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傻了,當代年輕人的靈魂共鳴,也許根本不是愛情|被消費主義榨乾的《花束般的戀愛》

Фильм және анимация

原來愛情,也有偽包裝

Пікірлер: 514

  • @dearest1122
    @dearest11222 ай бұрын

    我的想法是這部電影與消費主義關聯不大,兩位主角的興趣也不依賴高消費。他們最初相遇純粹是因為彼此的品味相投,隨後通過共鳴而萌生了愛意。後來轉折是因為兩人成長的步調不同,彼此重視的事物在不同階段開始發生變化,導致摩擦不斷。他們興趣還是一樣、喜歡的東西沒有變,所以在決定分手的那段相處時間還是很有話聊,這段關係並不存在對錯之分,只是如果彼此一直無法找到一致的步調的話,分手的確成為了最合適的選擇。

  • @Avocadokiwis

    @Avocadokiwis

    2 ай бұрын

    同意,和消费主义关系真不大

  • @ericyou9344

    @ericyou9344

    2 ай бұрын

    沒錯,覺得最底層邏輯上的理解就是三次元跟四次元的差別

  • @willwang3802

    @willwang3802

    Ай бұрын

    不願意為對方犧牲自己的興趣,甚至覺得對方對雙方未來的努力不以為然還堅持提出分手,我覺得女主不行。

  • @funingyang

    @funingyang

    Ай бұрын

    跟我想的一樣,他們分手是生活已不同頻率了,無論自己想要的,或為對方做的改變,彼此無法達成共識,路也就分歧了,這種情況,要怎麼做才能繼續相愛相守,我也很想知道答案

  • @cong8068

    @cong8068

    Ай бұрын

    @@funingyang 需要有一方做出更多的牺牲

  • @user-nj1mp4mj1o
    @user-nj1mp4mj1o2 ай бұрын

    特别喜欢最后的一段话, 有些爱情是走不到结婚的,因为恋爱时喝喝咖啡、看看电影、去旅行旅行,共享的只是生活里特别愉悦的那一面,而这些愉悦都是买来的,不是两个人共同创造出来的。恋爱是一个很有难度的事情,就像在爬山、在攀登,在一起打造一种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迎接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都没有勇气去面对这种有难度的事情,走到山脚就停下了。

  • @WedLord

    @WedLord

    2 ай бұрын

    那就算了,一个人好多了,好不过神仙情侣但也差不到哪儿去

  • @rachelbu1881

    @rachelbu1881

    2 ай бұрын

    太精辟了!

  • @No-lt4sz

    @No-lt4sz

    2 ай бұрын

    笑死,在女人眼里这不都是男人的事情吗

  • @dermot864

    @dermot864

    2 ай бұрын

    @@No-lt4sz ??????笑屎 你有社會化嗎

  • @user-qd1hm4fw6e

    @user-qd1hm4fw6e

    2 ай бұрын

    也许这座山不适合你爬呢,换一座更容易爬的山也不见得是坏事

  • @coconutknight6969
    @coconutknight69692 ай бұрын

    我觉得最妙的设计,还是女主角的家庭比较富,男主角家里比较穷。这个设计是最根本的设计,女主角哪怕被断了生活费,和男主角一起去上班了,她仍然有某种从容、浪漫,这是富有的儿时生活带来的,是女主角骨子里的东西,而男主角虽然在学生时代,好像也能和女主角唠唠艺术啥的,但一离开学生时代,开始考虑生计了,马上就原形毕露,这是穷人家孩子骨子里的东西,他比女主角更渴望钱,可能隐隐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家里穷,配不上女主角。这种经济上的不对等,从根本上塑造了二人的性格,谈到消费主义,我在这里不得不问一句,男主角和女主角买了一样的商品,背后的理由真的是相似的吗?在我看,女主角买东西,更出于纯粹的、不计代价的喜欢,而男主角买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想要获得某种身份认同,他对东西的喜爱没有女主角那么纯粹。这完全是我瞎猜。

  • @jocelyncao9233

    @jocelyncao9233

    2 ай бұрын

    男女主角(和其家里)的经济水平并没有你想象的差距那么大。女主的所谓从容,浪漫不过是因为她不用养家而已。女主的父母也不过是高级打公仔,并不是什么富裕阶层。富裕阶层直接把孩子工作给安排了,或者给子女几个亿去创业,就像王思聪那样,会不给子女生活费逼他去讨生活?你这话说的好像大家没见过富人什么样似的。如果男女主角家境差别较大,他们根本走不到一起去。他们生活的圈子都不会一样。

  • @coconutknight6969

    @coconutknight6969

    2 ай бұрын

    @@jocelyncao9233不是说世界上的人,只要不是资产几个亿的资本家,其余的就都算作一个圈子吧,你应该知道,哪怕是在中国,高级打工仔和普通工人的家庭,家境也差得挺远的,女主角家境比较好,不是说一下子就能掏出几个亿,而是说她从小估计不缺吃穿,不用考虑钱的事情。另外,关于富人的圈子,感觉你还幻想着某种封建时代的贵族,好像现在的世界还是那个泾渭分明的样子似的,很多生活的圈子当然囊括了很多不同阶级的人,这是现代世界的平民化、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简单说,你和王思聪听的歌曲、看的电影、读的小说,当然没有什么特供、垄断一说,大家享受的文化产品没差多少,家境不同却有相同的爱好,这又不是什么新鲜事,互联网时代很正常吧。

  • @neopolitan877

    @neopolitan877

    2 ай бұрын

    ​@@jocelyncao9233 你知道光高級打工仔年薪就是低端階層難以觸摸的嗎? 事實雙方家庭經濟水平仍有一道坎

  • @yhw9002

    @yhw9002

    2 ай бұрын

    @@jocelyncao9233光是家裡的狀況不需要他養家就足以使他少了許多對金錢的煩惱與制約

  • @user-jl7od3jq3g

    @user-jl7od3jq3g

    2 ай бұрын

    @@jocelyncao9233月薪6萬的家庭和月薪5 000的家庭,雖然都不是中產階層,但生活也天差地別

  • @codebunnycs1387
    @codebunnycs13872 ай бұрын

    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談的好的情侶 都是互相成就對方成長的 在過程中不斷地重新愛上對方 就像和同一個人談了很多段戀愛般 一但兩人成長節奏不一樣後 感情容易變淡

  • @jocelyncao9233

    @jocelyncao9233

    2 ай бұрын

    不错。就像老高和小末。小末也是不工作不做家务,但是小末成就了老高的频道,2个人是相互成就的。

  • @buttercupz3080

    @buttercupz3080

    2 ай бұрын

    @@jocelyncao9233不工作不代表不赚钱😂😂过日子本来就是谁有空谁愿意谁就上,不是女人就该做家务也不是男人就该养家😂

  • @edward3190

    @edward3190

    2 ай бұрын

    小末不是交警吗?交警不是工作?小末播视频做饭,做饭不是家务?

