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倒塌?建商這樣綁鋼筋?為什麼混凝土需要鋼筋?買房最容易忽略的細節『鋼筋』怎麼看才能避免地震倒塌 【超認真少年】Reinforcement

Тәжірибелік нұсқаулар және стиль

特別感謝:易利隆鋼鐵
延伸QA
Q1.易利柱要怎麼穿樑?
A1.在梁柱接頭的地方都有預留一筆箍筋(活動式),等梁穿過去再把箍筋放下來即可。
 
Q2.要怎麼穿水電管?
A2.建議客戶走擴柱,未來要維修水電管線的時候才不用打到結構柱,如果真的柱內想穿雨水管線,柱子運到工地現場的時候再請水電師傅來穿管即可。
 
Q3.要找誰來立柱?
A3.有專門配合的工班,無論你在台灣北中南的哪裡都沒問題
 
Q4.樓上層也想買易利柱可以嗎?
A4.因為台灣發生房子倒塌幾乎是1~2樓的部分,若傳統透天的部分易利柱高度已經到2F或者3F了,樓上層載重沒有這麼重了,如果預算真的吃緊採用傳統工法即可。
買房第一集與國震中心合作: • 地震買房要注意什麼 台灣房屋如何自保?【超認...
超認真好市多頻道會員最優惠團購:
/ @imseriou
💥官方周邊商城💥:
【超認真少年IG】 / imseriou
【超認真少年FB】 / imseriou
【工業技術交流平台】 / imseriou
【熱門影片】
「空壓機」-基礎示範教學,原來每個家裡都要買一台空壓機 How to use Air compressor
• 【超認真少年】「空壓機」-基礎示範教學,原來...
認識CNC基礎教學!開箱德國上億元神獸級CNC! 台中精機【隱形工廠】What's CNC?
• 認識CNC基礎教學!開箱德國上億元神獸級CN...
五金行連女兒都賣?台灣五金行攻略 Taiwan Hardware Store
• 【超認真少年】五金行分很多種走對的話連女兒都...
千金入贅!哪家公司開出最高薪 挖角超認真?揭曉!工具機展下集【超認真少年】
• 哪家公司開出最高薪 挖角超認真?揭曉!工具機...
驚喜入贅第二彈!岳父前直接帶走千金看未來大事業 【超認真少年】KITAGAWA Machine Tool & Chuck
• CNC機械夾頭教學!岳父前直接帶走千金看未來...

Пікірлер: 2 100

  • @imseriou
    @imseriouАй бұрын

    延伸QA Q1.易利柱要怎麼穿樑? A1.在梁柱接頭的地方都有預留一筆箍筋(活動式),等梁穿過去再把箍筋放下來即可。   Q2.要怎麼穿水電管? A2.建議客戶走擴柱,未來要維修水電管線的時候才不用打到結構柱,如果真的柱內想穿雨水管線,柱子運到工地現場的時候再請水電師傅來穿管即可。   Q3.要找誰來立柱? A3.有專門配合的工班,無論你在台灣北中南的哪裡都沒問題   Q4.樓上層也想買易利柱可以嗎? A4.因為台灣發生房子倒塌幾乎是1~2樓的部分,若傳統透天的部分易利柱高度已經到2F或者3F了,樓上層載重沒有這麼重了,如果預算真的吃緊採用傳統工法即可。

  • @user-xr9ev7wc9d

    @user-xr9ev7wc9d

    Ай бұрын

    地震後我被演算法推這部影片,講解很好,感謝超認真少年,身為建築室內人我學到很多

  • @imseriou

    @imseriou

    Ай бұрын

    @@user-xr9ev7wc9d 感謝不嫌棄

  • @user-yn8hr8uj1x

    @user-yn8hr8uj1x

    Ай бұрын

    我很好奇 為什麼沒看到地梁......

  • @user-gy2dt2wy8n

    @user-gy2dt2wy8n

    Ай бұрын

    想知道,一個外行人該怎麼買到結構很好的房子? 買二手屋,包起來的東西也看不到。而且老房子大概也無法有很好的工法。 買預售屋,就算看到工法沒有好好做,買方能做的也很有限。 自己找人蓋?需要知道的專業眉角實在是太多了,而且現金也要夠。 想來想去,就覺得錢不夠的人只能繼續住不安全的房子賭命,而且連這種房子都買不起。有夠絕望。

  • @teawood7775

    @teawood7775

    Ай бұрын

    蠻好奇台灣有沒有在使用水泥震動棒

  • @scwuknight
    @scwuknight10 ай бұрын

    補充一下,螺旋箍的優點並不是因為它像彈簧可以靠彈性卸除力量,用手的力量就可以讓它伸長縮短的彈力對結構體地震力來講其實微不足道;一般矩形柱都會有箍筋跟繫筋,其中箍筋就是就是影片 12:19 時的那個方形的外圈鋼筋,繫筋就是16:39時超認真少年手上拿的那一支90跟135度彎鉤鋼筋用來勾住柱子對向的主筋,最後箍筋跟繫筋組合起來就會像是15:10一筆箍那樣正方形小格子(最外圈的是箍筋,裡面垂直水平縱橫交錯的是繫筋),通常這樣組合的箍繫筋大約每10公分就會需要有一組,而螺旋箍相當於把好幾組的箍筋連在一起一體成形;12:19的那種傳統箍筋有一個起頭跟收尾的地方,那個地方容易在地震下脫開造成箍筋失效,螺旋箍把好幾組箍筋併在一起而且只有第一箍跟最後一箍有可能脫開,等於是傳統箍筋每10公分一組箍筋,十組箍筋起頭收尾地方都有可能脫開,螺旋箍筋把10組箍筋合在一起,就只有兩個地方有可能脫開,才會減少地震下的不可控破壞。

  • @CPAD

    @CPAD

    10 ай бұрын

    正解,讚。若有新的好的工法,最主要的功用在於減少現場人力不及或疏失。一筆,螺旋,沒有按規範固定好也是無用。

  • @user-tg5xw7rh7r

    @user-tg5xw7rh7r

    10 ай бұрын

    有學問喔!讚!

  • @pixelshen

    @pixelshen

    10 ай бұрын

    請加上混凝土,光看鋼筋然後去說明彎鉤好像不是這麼正確,會不會脫開還是要看混凝土吧!!再來連續箍筋絕對會比傳統好,可是不是所有構造都適用,要檢討的項目很多,如果說用連續箍筋可以提高能量,那結構體尺寸可以減小,那才會有實質上的意義,但設計使用連續箍筋結構尺寸不能減小(法規的問題),那剩下只有材料的節省,但綁紮組裝工資提升,好像也沒有實質上意義。話說抗震、強度增加!!實質上的意義何在?到底一個地震來襲實質差別在哪?(好像沒辦法驗證,只有計算數字而已)那混凝土呢(混凝土正在舉手呼喊著),是吧!!鋼筋+混凝土這樣才是完整的組合吧!!!光鋼筋是沒有意義的。箍筋會不會脫開跟混凝土、保護層等絕對有緊密關係,單純講箍筋形式會不會脫開不是這麼正確吧!!是吧!!

  • @user-qc6up9nt9g

    @user-qc6up9nt9g

    10 ай бұрын

    所有RC結構當然一定會有混凝土,但這集比較的是不同鋼筋作法所產生的不同差異點,是以混凝土都相同的情況下去比較的

  • @CPAD

    @CPAD

    10 ай бұрын

    @@user-qc6up9nt9g 說得好。讚!

  • @swordgolem
    @swordgolem10 ай бұрын

    A:選舉的時候我們最重要的是什麼? B:是柱,樁腳。 A:這集要教大家的是,如何成為一個重要的樁腳。

  • @user-gj8vq3gi2x

    @user-gj8vq3gi2x

    10 ай бұрын

    人柱力ㄉ概念阿~~

  • @iorinash

    @iorinash

    10 ай бұрын

    背景音樂:得樂得燈燈了等

  • @newswang1217

    @newswang1217

    10 ай бұрын

    柱柱姐

  • @DragonBornStudio

    @DragonBornStudio

    10 ай бұрын

    宇智波斑消滅忍者最需要的是什麼?是人力柱! 殺鬼隊最重要的是什麼?還是柱!

