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理學遇見宗教,重新理解生命的苦~《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嘉玲和凱宇的對談|【有聲書評】

#心理學和宗教的呼應與對照 #個體化生命歷程的精神 #如何確定我自己是誰 #為什麼人生會遇到這麼多苦難 #怎麼把失去的自己找回來
00:00:00 嘉玲透過《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回顧經歷
00:11:30 喚醒你的意識、面對你的創傷
00:18:56 你的執著,就是讓你痛苦的開始
00:27:11 覺察、接受你的內心陰影
00:42:42 「覺」以致用
【線上課程】《全方位職涯思維》~深職你的未來,佈局理想人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1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全方位職涯思維#第一講免費試聽(全)】深職...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v7n55
【線上課程】《專業有價》~幫你兌現個人價值,讓客戶自動上門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8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專業有價#第一講免費試聽】建立自己的事業,...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ch4rm
【線上課程】《我想跟你好好說》~表達你的在乎,建立深度關係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8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我想跟你好好說#免費試聽1-1】好聽的話,...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5fnm86
【線上課程】《我們,再愛一次》~重建親密連結,讓愛回溫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7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我們,再愛一次#第一講免費試聽】為何越努力...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54r4uc
【線上課程】《活出有選擇的自由人生》~重塑信念,你的未來你說了算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4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活出有選擇的自由人生#第一講免費試聽】為什...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4nd4q7
【線上課程】《你是哪種人?》~榮格與16型人格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5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4m8epg
只要在優惠期間加入《活出有選擇的自由人生》,就送你《你是哪種人?》,買一送一、把握機會喔!!
【線上課程】《好好說再見》~找回愛與安全感的分離必修課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6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好好說再見#第一講免費試聽】為何分開那麼痛?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4v3t9a
【線上課程】《好好在一起》~找回親密享受獨立,在關係裡自由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2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好好在一起#第一講免費試聽】找回你的歸屬感...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448x5y
【線上課程】《成為你想要的改變》搞定拖延與分心,找回掌控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9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成為你想要的改變】生活裡的不滿是怎麼來的?...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3g4mjq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 • 【理財心裡學】第一講免費試聽~擺脫家庭影響,...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NJ5VE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7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你有壓力嗎?壓力怎麼讓...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wugyq
【線上課程】《內容為王》~文案・腳本・訪談製作實戰秘笈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0
第一講免費試聽: • 【內容為王#第一講免費試聽】文案・腳本・訪談...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3zzte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2
第一講免費試聽: • 人際斷捨離,跟你想的不一樣~線上課程【人際斷...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3
第一講免費試聽: • 【過好人生學】第一講免費試聽~避開這兩種思維...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讓夢想著地》勇敢迎接改變,陪你生涯轉彎不孤單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13
第一講免費試聽: • 【讓夢想著地】生涯需要轉彎的三個徵兆:活出喜...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4by27e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5
第一講免費試聽: • 【自信表達力】表達,到底在學什麼?#免費試聽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NUJK9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6
第一講免費試聽: • 【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是什麼阻礙了你與他人的...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ros.is/QWLR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www.koob.com.tw/online/tk01
第一講免費試聽: • 【時間駕訓班】第一講免費試聽~不了解大腦,怎...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www.himalaya.com/ekoob
在SoundCloud收聽~ / ekoob
=========================
#啟點文化 #有聲書評 #嘉玲和凱宇的對談 #凱宇 #嘉玲 #podcast #TurnKeySolution

Пікірлер: 98

  • @adrien0110
    @adrien01103 ай бұрын

    聽著嘉玲老師的分享我忍不住也哭了,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我,幾十年來也一直在「證明自己有能力」和「我不需要你們認同」的矛盾中,期許自己有天可以做到真正的自在。

  • @user-ul8sx6th5h

    @user-ul8sx6th5h

    3 ай бұрын

    最親近的人有可能會是傷害你最深的人 而普遍傷害你的人,大部分都是因為這樣做對他自己有利益 所以獲得他人的認可這件事,大部分就只是讓別人免費壓榨你而已,用一句話說‘’這是為你好‘’,實際上你好不好你最清楚❤ 而離開你或是沒有你,我最好❤

