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媽的自我感動式付出,搞到情緒完全崩潰,連班都沒法上了!你還在錯怪「自我感動」嗎?一名在日本的王姓中國網紅為拯救台灣,率120萬粉絲向台灣移民署宣戰!有多少台灣人希望中國網紅來拯救台灣?小鄭在日本

#自我感動 #中國人 #小鄭在日本
被我媽的自我感動式付出,搞到情緒完全崩潰,連班都沒法上了!你還在錯怪「自我感動」嗎?一名在日本的王姓中國網紅為拯救台灣,率120萬粉絲向台灣移民署宣戰!有多少台灣人希望中國網紅來拯救台灣?小鄭在日本
最新熱門影片TOP10:
1. • 日本和台灣為什麼沒有這種「好人」?「中國好人...
2. • 大家別吵了!日本是對中國人最好的國家 為什麼...
3. • 被中國朋友說「你怎麼越混越差!」為什麼中國人...
4. • 戰後,日本在中國究竟做了什麼?日本人學校的由...
5. • 90%的中國人放棄「日漂」回到中國?
6. • 日本街頭驚現簡體中文忠告!原來台灣人也曾被警...
7. • 讓我的下一代生在中國,我會跟他們拼命!你會放...
8. • 你有「大中華民國」夢嗎?台北市長蔣萬安去上海...
9. • 為什麼在日本生活越久,對中國看法就越差,對台...
10. • 假裝台灣人來嘴我?小粉紅為什麼裝不像台灣人?...

Пікірлер: 1 200

  • @ykfeng2890
    @ykfeng28904 ай бұрын

    笑了,日本老人工作绝大部分都是为了生计,别强行洗了,这是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的数据,76%是为了生计,不是你所谓的个人价值

  • @user-zy2zd2xu6w

    @user-zy2zd2xu6w

    4 ай бұрын

    無論怎樣還是比韭菜國好多了

  • @qwghost3609

    @qwghost3609

    4 ай бұрын

    谁质疑,谁举证,请贴出证据链接。

  • @user-ix2ty2up1p

    @user-ix2ty2up1p

    4 ай бұрын

    那台灣一堆義工沒薪水也在工作為了啥?

  • @user-rn8cl9rp4l

    @user-rn8cl9rp4l

    4 ай бұрын

    所謂的生計就只是金錢嗎? 難道不可以包含個人被人需要的滿足感?或是個人在工作上獲得的成就感? 你們中國人的眼中除了看到金錢看到利益還能看到什麼?

  • @realxiaozheng

    @realxiaozheng

    4 ай бұрын

    我說的是有些人只能理解「為了生計」,說的就是像你這樣的人。

  • @veronica11712
    @veronica117124 ай бұрын

    這個故事的媽媽就是自戀型人格。事實上她只在乎自己,完全不在乎她的孩子的感受。她的孩子也其實從她的行動知道媽媽根本不在乎我,根本不愛我。那就是一種情緒虐待。如果那個孩子能覺醒,意識到不可能從這個人(媽)得到愛和關心,從此放棄從這個人身上得到愛,是一個很大的解脫。能開始學習愛自己就更好了

  • @leafcalow9626

    @leafcalow9626

    4 ай бұрын

    對!沒錯

  • @amberteng4213

    @amberteng4213

    4 ай бұрын

    如果轻易说出断绝关系的那确实是,但有些父母是真的很爱孩子,只是有时父母是很笨拙的人不懂如何去爱,还是希望有问题都以沟通为先别太快放弃。

  • @f1256f1526

    @f1256f1526

    4 ай бұрын

    自戀型人格就會做出你要A我偏給B、我比你了解你要什麼、各種情緒勒索...而且,還被要求感激他們,而他們則會從這種心理上的的虐待中獲得快感。

  • @windstar2006

    @windstar2006

    4 ай бұрын

    其實沒那麼簡單 沒注意到他上一輩外婆也是這樣的嗎? 這更大得問題是教養方式複製,然後他媽潛意識也只學會了這種表達方式孩子終究會接受是善意。

  • @GaruGiroSonicShadow

    @GaruGiroSonicShadow

    4 ай бұрын

    我媽也是,自以為對我多好,買一堆參考書給我 我說我不要後,我媽開始情緒勒索

  • @user-hn4ly9nx8g
    @user-hn4ly9nx8g4 ай бұрын

    這世界最惡毒的一句話就是 “我是為你好欸”

  • @user-ww5rx2fw1b

    @user-ww5rx2fw1b

    4 ай бұрын

    中華文化的父母都是如此,其原因在於中華文化並不會培養成人,而是要所有人當孩子。因為只要你是孩子,你就會尋找權威保護,這個時候君王就可以合理的割你韭菜。 因此從你父母的愛開始就是一整套奴役軟體的輸入,讓你世世代代當奴隸。 這也是為何我們需要主耶穌基督的福音,透過耶穌你可以接觸到猶太文化,這個才是真正的祝福。

  • @karta22713501

    @karta22713501

    4 ай бұрын

    @@user-ww5rx2fw1b前半段的正觀念被後面的信仰弄臭了。😂😂😂

  • @user-ww5rx2fw1b

    @user-ww5rx2fw1b

    4 ай бұрын

    @@karta22713501 你若看華人跟猶太人就知道誰受到祝福。 猶太人的文化有其優勢,讓他們在不同國家都能漸漸掌握財富和權力。雖然經過幾次歐洲人的嫉妒與歧視招致大屠殺,但到了現在的全球化,猶太人掌握了世界上的關鍵財富與話語權,足以影響世界經濟與政策。 我認為猶太文化的本質正如他們的經典一般,是叫人做管家而非奴隸。過去兩河流域的多神崇拜就是教導人類是眾神創造出來的勞力,取代眾神做苦工。然而亞伯拉罕的信仰卻是改良這套信仰,人類一樣是神創造的,卻非單純勞力,而是智慧可以發展的管理者。相當於神是這個世界的董事長,人類則是這個世界的經理到總經理。 而我們中華文化只教妳做奴工,這就是猶太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差異。 你或許會說西方已經不信神了,但我要說西方的文化已經被猶太文化影響深遠,但東方並沒有,因此如果東方沒有神,就算科技進步資源發達,也只會有中國這樣的國家興起而已,因為文化本質不變,猴子穿上西裝還是猴子。