  • @jocelyncao9233

    @jocelyncao9233

    2 ай бұрын

    @@edward3190 你看的小末不是我说的小末吧。小末自己视频里明确说了自己不会做饭。

  • @jocelyncao9233

    @jocelyncao9233

    2 ай бұрын

    @@buttercupz3080 不工作不代表不赚钱--任何赚钱的营生都是工作,但不一定是上班。你想说的是不上班不代表不赚钱吧。现实中有哪个家庭是女人花钱养家的?而且是长期一辈子家里开销都是女人赚钱支付的?没有吧?因为怀孕生养孩子这件事必须是女人来做,那么养家就必须男人来做--这是一个分工的过程。谁有空谁谁上?那孩子还能你怀5个月你老公怀5个月?谈点现实,不要光靠想象。

  • @damien8932
    @damien89322 ай бұрын

    這部真的超級好看 非常推薦沒看過的人找來看 情節全是日常瑣碎的小事,但串在一起卻又讓人觀影過程著迷的的停不下來 個人非常喜歡大學時期男女主一起經歷的一切,雖然細小卻都又是浪漫到極致的事情,真的很讓人神往 縱使最後會分開、會傷心、會流淚,但誰不想要在年輕時與一個如此和自己合拍的人有一場這樣的戀愛呢? 末尾在餐廳的分手戲,男主流淚著說的那些話讓我也不知不覺地哭了,造成這段感情最後沒成功是誰的錯嗎?都不是,生活讓曾經的激情消失殆盡,時間慢慢讓我們變成不一樣的人了,只好選擇分開

  • @cks7505

    @cks7505

    2 ай бұрын

    ??? 我以為抓馬不是說得很清楚了嗎? 這套戲的內核正正是表達虛假的浪漫虛假的合拍 故事中男女主角的浪漫與合拍都是借來的 浪漫的是書,是一起開店的老夫婦,是駛過的街景車 但並不是他們本人 事實上,如果稍稍分析男女主角的性格就會發現男主是重責任感,輕共情 而女主是重共情,輕責任 兩個人性格根本完全不同 他們的看法和價值觀相同只是建立在大學時父母的供養,空虛的社交,環境所引導的喜好而已 不過一百個人有一百個看法,我尊重你從中看出浪漫

  • @jocelyncao9233

    @jocelyncao9233

    2 ай бұрын

    @@cks7505 非常认同,我也觉得男方有责任感是个好男人。女方缺乏责任感。虽然说男方做的事并不100%正确,但是一段认真的长期关系中,男方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不是吗?

  • @BrandNewMind92

    @BrandNewMind92

    2 ай бұрын

    @@cks7505 你分析得好好喔,佩服 ! ! 結果最後女主角還是找了個,她本來唾棄的類型當男友

  • @clintl.4894
    @clintl.48942 ай бұрын

    這主題其實跟消費無關啊我的天....他們選擇與喜歡的東西確實是源自於品味的相同,但隨著人生階段的推演,他們並未具備可以應付社會要求的條件,以及具備可以攜手面對的成熟。而這樣的掙扎與衝突最終導致感情的漸行漸遠。這部片真正要說的是,假設生活層面的條件不需要被滿足,那他們兩人是契合的;但若必須扮演好在社會裡被賦予的角色,那他們遠遠不足。正因如此,他們最終選擇了並非契合,但卻可扮演好角色的伴侶,而把跟自己契合的彼此,留在不需為生活負責的過往回憶中。

  • @irischien3844

    @irischien3844

    2 ай бұрын

    每個人對電影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啊,你覺得跟消費無關,不代表別人不能從這個面向去解釋,不同背景不同人生歷練的人看電影會有不一樣的省思,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

  • @BrandNewMind92

    @BrandNewMind92

    2 ай бұрын

    當然跟消費有關,人類現代社會就是跟消費息息相關

  • @user-dz8vd1rd3n

    @user-dz8vd1rd3n

    2 ай бұрын

    我也認為用消費主義作為理解框架很牽強。理解可以五花八門,只是合理與不合理的分別。我挺不喜歡用各人理解不同來避開真正碰撞的做法。視頻主把愛情消逝歸咎消費主義(的淺薄?),只是把精神物質二分的簡化思維,若現代人就是以消費來展現精神追求呢?消費就根本是避不開的元素,那就是生活。我看不到導演有把消費放進被告席的意圖。

  • @yukimorandini9215

    @yukimorandini9215

    2 ай бұрын

    我完全同意你说的,消费这事情太牵强了,现代人干什么不消费。。。。。。赚钱不就是为了消费。。。而且完全忽略男女主本身对精神性食物的需求,这其实跟消费扯不上太大关系,你说看看押井守的片子能花掉多少钱?去海边能花多少钱?分明就是人生阶段不同

  • @sellbox360

    @sellbox360

    2 ай бұрын

    本來想留言的...你說中了我心中所想!

  • @wangsamson8252
    @wangsamson82522 ай бұрын

    其實用消費角度去看這部戲並不是那麼恰當。 整部電影的主旋律都是愛,愛情像花束一樣既美麗又短暫,更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那段時光。

  • @BrandNewMind92

    @BrandNewMind92

    2 ай бұрын

    沒有,有些人結婚生子共度一生了,是某些人的愛情短暫

  • @maymaylin8240

    @maymaylin8240

    2 ай бұрын

    感覺就是價值觀與頻率不同了

  • @a0936770824

    @a0936770824

    Ай бұрын

    @@BrandNewMind92其實就算是結婚生子了,也不代表愛情沒有死亡。

  • @BrandNewMind92

    @BrandNewMind92

    Ай бұрын

    @@a0936770824 呃......那要看你對愛情的定義,每個人對愛情、婚姻的要求都不同

  • @haiwangbcm

    @haiwangbcm

    Ай бұрын

    我刚刚在豆瓣该剧热评里看到的一段话恰好可以完美回答你的质疑: “不要将任何一种刻意姿态或者内容消费倾向当作浪漫的表现,不要将合拍挂钩到一起听个小众乐队,一起看个杨德昌电影,一起读个小众作家,甚至一起穿匡威开口笑,这多可笑,这不是一种成熟的浪漫观,这恰恰是一种幼稚的,刻奇的,自恋的表现。不要把生活和责任放在浪漫的对立面,保卫周遭,保卫和正视现实生活才是一种浪漫的表现”。

  • @yuyuanlim6926
    @yuyuanlim69262 ай бұрын

    其實誰都沒有忘記心底那些很純粹的美好,只是現實真的很殘酷,在每天加班到睜眼又是上班、可以睡飽就已經是最大願望的生活裡,這些曾經的追求已經沒有精力去實踐了。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誰比誰過得更容易,都是淚水汗水換來的游刃有餘,才讓現在看起來過得「比較好」。

  • @kuoway
    @kuoway2 ай бұрын

    這是我很喜歡的電影。 我並不會覺得資本造就了兩人相知相惜,符號、裝著、行為和想法的相似才是兩人最大的契合點,分離只是隨著經歷的事情和時間漸行漸遠罷了。 令人難過的是,這種事情在這社會又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 @conan870