  • @yyli3380

    @yyli3380

    10 ай бұрын

    這個用語真的寓意深遠,每次多瞭解這些台語用語,都有不同的驚喜

  • @kinger21713
    @kinger2171310 ай бұрын

    身為新科土木技師的我,必須要留言支持一下!!! 不只把影片拍得好,還把專業知識用輕鬆的方式講得很詳細!!! 嗚嗚身為土木人好感動ㄚㄚㄚㄚ 希望大家多支持做工程的阿

  • @penguin_126

    @penguin_126

    10 ай бұрын

    土木出社會都在做什麼工作 想選這個科😂

  • @kinger21713

    @kinger21713

    10 ай бұрын

    @@penguin_126 如果想走土木,請以土木技師為目標。不然當基層,薪水低又不被尊重。土木技師內容的話~~只要你想得到的建物,我們都可以設計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謝大家不嫌棄

  • @LLSemi

    @LLSemi

    10 ай бұрын

    去當建商,亂蓋房子被關,或者公務員,亂收錢然後被關。XDD,開玩笑的。別認真。 樓上說的正解,好像還有一個結構技師也是土木系的。

  • @chunhung76

    @chunhung76

    10 ай бұрын

    @@LLSemi 土木系能考的技師還滿多的,如果能同時有三個技師資格大概就是天花板了

  • @user-lg7lw3ou6p
    @user-lg7lw3ou6p10 ай бұрын

    小弟土木技師,補充影片專業資訊 1.鋼筋主要用途為提供抗拉、抗剪、減少撓度(變形)及潛變功用,雖比喻人體骨架,但實際受力行為仍有相當差異(人體骨骼為主要抗壓肌肉為抗拉,結構物則混凝土為抗壓、鋼筋為抗拉,恰好相反) 2.SD420W,SD是指竹節鋼筋,420是指材料抗拉強度,W是指可焊鋼筋,SD420W和SD280W材料皆相同,只有抗拉強度不同 3.柱的箍筋,按國家規範其實有螺旋筋相關設計,只是傳統作法仍拆作外箍筋內繫筋方式 5.傳統作法、一筆箍及螺旋箍(又稱連連發),主要差異為連續性,傳統作法當受力時,由內繫及外箍筋分別受力抵抗,一比箍則同時抵抗,而螺旋筋則為螺旋範圍內的外箍筋同時抵抗,其為主要差異之處 6.摩擦焊接為焊接續接器公母頭,以方便到現場時可用鎖固(像螺絲)方式接長

  • @JH_L_

    @JH_L_

    10 ай бұрын

    我以為我學錯東西了...混凝土本身就是抗壓材,哪需要什麼骨,要說股也是粗細骨材,之所以有流動性是因為施工和運送、塑形的便利,如果下去就是硬的還要模板做什麼。 還有鋼筋綁紮的品質差異在於監工的能力而不是施工的能力,施工差最多返工,監工差那成品才不會好到哪去。

  • @kantsung1105

    @kantsung1105

    10 ай бұрын

    看完影片只想到戴先生的業配

  • @dAbbott_3vii

    @dAbbott_3vii

    10 ай бұрын

    謝謝你的補充😍🙏🏻

  • @hw49527241

    @hw49527241

    10 ай бұрын

    我只想問第四點呢?!

  • @user-fd4vi3zs9i

    @user-fd4vi3zs9i

    10 ай бұрын

    請問一下這柱有分圍束區非圍束區嗎?一筆箍需要四點環繞嗎?

  • @AyanokojiHung
    @AyanokojiHung10 ай бұрын

    天啊 這真的是2023我發現最棒的頻道之一,有這些頻道台灣一定會越來越好,希望你們可以得走鐘獎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加油!

  • @armkey7550

    @armkey7550

    8 ай бұрын

    天啊.怎麼可能只是2023,很早之前就是了

  • @user-rl1ub3kl7d

    @user-rl1ub3kl7d

    5 ай бұрын

    @@armkey7550 "我發現" 注意審題

  • @ar110sp
    @ar110sp10 ай бұрын

    不看不知道, 看完還會社會的設計增加了信心... 看著工地都是感覺整齊規範的... 感謝每位工藝人...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水歐

  • @HON-HAI-300

    @HON-HAI-300

    10 ай бұрын

    😊

  • @bba8722

    @bba8722

    10 ай бұрын

    超值Y

  • @g863210xie

    @g863210xie

    Ай бұрын

    其實也是因為房價高,偷工減料根本零錢,還要有責任,不划算。

  • @yuchichen7387

    @yuchichen7387

    Ай бұрын

    房子貴怪工人貴,騙肖耶

  • @user-kg7zh4gh8e
    @user-kg7zh4gh8e10 ай бұрын

    身為工地頻道,看到這集介紹只能說感動。 這大底用易立柱,我看工期上就省下很多時間。 省去插柱預留筋跟柱升層的時間。 時間上至少省一個星期以上。 在缺工的現在,對營造廠也是很好的做法。 長知識了。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謝大家不嫌棄

  • @SOJL

    @SOJL

    10 ай бұрын

    是得我看法跟你一樣,剛說到價格比較貴,但整個建築比起來還有工期的問題,實際上還是划算的~ 就是不知道大樓適不適用

  • @user-kg7zh4gh8e

    @user-kg7zh4gh8e

    10 ай бұрын

    @@SOJL 對啊花錢買工期 二來減短地下層施工時間 風險也會低很多

  • @rikicodachi283
    @rikicodachi28310 ай бұрын

    水泥也很簡單,基本上只要從廠裡面出來,1小時內要灌進去,中間只要超時就要整車倒地上作廢(怕被拿去別的工地用);過程絕對不能加水,只要添了水,就會嚴重影響強度,乾掉就是要作廢重新叫。水泥廠要進去看輸送管道,抽驗比例,不是閉著眼瞎叫,會叫到混和再生材料的水泥,比例又錯誤。 上面這些很基本的東西,70年代的台灣都做得到,現在是根本沒人做得到,甚至因為非公共工程,常常是用公共工程淘汰的水泥下去灌,根本沒在管材料性質比例,反正業主又看不懂。水泥要灌覺得流得太慢,就加水讓他早點灌完;超時的水泥、混和各種不明比例爐渣、轉爐渣、飛灰等等的材料也有機會被拿來灌。 水泥的二次加水,並不會進去化學反應,而是在混和好的水泥縫隙之間,形成獨立的水分子。等到這些肉眼不可見的水分子乾掉之後,結構就會出現蜂窩組織。這些就是為何有的房子有壁癌會滲水的原因。雨水會順著這些肉眼看不見的縫隙,由頂樓往下一層一層滲透。 至於混和再生材料的水泥,拿來蓋建築物,會有強度不足的問題,導致產生貫穿性的裂縫。也就是非僅僅表面裂縫,而是貫穿樓地板的裂縫。成因是因為傳統的卜蘭特水泥強度足夠,在他由濕轉乾的養護過程中,樓板會與四周梁柱產生拉力,越乾拉的越強,完全乾了就會達到法定強度。但是混了再生材料的水泥,卻因為材料特性的關係,導致張力沒有卜蘭特水泥高,在產生拉力的過程中,被比較堅固的梁柱反彈拉力,樓板中間就會產生大小不一,方向不一的貫穿性裂縫。這是沒辦法補強的東西,不是塗一塗就沒事了,基本上都是要打掉重蓋的,因為沒有那個強度了。 最後就是,其實水泥比鋼筋重要。但是現在看品質,往往只看鋼筋綁法,鋼筋材質等等,忽略水泥才是建物的本質這件事。 再補充一點:目前台灣有在生產水泥的廠家,只有花蓮的台泥亞泥有在挖山製造,可想而知產量非常少,因此絕大多數工地都是使用大陸進口的水泥。沒有人知道到底大陸賣給台灣的水泥廠是如何生產製造這些水泥包的。

  • @techguy6565

    @techguy6565

    10 ай бұрын

    這麼恐怖的嗎?香港建築規格都很高,設計時安全系數高,建造時也有很多人在管,各種抽驗頻率都有嚴格規範,需由獨立認可實驗室執行,比較少發生上述情況

  • @rikicodachi283

    @rikicodachi283

    10 ай бұрын

    @@techguy6565 規範一直都很嚴格,但是執行的是人。我不清楚香港的情形,但是只要有利可圖,就有人敢做。 日本的職人精神為何令人尊敬? 因為他們的師傅可以用一輩子只專注做好一件事。一輩子就為了把磁磚鋪好,一輩子就為了把板模釘好,甚至一輩子都在扛水泥。他們不會求快,不會求速成,只是希望對得起業主的要求,不要砸了自己堅持一輩子的招牌與榮譽。 中國人做不到這樣的,中國人願意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做事情的,鳳毛麟角,多數都是想盡辦法動歪腦筋,只是"你沒發現所以以為他做得很好"而已。因此在中國語系的國家,做工程都不是被尊重的,咎由自取而已。