  • @user-ds1pe2ri3s

    @user-ds1pe2ri3s

    4 ай бұрын

    @@karta22713501 这就是典型的双标

  • @eternityambit

    @eternityambit

    4 ай бұрын

    @@karta22713501 原意的耶穌基督和猶太文化可一點都不臭,就其本質都是在成就自我力量、堅定自身的存在意義,對於奴隸來說真可是一種"祝福"。 然事實上"中華文化"也不全是權威奴役觀,如談君臣父子的儒家,光孔子自己就有不少可說的餘地,並沒那麼絕對,更不用說道法自然的老子呢。 是建議兩位說話不用那麼絕對,踩一捧一不見得讓你敵視的人臭,但你自己肯定是不香了

  • @joshw9855
    @joshw98554 ай бұрын

    每個人都馬會自我感動,這句話語氣很台灣😂

  • @Brandan1227

    @Brandan1227

    4 ай бұрын

    對 我聽到這句馬上笑出來,為何這個上海人有台灣國語

  • @TairaXX

    @TairaXX

    4 ай бұрын

    ​@@Brandan1227小郑好像是学过台湾腔说话,对台湾观众来说应该会比较亲切吧

  • @AllenYangZzz

    @AllenYangZzz

    4 ай бұрын

    聽到都馬 笑了出來

  • @user-gb3is1vr6d

    @user-gb3is1vr6d

    21 күн бұрын

    家長都嘛是為你好,但家長都嘛不管你的意願😢遇到重視你意願的真的好好珍惜

  • @jonrychen
    @jonrychen4 ай бұрын

    如果計算虛歲,我今年是55歲了,去年剛從職場退下,在職場打拼30年,“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可以說是我的地雷,聽到有人和我提到這句話,會非常不爽,因為這句話就是標準的情緒勒索。台灣很多婆婆媽媽最喜歡這樣講,我都直接嗆回去妳們最自私,根本就是為妳的心理好過而已,”好“的定義沒有標準,不要沒瞭解對方就自作主張。 王志安那個人也是情緒勒索的高手,但對耳根軟的人很受用,養出一堆看似理性,但實則邏輯錯亂的支持者。悉尼奶爸也有講過王志安和支持者的問題,我也不想講了,假善良讓人看不到惡魔,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騙人話術!

  • @user-ds1pe2ri3s

    @user-ds1pe2ri3s

    4 ай бұрын

    他也说过八炯的支持者有问题,用不用也反一下八炯?

  • @user-ds1pe2ri3s

    @user-ds1pe2ri3s

    4 ай бұрын

    陈俊翰的死就算你不是凶手你也会是帮凶,尊重个人意志和根据现实中的事实说事本来就不冲突,就是两边取个平衡点的问题,一个例子,一个男人不想与女人交合,想自己独自怀孕并且生孩子,在生理上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事,其他人可以尊重他的意志选择,但不代表不能劝说这种无稽的想法,退一步最多让这个男人感受一下女性诞下婴儿时的感受,而没有任何办法让男人怀上孩子然后再把孩子生出来,因为这是现实上的事实而不是意志选择问题 陈俊翰就属于这种“现实上的事实”而不是“个人意志选择”,并不是说你有这个意志在,就能把“现实上的事实”变成超越现实的存在,就算是专门写唯心小说的作家都不敢这么写

  • @meglikedark

    @meglikedark

    3 ай бұрын

    我是為你好這句+1 這也是我的雷點😑

  • @2023R
    @2023R3 ай бұрын

    看了这个影片对我的震动很大,我好像就是这样的妈妈,我总是冬天担心女儿冷,夏天担心女儿热,白天担心女儿饿,晚上担心女儿熬夜。成天操碎了心!可是有时看到女儿笑着的应付和不耐烦,就会说上一句“这是为你好”,看了这个影片我才恍然大悟,回忆原来的我,在年青时不也是想逃离父母过多的关怀吗?父母早早离世我的生活不也过得井井有条吗?所以我想通了,我放手让女儿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吧,我也开始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享受晚年宁静而安逸的时光!

  • @lindajiang6758

    @lindajiang6758

    3 ай бұрын

    如果孩子已成年, 會有自己的判斷跟想法的😂 你最多關心2句就好❤ 孩子如果不要, 就尊重吧😂 我是會管先生啦 畢竟陪我一起走下去的是先生 不會是孩子😂 這點認知我還是有的

  • @kiskichang

    @kiskichang

    3 ай бұрын

    台灣有句話叫 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為孩子們擔心,只要祝福他們就好。言語是有能量的。

  • @user-dg1qx9wd9j

    @user-dg1qx9wd9j

    3 ай бұрын

    你跟文中媽媽的不同是你至少有尊重孩子意願。孩子拒絕你的關懷,而你尊重他的決定而不勉強。文中的媽媽不管不顧孩子已經明確表示她的意願,還自作主張替孩子決定,其實已有溝通上的不平等

  • @da36gr3ykl
    @da36gr3ykl4 ай бұрын

    初接觸多肉植物時,店家提醒少澆水,一週一次即可。盛夏之時我自己渴,就覺得我的‘’肉孩‘’一定也渴了,於是澆水勤了點。沒想到好幾株的葉片開始化水、掉葉子,最後發黑死亡。 從這件事讓我大大體會到,愛是給對方需要的,不是我以為他要的。 那位母親或許多跟女兒聊聊生活中的概況,適時給予女兒正面積極的建議,讓女兒知道有一個力量支撐著她,就是她當下最寶貴的了。 並不是物質上如便宜肉品幫她省錢,才是她需要的。因為或許她根本沒下廚。這母親就跟我當年澆水一樣,一廂情願辦壞事罷了。 (如今我學會綁手了,甚至常忘記上次澆水是何時。但反而常被肉孩們的狀態給驚豔到呢😂)