    @conan870

    2 ай бұрын

    十分同意

  • @techd9861

    @techd9861

    2 ай бұрын

    我觉得非要往资本主义上扯,就是为了解读而解读了。

  • @jocelyncao9233

    @jocelyncao9233

    2 ай бұрын

    你觉得因为时间2个人就走散了,那些一辈子的夫妻怎么办呀?说明你根本不理解感情,也处理不好情感关系。

  • @ncssnoopy

    @ncssnoopy

    2 ай бұрын

    好了啦 該醒的時候要醒ㄟ

  • @dioblue138

    @dioblue138

    2 ай бұрын

    但最終是資本讓一切改變

  • @jamespan4131
    @jamespan41312 ай бұрын

    他們的感情其實不健康,看似很合適,但是他們並不創造愛情,而是消磨愛好。好的案情應不停的創造興趣,分享美好,訴說理想,應該是不停的加分 而不是從滿分不停的扣分

  • @Kai-sg8qc

    @Kai-sg8qc

    2 ай бұрын

    什麼案情

  • @user-h3li05

    @user-h3li05

    2 ай бұрын

    @@Kai-sg8qc感情,typo而已,小学生都看得出来

  • @Kai-sg8qc

    @Kai-sg8qc

    2 ай бұрын

    要訂正三次喔!小學生也做得到 加油!

  • @uv_shsh_l5467

    @uv_shsh_l5467

    2 ай бұрын

    認同

  • @maymaylin8240

    @maymaylin8240

    2 ай бұрын

    不停加分是有點困難 合理的戀情應該是加加減減😂

  • @bbbllllmeow4977
    @bbbllllmeow49772 ай бұрын

    我。。。其实感觉,这个电影全套硬用消费主义的视角解读非常的单薄,消费品固然为消费品,但人对它的行为并非只有消费,也有意义的赋予,而不是所有的意义都纯粹依附于消费,这个电影里讨论的意义感和社会关系远远比消费更复杂

  • @hanlam1991
    @hanlam19912 ай бұрын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也覺得是資本主義世界拆散了這對情侶 後來再看,發現他們分開的原因,源於二人對人生都有不同的看法,即便經濟上沒有遇到問題,或者他們也是注定要分開的 🥲 無奈,但人生中擁有過這麼美好的經歷,已經是很幸運了💐

  • @teng-wuchang9305

    @teng-wuchang9305

    2 ай бұрын

    和資本主義有甚麼關係...如果這是個中國的故事,中國情侶學生時愛得火熱,出社會後因現實拆散,這就成了社會主義世界拆散情侶了嗎?

  • @BrandNewMind92

    @BrandNewMind92

    2 ай бұрын

    那有什麼注定要分開,就是情侶為了經濟、現實生活問題而吵架。 在彼此心中留下疙瘩,感情變質,看到對方就會腦中出現負面的回憶跟情緒。 然後萌生轉換戀人跟生活環境的念頭,之後付諸行動,分手改交新的情人試試看。

  • @icanfly-fy157

    @icanfly-fy157

    Ай бұрын

    你的回答就仿佛是,在写答卷时明明写了正确答案,但又觉得不对给擦了,你说后面发现他们观念不同,他们难道不是被生活逼迫才产生了改变的吗?看看他们比较大的转变,第一次是女主因为找不到工作从一个青春女孩到眼里再也看不到光;再是男主进入职场之后被虐的体无完肤渐渐改变了自己的观念,甚至放弃了最初的梦想,这不是资本主义对当代青年男女最活生生地迫害是什么?

  • @icanfly-fy157

    @icanfly-fy157

    Ай бұрын

    影片一开始就说了男女主跟那些俗世男女不同,怎么可能因为钱的原因就让彼此的感情产生分歧,只能说俗的人看什么都用俗的观点去看,你跟那个面试女主的面试官就是一路货色

  • @icanfly-fy157

    @icanfly-fy157

    Ай бұрын

    ​@@teng-wuchang9305导演都拍的这么直接明了了你还说和资本主义没关系,对你的理解能力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顺带说一句,从毛泽东时代结束之后,中国就只是打着一个社会主义的名号,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 @wing1573
    @wing15732 ай бұрын

    如果一个男人愿意为了我承担起责任,努力赚钱可以让我自由的想做自己喜欢的事,那我是不是该想想自己是否也能为他做些什么?,一味的想着对方能成为自己心目中想要的”那种人”,却不想想自己为对方付出过什么,自己有为了对方做出任何改变吗?这不该是爱情里该有的样子吧?这种自私的价值观爱情要怎么能长久 人总是会改变,会成长,会进步,总不能一直止步不前,活在过去。和自己爱的人一起共同成长,携手同行,才是爱情里该有的模样

  • @user-zz7lq3rp9f
    @user-zz7lq3rp9f2 ай бұрын

    對消費主義的註解摧毀了這部片,這是關於長大成人,關於麵包和愛情,關於時間過去一個曾經自己慢慢死去又復活的故事

  • @BrandNewMind92

    @BrandNewMind92

    2 ай бұрын

    女主角對男友的同理心跟愛,很明顯的比較少,她更活在自己的美好幻想裡

  • @summerjoy
    @summerjoy2 ай бұрын

    只是一场转型失败的爱情而已。真正足够相爱的人是可以survive的。

  • @WedLord

    @WedLord

    2 ай бұрын

    说得好,反正能失去的都是垃圾

  • @BrandNewMind92

    @BrandNewMind92

    2 ай бұрын

    就是能同甘,但不能共苦

  • @user-lh6wb6zv4x

    @user-lh6wb6zv4x

    Ай бұрын

    超級認同

  • @cc3149

    @cc3149

    20 күн бұрын

    溝通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還有性格。把愛情考慮的太簡單了,有些人和對象處了七,八年也能分手,有些人結婚後也會離婚。

  • @aaleo2304
    @aaleo23042 ай бұрын

    我跟前任幾乎就是片中男女主角的翻版 大學時期充滿文化資本的驕傲與浪漫 對這世界有著獨獨屬於自己觀點的批判。 出社會後敗給資本與原生階級的差異 她後來出國追尋夢想了 而我成為了為了金錢工作加班的規訓式機械。 想起老師說的話:越是貧窮的階級 是不配享有過高的文化資本 因為資本終究是為了交換資本而存在。

  • @SkyLight339
    @SkyLight3392 ай бұрын

    說真的,本來就沒有一輩子的愛,只是現代人被偶像劇荼毒的太慘了,女生都覺得世上一定能維持有一輩子的熱戀期,不愛了就換,然後換到沒得換了,再不開心的"穩定"下來。 10年前的自己跟現在的自己喜歡的東西多多少少都會改變了,明明就是那麼淺而易見的道理。那不如就單身終老吧,畢竟這輩子一定遇不到能跟妳熱戀30年的心靈伴侶,永遠像個年輕女孩,不看現實,只追求屬於自己的浪漫。