  • @brian_hau
    @brian_hau3 ай бұрын

    第一個覺,藉由苦來喚醒自己。透過體驗痛苦來承認自己的不完美(特別是內在) 第二個覺,依戀修行是一種執著。認知自己的依賴,不要過份沉醉在學術世界,忽視了自己外在真正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個覺,沒有我執。不要執著於社會給你的身份,找回真正的自己。

  • @N___________
    @N___________3 ай бұрын

    10:57 「原來我的底層是,常常透過做事情,來忽略掉我的感覺跟需要」 好有感觸.... 「生命中有一個更強大的力量 莫名的衝動 自性 它推動我們推展生命 這個力量的結果不一定是美好的 在這個追求完整力量的過程中 會製造出一種近乎難以忍受的壓力 要我們突破 才能進展到另一個存在方式 而這個過程會讓我們崩潰」 「我們必須要自己逐出原本的一切 進入不確定的狀態 然後我們會失去一切對原本自己的感覺 我們可以因為生離死別 這些外在的因素去面對 也有可能因為自覺跟自動的過程 去展開這一段 要成長、要改變,就必須讓自己流動 不可以僵固或靜止 因為流動才是改變必要的形狀」 15:13 榮格說,妳終究回來面對自己,妳前門丟出去,後門回來了。 穿越,需要很根本的看見自己,而不是看見那個面具,或別人眼中的我 28:02 無我,不是沒有自我,而是沒有我執。 當自我沒有概念時,無法與客體互動,也沒辦法從互動中,回頭充實自我。 我執,來自對自我的依戀,對面具人格"應該"的執著。 苦=依戀+執著

  • @joycelee7607
    @joycelee76073 ай бұрын

    兩位老師 我是景容 約3,4年前上過望聞問切的學生 我ㄧ直默默地為您們鼓掌 本集的內容 讓我知道我不孤單 我的人生似乎也正走在這ㄧ個階段 我覺得 您們是兩個小天使 ㄧ直告訴著世人: 生命值得好好品嚐

  • @user-uh4eq3cu2e
    @user-uh4eq3cu2e3 ай бұрын

    嘉玲老師哽咽的時候我也落淚了😢也是經歷低谷PTSD,和突如其來的靈性覺醒,當時有太多的苦和不理解,都在家聽你們的頻道。謝謝你們的陪伴,深深體悟所有不覺察,將成為自己的命運。⋯⋯很痛但也因此精彩💜 真心感謝當時的壞朋友和聰慧的嘉玲老師才有這個頻道

  • @michellelin60
    @michellelin603 ай бұрын

    很令人感動的一集❤ 謝謝嘉玲老師和凱宇老師真誠的分享,沒有過度包裝的對話,真正地觸動人心~ 謝謝啟點文化團隊 每一集的收穫良多

  • @butteflyfly
    @butteflyfly3 ай бұрын

    謝謝嘉玲真誠的分享自己,我覺得很感動

  • @user-zr6it8fl6l
    @user-zr6it8fl6l3 ай бұрын

    嘉玲老師的心歷路程聽了有好多共鳴跟共同的感觸,聽到也眼淚流下來. 尤其是心裡那個聲音: 我不需要你們了. 反觀原來獨立的背後有那麼多的脆弱😢

  • @user-nv7do8yr2j

    @user-nv7do8yr2j

    3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原來我們都不孤單,都只是受傷的靈魂

  • @bmjen8642
    @bmjen86423 ай бұрын

    ❤謝謝嘉玲老師分享,我聽完也完全中。明明工作職涯都是朝好的發展,但內心就是很空洞,聽完完全能理解,也有些許難過。要經歷痛苦,在痛苦中才會讓自己去思考哪裡不對勁了!但又是一個很難和別人分享的感受。真正的強大是包容和看見自己的脆弱,在人生最痛苦低潮又不得不堅強的時候,覺得自己很異類。謝謝妳們的分享,我感動很多,也感觸很多。很棒的分享,謝謝妳們