  • @user-gh2tt7qs7i

    @user-gh2tt7qs7i

    4 ай бұрын

    那種在饑荒年代成長的人,只懂得動物性需求;吃,喝,拉,睡,還有婚姻對象有沒有錢,全是生存階段的動物性思想,忽略了人的本質需要什麼。

  • @da36gr3ykl

    @da36gr3ykl

    4 ай бұрын

    @@user-gh2tt7qs7i 當歐美各國在更加現代化的時候,中國人的際遇卻是在文革饑荒中掙扎,浪費了太多時間,包括學習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智慧也需要時間醞釀,都完全走回頭路,大悲無言。

  • @curtiscloud

    @curtiscloud

    4 ай бұрын

    爛根了~~夏天其實做好避暑的動作就好,太常澆水反而害了多肉..

  • @shadowd6556

    @shadowd6556

    4 ай бұрын

    多肉(非休眠期)葉子皺的時候是一個缺水的訊號,這時候澆水不僅可以讓它變回圓滾滾的樣子,還可以讓它以較好的比例生長、不會徒長。這跟孩子一樣,注意他的狀態,適時的給予關愛,可以讓孩子成長的更健康、內心更美麗😊

  • @user-gh2tt7qs7i

    @user-gh2tt7qs7i

    4 ай бұрын

    多肉就是在儲藏水分,有些好光耐旱,有些直射太陽就枯萎死掉。

  • @icesun7
    @icesun74 ай бұрын

    我的媽媽也是這樣強調自己犧牲的人,所以從小我就心疼媽媽的辛苦,因此我一直很聽話,直到長大後才發現我的有部分的缺陷性格「討好型人格」,會以犧牲自己去完成他人的要求,不是我不懂拒絕別人,而是以為幫助別人會提升自己的價值,所以總是把他人排在最優先,而自己放在最後

  • @user-dx1bg7zz4n
    @user-dx1bg7zz4n4 ай бұрын

    對於王姓的事,不想多做評論 至於那個鄰國不要一天到晚高潮 就是對全世界做善事

  • @modo8507

    @modo8507

    4 ай бұрын

    台灣被全球矚目:台灣經濟創紀錄增長! 【台灣民主第一】 Taiwan's Global Attention: Taiwan’s Record Growth and Democracy! kzread.info/dash/bejne/eJ582LukicXdk84.html

  • @loricheng820
    @loricheng8204 ай бұрын

    小鄭總是能不急不徐的釐清事情。 感覺小鄭也滿適合做心理醫生。

  • @realxiaozheng

    @realxiaozheng

    4 ай бұрын

    非常非常感謝🙏

  • @user-gk5oj2vu9w

    @user-gk5oj2vu9w

    4 ай бұрын

    ​@@realxiaozheng谁给你钱你就感谢谁,你这是拜金

  • @hsiaowen0808

    @hsiaowen0808

    4 ай бұрын

    @@user-gk5oj2vu9w這不是拜金,這是禮貌。 別人鼓勵你,謝謝對方很正常啊!

  • @arsenliao7941

    @arsenliao7941

    4 ай бұрын

    @@user-gk5oj2vu9w笑死,接受別人給的贈與,不用說謝謝?難道你小時候沒有受過這種教育?不知道這是一種基本禮貌?

  • @yuanliliu7237

    @yuanliliu7237

    4 ай бұрын

    @@user-gk5oj2vu9w你这种啥都要怼一下的人最恶心了

  • @yong-jiesu9872
    @yong-jiesu98724 ай бұрын

    簡單來說,就是說是為別人好,但私底下就是滿足自己的私慾、目標,都不管別人的意願,這個常見啊!台灣現在也有啊!學得尊重是很重要的...可惜有人學不會。

  • @user-fp7yr5pb3r

    @user-fp7yr5pb3r

    4 ай бұрын

    台灣現在大多都是這種父母,只有窮人的眼光,又限制小孩的發展,我就問電機科的小學拉小提琴到底要幹嘛???????

  • @Usagi-2004

    @Usagi-2004

    4 ай бұрын

    這種人就是在「自我滿足」,用「逼他人接受」滿足她自己的「被需要感」。

  • @maouengekiha
    @maouengekiha4 ай бұрын

    我從另一個角度補充一下。中國人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識甚至不懂這個概念。我媽就是一個例子,她是一個很好的人,但對於尊重的理解就完全偏了,她理解的尊重是說話方式語氣啦這類表面的東西。她對我很多像照顧三歲小孩一樣的關心讓我哭笑不得。我對她不斷解釋,我這麼大的人了,有基本的常識和自理能力,對事情有自己的理解和選擇權,在言行中假設對方沒有這些實際上就是不尊重對方。她現在慢慢明白了。我們也應該時常提醒自己,對於別人的關心要止步於提供建議,踏足到做決定實質上是一種不尊重

  • @conniema4218

    @conniema4218

    4 ай бұрын

    完全一樣!!也因為從小到大她都把我當白癡在照顧,她過度的指點與關懷,其實是很強烈又無形的暗示,讓我一度以為自己真的很無能什麼都不懂,需要她的照顧,久而久之讓我很自卑,影響了我人生…真是無言…