  • @marshuang58

    @marshuang58

    10 ай бұрын

    看起來好像一回事,實際上你知道你在說什麼? 還好我脫離建築土木…不然都這知識點,難怪業主都跟神經病一樣…難溝通 1.台泥水泥多到要坐船出口便宜賣…為什麼呢!在台灣的盤子只能買貴貴的價阿!不是盤子就會跟??買啊! (還遇過科技豬我不用第二名的廠牌…) 你知道純水泥收縮量…很大嗎?加了材料就不好是比例問題沒錯,但大陸砂市場因為台灣不足,全按古法你錢不談,光量就不可能… 爐石用到好拆房要煩惱!懂? 相比藥水才是最可怕…

  • @khhhhh6

    @khhhhh6

    10 ай бұрын

    現在工地要他們不加水基本上很困難,他們只要好施作就好哪管你品質。 你不讓他加水搞不好他一個不爽壓送車開了就走了不爽打整塊工地就停擺了! 水泥只要配比有在規範內基本上強度都沒什麼大問題,問題最大的還是出在現場施工過程! 至於另一位大哥講的藥劑部分其實也還好! 藥劑基本上就只是為了改變混凝土工作性與性質的產品而已,幾本上就是為了減水與緩凝為最大目的,幾本上影響強度或耐久性是不大的!

  • @rikicodachi283

    @rikicodachi283

    10 ай бұрын

    @@khhhhh6 水泥強度現行法規有個盲點,就是只會測試抗壓強度。但是水泥其實還有抗拉強度的問題,這是目前沒有放在測試規範裡面的東西,也是為何會有裂縫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 @kevincheng5886
    @kevincheng588610 ай бұрын

    鋼筋那邊補充一下~ SD420W=SD(竹節鋼筋)420(抗拉強度fy≥4200kg/cm2)W(可焊鋼筋)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謝補充

  • @user-er2fb1mw9w

    @user-er2fb1mw9w

    10 ай бұрын

    專業 精譬 (按讚)

  • @turtlesmall2558

    @turtlesmall2558

    10 ай бұрын

    解釋正確

  • @MsBENCHUNG

    @MsBENCHUNG

    6 ай бұрын

    Fy 是鋼筋降伏強度 實際鋼筋到達極限強度(斷裂)大約還可以再承受1.25倍 但fy也不是越高越好

  • @user-im2ib1hj2r
    @user-im2ib1hj2r10 ай бұрын

    別出來搞笑了!房子貴的原因推給工人,工人薪水跟20幾年前差沒多少,有些反而更低了,房子反而貴了幾倍,記得剛出來跑工地時,那時候老闆接的單價高,老闆對工人都很阿莎力,動不動就叫休息買酒買飲料的,那時在桃園就算是透天的也沒看到價格破千萬的除了豪宅,後面價格被營造廠跟建設公司壓低,房子反而越賣越貴,直到前幾年房市大好,找不到人做,才勉強把價格抬高了一點,搞得後來這些建設公司跟營造廠,動不動就在媒體上靠北,工人不好找,開兩三倍工錢也沒人來,要求開放外勞,身邊認識的人也沒人領過兩倍以上的,除了遇到過一位做過雪隧的😂,而且台灣有那家營造廠有自己養工人的,就算有也是養幾個打雜的,其他的不都是發包出去了嗎

  • @zoozlesa

    @zoozlesa

    6 ай бұрын

    同意 幫我工作的員工是人力仲介來的,一個人1300一天,人力抽兩三百還要自己投保,實領約900多一天。

  • @yanjimmy5070

    @yanjimmy5070

    5 ай бұрын

    看來只是營造商不想提高薪資成本,花錢買媒體逼迫政府更寬鬆開放外籍移工而已,噁心的既得利益者阿

  • @user-yt6mq1lf7o

    @user-yt6mq1lf7o

    5 ай бұрын

    ​@@zoozlesa報價雜工應該1400以上,雜工實領1050or1100。沒便當🤧

  • @user-yt6mq1lf7o

    @user-yt6mq1lf7o

    5 ай бұрын

    ​@@yanjimmy5070非法越南很多😷

  • @Zalaves

    @Zalaves

    5 ай бұрын

    各行各業都是…台灣未來每況愈下…

  • @a40634
    @a4063410 ай бұрын

    希望政府盡快推動像日本的住宅品質保護法,讓老百姓一輩子的一次買房,不再成為抽樂透整天祈禱自己不會遇到屋王。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是啊

  • @user-rl6xx9ri2i

    @user-rl6xx9ri2i

    10 ай бұрын

    那你可以先期望明年能夠實現三黨不過半 才有機會修法,不然你可以直接等四年後了 太多需要修改的法案都被堆積在立法院,每次快選舉才稍微動一點做做樣子騙選票

  • @user-kf6gr6zu3r

    @user-kf6gr6zu3r

    10 ай бұрын

    @@user-rl6xx9ri2i 騙 每個會期通過千個法案 每個法案要逐條表決 你還是趕快找立委提案 而非說空晃 三黨不過半 更可能空轉 不過能讓你理解事實 我是不介意

  • @user-kf6gr6zu3r

    @user-kf6gr6zu3r

    10 ай бұрын

    問題是比較近年大地震 台灣除了921 有比日本嚴重嗎? 日本也並非全部都能用這種的 日本人還是有自己蓋木造房的

  • @user-oe1hk2mo4c

    @user-oe1hk2mo4c

    10 ай бұрын

    @@user-rl6xx9ri2i 三黨不過半就是整天吵架而已還能做什麼事?為什麼會吵架?因為誰也不服誰啊!

  • @liaoamy7945
    @liaoamy794510 ай бұрын

    珍惜台灣人在各行各業的認真進步的努力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大家要加油!

  • @effj5530
    @effj553010 ай бұрын

    以前建商偷工減料,真的不折手段,圖畫10條鋼筋可能只用5條,外露檢查的部分在插滿10條供檢驗,我住的房子也是,有水管的地方大概都會壁癌,馬桶的污水管敲開一看PVC管薄如紙片。有個朋友買了間二手屋第一次遇到下雨牆壁就滲水,請工人來看,敲開薄薄的水泥看到的不是磚塊而是一整面牆的鐵罐,30年前的建商心真黑。看了超認真少年介紹公共工程工地介紹對現在建築品質認識不少,超認真少年不愧是超認真,每一集都名副其實。👍👍👍👍👍

  • @play00inou

    @play00inou

    10 ай бұрын

    以前,並不是全都黑心建商;現在並不是全都依正確工法用料施作

  • @zxcvasdfqwer100

    @zxcvasdfqwer100

    10 ай бұрын

    30年前不用說了 現在20年前才是好貨 以前規範罰則沒出來 建商當然能貪就貪

  • @windmos1

    @windmos1

    Ай бұрын

    現在有些剛蓋好的新房就漏水,前兩年遇到一位買在內湖精華區數千萬一戶的新大樓,買沒多久就漏水

  • @user-yn8ih4hz7b

    @user-yn8ih4hz7b

    Ай бұрын

    綁越密集更沒效。! 比例水泥 鋼筋 必須計算

  • @user-dw4ff4ig2u

    @user-dw4ff4ig2u

    Ай бұрын

    @@windmos1 現在買房要謹慎,尤其是新蓋的,有些事情只有工地的人才知道,新蓋大樓洗外牆廁所天花板會滴水,具體原因我不知道。

  • @MiyamotoHoho
    @MiyamotoHoho10 ай бұрын

    因家出狀況臨時去做過幾年工,待過水電/冷氣/粗工的我,很清楚體認到工地工人是非常辛苦的,專業有涵養的師傅也不少, 但也很清楚體認到,爛咖也比外面還多,尤其那種人力派遣的粗工,爛的咖真的特多。