  • @jocelyncao9233

    @jocelyncao9233

    2 ай бұрын

    还是要看什么人

  • @user-ky5hh7lm1h
    @user-ky5hh7lm1h2 ай бұрын

    這部電影我看過原片,但是我看完的感想跟薩比完全不一樣。 我的感想是:在好像對的時間遇上好像對的人,但,其實都不對。 能成為夫妻長久一起生活,絕對不是你遇到跟你一樣的人,而是你遇到能與你互補的人。男女從生理上就是一個凸一個凹,這樣才能合成一個方,一個個性、愛好、習慣跟你相似能長久生活在一起嗎,難,因為你要面對的是另一個自己,導演一開始也暗示了,因為同樣錯過末班車的社畜男女,社畜跟大學生兩相對照,或許社畜那一組比較有機會結婚一起生活,畢竟婚姻是要靠雙方互相"扶持",不是一方妥協一方不變,就像雙人舞,對方進一步時,自己就要退一步,對方退一步時,自己就要往前一步。原片我看到一半就知道一定會分手結局,因為兩人不同社會化程度後對感情的時間觀念已經越來越不同,已經不存在再一起的時間感,表面上看起起來像小娟在等小麥回到以前,也像是小麥跑在前面等小娟走進未來,兩人的感情存在不同的時間觀,已到無法磨合的境界,分手是必然。一個想回到從前的生活,一個想前進未來的生活,兩個個性、愛好、習慣一樣的人就好像自己的過去跟未來在碰撞,過去跟未來不可能同時存在只好分開好好做自己。電影中的小娟小麥不是互補的一對,反而是兩個不同性別的自己,是相同凹凸的鎖與鑰匙這樣是打不開未來的。

  • @tonyng8075

    @tonyng8075

    2 ай бұрын

    我也很反感兩個人在一起一定要有很多共同爱好,因為這根本沒有化學反應! 這是沉悶沒自信的人才有的觀念,因為他們害怕去理解嘗試哪些不熟悉的東西

  • @NeNeGames1025

    @NeNeGames1025

    26 күн бұрын

    但是找不找得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 @ImJaniceYen
    @ImJaniceYen2 ай бұрын

    一直都很喜歡這部電影 攏長的分手,後半部每次都會哭,跟著他們一起看著青春離開 但從沒想過把消費主義與這部電影連結在一起,覺得你的觀點很有趣。 每次看到他們漸行漸遠那段,都以為是魔法沒了用完了。但解釋成消費主義使得他們產生差距, 最終瓦解好像滿有道理的❤ 感謝影片

  • @julyjuly1802
    @julyjuly18022 ай бұрын

    看过几个版本的解说,我觉得用消费主义的角度来解读也很有趣,我看到了一部电影在不同的人眼里真的可以有天差地别的解读 (褒义哦),我也非常喜欢你这个角度,继续加油!

  • @zhaomengling
    @zhaomengling2 ай бұрын

    看哭了。没别的理由见解。只因这电影淋漓尽致地演绎了我刚结束了的5年的感情。很现实。很贴切。

  • @tanbetty

    @tanbetty

    Ай бұрын

    抱抱🫂姐妹

  • @louisliu2635
    @louisliu26352 ай бұрын

    我倒是觉得从消费的角度解读还挺有意思的,只不过我的理解与之不同。消费主义对于现代都市恋情的影响其实很大,尤其是因为恋爱的过程被拆分成了一个个消费行为。逛街、看电影、玩乐、吃饭、喝咖啡、去酒吧对于恋爱中的年轻人(尤其是大陆的年轻人)无一不是非常程式化的。而电影里的男女主就脱离了这种程式化,消费方式更加小众,更偏重文化层面,也更注重个人选择。所以我觉得作为大学生的男女主并没有被消费主义洗脑,而是用有意识、有选择的消费来充盈自己的生活。而两个人真正冲突的原因在于职场生活对人的异化。进入职场后,男主被迫接受了996的逻辑,不再认同之前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接受了所谓家庭责任的逻辑,觉得自己委身于公司能够换来物质的充盈和长久稳固的婚姻关系hh。所以男女主的恋情是被企业文化和传统家庭模式坑害,而不是被消费主义榨干。这也是我瞎猜哈哈

  • @v87566
    @v875662 ай бұрын

    真的很推這套戲! 過往也曾有過類似的感情經歷! 那時剛上映就看! 到完場時,真的很感慨嘆人生如戲! 現在雖然不再會聯絡前度了, 但經常在想, 對方還過得好嗎? 希望她會過得好好的😆

  • @shixuanfu181
    @shixuanfu1812 ай бұрын

    讲实话不是很喜欢萨比最后硬是扣上消费主义的帽子。萨比近几年很多影评越写越上纲上线了不是很懂。看到下面有句评论觉得蛮对 其实喜欢同样的事物只是一种表现两人价值观的假托 不谈资本主义两人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成长路线也是注定会分离的 这才是这部电影真实的原因。很多事感情里不分对错的。 最后撒比引用的名人金句愣是听出一种好像有些针对资本社会的感觉 但我觉得这和电影想描绘的故事主轴是很偏离的。看频道很久了不知什么时候起萨比写的影评就像中学时的我因学校征文要求响应核心价值观硬憋出来的读书感想文一样。。。有没有同感的朋友点赞

  • @jacoweebartorias7191

    @jacoweebartorias7191

    2 ай бұрын

    個人感覺薩比影評的主題都很容易開得太大,跟電影所表達出的內容不是那麼地貼切,令文稿跟電影內容有太多空隙。經常在看影片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太遙遠的關鍵字,讓我感到一些抽離感,放在這部關於男女間細膩情感的電影就更突出了。可能他的寫作風格在宏大、複雜的電影裡會更有效些,在一些寫貼近人情感的電影使用這種寫法卻好像有點牛刀宰雞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在實驗大量生產影片的方式的影響,導致最近影片的組成都有點生硬和一板一眼,希望他可以找到早日生產頻率和品質的平衡點。

  • @guxiaolu7526

    @guxiaolu7526

    2 ай бұрын

    如果觉得你自己的观点就是电影的真实原因,就自己搞一个视频解析去。凭什么因为不符合你的口味就要否定别人的观点呢?

  • @ziyanggong5941

    @ziyanggong5941

    2 ай бұрын

    片中男女主角确实是以个人爱好和消费取向来凸显他们的与众不同的,而且他们一致认为消费取向本身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不能说一定要扣消费主义的帽子,而是消费本身就是他们相恋的起因

  • @teng-wuchang9305

    @teng-wuchang9305

    2 ай бұрын

    @@ziyanggong5941 中國古代讀書人一樣會嘲諷有些書畫收藏附庸風雅,西方貴族會笑民間音樂不如古典樂高大尚,其實就是有些人認為自己品味更高罷了,品味相似者相戀都要扯消費主義我是覺得從古至今誰不是消費主義呢?