  • @tingchan7482

    @tingchan7482

    4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

  • @lilywu3651
    @lilywu36514 ай бұрын

    這種情況真的會抓狂!我真的很感同身受,最嚴重的一次是帶她出遊,她看到路邊人家在賣很便宜很便宜的釋迦,她說要買給我吃,我說我不喜歡吃,這些都已經熟放不久,不要買多,買妳吃得完就好,也是口頭說好好好,然後瘋狂買四箱,我一直跟老闆娘說不要,我們一箱就好,我媽堅持,我再次強調,我一箱都不要喔!妳自己愛買多少就多少,我媽最後直接說她要買回去當飯吃!結果一到家就問我:妳要不要,我說不要,她就開始裝可憐說吃不完,我還是說不要,結果硬是把三箱丟給我,結果隔天就全都熟了不打緊,甚至有幾顆都發霉長毛了,還弄得我家都是小果蠅!!!真的很讓人火大! 這些可能對她而言是愛,但我感受不到,對我而言就是精神虐待,從頭到尾她愛的就只有她自己,感動到的也只有她自己

  • @koy7582201
    @koy75822014 ай бұрын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過度的好意,反而是惡意」

  • @remarklin

    @remarklin

    4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是底線問題,好人就算養寵物也會看寵物反應,更何況是養小孩?....惡人的善意跟善人的惡意在底線不同的狀況下根本就不會是一個相等的結果

  • @kidooma
    @kidooma4 ай бұрын

    前面的故事講得太好了,十之八九的「我是為你好」、「我在為你想辦法」,其實是自以為是,侵犯,甚至是控制,而且這樣的人還真不少。

  • @user-ls4zm8vl6p
    @user-ls4zm8vl6p4 ай бұрын

    我家人很習慣打擾我做事情,甚至會說我幹嘛戴耳機,這樣他們叫我我怎麼聽得到 就算是吃飯這樣的小事,其實我做完就會自己去吃,但他們還是會硬要打斷我正在做的事情,讓我拿下耳機,按下暫停(或不能按暫停)聽他們講「去吃飯」「怎麼沒去吃飯」,如果我表達出對此行為反感,他們反而會生氣,大概他們從基本反應就覺得,我隨時都應該要能夠維持在聽得到他們的吩咐的狀態,我在做的事情肯定沒有比他們的事情重要 如果因為一些事情爭執,總會牽涉到我是為你好,你很自私,養你這麼大有什麼用,說我破壞家庭和諧,甚至還會不准我反駁,不然他們會發飆(威脅要打我的意思 也就是這些年他們也開始玩手機,打寶可夢,可能是大概明白到一點我為什麼不喜歡他們一直打斷我,才收斂了一點

  • @buttercupz3080

    @buttercupz3080

    3 ай бұрын

    感同身受,就觉得你没自己的事,一定要打断你的注意力,我也发现培养学习成绩好的家庭通常没这个问题,我从小学习注意力一直被打扰😂现在在都有注意力障碍😂😂😂而且他们还人格侮辱,觉得你一定没有正事😂

  • @lindajiang6758

    @lindajiang6758

    3 ай бұрын

    你可以嚐試一下說, 「我吃完會把剩菜收好,所有的碗洗好,廚房收拾好」 看看結果有沒有不一樣, 前提是你要真的做到😂 我媽就是這樣教的, 我家為什麼喊吃飯了要趕快出來吃, 是因爲收拾的問題😂 我媽很討厭要收了還不出來吃, 吃完了還放著不收😂 你看你們家的原因是什麼

  • @yaqi

    @yaqi

    3 ай бұрын

    @@lindajiang6758這個真的是原因,如果有一個拖到21點22點才吃,天氣熱說不定菜都壞了,更別提吃完也不收,丟著,收拾的人要花更多時間整理,完全不去想家人的困擾也是自私的想法,吃飯洗澡當然什麼時間都沒限制,但如果浴室隔音不好,半夜洗澡只是在吵其他人不能好眠

  • @gravitywide
    @gravitywide4 ай бұрын

    佩服小鄭觀察入微,理性中不失感性,我從來不跟孩子說「我是為了你好」。經歷過那種用「為你好的綁架」就不希望孩子跟我一樣,反而聽見「我是為你好」會開起警報機制,潛台詞「你要服從」。

  • @magalihuang

    @magalihuang

    4 ай бұрын

    就情勒ABC開宗明義的第一句啊。

  • @user-ex7de4cz6q

    @user-ex7de4cz6q

    4 ай бұрын

    ​@@magalihuang 我也盡量這樣,自己不喜歡聽到或將不喜歡的事物,強塞給別人 😢 但有的人就不是這樣,如最近我幾個禮拜前,就遇到有個同事被主管指名改去哪個區域工作,他表明說(因為那個區域有xxco問題不好做事,不想去那個位置),然後轉頭跑到完全不相干正在忙工作的我這,跟我說:(你的這個位子給我,我的那個位子跟你換!) 😮 連我的意願都沒過問,就強行要來打斷他人正常工作情況和打擾他人工作 🤬

  • @magalihuang

    @magalihuang

    4 ай бұрын

    @@user-ex7de4cz6q 拜託一定要拒絕他,拒絕多了別人就知道你不吃這一套了。

  • @user-vs4yr1uz1t
    @user-vs4yr1uz1t4 ай бұрын

    我媽還會在我是為你好後面再加一句,你以後會感謝我。這話聽著也很讓人反感 現在家人裡只有對媽媽我是拒絕溝通,也搬出去住了。

  • @user-eh2kw3rm7s
    @user-eh2kw3rm7s4 ай бұрын

    好笑 台灣不民主的時候王志安不在,現在台灣民主了王志安跑來台灣指手畫脚, 王志安還是早點回國吧!中國正需要王志安拯救!