  • @user-dw4ff4ig2u

    @user-dw4ff4ig2u

    Ай бұрын

    人力派遣的爛咖真的很多,而且他們都是團體的上層可能都是他們的圈子,曾經就這樣他們說好要來,上午來了,下午就失蹤,跟上次反應也沒用

  • @Yo-mm7qt

    @Yo-mm7qt

    Ай бұрын

    派遣爛理所當然 反正領到錢就沒我的事了 拍拍屁股走人

  • @user-jr8ef6yu2u
    @user-jr8ef6yu2u10 ай бұрын

    用在公共工程,得標廠商一定又走釋疑,認為建築師綁標,最後公家單位怕事,一定又是得用一筆箍與傳統工法擇一施作,所以,好的工法推不動是因為業界水很深,就算某些工法你給BMW的預算,廠商還是給你Toyota的車,這樣利潤才會高

  • @ashleychou936
    @ashleychou93610 ай бұрын

    前面講解建築物的結構滿有料的 形容得很貼切,連我自己是土木人聽完都覺得好有道理喔!!! 常常不知道怎麼更簡潔的說明給非本科系的人聽 下次可以直接請他們來看這部 如果要做足夠專業的影片 是否建議把缺點跟目前無法廣泛的使用的原因稍稍提一下 或著稍稍提一下目前無法廣泛使用業界人士還有許多需要一起努力克服等字樣 畢竟貴頻道會被一般民眾奉為圭臬 應該滿多觀眾看完會覺得建商就是省錢才不用這個工法吧! 但因素遠遠不只這樣 就我淺薄的理解,工廠預綁的柱子只能做基礎層 因為主筋需一根根續接,再下一個樓層應該就要回歸工地現場綁紮了 所以比較適合影片內那種大面積的基地 可以搶基礎施作的時間,對一般小型公寓大廈無工人可以休息的優勢 而且公寓大廈開挖完通常會把施工平台做在正上方,可以擋一些日曬 箍筋的部分,一筆箍跟螺旋箍鋼筋量都比規範的配置較多,所以能承受的載重較高也是無可厚非的 但確實一筆箍螺旋箍一體成形,少了很多易損壞的節點,也少很多人工施作的部分 身為技師我自己也喜歡工地用這種方式 做起來又正又漂亮做起來很難但做完很通常很標準 但不代表原本規範的東西就是不好的會壞掉的 只是人為因素增加會因為施工品質影響結構品質 (但這就是技師跟現場工程人員的職責了) 只能說工程的東西太多了!很難一言以蔽之 非常佩服你願意做這個影片 土木人最喜歡給別人指教(包括我)了!!! 因為真的太多民眾覺得自己很懂工程而對著工程人員指手畫腳 所以一有這樣的影片出來 我們又會開始擔心是不是又有人以為這就是整個鋼筋綁紮的全部 然後拿著影片來質疑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謝你的補充

  • @shiolin3579

    @shiolin3579

    10 ай бұрын

    這補充太棒了應該頂上去 社會民眾普遍不相信工程人,覺得工程已經跟黑被相提並論很久了,導致連真正專業的也遭質疑,非常耗費社會成本 本來每個工程也都是要很多方評估才能確定要用哪種工法,工程上很多民眾看到不一樣就覺得裡面有鬼

  • @ER0t1
    @ER0t110 ай бұрын

    說到箍筋 確實螺旋箍筋的強度會比一般的箍筋來得強一些 但絕對不是因為它具有彈性甚麼的 而是螺旋箍筋的圍束能力比傳統的箍筋還要好 傳統箍筋的每個斷點及接點(90彎鉤及135彎鉤)在受力後 都是鋼筋結構上的破壞點 而螺旋鋼筋則沒有這個問題 因為他是一整支連貫的 但也因此會提高施作難度(還有成本也會提高) 所以在一般的家庭所用到的柱子基本上不會使用到螺旋箍筋 這種工法現在這幾年應該都只會出現在大型公共工程 然後強柱弱梁 這點是對的 但在結構中 最終要的其實是接頭(也就是梁與柱連接的地方) 在以往大地震裡所倒塌的那些房子 低層樓被壓扁 有很大的部分其實是因為接頭撐不住 然後才導致柱垮掉的 現今台灣有很多老房子 其接頭跟柱的箍筋其實是不夠的

  • @kueichenglee7583

    @kueichenglee7583

    10 ай бұрын

    THANK YOU

  • @kinger21713

    @kinger21713

    10 ай бұрын

    這回復專業!!! 想必是土木技師吧!!

  • @user-er2fb1mw9w

    @user-er2fb1mw9w

    10 ай бұрын

    接頭的部份強度不足.長度不夠.粗度不夠等,撐過一次大地震叫幸運,可是樓房也就變成危樓了 所以灌漿前有個驗收的工作,至少可以減少施工的偷工減料,我覺得驗收環節滿重要的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說的沒錯歐感謝補充我們被剪掉的部分😄

  • @ER0t1

    @ER0t1

    10 ай бұрын

    @@kinger21713 還不是 只是剛好修完高階鋼筋混凝土設計 還記憶猶新

  • @user-do8vg7yc8g
    @user-do8vg7yc8g2 ай бұрын

    其實不只是對待工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去善待每一個親人、友人、路旁的陌生人 我相信台灣就真正的成功了!

  • @imseriou

    @imseriou

    2 ай бұрын

    把愛傳下去

  • @MrSue80658
    @MrSue8065810 ай бұрын

    作為業主方其實也希望這樣的科普推廣能壓著營造廠去誠信做事 之前遇到營造廠老闆說鋼筋廠出料拖延之類的理由說要換一家出料更快的廠商 但那家鋼筋廠非常大也都驗過廠,覺得疑惑直接打去問鋼筋廠才知道營造廠老闆給人家抽單 換一家便宜的來,結果只有單棟的住宅大樓一層結構體花了4個月... 台灣目前缺工環境大概只有積極的推廣營建自動化、預組預鑄跟營造廠的轉型才能解決 不然營建成本已經完全回不去了XDD

  • @user-xj4gn4vq4l

    @user-xj4gn4vq4l

    10 ай бұрын

    工人難叫,營建只能自求多福找出路,少人要找少人的做法,而不是一昧的哀哀叫說缺工沒人

  • @user-gm1uu4so9u

    @user-gm1uu4so9u

    10 ай бұрын

    是營造廠的錯?🤬

  • @jackyang3736

    @jackyang3736

    10 ай бұрын

    已知: 外勞成群,工班跟著各個包商轉戰各工地,技術能力一般,施工細節就不怎麼樣了!監工不可能隨時在旁邊監看,工頭也沒法一一盯場,如果沒有時間限制,就等鋼筋包商收拾善後,否則就像某留言中所說的:灌漿之後,只有地震才會發現。 誤入叢林的老黑兔路過。

  • @user-nv5hc2rp5q

    @user-nv5hc2rp5q

    10 ай бұрын

    深有同感~尤其前幾年我待在台中的幾個案場遇到的營造方真的就是這樣~ 說政府打房讓他們公司難經營? 我看營造公司每年還是狂推建案呀~工地每年都有新開案~找的都是2486的包商跟進口商 我當監造的時候~幾乎每三批就有一批鋼筋驗不過~營造方得知驗不過的時候就急跳腳趕緊動用關係找我方上司搓湯圓然後施加壓力給我們 所以~你覺得現在的房子都很安全了嗎? 某幾間建商旗下的走過案場~賣的再便宜我都不會想買~看過現場的施工品質跟進材品質~你只能祈求上天不會發生意外 對了~那幾間建案這幾年都蓋好了且聽說預售期間就被投資客買完了~住台中的民眾自求多福~我不能暴露資料~但我能說:買北屯/南屯地區的 自己小心

  • @user-xj4gn4vq4l

    @user-xj4gn4vq4l

    10 ай бұрын

    @@user-nv5hc2rp5q 這我也略懂,不止民間,政府工程的內幕又是臭不可嗅,監造形同虛設,因為已經合而為一,球員兼裁判

  • @ClYeh-er1ng
    @ClYeh-er1ng10 ай бұрын

    1:23 [???] ~ 我在1990 念 RC 設計、1991 結構設計時,當時台灣規範 觀念就已經強調 "柱的強度不可比梁弱" , 因為,梁斷、還有一些逃生空間,柱斷則空間壓扁,這是我當時 (199x 初) 學到的觀念 並非本片所言 "921後" 才有強梁弱柱的要求(觀念)。 而 RC 柱的箍筋,其設計、工法,我記得很大的改變是因為 1995 的日本阪神地震,這個地震很多的柱挫曲了, 阪神地震還有學到建築物,該強的地方要強 (強度夠),而有些地方也不能過強,該弱的地方不可一味的強....... 建築物 "該弱的地方" 就如同汽車的潰縮區,現在這個大家應該懂,多年前很多人不懂呢! 總而言之,建築規範的進步是一部血淚史,用損失生命財產後的教訓而獲得。 一些 1995 阪神地震就看到的問題........直到 2003 台灣的規範才修好......