  • @BrandNewMind92

    @BrandNewMind92

    2 ай бұрын

    ​@@teng-wuchang9305 古代的窮人窮得要死,粗茶淡飯,過年才吃大魚大肉,那有什麼消費主義。 那是商人、官人階級才有的生活

  • @janeheng6555
    @janeheng6555Ай бұрын

    喜欢萨比的解读。这么多年还能看萨比和抓马一起做这个频道,真的太好了。

  • @allen-me1nq
    @allen-me1nq2 ай бұрын

    你好 我真的很喜歡你們解說 觀看你們作品有吃大餐般的享受 當時看完這部電影的環境下 我無法接受花束般的戀愛傳達出的價值觀 但現在的我好像能理解 誰都沒錯 錯的是時機還有年輕時濛懂的自己 價值觀的碰撞並非一定會分出輸贏高低 。

  • @icanfly-fy157

    @icanfly-fy157

    Ай бұрын

    他们俩确实都没有错,错的是这个社会,是如今的社会残害了他们的爱情,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广大的现实中的青年男女(富二代不包含在内)

  • @Claire-rz8ze
    @Claire-rz8ze6 күн бұрын

    這位解說,講的真好,套用很多社會學概念

  • @welkinwu7733
    @welkinwu77332 ай бұрын

    這部片子應該算是有村架純的代表作之一 大部分人在最終都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 就像是那句經典電影台詞: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人,終究是活在現實生活中

  • @lilytsai8718
    @lilytsai87182 ай бұрын

    超級超級喜歡這次的解說!完全從這次的文本感覺到你的思想是如何的清晰!雖然大部分的評論好像都不太能接受本次分析的方式,但實際上或許是因為我們在資本的世界裡會很本能的否認這種解析法,大部分的人會感覺到這像是侮辱了唯一能值得感覺純粹的愛、純粹的感情。但實際上,我們就是習慣用符號去認識、定義自我,這就是一種物質定義,從消費裡去為他人貼標籤跟建立安全圈。所以這次的解說實則非常貼近實相,只是….是大部分的人否認的實相。 期待之後的分享,支持泥!

  • @acidesu6323

    @acidesu6323

    28 күн бұрын

    加一~ 真相總是難聽的,不過總會被理解,反而覺得這樣分析令電影更有人性化深度

  • @tatyana4166
    @tatyana41662 ай бұрын

    門當戶對還是很重要...

  • @MingZLuo
    @MingZLuoАй бұрын

    视角很独特也非常高级,评论十分深刻。👍谢谢解说!(在生活的风雨面前,年少的炽热与物质堆砌出来的美好往往经不住考验,最终消磨瓦解。仔细看过才明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男女主其实一次次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内心的价值观才是真正起决定的)

  • @maimikayla4615
    @maimikayla461516 күн бұрын

    非常棒的從流行文化消費主義來解讀這部電影,都市男女所謂的靈魂契合就是消費文化的契合。這是很多人都沒有設想過的方面,大多數人都只是感嘆愛情的消逝只在於時間和閱歷

  • @MelodieGu
    @MelodieGu2 ай бұрын

    从学生时代到工作时代,真的会让人有很多的转变。就算是家境还行,想要独立的人工作后也是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凭本事站在这个世界上。然后在和金钱打交道的过程中,慢慢地认识到社会现实的那面,也慢慢更加清晰地看清楚身边人到底深层的想法是什么。尤其是当人在顺境的时候,锦上添花的恋爱或者人际关系永远都看起来那么和谐,而真正地到了人生没有那么顺利的时候,周围人的真正面容才会更加的清晰,然后慢慢意识到,更加宝贵的爱、更加不会离去的人,值得好好珍惜。

  • @tomjp673
    @tomjp6732 ай бұрын

    這部真的很好看

  • @chensam3140
    @chensam31402 ай бұрын

    阿阿阿阿阿挖薩比終於介紹這一部了好感動這部真的超好看 😭

  • @TangEhuang
    @TangEhuang2 ай бұрын

    一個為了愛和責任默默忍受生活的苦甚至放棄夢想, 一個為了慾望而和自己的老板出軌 這樣一對比多少有點引發我的精神潔癖了

  • @chienchun
    @chienchunАй бұрын

    講解的超棒,超厲害

  • @user-qz1gq8rs7g
    @user-qz1gq8rs7g2 ай бұрын

    這部真的很好看 也很耐看

  • @shigualun
    @shigualun29 күн бұрын

    謝謝薩比,這部影片完全是大師水準文案❤ 近期看房時才被兩位年紀相仿的左派青年點醒自己遺失很久的東西,完全認同你在影片內提到的消費主義,十年前我也會希望向社會強調自己的品味展現優越感,殊不知自己也是消費主義下的其中一種群體,男女主角當下也許還不能理解自己只是被區分為小眾群體、甚至說是在尋找社會替自己貼上的標籤,現在回頭看雖然完全沒有人在乎,但在過程內相遇的過人還是真的非常可貴。 雖然沒有看過原片但仍被各種帶入,看到男主讀起成功學時眼眶還默默泛淚… 對於一個完全沒有資源跟背景的年輕人來說電影其實還算把現實過於美化了,我也同電影中的描述一樣在感情中希望扛起肩膀反而在過程中丟失了初衷,按造人生進程也快走到這部的電影結尾,希望大家在感情裡也可以多點關心與諒解,共勉之。

  • @siting1178
    @siting11782 ай бұрын

    作为一个快40岁的人 想和年轻人说 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 看山还是山。一切皆有时

  • @tanbetty

    @tanbetty

    Ай бұрын

    谢谢

  • @acidesu6323
    @acidesu632328 күн бұрын

    我覺得這個分析角度挺有趣~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有感一種說不出來的奇怪感、特別是開頭的情節,他們奇怪的執著、還有很多從不深入探討的文藝名字符號,反而用消費主義角度去理解它們愛情的缺失,又能聯想起那些年輕時略顯淺薄的對品味的執著; 消費物的選擇也與我們所處的生活狀態和階級息息相關, 到頭來沒有誰更高尚; 但與其說他們的愛情消逝於消費主義之中,不如說消逝於生活之中

  • @user-fb9id1vr9h
    @user-fb9id1vr9h18 күн бұрын

    我跟老公就算工作再忙,假日也會有默契要在家裡一起看一部電影聊聊天,平時一起看喜歡的影集分享心得,一個月找一天一起出門去散步約會,逛夜市,這些都不用多少錢但很必要,兩個人的生活如果沒有了情趣,共同喜歡一起去體驗的事物還怎麼一起生活,工作再忙都不是每天忽視另一半的藉口

  • @mm3502
    @mm3502Ай бұрын

    聽完深度講解後釋然了😭「怪胎」也很讓人無法釋懷,想聽撒比理性講解!!