  • @AJ94688
    @AJ946884 ай бұрын

    母親的問題是只會用"我是為了你好 這是好意"來掩飾拒絕溝通 然後女兒知道對方無法溝通卻沒有及早採取強硬的態度 不過當然 在這點上大概是不想傷和氣 強硬的把"好意"壓在子女身上並不是真正的好意 就只是情緒勒索 孩子念在不想傷和氣而選擇妥協 家長很容易就產生"優越感"了 這種優越感就會衍生出文中提到的補習班那件事 我送給你這些好意 你就該怎樣怎樣怎樣 然後最後的那個斷絕母女關係 也是常見的情緒勒索 用家人的關係來威脅對方繼續單方面接受更多情緒勒索

  • @AJ94688

    @AJ94688

    4 ай бұрын

    父母的年代所產生的代購與文化差距確實也是問題的癥結點 但養育小孩本身就並不單是小孩的成長 父母也要有所成長 已經不會再思考如何進步 只會被困在古老過時框架的人 就不要做父母去害孩子了

  • @user-ww5rx2fw1b

    @user-ww5rx2fw1b

    4 ай бұрын

    中華文化的父母都是如此,其原因在於中華文化並不會培養成人,而是要所有人當孩子。因為只要你是孩子,你就會尋找權威保護,這個時候君王就可以合理的割你韭菜。 因此從你父母的愛開始就是一整套奴役軟體的輸入,讓你世世代代當奴隸。 這也是為何我們需要主耶穌基督的福音,透過耶穌你可以接觸到猶太文化,這個才是真正的祝福。

  • @max45666
    @max456664 ай бұрын

    對岸真的很有趣 老是把別人的成就當成自己的 然後又會精神分裂的覺得全世界都要跟他們一樣一起當韭菜

  • @user-kb6hl8kw8i
    @user-kb6hl8kw8i4 ай бұрын

    我媽也差不多,一直做著她覺得“媽媽該為孩子做的事”,完全不顧我們的意願,講了也沒用,只會說自己年紀大記不住我們說的。反正到現在,我已經不跟她對話了。我最後的盡孝就是和她住在同一個屋簷下,陪她走過剩餘的人生,最後給她送終。但至於其他,我還是先照顧好自己,不要被她氣病了比較重要。

  • @wenchen3393
    @wenchen33934 ай бұрын

    一個外國王姓網紅還想干涉他國內政,只是禁止入境太便宜他了

  • @skyflysuper289

    @skyflysuper289

    4 ай бұрын

    是入了境然后被赶出去了😅

  • @mikenekofans

    @mikenekofans

    4 ай бұрын

    民進黨政府胡亂的遭法弄法把講真話的王局趕出去還好意思喔

  • @moonscats

    @moonscats

    4 ай бұрын

    @@skyflysuper289 沒有趕出去啦,處罰下來前他就已經出境了

  • @didiliu3617

    @didiliu3617

    4 ай бұрын

    ​@@ykfeng2890🙄

  • @mayihelpyou5557

    @mayihelpyou5557

    4 ай бұрын

    @@ykfeng2890 原來你也覺得自己是外國人阿 可惜你們領導不這麼想

  • @honwaho76
    @honwaho764 ай бұрын

    我在家裡有些小維修,即使我一個人就能做好,我媽也必然在我身邊附近出現。即使我明確表示「走開吧! 我揮鎚怕打到你/ 你防礙我移動...」即使幫不了忙,她也會呆在我兩米之內。 先前想做個小動物頻道,買了隻倉鼠拍影片。我設置了個鏡頭拍牠的日常,然後就拍到我媽常常玩牠,把鼠鼠睡覺時從窩中強行拿出來,餵牠些雜七雜八的食物。我知道後三令五伸的說道,你餵的東西不好,會食壞牠肚子,牠要睡覺的.... ....而且我要做頻道拍影片,希望她不要來參一腳。 結果,每一次我把器材設置好,她總在附近出現,做ASMR 必定收到「雜聲」,拍片就有影子閃來晃去。 算,不做頻道了,就當小寵物般養著。我就沒有在鼠窩中再發現怪食物了,同時也沒再見到她逗玩倉鼠了。回想小時候也是這樣的,凡事參和。 這些是中式父母的「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 @user-xb9gf4je6l

    @user-xb9gf4je6l

    4 ай бұрын

    這就是所謂的我是為你好帶來的問題…

  • @user-lq5ge1qp7g
    @user-lq5ge1qp7g4 ай бұрын

    這叫自我為中心,還自我感動.... 還有就是依附價值觀,他付出,希望我承擔讓他快樂的負擔 他們常常會無視他人的感受和自主權 別人都那麼努力,你為什麼不努力,那個人活的好慘,你要好好讀書 我都為你付出了,你還有什麼不滿的 我只想送他們一句,干我屁事哦

  • @user-xg9vq2hz5j
    @user-xg9vq2hz5j4 ай бұрын

    可以看《血觀音》這部台灣電影 整部最驚悚的台詞就是我是為妳好

  • @tomandcry
    @tomandcry4 ай бұрын

    我爸媽也是這樣,總喜歡買一堆食物回來,儘管我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買我的份,但每次回來總會留一份在桌上,我不吃,他們就隔天重新加熱吃掉。溝通過無數次,念過無數次,依然發生,講到最後懶了,不想講了, 無視就好,他們開心就好

  • @jimmychen1267

    @jimmychen1267

    4 ай бұрын

    同感

  • @spupa2002

    @spupa2002

    4 ай бұрын

    我也是被父母的好意折磨的小孩,不需要的幫忙會變成困擾。 為你而買的食物壓力真的超級大,儘管你說了一百萬遍不吃。

  • @user-on1oe9td1n

    @user-on1oe9td1n

    4 ай бұрын

    你爸媽真的很節省,還吃隔夜飯,別怪他們

  • @user-ww5rx2fw1b

    @user-ww5rx2fw1b

    4 ай бұрын

    中華文化的父母都是如此,其原因在於中華文化並不會培養成人,而是要所有人當孩子。因為只要你是孩子,你就會尋找權威保護,這個時候君王就可以合理的割你韭菜。 因此從你父母的愛開始就是一整套奴役軟體的輸入,讓你世世代代當奴隸。 這也是為何我們需要主耶穌基督的福音,透過耶穌你可以接觸到猶太文化,這個才是真正的祝福。