  • @lmd1232
    @lmd12323 ай бұрын

    很感謝嘉玲這麼深刻地從生命裡析出如此深刻的感受,也謝謝凱宇非常畫龍點睛的註解,在這當中我有一個有趣的發現,想提出來~~ 就是在24:30 時,在提到20歲的人若有如是的想法時,我有點和嘉玲不同的看法,如果一個人,他有這個機運在20歲時就思考到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或許是對他生命的一種祝福,只要他能穿越,他就必定能得更多,我想,如果這個他已經發現了這個疑問,也不大可能要他忽略這個疑問,而是希望他能在不忽視自己感覺的當下,能夠不要急著馬上發現問題的答案,抱著這個疑問前進,會有機會得到更多的~ 這是我突然的一點想法,與大家分享

  • @fionazhang190
    @fionazhang1903 ай бұрын

    我也遇到了嘉玲老师类似的感受, 人到中年突然强悍的社会人面具戴不下去了。 我的办法是重新体会青少年/孩子的生命状态, 变脆弱变天真变温柔和单纯, 回收能量

  • @NACKDENO
    @NACKDENO3 ай бұрын

    最近看到一句話,剛好呼應嘉玲老師體會到,學習是因為匱乏這件事 「書讀得越多就越匱乏,因此會湧現想讀更多書的熱情。」by高明煥的《我這樣找到人生的答案》 這是一本鼓勵閱讀的書籍,裡頭就舉例說:『原本對量子力學一竅不通,根本不會有想要讀它的念頭,但在讀了一本關於量子力學的書之後,就會非常想讀相關的書。讀了尼采後,就會想讀其他哲學家的書。這種匱乏會變成熱情,持續閱讀到後來就會得到「理解」。』 匱乏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它最終會帶往自己心中的渴望與答案。

  • @georgeyao3999
    @georgeyao39993 ай бұрын

    很多人不懂心理学,往往对下一代的养育中 给予自己缺失的东西 给足自己的孩子。 现实是 这部分给予了,孩子们还会说出他们的缺失。😢承认自己不完美 是需要超大勇气的

  • @user-nv7do8yr2j
    @user-nv7do8yr2j3 ай бұрын

    謝謝凱宇老師及嘉玲老師的分享,讓我深刻的覺察到,我們家是三個男生我排行第二,以前常常感覺到家人比較重視老大,也更疼愛最小。漸漸的發現,自己被忽視的情形日與俱增,到後面並不清楚為什麼自己會有原來我不需要家人我也能活得好好的,這是一種分離焦慮後的自我保護機制,又學到了一點。謝謝老師

  • @user-hl5td2ip6x
    @user-hl5td2ip6x3 ай бұрын

    嘉玲老師~耶穌愛妳!妳今天分享的心路歷程,聖經都有答案。唯有天父的愛可以讓妳得到真正的滿足!願神與你們同在!

  • @tuyifong
    @tuyifong3 ай бұрын

    大家都在乎你飛的高不高,可是我想問自己的是:你,喜歡飛嗎?

  • @cecilialee4583
    @cecilialee45832 ай бұрын

    謝謝分享這本書與嘉玲老師的真切情緒流動,很奇妙的是邊聽內心邊有共鳴,以及「苦」的那段,我在13年前發現癌症,開始化療後發覺內心的創傷放了更大,藉由身上的苦引出內心匱乏,當時的我藉著「一個新世界」這本書,卻覺平靜與溫暖,就與嘉玲老師一樣,每每閱讀都會反覆,讀的很久,很慶幸生在這個時代,現在36歲的我,可以知曉匱乏與我執,最終放下對「認同」的依賴,放下對自己設下的框架與人設。謝謝啟點文化的分享。

  • @liualice6443
    @liualice64433 ай бұрын

    嘉玲分享控制的議題,召回阿尼瑪那段,很勇敢 👍🏽

  • @user-ws4pf9os2k
    @user-ws4pf9os2k3 ай бұрын

    這也是為何我們以為的人生勝利組,他們卻不快樂......謝謝嘉玲老師勇敢地面對自我的脆弱,原來同樣有這樣的感覺的我並不孤獨....🥹

  • @Jennifer-cm1eu
    @Jennifer-cm1eu3 ай бұрын

    遇到任何事、有任何情緒,我第一時間不斷告訴自己,等情緒舒緩後,再告訴自己,但我不急於尋找原因、解決方法...有時,原因、解決方法會在日後..慢慢明朗...當然,不包括燃眉之急的事。

