z
    @user-qu7wx7fi4z Жыл бұрын

    我看到一個影片介紹癌症硼中子捕獲治療的影片 有效嗎 你們能做一集說說嗎

  • @user-vi1jj2zi4i
    @user-vi1jj2zi4i11 ай бұрын

    想要測量電子在軌域機率,用光去照就會把電子打飛,光同時有波跟粒子性質,海森堡提出測不准原理來解釋,在固定短波長下 粒子的動量變很大,反過來動量變很少 ,之後也確定了H原子模型電子出現機率95% 用r=0.53a為繞原子核轉的半徑,以及氫原子模型為球狀 利用此公式還可以導出單電子繞原子核的能量。

  • @user-vi1jj2zi4i

    @user-vi1jj2zi4i

    11 ай бұрын

    古典物理認為光只是用波的形式,想不到近代物理出現粒子特性,用光電效應解釋

  • @user-cz2ne5yj9s
    @user-cz2ne5yj9s Жыл бұрын

    由於我們不能對時間有全局性 即你不能預知下一刻的現實 月亮真的有機會下一刻 不存在 有好多因素可以令月亮下一刻不存在 然而貓兒不需放入裝置我們都不能確定她下一刻之生死 因為令到貓兒死亡的還有很多因素不一定要放入裝置才是既生既死 時間不應該被看待為線性 雖然它可以存在於下一刻 但只能感受於當下 只是一個點 好多超光速旅行 不應該把時間看成線性 那就不會有雙生子悖論 或時間變慢 更不會有閔可夫時空 這只是我個人想法 😅 重點是下一刻未到來我們不應該把它視為連續可線性化 只有真的下一刻到來才算是一個時刻

  • @mlxuk576
    @mlxuk57611 ай бұрын

    3:48那邊是要轉行賣炸雞嗎?

  • @Pakoxon
    @Pakoxon Жыл бұрын

    原來那套黃襯衫黑領帶是致敬炸雞叔XD 難怪好眼熟

  • @user-xs8wr9hw2v
    @user-xs8wr9hw2v11 ай бұрын

    個人觀點認為結論不成立 量子相干表現的就是坍縮後的結果 猫是死是活 在我們觀測的時候就會確認 但是未觀測前還是疊加態 至於什麼決定貓的生死 就是因果理論 所以實際不受任何干涉的量子粒子並不存在 只要我們觀測他甚至是想到它 就是產生連結和干涉了

  • @user-drops804
    @user-drops804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宇宙是你想到什麼他就會顯現 不然為什麼宇宙一直超快在放大 有太多的知識體人類與外星人 所以一直增加內容 容量超快放大 以前也不知道量子 宇宙 光速 蟲洞等等 怎感覺想到的都會慢慢顯現! 個人腦洞… 所以說我很相信我們世界是虛擬的 命運都是排好的 像大家覺得自然的食物鏈 我個人就覺得很不自然… 一切都太剛好了! 為何會想做愛 為了繁衍 那又是誰給了我們參數…

  • @long1438
    @long1438 Жыл бұрын

    用手機看youtube,把手機瀏覽器關掉,改玩遊戲,之後再打開手機瀏覽器,youtube推薦的影片就不會跟之前一樣,假設沒有人觀測宇宙,那量子電腦就不需要運行宇宙,等到有人觀測宇宙的時候,量子電腦再開啟宇宙給人觀測,如果一直有人觀測宇宙,那量子電腦就會一直開啟宇宙運行程式。

  • @cannon729
    @cannon729 Жыл бұрын

    我記得幾年前在國家地理頻道上看過,弦理論有一點是(我忘記叫什麼,容我描述一下),A與B配對,並且在遠處有一個C(或B'),當原本的A消失時,會瞬間在遠處的C(或B')旁邊重新生成並配對 當時的想法是可以應用在物體遠距傳輸(接近瞬間移動)上,希望這單元可以介紹一下

  •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希望有機會再做下一季

  • @cannon729

    @cannon729

    Жыл бұрын

    @@PanScitw 感謝泛科學團隊的努力,雖然是小額,但我也每個月100元支持了好一陣子了~

  • @zero307

    @zero307

    Жыл бұрын

    那段是在講量子糾纏跟超距作用,把A跟B糾纏,然後把B送到遠方星球,這時候把C跟A再糾纏一次,然後「測量」遠方星球的B,這時候B就會「複製」C的全部訊息,然後A跟C消滅。 大概像這樣子: 1.AB(產生糾纏) 2.地球A仙女座B 3.「地球A」糾纏「物品C」「仙女座B」 現在測量B讓波函數塌縮,因為A帶有C的訊息,所以 4.「A跟C消滅」複製物品C(B消滅變成複製物品C) 影片介紹到最後丟了一點忒修斯之船(忒修斯悖論)的哲學問題。

  • @kantimmanual2504

    @kantimmanual2504

    Жыл бұрын

    ​​@@zero307恐怕只是自欺的幻覺,複製品與本尊雖然一樣,但終究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吧?自我一旦消解就是死亡,我的層次只能理解到這裡。