  • @delphine1717

    @delphine1717

    4 ай бұрын

    還好啊!你不吃他們自己會處理掉,而不是一直強迫你吃,或反覆送到你面前讓那你吃。

  • @sagechen7945
    @sagechen79454 ай бұрын

    前面的故事我真的聽到一半就好不舒服,依稀記得以前好像跟媽媽溝通、家裡的長輩溝通都是這樣的,不記得有幾次憤怒的歇斯底里大叫,他們只覺得你辜負了他的一腔真心。 直到有一次覺得詭異又雞皮疙瘩怔愣看著媽媽,對他說:「你有聽到我剛剛說什麼嗎?你在乎我說了什麼嗎?」媽媽好像才沉默下來思考,後來和家人經過很久的努力,所以才能和每個人好好的溝通。 我想,面對這種人一定要冷靜下來,即使感覺到思想被強暴也絕對不要以崩潰的方式應對,他只會陷入為甚麼你不接受他的正確和好意的瘋狂輪迴中。

  • @huan-juihsu2156
    @huan-juihsu21564 ай бұрын

    很有同感,以前回去看長輩,餐桌上一定煮滿滿的菜都會吃不完,每次說煮少點都沒有改變。後來直接說不在家吃了。還是一樣滿桌的菜。還有隨著年紀增長的痠痛抱怨。 後來狠下心來每次看到菜也不管,堅決不吃不外包,不能慣著她們,連續幾年後才沒有這些為了你好的菜與過分勞動的抱怨。 最後王菊是要干涉他人內政嗎? 怎麼不去建設好自己的國家啊。不聽習主席的話難怪不想回國。

  • @kenchua5958
    @kenchua59584 ай бұрын

    用Ai繪圖說故事,不錯的嘗試。❤

  • @GEVIL123456

    @GEVIL123456

    4 ай бұрын

    AI的正確用法

  • @xjp.
    @xjp.4 ай бұрын

    聽文字陳述已經感受到那種令人窒息的感覺

  • @user-ob1le1zh2i
    @user-ob1le1zh2i4 ай бұрын

    本來我對歷史及文物、古裝都很喜歡及熱愛!可惜中國人在中國及世界各國的“騷操作”~我完全變成“非常討厭”的地步!

  • @user-mx6mr8zu3c

    @user-mx6mr8zu3c

    4 ай бұрын

    中國十X線城那些比中國人更中國的農民,日常身著羽絨衣或毛線衣、牛仔褲、美式調嘎,頭戴鴨舌帽或棒球帽、毛線帽,內襯洋人傳進來的內衣、內褲,以上沒有一項是漢服的標配。 而且就算是出殯、祝壽也穿的幾乎是旗袍或唐裝(旗袍改),而非正統漢(民族)服

  • @user-lj4sd2jr5h

    @user-lj4sd2jr5h

    4 ай бұрын

    中国政府就是要毁掉所有中国文化啦,太明显。

  • @user-qo9xg1wq8l

    @user-qo9xg1wq8l

    4 ай бұрын

    Me, too.

  • @user-lj1yk1wd3g
    @user-lj1yk1wd3g3 ай бұрын

    女兒會崩潰是因為她太乖了。真正難搞的子女你拿他不喜歡的東西給他,你拿幾次他丟幾次,你煮幾次他扔幾次,不會給你面子也絕不配合, 你付出越多他就把你的付出全當垃圾,這種子女剛好治自我感動式父母😁

  • @user-hb7qo7ni8q
    @user-hb7qo7ni8q4 ай бұрын

    殭屍肉還好,把「殭屍肉」換成「符水符灰香灰」,就是我女友他媽之前會在我女友的飲用水跟飯菜裡放的東西,被放到重金屬中毒,之前去醫院抽血抽出來都黑的還不太會流動...

  • @user-cm9mk6nn7j
    @user-cm9mk6nn7j3 ай бұрын

    根本不叫自我感動。平常對子女疏於照顧,於是用便宜的方式,在對方不需要的領域來付出。這種付出其實非常方便又廉價,卻可以拿來做大量的情緒勒索,還同時消除對子女疏於關愛的罪惡感。我今天如果真的費盡心力把女兒培養到出人頭地,我去看她還要買豬肉?我兩手空空就去了!如果女兒成長過程中,遇到困難我都拿出時間資源陪伴,我還需要自我感動嗎?她只要有心事就會找我撒嬌了。台灣人在親情上不像你們被共產黨破壞殆盡,我不太能同意小鄭的説法,甚至感到反感。親子關係極其複雜,不是自我感動一詞就能道盡。

  • @NaruKousaka

    @NaruKousaka

    3 ай бұрын

    台灣這種父母也不少喔😂

  • @user-cm9mk6nn7j

    @user-cm9mk6nn7j

    3 ай бұрын

    @@NaruKousaka 他把父母對子女的付出全部歸類叫做自我感動,讓人不能接受。

  • @user-Nimoloyo

    @user-Nimoloyo

    3 ай бұрын

    我認為他並不是這樣歸類的,你想想這其中對父母的溝通問題和說不聽,長期下來你就知道多麼崩潰,這種帶來窒息感的付出才是他想說的自我感動的父母,並不是給與正常關愛的家庭

  • @user-kr2qz2kr9x
    @user-kr2qz2kr9x4 ай бұрын

    我有發現偷酸了一個傳聞買訂閱的百萬仔😂😂😂 小鄭的頻道品質內容真的越來越棒了! 好看!