  • @mddesign863

    @mddesign863

    Ай бұрын

    我想您要強調的是我們在經歷921前其實已經不是大社會磚造系統了,我懂~他可能年紀比較輕,我唸書的時候已經有很多H R C建築物了

  • @AfraOntheway___
    @AfraOntheway___9 ай бұрын

    這集真的很感人耶..... 扎扎實實的把每個環節都用心做好來,才叫做「建設」 不是砸錢看到有實體就可以吹自己弄了多少又多少建設,然後邀功

  • @imseriou

    @imseriou

    9 ай бұрын

    是啊

  • @linkenyoux
    @linkenyoux10 ай бұрын

    這集對於營造業相關人士來說真的不錯,能了解到新工法 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普遍適用這個方式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還有很多工法可以介紹給大家歐

  • @patrickhong3522
    @patrickhong352210 ай бұрын

    我2年前做連續壁 灌漿的工人, 基本上鋼筋籠都還是傳統的結構工法 我相信現在可能還是一樣 原因是 因為 一般的 商業大樓, 至少有 40個單元要 下去導溝, 而且 長度 隨便 一個都30米以上 長度最少 也至少有15米,而且面積 比柱子 還要大太多了 希望 將來 有機會 將這個工法 用在連續壁 因為 我相信在工廠做的 成品的 安全係數 比在 現場做的 還要 來的大 原因是 因為一般 鐵班 為了 縮短工期 賺快錢,亦或是被工期追趕 結構 通常都是隨便做

  • @bxy121

    @bxy121

    10 ай бұрын

    很不幸你講的是真的 台灣至少80%的家居房還是傳統作法 誰賺錢懂得都懂

  • @kueil6687

    @kueil6687

    10 ай бұрын

    難啊 連續壁40m工廠做好怎麼運輸?

  • @VincentC11

    @VincentC11

    10 ай бұрын

    ​@@kueil6687分節啊,我們遇到那種深的都基地又小沒辦法現場組立都這樣

  • @kueil6687

    @kueil6687

    10 ай бұрын

    @@VincentC11 分節多增加運輸費用,一般場地夠大能夠現場組是否還有必要呢? 反過來想,如果他場地夠然後品管有好好管控,廠製、分節、運輸這些效益是否會大於工地組?

  • @user-bg3tj7sd3n

    @user-bg3tj7sd3n

    10 ай бұрын

    確實 裡面的繫筋 也都隨便放 然後說強度係數一定夠

  • @tmkevinlin
    @tmkevinlin10 ай бұрын

    重點是現在買房子的人根本一般不會知道它的樑柱是用什麼方式來做施工 代銷公司也不會做說明,也沒有辦法說的這麼仔細 很感謝少年介紹的這一集,很專業,而且講得很仔細,讓我們學習不少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以後你就知道了

  • @gn00538733
    @gn0053873310 ай бұрын

    我現在 在一般的營造廠工作,這個禮拜筏基基礎灌漿兩天,我就中暑了一次,跌倒了一次,如果有像畫面中這麼好的環境跟工法,我想我不會中暑跟跌倒,也更願意下到工地裡面做好我的機電工作。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要不要去學💪

  • @user-kf6gr6zu3r

    @user-kf6gr6zu3r

    10 ай бұрын

    盡量多喝水阿~~~

  • @OtakuDoReMi
    @OtakuDoReMi10 ай бұрын

    我老家埔里自從九二一之後,不管透天還是公寓大樓,蓋新厝都直接用SC或SRC了。整個建造費用咻一下噴上來,但是很安心,知道震度7以下不必擔心房子會塌。 但是自己住新北板橋就是最普通的RC大樓,每次震度超過3都要默唸南無阿彌陀佛請佛祖準備接引。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真的

  • @twgreenplus

    @twgreenplus

    10 ай бұрын

    沒有制震防震,什么C都是落後的工法,鋼筋柱怎麽樣的角度綁法,關係到防震系數

  • @user-bl4ii7my3o

    @user-bl4ii7my3o

    10 ай бұрын

    現在多數還是舊房 尤其是最密集的雙北 QQ

  • @user-wq9km1gs4q

    @user-wq9km1gs4q

    10 ай бұрын

    SC結構阪神地震垮了不少,有興趣可以查一下

  • @towngjko

    @towngjko

    10 ай бұрын

    新北公寓很多都快倒快倒的,就算921活下來也有白目硬要違規加蓋

  • @MidnightPops
    @MidnightPops10 ай бұрын

    自從做過工地案場之後,看房子都不相信能交屋之後的樣子,都只信任自己在鋼筋狀態看到過的案場,現在隨便一個案場交屋都包得漂漂亮亮的

  • @Allen-mh3kj
    @Allen-mh3kj10 ай бұрын

    混凝土是骨材+水泥+水所構成,水泥只是混凝土當中的一部分材料,所以一般看到的樓房是不會用水泥+鋼筋來興建,這部分用詞得要注意。而且混凝土就算沒有鋼筋也能有很高的抗壓強度,它不是什麼一敲就會壞的材料,所以有些結構體就不見得要用到鋼筋(例如重力式擋土牆),然而有些結構體需要鋼筋的原因,是因為混凝土屬於脆性材料,鋼筋是用來強化抗剪跟抗彎能力。

  • @user-ub8er5hs8m

    @user-ub8er5hs8m

    10 ай бұрын

    沒錯👍增加結構延展性!

  • @bono4367

    @bono4367

    10 ай бұрын

    雖然在下不是前面那些土木技師,但是看到您的留言說出小弟的感想阿,影片的用詞不太精準,比喻也不太妥,出發點的立意良善,但這樣傳遞予大眾是稍嫌不夠完備;另外鋼筋可以是結構,混凝土也可以是結構,對小弟來說鋼筋混凝土比較像是在經濟效益考量下,結合兩種材料優點的複合材料。

  • @MonsterHunterNow47
    @MonsterHunterNow4710 ай бұрын

    A:最重要的是柱,B:最重要的是人,加起來變人柱,那簡單買遠X建案幾乎每個案子都有人柱,還可選要多少個

  • @love25536115me

    @love25536115me

    Ай бұрын

    原來他們早就參悟了古老的秘術🙃

  • @z7788

    @z7788

    Ай бұрын

    人柱力

  • @lihsingchien1804
    @lihsingchien180410 ай бұрын

    其實講一個很現實的事情,綁鐵的很多都是外勞了,鋼筋綁扎的前置作業,真的光撿料就要花時間了,再來工務所還要對料單做檢核是否有撿錯,現場的綁扎要檢核工班是否綁扎正確這都是成本啊, 然後 SD420跟SD420W是不一樣的東西但降伏強度是一樣的 ,420w是可焊鋼筋

  • @cyk80
    @cyk8010 ай бұрын

    謝謝超認真少年 拍攝 讓大家了解 看不到的柱子背後專業技師付出的努力 也會讓更多人更重視 建築物結構的重要性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謝謝🙏

  • @SilkEd

    @SilkEd

    7 ай бұрын

    @@imseriou 去查一查,大陆那边是用电动工具(手握的)来绑,只需几秒就绑一处。

  • @gg1995gg1995
    @gg1995gg199510 ай бұрын

    這真的是實質上對台灣有幫助的東西,各大房地產監造公司拜託看一下賺了那麼多錢了有點良心

  • @yuanyufw
    @yuanyufw10 ай бұрын

    感謝超認真團隊這麼好的企劃讓我們可以更了解許多不同產業的眉眉角角 補充一些些關於摩擦焊接: 此工法比大家想像的更可靠且常出現在各位周遭如汽車傳動軸、汽門、渦輪增壓器、手工具等等。 材料藉由摩擦生熱的方式產生熱量,使得兩邊的金屬材料都變成有點半熔化的狀態,再施以壓力接合在一起。有點像是ㄌㄚˇㄌㄚˇ作伙再固化的感覺。 合格的廠商生產的產品拉力測試結果都會強於鋼筋本身,各位可以放心👍