  • @s.a3527
    @s.a35273 ай бұрын

    特别感恩嘉玲老师对自己经历的分享,满满的感动

  • @fcy762
    @fcy7623 ай бұрын

    真誠與善良的分享~感謝。❤

  • @user-ul5gg4jv2e
    @user-ul5gg4jv2e3 ай бұрын

    看待生命的眼光要改,說得太好❤無我不是沒有自我,是沒有我執。放下我執不是不在乎,而是盡力而為後的坦然。 今天的內容真的很棒,深入剖析一個人內在成長的過程。 經驗過這個過程,明白這個心路歷程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 這個經驗分享可以帶給許多走在其中的朋友支持的能量。值得推薦給大家👍 從溫柔且強大走到強大且溫柔,帶給我一個提醒,謝謝🙏🏽

  • @user-ul8sx6th5h

    @user-ul8sx6th5h

    3 ай бұрын

  • @y890058
    @y8900583 ай бұрын

    謝謝嘉玲老師的自我剖析及分享。❤

  • @zitipan6762
    @zitipan67623 ай бұрын

    好開心啟點文化討論這本書,約莫6年前買這本書,無法閱讀。 2014踏入身心靈進入個體化探索,2018皈依佛教,經過6年後有更多的精進及感悟後再回頭看這本書有更多的領悟。❤

  • @lixiurong1265
    @lixiurong12653 ай бұрын

    听着嘉玲说着说着,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 @Alisa-mx9wf
    @Alisa-mx9wf3 ай бұрын

    很開心聽到嘉玲老師的人生故事跟領悟

  • @readdance9055
    @readdance90553 ай бұрын

    今天這本導讀太有感了🥹 謝謝你們的分享❤

  • @user-lq5ge1qp7g
    @user-lq5ge1qp7g3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亞洲的家庭觀都在強迫孩子成熟,很早就把溫柔天真丟了 而且這個成熟不是真成熟,只是把人塞進某種被稱為成熟的框架裡 最近那個小朋友補習班事件就是這樣,虎爸虎媽

  • @juntam3213
    @juntam32133 ай бұрын

    島內各個心理學或者靈性的頻道我都看…啟點總是乾貨滿滿…感恩。

  • @nectveu
    @nectveu3 ай бұрын

    謝謝嘉玲老師好真的分享❤

  • @user-me2uk6pq8t
    @user-me2uk6pq8t3 ай бұрын

    謝謝老師無私分享,很觸動。

  • @alicegw0502
    @alicegw05023 ай бұрын

    好懂,好共鳴的一集

  • @aprilly11
    @aprilly11Ай бұрын

    天啊!我正在經歷這旅程,老師所說的每一句都讓我很⋯,I am so touched!

  • @michellecho4937
    @michellecho49373 ай бұрын

    連續聽了兩次,內容好棒

  • @c.yyolanda5790
    @c.yyolanda57903 ай бұрын

    真的很喜歡這集❤

  • @user-kb4nl7fl4f
    @user-kb4nl7fl4f2 ай бұрын

    感動的分享,很深刻的歷程,謝謝你們的分析

  • @onedogding
    @onedogding3 ай бұрын

    非常感謝這一集.很有共嗚.我也是從小就"被迫"獨立的女性.真的如同嘉玲所說.很多時候我活的像個男人....很多不安都 被自己用"不需要"掩蓋住.唯有這樣.才不會那麼痛也才能繼續走下去...非常感謝讓我開始面對這一塊.

  • @ufteresa
    @ufteresa3 ай бұрын

    好愛這一集啊!謝謝嘉玲老師的分享,超適合步入中年的我們,聽了很有共鳴!❤ 超想讀這本書!!!