  • @gn01968711

    @gn01968711

    4 ай бұрын

    王志安嗎😂

  • @toprich5168

    @toprich5168

    4 ай бұрын

    難道說的是王痔安(字"菊花")(號"肛門王")🤔

  • @shuilu5071
    @shuilu50714 ай бұрын

    這樣的善意太令孩子痛苦了,能理解,我是站在女兒的立場的

  • @jeancheng1677

    @jeancheng1677

    4 ай бұрын

    這樣的善意,太令孩子痛苦了,我是站在母親的立場,但是我還是能理解。。。。。

  • @donnaterra6477
    @donnaterra64774 ай бұрын

    成為母親之後就想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我的母親一直給我戴高帽子,希望我成為女強人,我也如她老人家的願成為了女強人,但我並不快樂,因為那是我媽媽希望的,不是我希望的。我媽媽去了天堂之後,我也成為了我一直想成為的樣子,現在的我很幸福,和我的女兒的關係是互相尊重彼此關愛😊

  • @user-gh2tt7qs7i

    @user-gh2tt7qs7i

    4 ай бұрын

    做父母或者說對身邊的人都應該理解別人想要的,而不是造成孩子出現這種畸形而扭曲的心態>>>希望他上天堂,我就幸福了!我也有這種心理,但如果沒這種(不孝)心理,又會想到孝順的共處,一直是單方面的忍受很痛苦,所以人不是一句包容,就可以掩蓋一輩子的痛苦因素,人際關係需要彼此的“智慧”。

  • @user-md5cr5bx4h
    @user-md5cr5bx4h4 ай бұрын

    謝謝小鄭的講解,從內文中可知台灣真的與中國差很多,小鄭的貼切比喻很清楚表達兩岸之間的人民思想是徹底不同的,而非一昧地以自我意識形態強加與對方,尊重與體諒才是多元社會中重要相處之道❤

  • @kevinlee-bz8qv
    @kevinlee-bz8qv4 ай бұрын

    我真的為了中国人好 西藏 蒙古 新彊 獨立吧 🎉🎉🎉

  • @user-gf1tr4fh3h

    @user-gf1tr4fh3h

    4 ай бұрын

    我支持。我想让江浙沪也独立。如果做不到,最起码希望能成立联邦

  • @user-wh7zo1wm2f

    @user-wh7zo1wm2f

    4 ай бұрын

    小国寡民,无为之治才算是社会最理想状态。

  • @ROCTW2409

    @ROCTW2409

    4 ай бұрын

    你少說了香港、澳門

  • @peter-bm1yy

    @peter-bm1yy

    4 ай бұрын

    ​@@user-gf1tr4fh3h廣東,東北,蒙古,四川也要😂

  • @user-nb2el9pi9r

    @user-nb2el9pi9r

    4 ай бұрын

    这样它们会变得更好么?不要把统一当作洪水猛兽

  • @jayzen4808
    @jayzen48084 ай бұрын

    你跟他們講道理與理性,他們永遠只會回感情,毫無邏輯可言。

  • @xiaoyuanwanjia0613
    @xiaoyuanwanjia06134 ай бұрын

    我是马来西亚华人,我看到这个故事后,哭到很厉害,因为我正在经历着这段故事。大部分华人家长也是做一样的事。 老实讲,我好羡慕你啊。😢

  • @yuanhuianne1519

    @yuanhuianne1519

    3 ай бұрын

    辛苦了,我这里也是一样的,逃不过,只求早日解脱,不然暴躁忧郁症通通都来😅❤😢

  • @TaiwanNo001
    @TaiwanNo0014 ай бұрын

    我媽也是這樣。後來我也不溝通了,她會偷偷放過來,然後我會把她找來,當著面扔到垃圾桶。她寄過來,我會掛號寄回去。反正怎麼激烈,怎麼來,不完全阻斷她的念頭,這種事就會再發生!

  • @wenmartin1515

    @wenmartin1515

    3 ай бұрын

    不能請她換成錢匯過來嗎?😂

  • @TaiwanNo001

    @TaiwanNo001

    3 ай бұрын

    @@wenmartin1515 嗯,好方法!😁

  • @yklee618

    @yklee618

    3 ай бұрын

    我也做过和你同样的事 , 比如当着她的面把她拿来的东西丢垃圾桶, 甚至不给她开门 让她把东西都拿回去, 但是她依然坚定的继续我行我素, 我真的很想搬到她找不到我的地方生活!btw, 我试过让她不要买廉价食物给我 把钱给我就可以, 她说好 然后继续重蹈覆辙, 好声好气的劝她 也吼她骂她恐吓她 ,但是她完全不听也不改,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冤亲债主吗? 就是故意来气我 恶心我 给我添烦恼的人?

  • @TaiwanNo001

    @TaiwanNo001

    3 ай бұрын

    @@yklee618 放平心態吧!我已經不會生氣,只是做一些反制而已。

  • @wenmartin1515

    @wenmartin1515

    3 ай бұрын

    @@yklee618 開個頻道轉賣或轉送嗎?既然母親如此堅定😂

  • @rebeccateng5320
    @rebeccateng53203 ай бұрын

    從媽媽的角度,她的時代背景,吃得好是她認知的愛。只是富足的現代,女兒需要的愛,是尊重與界線。落於二端的解讀也是學習與體驗,祝福有緣人看懂這是愛的課題,而不是戰爭。

  • @user-ts2zw1wl7k
    @user-ts2zw1wl7k4 ай бұрын

    有一種愛,是媽媽覺得你很冷,很餓 有一種寵愛,是覺得貓咪要穿襪子

  • @tmkevinlin
    @tmkevinlin4 ай бұрын

    請不要汙名化自我感動。這位媽媽的做法其實就是超級無敵的自我中心,並且自私自利,只考慮自己的想法,只考慮我是為你好,這件事情我說了算。所以當別人不能接受的時候,他就覺得別人忘恩負義,事實上自己才是最下賤,該死。始作俑者令人討厭。如果我是女兒在可以自己獨立的時候,我就會離開家庭。這位媽媽完全就是情緒勒索。所以不要把這種病態的心理互動模式美化成自我感動,因為他完全不是。