  • @user-em7er6xi2x
    @user-em7er6xi2x2 ай бұрын

    很喜欢这部很真实的电影 感觉诉说了大部分人的爱情

  • @FFjun
    @FFjun2 ай бұрын

    男主角從學生到社會的經歷跟心境完全重現我的成長歷程

  • @maxcrypto08
    @maxcrypto082 ай бұрын

    講得真好

  • @acidesu6323
    @acidesu632328 күн бұрын

    世界需要更多這樣的文案~ 加油

  • @eleartcraft
    @eleartcraftАй бұрын

    用消費主義來解說這部電影非常不聰明,因為仔細一推敲,任何一種人與人間的關係,都可以用消費主義來解釋。 例如親子間的感情,孩子從經濟依賴的親密,到獨立自主產生隔閡。 同事間的感情,從同職等時一起罵老闆,到突然某人升職加薪產生嫌隙。 手足間的感情,從小時的和睦,到分遺產時的爭吵。 都是消費的認知產生改變,我也可以說以上三種情況都是「被消費主義榨乾」。 如果一種論述,套在任何關係上都成立,那代表這個論述就是空談,是廢話。

  • @elementball1
    @elementball12 ай бұрын

    最近好高的產量不錯的品質太棒了吧

  • @kailutehh
    @kailutehhАй бұрын

    这是我看过对花束般恋爱这个电影解说最好的。

  • @user-cj3zz8us4s
    @user-cj3zz8us4s2 ай бұрын

    沒想過可以用資本主義的觀點去分析這部作品,很喜歡!

  • @yeongl6040
    @yeongl60402 ай бұрын

    自己看这部电影存粹是当爱情片看,再看抓马的解说原来有那么多自己没看透的东西在里面,谢谢你们的视频👍

  • @aleph_neverland
    @aleph_neverlandАй бұрын

    我之前看原作的时候,感受就是没有爱情的美好和心动,也没有那种爱情里的灵魂伴侣和非你不可,即便是他们热恋期间,所以最后分手倒也没有太多感触,就是觉得这样很好。但是看这个视频解说,反而会更觉得他们好像曾经也有过爱情。

  • @user-lh6wb6zv4x
    @user-lh6wb6zv4xАй бұрын

    這片,簡單說就是無法為對方做出一些讓步,如果談感情,大家都講求對方要跟自己一樣,然後不去包容不同處,跟誰在一起,最後都會分手...

  • @tanbetty
    @tanbetty2 ай бұрын

    wow 终于讲我最喜欢的这部电影啊啊啊 😢

  • @rictusempra3388
    @rictusempra338817 күн бұрын

    其实兴趣一致这一个关联点太薄弱,不足以支撑长久的亲密关系。性格合得来+志同道合才是最重要的。两个人不一定要有相同的爱好,在一起以后尊重+偶尔参与对方的爱好才是常态。

  • @user-hp3os3oq5y
    @user-hp3os3oq5y2 ай бұрын

    从消费主义观念来解说并不恰当,只是很单纯的从爱好想法的一致来体现这两个人灵魂的契合度,他们的错过,就是成长的错过。女生不肯成长,于是男生负重前行,在社会里被撞的鼻青脸肿的时候女生却怪他不烂漫…男生在成为一个游刃有余的社会人之后,自然而然地捡起之前放在一旁的那些情怀,这对社会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刚出社会谁不是手忙脚乱的?他们两个都没有错,只是错开了成长的步伐而已

  • @ali-yanpei5350
    @ali-yanpei53502 ай бұрын

    我在14岁出国时就活成男主小麦那样了。学了一年法语后15岁就到工厂打工,给别人家里打扫卫生,去超市包装。16岁挨家挨户卖巧克力,后来在咖啡店打工到18岁,19岁又接着在快餐店卖三明治,直到21岁毕业找到专业工作。期间我一直羡慕家境优渥的同龄人,同时又瞧不起他们只会玩不会努力。我在上学时期像小麦和小娟大学时期消费的那些东西是我完全不敢买的,那时我和我妈都背着学生贷款上学,我们的钱都是一块钱一块钱非常省着花的。我算是全家希望,就盼着毕业赶紧找到工作有房有车离开出租屋。 后来专业工作毕业两年后我又一边全职上班,一边晚上兼职上大学。好像同时上班上学已经贯穿我人生了,是个习惯改不掉。我人际交往也非常势力,总是喜欢交能够给自己点子,让自己学到东西的大师专家或上级,同龄人我完全看不上,觉得他们幼稚。估计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谈这样花束般的恋爱了。。。。

  • @bowencheung

    @bowencheung

    Ай бұрын

    辛苦了

  • @tiffannyranger8134

    @tiffannyranger8134

    Ай бұрын

    我的处境跟你差不多,只是上帝比较眷顾我,给了我能够物质上支持我的父母和顺遂的大学人生。不过回想我一路走来,每个人生阶段都是在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其他的时间都是用来进步自己,所以对花束般的恋爱都没什么缘分。我对人际关系也是比较功利心,觉得对方若是没办法给我的人生增添价值的话就没有往来的必要。人生真的太短了, 任何花费时间的事情其实就是我们用生命去换取的。祝福你可以找到在平淡的日子里互相陪伴的另一半。

  • @leonhan188

    @leonhan188

    Ай бұрын

    @@tiffannyranger8134 若是3年前的我,我会瞧不起你这种功利主义人际法则。但现在我的会觉得你说得没毛病,功利一点总比全心全意最后发现自己只是被NPD利用要好。没有人应该白白占便宜,也没有人应该白白做牺牲。 还有我没有你那么幸运,有支持你的父母,也缺了顺遂的大学人生,想哭5555。

  • @tiffannyranger8134

    @tiffannyranger8134

    Ай бұрын

    @@leonhan188 谢谢你分享你的看法。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还是看我们如何尽自己所能去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幸福。虽然我在生活的某些方面的确比其他人好,但我相信人生处处有波折,有些幸福也不是能够一辈子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希望我的运气可以分你一点,祝你生活愉快。

  • @leonhan188

    @leonhan188

    Ай бұрын

    @@tiffannyranger8134 谢谢你。收到你送的好运了。也祝你生活愉快,万事遂愿

  • @user-rs4xx4pz5o
    @user-rs4xx4pz5o2 ай бұрын

    小娟根本不愛小麥,小娟愛的是一個跟她一樣的男人,小麥才是真愛小娟。 小娟注定單身一輩子,沒有人是成長不變的,只要是成長都會改變

  • @user-rp1ve5tt2l

    @user-rp1ve5tt2l

    Ай бұрын

    我反而覺得小娟才是真愛小麥 畢竟一開始維持現狀這句話是小麥講的

  • @toposyang5179
    @toposyang51792 ай бұрын

    1.感謝Up主的推薦,這部電影好看 因為很真實 2.我跟我太太婚姻初期就跟男女主角的末期是一樣的, 我必須為生活奔波無暇他顧,冷落了家庭 其中甚至分居一年, 所幸我們有共通的小孩,家庭迄今仍"幸福"的維繫著 "愛情"還在不在呢? 我以為是,太太卻不認同 我們是被"消費主義"所害在一起的嗎?雖然我們戀愛時也吃吃喝喝,大手大腳的花錢,一起看漫畫,穿相似的服裝 然而我們的興趣始終南轅北轍,能力互補甚過於相似,個性甚至根本不適合(太太的說法), 然而現實對我們的試煉無異於男女主角,我們的處境也沒有比較好 3.其實,男女主角如果結婚,她們獲得"幸福"的機率很大, 因為他們都成長了,也擁有婚姻中很重要的基石--"信任" 4.如果帶入劇中人,我應該跟她們一樣會選擇分手,原因是他們的愛情是太過燦爛的花束,令人無法忍受逐漸凋零的衰敗 這或是他們保全愛情的方式 讓花束得美好永遠繫留在影像中