  • @user-rb8nw7hj5p
    @user-rb8nw7hj5p3 ай бұрын

    很有感觸也很有收穫的一集

  • @jing3060
    @jing30603 ай бұрын

    特别感恩这一次分享,我也是正在处于类似的状态,迷茫当中。得到一些启发,希望自己能够保有信仰的力量,突破桎梏,坚定地走下去

  • @sabrinalu23
    @sabrinalu233 ай бұрын

    嘉玲跟凱宇是小組成員 互為彼此的心靈導師 那時說好一起來到人世 在對方忘記任務時 就磨對方心性 磨到覺醒 才能繼續幫忙更多人 因為唯有在自己的苦難與痛苦中 才能達到對他人苦難的最大同理心 將心理學理論知識 化為心靈翱翔的能力 我就是在自己的不完美中 認識到了自己苛刻的完美主義與控制慾 幸好會三不五時的脫線、不完美 稍微讓我饒了對他人的苛求之心 唉!

  • @user-mx1cx2ll6o
    @user-mx1cx2ll6o3 ай бұрын

    感謝分享~有你們真好!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因為我已經找回了我內在的溫柔, 與天真女孩特質的阿尼瑪♡

  • @user-ev6rs1ro8t
    @user-ev6rs1ro8t3 ай бұрын

    真的是好棒的一集,聽著也落淚了,心情和嘉玲老師開頭說的感受一樣,都不知道說甚麼心得,內容就是好認同的想法

  • @ftzuoo
    @ftzuoo3 ай бұрын

    ❤❤❤❤, 「覺」 以致用

  • @maktsz8564
    @maktsz85643 ай бұрын

    謝謝這麼好的分享。 一直都感覺嘉玲老師是很有能力,同時蠻有凌角,不是溫柔的人。(不是批評喔)

  • @user-rf9ks5jo3u
    @user-rf9ks5jo3u3 ай бұрын

    對嘉玲的阿尼瑪很有感受,本身也是後來才拾回自己的阿尼瑪

  • @bmjen8642
    @bmjen86423 ай бұрын

    又聽了第二次,太受用了!希望還有下次更多這本書的分享😊敲碗敲碗! 感謝你們我又好好的再重新整理一次,再出發,明天上班囉!

  • @skylanly010
    @skylanly0103 ай бұрын

    最後說向外跟向內,想到之前所說的兩個世界 感謝你們的分享!

  • @theratseng3572
    @theratseng35723 ай бұрын

    看見凱宇老師接住🫴關愛的眼神❤

  • @parepare100
    @parepare1003 ай бұрын

    兩位的深刻的自我挖掘,也帶動聽眾去分辨處於低落的本質是什麼。尤其是中年後的我們。

  • @Mini_the_furry
    @Mini_the_furry3 ай бұрын

    今天的议题好沉重哦。。。嘉玲老师带我从外带到内,年轻的灵魂也许真的不太理解,但是51的我却非常有感!老师的分享好真诚,越来越像她的偶像了❤

  • @raylee852
    @raylee8523 ай бұрын

    謝謝嘉玲老師的分享,那天逛二手書店居然被我找到一本,視若珍寶的買了回來,果然除了嘉玲老師分享的三段外,其他的覺也都好觸動內心

  • @turtlegi5901
    @turtlegi59013 ай бұрын

    這集好精彩,謝謝嘉玲分享,有好深的觸動~

  • @wushaoya5401
    @wushaoya54013 ай бұрын

    谢谢嘉玲老师的分享,对我很有启发!🥰

  • @moonmoonyang7617
    @moonmoonyang76173 ай бұрын

    我二十几岁就发现了自己没有喜欢的事,也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喜悦,我觉得好可怕。我所有之前的学习或者特长都是很功利性的。有一段时间非常的迷失,然后就开始尝试各种爱好,三年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些方向。

  • @CCTyy
    @CCTyy3 ай бұрын

    非常感同身受 在每個段落總結的部分 在看到畫面之前我也總結出同個詞 我從很早很早也許是15歲或者更早 17歲時輕度的憂鬱以致影響生活 這個狀態的描述是「無間地獄」 18歲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是去身心科面對自己 20歲的我開始和自己平衡的不錯 但偶爾也會再陷入低潮 用大部分人所羨慕的事物掩蓋自己 維持/造成的原因就是執念 現在開始追尋過去失去的遺憾 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尋找溫柔、脆弱、天真 慢慢的接受面對自己並大方承認 人生追尋靈性的領悟永無止盡