  • @zero307

    @zero307

    Жыл бұрын

    @@kantimmanual2504 主要重點還是量子糾纏跟超距作用。 你的問題是終極問題,個人認為比較適合放到「宗教哲學」「形而上」去討論,如果跟科學有關連一點就是「大腦科學」「認知神經學」「心理學(偏社會科學)」,只是一個唯心主義一個唯物主義,各有解釋沒有對錯,看喜歡哪一種說法而已。 ---- 最後嘗試回答你的問題,借用一下「桶中之腦」,如果不熟,類似電影駭客任務或攻殼機動隊的世界觀,有沒有一種可能?你認為的自我不是你認為的,而是一種可以被複製,拷貝的電子數據? 不過影片主要還是講量子力學,哲學的討論就不再過多展開,有興趣可以往剛剛說那幾個領域參考看看。

  • @pjc0825
    @pjc0825 Жыл бұрын

    3:41 看起來好像炸雞叔😂😂

  • @ttsseg
    @ttsseg Жыл бұрын

    3:40 炸雞叔

  • @bento_cooking
    @bento_cooking Жыл бұрын

    與其說貓在箱子 也可以解釋成 浪貓生了一窩小貓 當人類去觀察干預他們的貓生之前我們無法知道他們有多少存活率,以及是否會待在原地生活或離開。 但只要人類突然出現,就可能會改變原有的未來。 如果量子是人類,觀測者是神,任何干涉都可能改變人類歷史。 或許這些科學家在測量的同時,也有可能影響微觀世界進而改變宏觀世界的未來

  • @boring8561
    @boring8561 Жыл бұрын

    簡單講就是還有未被觀測到的物質會干涉粒子性質

  • @YouZhuber
    @YouZhuber Жыл бұрын

    2:25 愛因斯坦:笑死

  • @MrJohnsonhsu
    @MrJohnsonhsu9 ай бұрын

    如果能讓單狹縫去相干,半導體微影就不會有極限問題?!

  • @mrxavier11
    @mrxavier11 Жыл бұрын

    哈哈哈,絕毒梗耶 😂

  • @kantekichin148
    @kantekichin148 Жыл бұрын

    一切都是命運石之門的選擇

  • @user-pb2pv8mc2w
    @user-pb2pv8mc2w Жыл бұрын

    3:40 有没有觉得他很像里的炸鸡叔?

  • @user-fr7ei7ue7d
    @user-fr7ei7ue7d11 ай бұрын

    宇智波函術

  • @user-lw4bl2qj2i
    @user-lw4bl2qj2i11 ай бұрын

    我在意識是否對於量子型態產生影響的地方有疑問(我記得叫觀察者效應),我看過一篇研究他邀請有常在冥想的一群人與普通人對於光電子干涉進行意識上的觀察,常冥想的那組人在光電子的實驗中產生了明顯的干涉效應,這部分我試著問過CHAT GPT(丟了幾篇論文給他看),得到的答案是意識基於腦神經傳導出的波動,是有可能造成觀察效應的。如果有論點可以解惑,歡迎討論,謝謝!

  • @Green0329
    @Green0329 Жыл бұрын

    看成宇智波鼬才點進來,好了留完言我要走了!有緣再來探討科學~

  • @PanScitw

    @PanScitw

    11 ай бұрын

    不要走!宇智波反彈!

  • @elggoo8396
    @elggoo83966 ай бұрын

    據說量子力學最大的不同在於,牠認為觀測不會在被觀測的系統之外,而是觀測必然參與到被觀測的系統之中。 至於是否跟意識有關,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觀測是否需要意識。比如拍一張照片,但不去看那張照片,這算不算觀測? 還有一種說法是,就算觀測需要意識,但意識不會參與被觀測系統。參與被觀測系統的僅僅是觀測的動作。在照片拍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決定結果了,跟後來有沒有人去看照片沒有關係。用這個說法解釋薛丁格的貓,貓是死是活不需要有人去看,貓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物質相互作用就已經決定了貓的狀態了。 我覺得對這個問題的解釋實際上是在說貓的狀態是什麼時候確定的。多重宇宙論認為是一開始就在不同宇宙中確定了,而意識假說是一直沒有確定,要到人去看的時候才確定,而我上面那種說法是一開始不確定,但也不同等到人去看,在中間沒過多久的某個時候就確定了。

  • @empty2017
    @empty2017 Жыл бұрын

    我快到1%的世界線了,再等我一下

  • @juanlu3958
    @juanlu3958 Жыл бұрын

    量子這種事情太詭異。我沒有辦法想像世間真理是意識決定。一定有其他解釋。

  • @Jimmy-kn8ce

    @Jimmy-kn8ce

    10 ай бұрын

    有吖。陰陽、力、天,可以解釋

  • @amaryllisexe7732
    @amaryllisexe773211 ай бұрын

    阿彌陀佛就是在去相干!🙏 感覺釋迦牟尼佛2000多年講的道,不斷的再被現代科學驗證中………尤其是量子力學,根本就是神學了!

  • @eterp326
    @eterp326 Жыл бұрын

    難怪我常常夢到中頭獎,結果現實沒有。應該啦~

  • @smandyscom
    @smandyscom Жыл бұрын

    精彩! 不超級感謝對不起各位 期待更多深入淺出的量子科普

  • @PanScitw

    @PanScitw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支持!

  • @user-tb3ro3nb6i
    @user-tb3ro3nb6i11 ай бұрын

    風水理論

Келес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