  • @BrandNewMind92

    @BrandNewMind92

    2 ай бұрын

    主要是女主角的問題吧,男方一直都是想結婚共度生活到老的。 是女方認為愛情變質,她愛的男友也變了,她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

  • @toposyang5179

    @toposyang5179

    2 ай бұрын

    @@BrandNewMind92 對,在女主的視角,她們的愛情變質了 在男主的視角,它們的愛情昇華了 我婚前自視極高,恃才傲物 婚後為了生活忍氣吞聲,對老闆鞠躬哈腰,我以為我在保全我們的愛情犧牲,但是我太太認為那不是她要的 過了很多很多年後,我太太理解了當時的我,我也體會了當時她的心情 因此只能說是社會的錯,或是對生活的理解不夠深刻 就像聽音樂只聽一邊是不夠的 改變自己談何容易?但是堅信初衷也不可能是錯的

  • @_koercion9858

    @_koercion9858

    2 ай бұрын

    第3點不存在 女主出軌 哪裡有信任... 結束的根本原因是大家沒有嘗試找出妥協點吧

  • @toposyang5179

    @toposyang5179

    2 ай бұрын

    @@_koercion9858 1.老人標準比較低,這種程度的出軌,對我這種看盡人生百態的老頭,真的沒什麼 當然我也無意反駁你認為的沒有信任,老話一句,老人標準低 2.根本的原因如你所述,但回到真正的命題,男主的改變是不是造成他們原本的"愛情"變質了? 妥協之後的關係,還是不是"愛情"? 還是只要維持兩個人繼續在一起的形式就好了? 這就是我花了很多年才理解我太太的想法 3.很多事不是自身經歷是無法只靠邏輯理性去判斷的,我以為理解同情才是人類珍貴的價值

  • @_koercion9858

    @_koercion9858

    2 ай бұрын

    @@toposyang5179 同意你第3點 但我認為妥協不一定委屈 而是大家找到可以接受、舒適的平衡點 例如男主可不可以在工作以外找到時間陪伴 女主要接受現實並不只是文學和鮮花

  • @emilyv39312
    @emilyv393122 ай бұрын

    比較感受到不同境遇導致的優先順序與價值觀的改變,而原生家庭與消費主義的相關占比似乎沒有那麼多。學生時期純粹的興趣愛好在工作多年後回頭一看,雖未能延續至今但依然是我心中單純美好的一塊,因此受到的影響和當初為此認識相聚的人也都是珍貴的寶藏。當然不否認如果拿當初花在這些興趣愛好上的時間金錢去學習投資理財做價值投資,今日的我將不可同日而語😂

  • @relibe_eth
    @relibe_eth2 ай бұрын

    不是很赞同从消费主义的观点去解析这部电影,但认可双方的恋爱都是在共享愉悦的那一面。但我个人更关注的是: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男主社会化后,和女主渐行渐远?我认为其中是由资本主义过于追逐利益和效率极端化导致的,逼迫人们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工作,从而牺牲与家人共处时间,让人们忽略生活,忽略兴趣,忽略爱好,将人们塑造成”社畜“角色和崇尚“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影片后续通过女主再次要求【一起买面包】这件生活琐事上,就反映了男主被社会化后,再也无法察觉与家人共处生活的乐趣,而是从资本效率和金钱的角度去看待此事。至此,双方的结局就已注定。其中,我认为还有男权价值观这双无形的大手,所谓的“男人自尊心”,迫使着男主要独自承担一切,成为家庭”顶梁柱“,而不是和女主共同努力创造,共同迎接生活难题。

  • @-sola5025
    @-sola50252 ай бұрын

    全部的轉折就是男主角進入會霸凌的職場罷了 雖然我剛出社會沒到霸凌程度 但也是不適應 心力都在工作上 根本沒動力想要去維繫感情 回想起那段真是低潮期... 不就好險當時沒跟男友住在一起 不然對方若不能理解 還加上他覺得被冷落 那樣的心境下 真的會想斷了關係 後來是自己想開了提離職 換了新公司 目前過得還真開心 全部的活力跟生活都回來了 結論 只是男主角遇到高壓環境 若他跟女主角一樣找到正常公司 他們感情也不至於會被消耗...可惜了

  • @maymaylin8240

    @maymaylin8240

    2 ай бұрын

    如果是這樣 男友更應該要會成為心靈的防空洞吧 ~ 我也只是希望下班有人依偎 靠著也好 抱著更好 甚至一句話都不用說 明天就繼續能奮力工作 ! 我僅希望成為戀人這樣充電的角色

  • @-sola5025

    @-sola5025

    2 ай бұрын

    @@maymaylin8240 恩恩~每個人期許的伴侶角色可能不同 但我也不是靠著抱著就能安慰到我就是😅 對我來講問題還是在 畢竟當時的職場環境 讓我下班時間還會有情緒而哭出來 那樣的狀況下自己都顧不及了 伴侶沒有一定成熟度看出問題 只站在自己角度怎麼上個班個性變了 那勢必感情是會消耗的 (但也不是怪女主角,沒有經歷過不明白很正常) 可惜女主角等不到男主角適應職場就離開了 感情先行被消磨殆盡

  • @user-oe8ws3vw3e

    @user-oe8ws3vw3e

    Ай бұрын

    這個結局相當正面 算是一個(快樂結局) 因為他們兩個的各自生活都是相當的好 完全擺脫職業低潮 早就適應社會環境

  • @Iamweiweiwei
    @Iamweiweiwei2 ай бұрын

    很好的影評😊

  • @jujube3002
    @jujube30022 ай бұрын

    分手後的同居 是一場盛大的告別

  • @fayy4843
    @fayy48432 ай бұрын

    细腻的剧情,看到了自己过去某一段感情的影子

  • @user-jw3tp6cl1d
    @user-jw3tp6cl1d2 ай бұрын

    這很愛的藝術

  • @yoyobee5987
    @yoyobee59872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抱着和消费主义有什么关系的疑问坚持看到了影片最后。前面一直没理解,但影片最后的解释让我可能理解了讲解人的意思。他的意思可能是前期两人的相爱是因为他们的消费相似,比如喜欢买什么书,看什么电影,吃什么样的面包,无论是什么动机让他们选择这样消费,他们喜好/消费的契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是这种纯因消费喜好的相似建立的连接太薄弱了,因为只要一方因为现状的改变而改变消费喜好的话,连接就断了。看到女主因为男主拿起成功学而失望时,其实我想的是这可能只是暂时的(电影最后也证实了),因为男主的本我是个文艺青年啊,不应对他感到失望,而应感到心疼,然后一起努力挣钱改变现状,让男主找回本我才对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说他们的爱只停留在了消费层面。我觉得起于消费并没有问题,但限于此,就会使爱变得太易碎。更强的连接可能需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能共同对抗生活困境,成就对方。

  • @wyyyoko
    @wyyyoko2 ай бұрын

    沒想到 看解說也能哭 但是感慨中也有兩分清醒 我發現很喜歡的鋼琴背景音樂繼沉默的羔羊後又出現了🎉! 有大神知道背景音樂是什麼嗎? 28:57

  • @ludwig1672
    @ludwig16722 ай бұрын

    人是不会改变的 只是会展现那个更真实的自己

  • @black88740
    @black88740Ай бұрын

    單純的是因為價值觀和生活環境的改變再加上現實成面的影響無法跟過往一樣

  • @dhuhuyee6690
    @dhuhuyee66902 ай бұрын

    哈哈,其实揭露了一个奢侈的问题,那就是就算你找到了soul mate,并且和你的soul mate在一起了,你们仍然很可能没有爱情,甚至永远都不会拥有爱情.