  • @billyhuang1122
    @billyhuang112210 ай бұрын

    有提到結構觀念 強柱弱梁 果然是專業的工程頻道 推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恩

  • @user-iq5hy8kn2k
    @user-iq5hy8kn2kАй бұрын

    這節目介紹很專業很優,最後說到混凝土水很深這點業內人我認同

  • @davetai5261
    @davetai526110 ай бұрын

    机械工程在读生路过 能把结构力学和工程知识科普出来真的很棒 加油啊

  • @user-db1pu4so9h
    @user-db1pu4so9h10 ай бұрын

    因為梁斷了是一個樓層的問題 柱斷了是以上樓層都要出事 地震其實大多是左右的側向力 對柱子形成剪力 單獨做承壓測試不一定符合現實情況 (地震研究中心應該也有剪切力測試) 這種螺旋箍筋施作上運輸空間與成本大得多 (吊車空間與貨車運載量) 成本上比較不適用於民宅等規模小的建築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不不這個才是超適合小建案

  • @user-db1pu4so9h

    @user-db1pu4so9h

    10 ай бұрын

    @@imseriou 那可能廠商也有配合小建案所做的一些細節與措施吧 真心希望建築物的技術能夠普及 很多我們在書上看到早就研發出來的技術 現實根本看不到 (例如為什麼預鑄工法原本是希望降低人力需求 結果放到台灣反而更貴) 另外也希望營建成本能降低 才不會年輕人辛苦一輩子還是只能在外租房

  • @AV111770
    @AV11177010 ай бұрын

    之前我做過一間新竹的建商的房子,本身做土水那間建商高在他防水做的是真的好,直接用固德強來做防水基本上不會敗,但是偷在鋼筋跟RC的磅數二樓作地磚1F就在漏水,這一套除非大地震不然鬼才看的出來

  • @user-gz6bt3yw6v
    @user-gz6bt3yw6v10 ай бұрын

    結構嘛..感覺用料最兇的是慈濟精舍 三層樓建築而已 鋼骨立柱加綁鋼筋再灌漿 遇過最硬的混凝土是日治時期蓋的海軍基地 鑽尾打下去會噴火星

  • @zxcvasdfqwer100

    @zxcvasdfqwer100

    10 ай бұрын

    你把台積電放在哪裡

  • @user-hr9wy8fq8p

    @user-hr9wy8fq8p

    10 ай бұрын

    台積電用料沒慈濟好啦(連我認識的電焊老師傅退休都在慈濟養老)自己要住在都嗎用這輩子功力去作,旁邊安裝鋼構螺絲穿錯還會被他罵😢,一案蓋5年,電焊師傅作義工,改天換安老院住宿,所以品質沒話說,另一個水電老師傅也是一樣義工,慈濟不缺人才,而且工期依良心而定

  • @Lousliver
    @Lousliver10 ай бұрын

    真心希望大家可以更加注重營造業的工作環境

  • @user-vi2rt3ek5n
    @user-vi2rt3ek5n10 ай бұрын

    我爸本身就是在做綁鋼筋的 最近幾年是越來越少可以找到有人來做這一行的 然後影片講的內容深有感受

  • @e227765425
    @e22776542510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 建築營造的人 , 覺得 安全跟好的工法 真的要多推 ,但有時候 老闆 就為了多省一點 多賺一點 , 而沒使用。 像這個工地使用這樣的作法 其實也是因為他是公共工程 有契約 有編列預算 , 但外面的私人場 往往都 誰便宜誰做 , 惡性競爭下 品質也越來越罔顧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是啊

  • @user-vq3zs4hq4t

    @user-vq3zs4hq4t

    Ай бұрын

    所以這些人造業,以後將來這些人蓋出的房子倒了,都是會有業障的

  • @vajrachou408
    @vajrachou408Ай бұрын

    台灣的工安問題很大,營造業是公安死傷最高的地方,做這行不是只有累,是很危險,很容易受傷

  • @smallrat0829
    @smallrat082910 ай бұрын

    我想給個建議,請把灌水泥改成灌混凝土、澆置混凝土,謝謝! 另外混凝土確實是建築材料當中最難處理的一部分,從生產前的材料,到生產的過程,運送到工地都還是半成品,然後交給工地發包的廠商來施工,要等到混凝土硬固了,才會知道品質與成效。混凝土又是最不可逆的工程材料,不像鋼筋板模或是後期裝修。鋼筋板模做錯了,修改修正相對很容易,材料還可以回收再利用。混凝土澆置完成後,強度不足、龜裂冷縫、等等奇形怪狀的問題,除了補強,就是拆除。你想想拆除的難度、拆除後的廢料,包在混凝土中的鋼筋⋯⋯混凝土真的是不簡單啊!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不容易

  • @smallrat0829

    @smallrat0829

    10 ай бұрын

    @@imseriou 歡迎交流預拌混凝土相關知識

  • @lenonlenon9213

    @lenonlenon9213

    10 ай бұрын

    水很深..就算材料完美強度一流 預拌車間隔時間太久長 強度就減很多 然後就是叫多台一點在那邊拌阿拌 或是叫少台點在那邊盼阿盼 的兩種選擇

  • @user_thelongwayaround

    @user_thelongwayaround

    10 ай бұрын

    有沒有發明一種東西可以減少蜂窩的?

  • @ntr1381

    @ntr1381

    10 ай бұрын

    灌完之後底部沒填滿怎麼辦?有縫隙

  • @st895000
    @st89500010 ай бұрын

    有接觸混凝土的基本上都會知道一些小祕密。 混凝土由太多材料組成 每種原料變動又都會影響 強度 工作性 粉料有水泥 爐石 飛灰三種有不同的功用 細骨材可分粗,細砂來調配F.M值 粗骨材也分三分石,六分石 液體部分有一般地下水 回收水 及化學摻料 其中需要調整的又有水膠比 砂率 粗細砂比例 三六分石比例 藥劑用量 砂子表面含水率 並且因為化學摻料的減水和緩凝性能高低,能玩出高性能混凝土自充填混凝土等多種能配合施工現場的料。

  • @user-nt8jt3uz9r

    @user-nt8jt3uz9r

    6 ай бұрын

    专业啊老弟,不管什么混凝土最后都是在于水,去水料的运用跟技巧都太重要了,这不是技术问题是技巧问题,市面95%建筑都不会运用去水料的特性进行技巧性动作,所以到混凝土龟裂了就赖厂家了

  • @user-jt8iw1ni9n
    @user-jt8iw1ni9n10 ай бұрын

    超認真好屌。從工業講到建築業,跟我的職涯一樣。現在在從事鋼筋綁紮。 其實成本不單只是因為工錢的問題,建商、材料才是主因。 建商為了省材料錢去選擇便宜的鋼筋加工廠,來的料捲的、醜的、長短不一的、數量差很多的,間接造成我們施工者的時間拉長。 還有明明藍圖施工鋪兩層鋼筋、間距15cm,被建商變更為單層、鋼筋小一號、間距放大到30cm。 影片中提到我們是以重量算價的,對於透天來說真的沒有很賺,現在房子比的是美觀,多的是擴樑、擴柱、造型等。這些都沒有什麼重量。 至於藍圖呢,大多人都說是用copy的,因為跟實際現場經常不一樣。

  • @user-nf7yl5dn7t
    @user-nf7yl5dn7t10 ай бұрын

    今天是基礎鋼筋的第一天。 就剛好看到這一集的有些感動

  • @BokuhaKelvin
    @BokuhaKelvin10 ай бұрын

    謝謝主持人,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在工地接觸到這種新工法

  • @user-yj8gn1fp5c
    @user-yj8gn1fp5c10 ай бұрын

    身為工地資深技師 在工地真的很少看到新人,原因不外乎幾個原則,工地永遠比其他地方危險,薪資也沒有比較高,領導統御,體力,計算能力,事情安排能力,皆要強悍,工地永遠不會乾淨(施工中),工地永遠不會有冷氣(誰放給你吹?),包商稍不注意就偷工或偷料(被發現還不高興),全台灣到處走(一個工務所頂多兩三年)甚至東南亞到處走,如要考慮,在工資沒提高之前別進來.