  • @kate5102
    @kate51023 ай бұрын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XD 就跟女性是女性;女性像男性獨立;女性還是女性溫柔的小女人XD 一切就是轉變再轉變在轉變,還是那個本質ˊˇˋ 從佛學開始接觸心理學後來接觸靈性學一切萬物都是串連在一起的😊 現在的人不再像過去工業時代和司法改革時代 過去的父母物質需求和身理需求 現代的人是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現代在改變的是,讓孩子不在與過去一樣的方式面對生活 畢竟心理學特別的詞在於「療愈」 不用半輩子的時間去處理這些 而是更能夠明白智慧的運用ˊˇˋ

  • @aiyen117
    @aiyen1173 ай бұрын

    嘉玲,Thanks for sharing your life journey and this book. Likewise I realised my motivation of a better self is through finding my own self deficiency. Likewise I keep thinking of taking courses in various area by reasoning I need that. Indeed i need to pause and reflect and relook the things I’m after is it telling my own ego that I can do it too or I want to do it.

  • @ya_lunhung5502
    @ya_lunhung55023 ай бұрын

    共感~自己的生命也正在經歷類似的過程

  • @user-jn2df6ix4g

    @user-jn2df6ix4g

    Ай бұрын

    我倒是聽不太懂 - 覺得楊老師一開始掉入憂鬱是因為財務嗎?

  • @user-oe9fp1wb8y
    @user-oe9fp1wb8y3 ай бұрын

    用溫柔去面對所有的事情😊

  • @xiheerzaizhanfan
    @xiheerzaizhanfan3 ай бұрын

    老师好美!

  • @user-bp5ls6lv3q
    @user-bp5ls6lv3q3 ай бұрын

    這一集真的是最難聽進去的一集😭😭非常剖析人生的縱深 兩個主持人都很棒

  • @user-vi8yq4jn1b
    @user-vi8yq4jn1b3 ай бұрын

    ❤謝謝❤ 首先,謝謝嘉玲願意分享自己的2003、2013及2023的心路歷程。 透過這個影片,我也反思我阿尼瑪斯的一面,需要適度出場,安頓自己的阿尼瑪。 馬上“覺”以致用 ❤謝謝你們的分享❤

  • @hsiaoyulu1902
    @hsiaoyulu19023 ай бұрын

    無苦不出離。

  • @Morningba
    @Morningba3 ай бұрын

    嘉玲老师,你会不会感觉到人生来到四十多岁,业也创了,婚姻也经历过了,人生过半百了,前半生忙忙碌碌,后半生该如何安放心灵的那种疑惑呢? 心理学终究无法回答人生的问题,甚至有可能扼杀了那个“真我”,让人用专业术语和分析去让自己削足适履。所以我总觉得,人会从心理学走向哲学,走向信仰,开始给自己孤独的精神寻找一个依托。 人的存在就是一种痛苦,前半生为了社会规范而活,下半生为什么而活,我也感到一种人生深深的孤独与分裂。 但我没有答案,我连社会规范的成就都没有,活成了一个症状,隐隐作痛,时时焦虑,不知所措,又不知所云。

  • @ameline3730

    @ameline3730

    3 ай бұрын

    我们的心,是上帝创造的,小到一粒沙子也容不下,大到整个宇宙也填不满。只有祂,才能满足我们内心的空洞

  • @glendyfolwick7362
    @glendyfolwick73623 ай бұрын

    真的耶,我很有感,這是一個很有智慧,又很直球。

  • @user-mt8wp7ft6z
    @user-mt8wp7ft6z3 ай бұрын

    推薦導讀"決戰矽紀元"、"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實戰書"、"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 @user-lq5ge1qp7g
    @user-lq5ge1qp7g3 ай бұрын

    而且東方的家庭教育觀,被強迫長大,不聽話的不愛你,不聽話就丟棄你,這是一種非常深創傷

  • @vickie8105
    @vickie81053 ай бұрын

    越來越喜歡凱宇老師,講話不廢話,內容簡潔有重點,有深度,知道重點在分享內在,不是劇情,故事,書很好,可惜內容沒以書本為主

  • @jodiecny
    @jodiecny3 ай бұрын

  • @wangluigiwangluigi4125
    @wangluigiwangluigi41253 ай бұрын

    听完这一集感觉心情好不舒服哦,面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自己,真的好要有察觉和勇气哦。

  • @jackhu5687
    @jackhu56873 ай бұрын

    想要請問一下嘉玲老師,如果想要學習榮格的書藉,有沒有可以介紹的書藉 想要來學習這一本,但不知道會不會太深,需要先有別的書藉來上手

  • @smallsky7312
    @smallsky73123 ай бұрын

    無我的前提 是否是足夠認識自我 聽到第三個覺

  • @chingstravel
    @chingstravel3 ай бұрын

    我非常想要读读这本书,真的没有地方可以买了吗?