  • @gabryshe324
    @gabryshe324Ай бұрын

    刚跟前任回国的时候看了这部电影,当时看觉得没什么。现在六年分手,后续经历了几乎完全一样的事,影评一边看一边爆哭。

  • @zyzhou4768
    @zyzhou47682 ай бұрын

    两人有共同的喜好和消费主义没有关联。培养任何一个文青的喜好,例如写作或插画,都需要大量的耐心与恒心,而现有的资本化的工作/生活剥夺了这些爱好的时间,体能,兴趣。两人最后选择分手其实也是感情淡了···

  • @achen7368
    @achen7368Ай бұрын

    就讓愛情停留在那個最美的時候

  • @teng-wuchang9305
    @teng-wuchang93052 ай бұрын

    的確是學生時期不懂現實骨感,可以很浪漫,但上綱成消費主義就覺得有點違和,有共同興趣本來就是產生愛情一個重要契機,出社會後的愛情一樣通常要有點起碼的共同喜好才能維持,這與消費主義何干?

  • @wen0509
    @wen0509Ай бұрын

    就是在不對的時機遇到對的人 , 要是再過幾年遇到是不是就會有所不同

  • @Lovis1215
    @Lovis1215Ай бұрын

    能面對面擁抱的人不一定能習慣背對背承受挑戰

  • @tin4748
    @tin47482 ай бұрын

    只是解说就好想哭 不敢想象看原片

  • @Rookie.80
    @Rookie.802 ай бұрын

    严重同意👍

  • @jayshen5412
    @jayshen54122 ай бұрын

    我无法从这部电影里看到爱情,更像是看了一场文艺青年的自恋。一个雌雄同体的自恋者分裂成了男主和女主,才会有着无数的共同爱好,语言和默契,而悲哀和无奈的结局更像是这个自恋者残存的理性和对自我的怀疑和厌弃。

  • @jajaja3619

    @jajaja3619

    2 ай бұрын

    人類就是自戀阿 默默觀察很多情侶的面相都很相近 越有能力挑選伴侶的人越是

  • @cocogabrielle5040
    @cocogabrielle5040Ай бұрын

    文案写的太好了

  • @user-bt8cn4sn5q
    @user-bt8cn4sn5q2 ай бұрын

    泪流满面 😢

  • @tatoosibling8702
    @tatoosibling87022 ай бұрын

    从我的角度看是一个人特别忙,一个人特别闲……没法一起做事就觉得爱情没了

  • @bbq4373
    @bbq43732 ай бұрын

    晚上好❤

  • @hanningtung5970
    @hanningtung59702 ай бұрын

    題外話 07:08 書架右手邊出現的「逢澤理久」(上與下集)是鉛筆畫出來的漫畫,真的還滿好看的。有點像這部電影的調性。

  • @user-gz4tg8hz8t
    @user-gz4tg8hz8t2 ай бұрын

    這個頻道解說好牛

  • @SydneySR
    @SydneySR2 ай бұрын

    这是包括原片看的第三遍了。。。。每次开头就走不动道了。哎。现实,理想,对方。愿。。。大家都好。

  • @cyanpears
    @cyanpears2 ай бұрын

    第一次听到这个角度的见解,不完全认同,但觉得有趣。 电影中用于体现“爱”的“品味相投”确实有些浅薄了。导演只描绘男女主购买一样的东西、看一样的书和电影,但却几乎从未有过与这些作品/物品有关的更深入的探讨和理解,执着于一种表面的“相似感”。虽然结局的分手让人难过,但更多觉得他们惋惜的是那生命中已经过去的五年时光,而不是爱。 比爱更像花束的,可能是美好的青春岁月。

  • @maomaofu7522
    @maomaofu75222 ай бұрын

    原来这就是第二个用ai配音的,我还在想我漏看了哪个……萨比解说的很好,但更喜欢本人有感情的配音o(╥﹏╥)o

  • @Arlyn5381

    @Arlyn5381

    2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比較喜歡真的人聲,現在很多影片都用AI聲音我大多會直接關掉,而且AI聲音聽久了會疲勞不知道為什麼😅

  • @Andrewporkrice

    @Andrewporkrice

    2 ай бұрын

    大家耳朵都好靈,我看留言才注意到是AI。

  • @Andrewporkrice

    @Andrewporkrice

    2 ай бұрын

    有人知道上一部AI講解是哪部嗎

  • @albert7albert7
    @albert7albert7Ай бұрын

    又該怎麼知道什麼才是好的,自己到底要什麼,看完更霧了

  • @sparkle__k
    @sparkle__k2 ай бұрын

    加入出軌環節就瞬間讓人覺得很解…

  • @kevinlu5143
    @kevinlu51432 ай бұрын

    唉..... 自從上次被拒絕以後心太痛 我已經不太看愛情片了...

  • @charlenewu7638
    @charlenewu76382 ай бұрын

    小麥鼻子好挺(完全離題😂)

  • @Harper741
    @Harper7412 ай бұрын

    我只感覺是因為人處於到不同的世界環境 而產生出來的隔閡

  • @xji66xji
    @xji66xji27 күн бұрын

    好像很多人很不贊同從消費主義去解析這部電影,但我覺得這觀點是很有趣的~ 一開始的高度契合就是來自於那些書籍、音樂、展覽…無不跟消費選擇有關,年輕時容易由這些符號判斷彼此是同路人,以為這是契合,然而拔掉這些符號後,還剩下什麼?

  • @jaccckky8978
    @jaccckky8978Ай бұрын

    他們在興趣上是靈魂共鳴,但是對待生活的價值觀他們卻天差地別。他們真的契合吧?在不那麽重要的事情上,是的。

  • @971021215
    @9710212152 ай бұрын

    這是一部三十歲以後才能看懂的片

  • @user-tv7of3jv9r
    @user-tv7of3jv9rАй бұрын

    和莎莫的500天 并列我喜欢的爱情电影

  • @mfjkhgd2003
    @mfjkhgd20032 ай бұрын

    看到哭😢

Келес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