  • @user-ou6nk1to6o

    @user-ou6nk1to6o

    10 ай бұрын

    台灣就是資方的市場,勞方比菸蒂還不如,勞方點出問題,還會被嗆說不爽不要做

  • @kurtlin1103

    @kurtlin1103

    2 ай бұрын

    @@user-ou6nk1to6o現在完全反過來吧,現在全台缺工,工人根本沒辦法管,管了就說不做了,反正缺工。

  • @user-cx1kz9bs9s
    @user-cx1kz9bs9s10 ай бұрын

    這種工法比一般工法貴很多,建設公司蓋房子來賣,為了省成本不會選擇這種。 在工地十幾年只看過一次而已,那一次還是業主蓋來自己用的。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我影片有算給你聽了其實成本也沒高多少

  • @justintsai49

    @justintsai49

    10 ай бұрын

    工時省下的也是成本

  • @user-lu3ef1kw8y

    @user-lu3ef1kw8y

    10 ай бұрын

    @@imseriou 除了你說的一二樓使用易利柱做法,如果全面採用,我覺得應該是超高吊車和塔吊的成本才是額外增加最重的,畢竟現今電梯大樓多為 12 層樓起跳(閃消防高度那另外談),這樣至少就是一柱就要 4 隻易利柱了,不用超高吊車和塔吊應該沒辦法施作

  • @CPAD

    @CPAD

    10 ай бұрын

    @@imseriou 沒錯,成本增加之微,跟售價根本不能比,根本就是『貪』,高房價養大了建商的胃。貪人其實很笨,貪的都會在其它地方損掉。

  • @zxcvasdfqwer100

    @zxcvasdfqwer100

    10 ай бұрын

    @@imseriou 那個是廠商片面的話 我遇過混凝土廠知道業主指定某一家混凝土的料 報價時直接一方混凝土加200元 那建案夠大 假設10000方 那就是多200萬 回歸影片 廠商此技術如果只有他做 單看成本沒高多少 但廠商跟建案報價會是多少? 報價都是多出來成本的10倍 20倍 如果廠商訂單爆滿 這又是拉價格的好時機 建商賣的高 決不是建商說的算 每個人每個廠商都想多吃 每個以為多吃10%不多 加一加建案坪價就爆表了

  • @wiwi6052
    @wiwi605210 ай бұрын

    從沒在TY影片留言過,但是真的要支持用心在工藝上的人,看您的影片真的有學習到更多知識,繼續加油❤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我努力💪

  • @qttt100
    @qttt1006 ай бұрын

    為何超認真少年可以懂這麼多知識呀 ... 真的好利害 ...

  • @imseriou

    @imseriou

    6 ай бұрын

    我喜歡學

  • @user-of9rx5lu8p
    @user-of9rx5lu8p10 ай бұрын

    難得的節目製作,主持也很棒!若都能這樣,台灣影集有救了!

  • @imseriou

    @imseriou

    9 ай бұрын

    這樣嗎🤣

  • @clarksonkant
    @clarksonkant8 ай бұрын

    香港人路過。 其實香港的混凝土建築非常多,建築業也算香港經濟的頂樑柱。不過由於香港不處於地震帶,所以一般市民對混凝土建築的關注不多。 這集算是滿足了我對蓋房的好奇心!感謝感謝!

  • @imseriou

    @imseriou

    8 ай бұрын

    感謝來自香港的支持

  • @geofferychang8713
    @geofferychang871310 ай бұрын

    身為前營造職安人員,真的要來拍拍手👏支持!加油!

  • @user-fm1re1qu6j
    @user-fm1re1qu6j10 ай бұрын

    在東石的易利隆鋼鐵超厲害的!自行研發出易利柱,為了住宅的安全花了很多的心力成本!讚

  • @Elilong_Steel

    @Elilong_Steel

    10 ай бұрын

    謝謝🙏

  • @jasonchenchannel
    @jasonchenchannel10 ай бұрын

    好讚!讓我學到很多建築工法秘辛,還能當我們的國文老師!梁柱的梁在影片都是正確的!坊間誤寫的樑是異體字喔~~

  • @TowasamaTMT
    @TowasamaTMTАй бұрын

    好扯..第一次看到如此專業優秀的影片頻道!推推推!!!

  • @imseriou

    @imseriou

    Ай бұрын

    感謝

  • @tsaijoe9835
    @tsaijoe98357 ай бұрын

    謝謝阿仔師介紹這麼棒的工法給更多人知道!

  • @lydia_ting_fun
    @lydia_ting_funАй бұрын

    連續看了你兩片,再第一片地震買房那集的影片第一分鐘就馬上按訂閱,你的影片內容覺得很長知識,也立馬轉推給朋友看

  • @Verlander513
    @Verlander51310 ай бұрын

    人家日本穿西裝襯衫制服進出工地,環境、品質無話可說,職人、匠人的精神跟態度在做事,反觀台灣工地,高高布條寫整理、整頓、品質、安全,但確是(菸蒂、酒罐、雜亂不堪)我相信現場有只是沒拍出來,就像影片所述:一樣的工法,你跟他做出來的會有差異性,雜亂的工地環境,多好的工法都一樣。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大家要加油

  • @user-wm5xk5sx5r
    @user-wm5xk5sx5r10 ай бұрын

    超專業的超認真少年 專業了得~ 不愧是工程世家! 有點年紀的我 長知識不少...不錯的主題企劃~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謝大哥

  • @iorinash
    @iorinash10 ай бұрын

    感謝超認真少年解惑了我多年心中的問題

  • @ohseihango
    @ohseihangoАй бұрын

    謝謝您的分享,聽起來很易懂也把生澀的工程資訊變親民了❤

  • @imseriou

    @imseriou

    Ай бұрын

    謝謝你🙏

  • @user-nm3dk1ke8e
    @user-nm3dk1ke8e10 ай бұрын

    這集介紹的內容很棒很實用,學習了很多👍。 不愧是超認真少年👏,會繼續支持的😃。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謝謝

  • @user-uc2or7im3j
    @user-uc2or7im3j10 ай бұрын

    製作影片很用心,影片內容也很棒!加油!我是長期在建築工地執行查驗與勘驗的土木技師,這是目前我看過介紹建築結構及結構體施工最完整的影片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謝🙏

  • @user-gc9cv4nm1s
    @user-gc9cv4nm1s10 ай бұрын

    太厲害了 講的非常好 身為做工程的真的是偶像

  • @carl80624
    @carl8062410 ай бұрын

    這麼優質的頻道與用心製作的影片 真的要大力支持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謝

  • @user-wt2gv7pv7p
    @user-wt2gv7pv7p10 ай бұрын

    預鑄真的是蠻棒的作法,平行作業減少工期另一方面也是降低工安風險,畢竟工期長面對的風險就相對高。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是啊

  • @user-ml5fl3ni6w
    @user-ml5fl3ni6w10 ай бұрын

    好期待,最近才去豐興廠驗,看到一體箍

  • @user-on1nu6bq2k
    @user-on1nu6bq2kАй бұрын

    這真的很珍貴的一集分享。我也學到很多。感謝你們呦!

  • @imseriou

    @imseriou

    Ай бұрын

    感謝你的支持

  • @louisdu4239
    @louisdu423910 ай бұрын

    不愧是公共工程,版筋的綁紮也是超漂亮的

  • @user-mt6nu7tg1j
    @user-mt6nu7tg1j10 ай бұрын

    感覺強調錯柱子最怕的受力方向了。柱子應該是比較怕地震的水平力施加在柱子上的剪斷力,而不是荷重施加的軸力,應該啦。SD420W的420指的是引張應力度的下位降幅點。

  • @ArkExtension
    @ArkExtension10 ай бұрын

    18:06 其實「更安全」也是賣點,Alfa Safe 也是類似先把箍筋摺好,有 Alfa Safe 跟一般周圍的建案比起來單價至少貴 4 萬,20 坪的就 80 萬。 有時候建商講說 XXX 會更好對消費者來說我們真的無從判斷,像是地板有保麗龍降噪夾層,單價貴兩萬到底要不要? 如果真的安全的話希望政府能修法規定必須這樣做,而不是變成建商的行銷手法。 就像你說的,一戶成本頂多提高 10 萬,如果所有建案都一樣有誰能用這個「賣點」一戶多賺 70 萬。

  • @nyuko.house.building
    @nyuko.house.building10 ай бұрын

    目前正在自地自建,做了很多功課,看到哥的影片超級有感,又再學習了一次!🎉❤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恩再多多分享嘍

  • @xji6j3jp6

    @xji6j3jp6

    10 ай бұрын

    自地自建建議別用 你工班會罵到哭

  • @user-tu6xs5ve4b
    @user-tu6xs5ve4b10 ай бұрын

    這部拍得太讚了! 讚

  • @fundiarymax
    @fundiarymax10 ай бұрын

    真的說明的很清楚,大家才會知道房子是怎麼蓋出來的,這集真的很棒!而且真的想找到灌水泥的細節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

  • @kvavions
    @kvavions10 ай бұрын

    哈哈,我家的確工匠世家,房子都自己設計自己弄,不想自己搞就找工班來。 不過現在蓋房子真的太貴了,而且地太小建照也請不出來,最近都是弄成組合屋形式燒上去會便宜很多,有水有電就好。

  • @isssuelin
    @isssuelin10 ай бұрын

    很酷的主題耶,感謝你們拍這個!增加了很酷的知識~~~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謝謝你的支持!