  • @ikeskudo
    @ikeskudo3 ай бұрын

    老師我有問題(舉手):我如何才能讀到這本書? 🤔

  • @user-lq5ge1qp7g
    @user-lq5ge1qp7g3 ай бұрын

    就是把自己塞進某種框架裡,自己搞自己

  • @167liuyy
    @167liuyy3 ай бұрын

    嘉玲老師您好, 請問 寫信如何寄給您,可以紙本呢?還是 mail呢?謝謝😊

  • @user-lq5ge1qp7g
    @user-lq5ge1qp7g3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傷害他人自主權,或是抓思想犯,這件事是錯的 其它很多人口中的錯都是一種我執 喜歡抓別人思想犯的人,這種人我每次說,他這種行為是錯的 他們就會開始扮演受害者,說我抓他們思想犯

  • @user-qy8cr8eu9x
    @user-qy8cr8eu9x3 ай бұрын

    不是有29個覺嗎?怎麼才介紹3個覺?

  • @user-pk9qw8mz9n
    @user-pk9qw8mz9n3 ай бұрын

    這集看完大概100%確定嘉玲是ENTJ,凱宇不意外的話是INTJ

  • @MemeFunnyV

    @MemeFunnyV

    3 ай бұрын

    INTJ 恐怖谷面相

  • @user-yi9wl8xi2s

    @user-yi9wl8xi2s

    2 ай бұрын

    喔!你是從哪點判斷的啊?好好奇喔,你願意分享一下嗎?

  • @angelawu1693
    @angelawu16933 ай бұрын

    我很可惜沒有嘉玲老師的真實經歷,因為生命都躇跎在跟原生家庭的糾結,多無聊,多幼稚,書中講的都感受到,但真實生活中什麼也沒有成就出來,就只是一路供養有人格障礙的長輩及和她在玩權力遊戲而矣!當然無人會理會你累不黑,亦無甚意義,虛耗生命,莫過於此!

  • @cuteMisa2
    @cuteMisa23 ай бұрын

    凱宇的身份變成「旁邊這位壞朋友」XDDD

  • @user-in9sp2mv3y
    @user-in9sp2mv3y3 ай бұрын

    重疊字幕[移動滑鼠會暫時分開]

  • @ALLIN9389
    @ALLIN93893 ай бұрын

    老實說,這一集好像隱含了一些性別刻板印象⋯

  • @xin1784

    @xin1784

    3 ай бұрын

    用性別角度去切入是符合社會文化脈絡以及理論本身去談論,可以說是有性別刻板印象在裡頭沒錯。 但我猜想,你的文字似乎是認為有「性別刻板印象」便是一件負面的事情。 或許「性別刻板印象」本身非負面的,比較偏向負面的應該是「性別歧視」, 我認為區分兩者,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活在真實世界裡,我們很難完全割除社會的脈絡,端看如何去解讀、因應。

  • @user-fp6do3gw6s
    @user-fp6do3gw6s3 ай бұрын

    放眼宗教 唯有佛教或多或少涉入心理層面

  • @jkr8429
    @jkr84293 ай бұрын

    對妳講了沒用不等於跟學員講了沒用。 學員至少有獲得知識 資訊 的權利

  • @MemeFunnyV
    @MemeFunnyV3 ай бұрын

    你那麼自我幹嘛

  • @a0987303953
    @a09873039533 ай бұрын

    我也有一種,外界認為自己都是很好,但是自己內心卻有一種說不出的苦😢

  • @user-po7hx5kt5r
    @user-po7hx5kt5r3 ай бұрын

    大家都不要再推卸責任了 之前枉死的學生真的很苦 把排列組合全推卸給神佛 你認為神佛有辦法嗎?

Келес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