  • @yyli3380
    @yyli338010 ай бұрын

    強烈建議喝水才不會中暑,飲料長期下來對身體不好,各位大哥辛苦了了,給你們大大的respect❤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水試一定喝夠的

  • @littlewhite18
    @littlewhite1810 ай бұрын

    超知識型KZread ,每次看都能學到東西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

  • @stevechuang3660
    @stevechuang36609 ай бұрын

    居然讓我發現一個這麼優質的頻道 這集看完又把很多前面影片刷完 以這個頻道品質跟專業度 百萬KZreadr 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可以讓像我這種這輩子沒接觸過工業領域的更理解營造業的知識

  • @imseriou

    @imseriou

    9 ай бұрын

    謝謝你的五星吹捧🤣

  • @user-pc1ev8si2n
    @user-pc1ev8si2n10 ай бұрын

    重點是柱樑裡面要沒有配管才能夠達到設計強度!台灣的房子為了美觀節省空間增加室內坪數大都沒有設計專用管道間!管線內埋造就整體建物結構就很難達到設計強度規定!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你說到重點了

  • @wubh8733

    @wubh8733

    10 ай бұрын

    反正驗收樓層沒有穿樑柱,之後隨便穿,擴樑擴柱沒綁紮也沒差,有灌漿就好⋯遇到這種老闆真的很想哭,超認真要看照片跟我講!

  • @Silence_K

    @Silence_K

    10 ай бұрын

    講到做管道間要加錢 做易利柱要加錢 大部分業主就縮ㄌ...

  • @z000187

    @z000187

    10 ай бұрын

    沒辦法啊 當買屋的人只會說 這管子怎麼這麼醜 露在外面 當買屋的人只會說這管 是不是佔到我的公設了 還能說甚麼?

  • @user-hr5gh7pj2v

    @user-hr5gh7pj2v

    10 ай бұрын

    錯哦 那加沙拉油桶和保麗龍的是怎樣

  • @user-wecanbest
    @user-wecanbest10 ай бұрын

    這影片對大家的鋼筋結構工法有很重要的知識更新,新工法,更耐震!也讓大家對建築業有更深的認識!讚!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恩

  • @mjc5423
    @mjc5423Ай бұрын

    感謝您用簡單明瞭的方式表達,未來買房需要注意的重點事項😂⋯⋯😂雖然還是買不起房子🏠⋯⋯

  • @foxyingchao
    @foxyingchao10 ай бұрын

    聽到製作人的聲音就好開心啊~ 整個關鍵提問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開心

  • @oreochen9641
    @oreochen964110 ай бұрын

    在工廠組裝的預組鋼筋品質當然比現場控制的佳,但預鑄製品最大的問題在於現場接合形成強度弱面,因此接合處的搭接觸在設計時就必須決定並且再次核算乘載力,另外混凝土現場澆置品質如果不佳,其成果也是大打折扣,部分結構組件強度高不代表建築整體具抗震韌性

  • @Kai_jojo

    @Kai_jojo

    10 ай бұрын

    說得好 另外預鑄在精度要求也很高 如果稍有差錯會有誤差傳播的問題 並不是所有結構都適合用預鑄施作

  • @roy2175
    @roy217510 ай бұрын

    小弟是吊裝技師 影片裡面用吊車立柱 其實是蠻有趣的過程 鋼柱 預鑄柱 在立起來的方式也不一樣 有些可以只用一台吊車 有些需要用到兩台互相配合 立好後要用雷射儀或是現場測量隊去定位 還有柱子的垂直在用督阿調整 只是很可惜我做三年都沒有新人來做學徒 吊裝工真的快絕種了

  • @user-ou6nk1to6o

    @user-ou6nk1to6o

    10 ай бұрын

    請問有什麼管道可以學習吊裝工的技術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直接應徵吧

  • @user-zz2um5ih3r
    @user-zz2um5ih3rАй бұрын

    博主說去工地要請他們飲料..深有同感........... 上一輩台灣人對起厝是一件大事..對所有來作的工人絕對是高規格接待不敢怠慢..正餐彭派+有飲料+點心..深怕得罪他們在起厝過程中隨便亂搞..

  • @bz8440
    @bz84405 ай бұрын

    這集超棒的!讓我們重新認識建築結構的工法!

  • @imseriou

    @imseriou

    5 ай бұрын

    感謝你

  • @UaGungdfjei
    @UaGungdfjei10 ай бұрын

    最偉大的建築工人,他們都是用生命在賺錢的,敬佩 (不知不覺已經加入阿仔師1年會員了)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謝加入會員♥️

  • @user-Life_is_a_Journey
    @user-Life_is_a_Journey10 ай бұрын

    日本大樓也都是用預鑄工法 大量減少環境污染跟噪音,也不會造成不必要的鄰損 二十年前就一直很困惑為什麼我們不能用?當年都只說成本高 其實是獲利會減少。 反正那些環境成本都轉嫁給鄰居跟購屋的人了!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要不要來開營造

  • @Yehyehy5678
    @Yehyehy567810 ай бұрын

    我是會計人,最近在自學建築結構,謝謝超認真的影片,實用!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恩

  • @sj_teacher
    @sj_teacher10 ай бұрын

    這些細節是小時候超好奇但沒機會了解的,有種好奇心被滿足的圓滿的感覺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感恩

  • @JiahsienLin
    @JiahsienLin10 ай бұрын

    小聲說 我爸當初買預售屋時候還真的三不五時跑工地去看,然後順便帶著我過去,從地下開挖到整棟樓我都有看....雖然當時國小的我其實看不出所以然來XD 只是現在要買預售屋,講真的,很多人買不起,自然也無法這樣從頭看到尾,而我個人是因為工作關係偶爾會跑去工地.......順便看看房子怎蓋以及跟工地主任、經理等等閒聊詢問XD 但台灣最可悲的點在於,有能力蓋房子,卻沒有能力買房子,甚至買間房子銀行貸款成數跟利率還比別人差,因為怕你在工地裡不小心死掉..... 套句主任說的話,幫人蓋了十幾間房子,但沒有一間他自己買得起........ 工法貴物料貴?不對,貴在人為的土地成本。台灣六都地區基本上土地成本佔了六成至七成不等,剩下三到四才是工程、人事成本.....唉,這就台灣

  • @Qoo8214
    @Qoo821410 ай бұрын

    兩個一樣的房子 若是用這種工法 我一定選爆!!! 價格差一些沒關西 安全還是最重要 希望台灣的建築法規以及技術能夠越來越精進 !!!!!!!!!!!!!!!!!!!!!!!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是啊

  • @gavinchen3691

    @gavinchen3691

    10 ай бұрын

    這種工法,目前會的是小眾,80%還在觀望,而且成本問題,報價高了你會接不到工作

  • @user-od1rf7jh9p
    @user-od1rf7jh9p10 ай бұрын

    柱子結構,鋼筋負責抗灣,混泥土負責承重,混泥土又有不同強度配比價錢也不一樣,強度越強的混泥土越貴,所以可能同樣工法的柱子但是樓層不一樣需要的混泥土強度不同價錢也會不同,所以通常高樓大廈低層的柱子會比較貴😂

  • @user-wz9xm3ep9p
    @user-wz9xm3ep9p5 ай бұрын

    說到錢,水都很深,說的非常專業,真的超認真!

  • @imseriou

    @imseriou

    5 ай бұрын

    謝謝你啦

  • @20064203oo
    @20064203oo10 ай бұрын

    我在現場都是看很多預鑄工程 柱、大樑、小梁全部都在工廠預置好也灌好 一根一根到現場,現場只需要一台吊車+兩個師傅(兩台高空車) 就能續接好了,續接好下面另一批師傅專門做斜撐,就能完成

  • @imseriou

    @imseriou

    10 ай бұрын

    沒錯

Келес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