  • @NormalRational
    @NormalRational4 ай бұрын

    这一期我很喜欢,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我们的“家”“国”教育与人性的发展是矛盾的。我们总说“是为了你好”,本质是一种权力所有者的霸道和傲慢,其实是在说我不在乎你真的需要什么,我觉得这样好就够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由我来定义。家庭与社会中的父权和男权都是如此。往往一句“我是为你好”,似乎动机可以合理化一切结果。之所以如此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动机可以修饰,可以夸张,因为是主观的想法,但是结果不好依旧是不好,无法修饰。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就是权力傲慢的最直接体现。

  • @camdungle6801
    @camdungle68014 ай бұрын

    AI畫的影像讚喔🎉

  • @boachang256
    @boachang2564 ай бұрын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莊子更進一步說:自己喜歡的 不要強加給別人

  • @user-mp8ok1kk3b
    @user-mp8ok1kk3b4 ай бұрын

    這不是代溝,這是個人固執而不替別人想,說明白就是自私。我有很多大陸朋友,但不管交往多久,我都很難得到對方的信任,因而我已六十幾歲,我卻沒有一個大陸朋友繼續聯絡,在台灣我們有種習慣,就是換位思考。當你要對其他人做一件事,如果我是他我會怎樣的反應,所以當台灣人說還好,其實是不好,不好吃台灣人會說好特別,說這些話只是不要傷到對方。

  • @taitaibao

    @taitaibao

    4 ай бұрын

    那豈不是害到她/他😮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這樣不會害到她/他

  • @jeancheng1677

    @jeancheng1677

    4 ай бұрын

    換位思考就是同理心吧!?

  • @chenhsin-chi6473

    @chenhsin-chi6473

    4 ай бұрын

    台灣也有這種人呀!父母對子女尤其如此。

  • @skygod1113

    @skygod1113

    4 ай бұрын

    @@taitaibao 你真的...是一個...沒有心機的...老好人 ( 是褒非貶 ) 請嘗試告知對岸 "小粉紅" 一個"事實" (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 "台灣不是中國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 當你讓"小粉紅"認知到這個事實...你覺得是會害到他(她)?!...還是會幫到他(她)呢? 上一行我個人的認知是...不但要告知真相 還要告知"認知真相的後果"(別心存善念 卻"害"到他人) 真話不一定最傷人 但卻是最正確的...你的部份觀點我認同 但是...真話也是會傷"害"到他人的...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就事論事 沒必要去強求他人追求 "事實" 善意的"謊言"(?) 在人的一生中也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最後 最最最重要的...所有的"事實" 只能由"當事人自行判斷"認知與否 同理心是很重要的!

  • @taitaibao

    @taitaibao

    4 ай бұрын

    @@skygod1113 谢谢你的告知,原来我的看法是没有客觀,非常你的提醒,讓我明白甚麼叫着善意.的謊言,

  • @user-yr9hn9id8r
    @user-yr9hn9id8r3 ай бұрын

    這個故事結局很棒呀能斷絕母女關係是多美好的結局, 極端一點的不是自我墮落濫交吸毒毀滅一生來報復父母, 更極端的就是家庭血案, 人生不是童話故事沒有大團圓結局這已經很不錯了。

  • @catblue5897
    @catblue58974 ай бұрын

    以前遇過一個同性朋友,她喜歡買東西送朋友,每次聖誕節之類都買東西送我,我就回禮了,然後跟她說下年不要再送了,下年她又送了,我又要煩惱去買一個等價的禮物,然後再說一次,下年別再送了,再下一年她又送了,我就沒回禮,然後她很生氣說為什麼你都不送回? 我就說我真不想浪費錢還要花心思要想買什麼禮物(而且她送的禮物也不是我需要的,收了也只是放一邊),然後她就周圍跟其他人說 對我好都不會珍惜之類 我是覺得你愛送就送 還要求回報就過份了,你給的都不是我想要的啊

  • @zhiqianPAN
    @zhiqianPAN4 ай бұрын

    问题是她对你的付出是要代价的,真实的目的是他要你付出达到她的要求。

  • @mandayang6502

    @mandayang6502

    4 ай бұрын

    本质是强买强卖

  • @user-lq5ge1qp7g
    @user-lq5ge1qp7g4 ай бұрын

    這位媽媽,會把分享,付出,仁慈,同理心,都曲解成自我犠牲

  • @Orange6711
    @Orange67114 ай бұрын

    我也有同樣的經驗。我小時候時,不能告訴我媽媽我不喜歡吃什麼,因爲我一說了,我的飯碗裡馬上堆滿了討厭的食物。 我會被要求吃完才能下桌,然後,她為了省電,她就把餐廳的燈給關了。我的這個記憶,應該只有4歲左右。我花了2個小時吃掉了那頓飯。她後來跟我解釋,因為她自己很挑食,所以她不希望我挑食。 不挑食才會長的健康。 我覺得中國小孩都是被虐待中長大的。中國家長永遠只聽得見自己的聲音,頗像共產黨。😅

  • @lindajiang6758

    @lindajiang6758

    3 ай бұрын

    這麼可怕的嗎?😂 那反過來說喜歡吃什麼會不會餐桌上比較有機會出現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 @rocky_talkie
    @rocky_talkie4 ай бұрын

    這位母親是自我感動,無庸置疑。但她願意寄殭屍肉就寄(我每頓飯都吃殭屍肉的哦),女兒該扔掉就扔掉。我父母之前也給我寄衣服,我喜歡的留下,不喜歡的全扔。我說這叫「斷捨離」,你們願寄是你的事,但衣服落到我的手裡,如何處置就由不得你們了。與他們吵過幾次,但沒有影響關係。而且我依然我行我素,該扔就扔,他們也就不管了。

  • @tony681216
    @tony6812164 ай бұрын

    這種家長式的自我感動~ 近幾年在臺灣稱為情勒(情緒勒索)。

  • @user-gu3qv8nv6k
    @user-gu3qv8nv6k4 ай бұрын

    很能體會這種「長輩禮貌性詢問卻忽略實際回應再強加好意」後會有的情緒起伏和爆炸心情。 不過溝通是雙向的,在每一次故事主角被母親強加好意時,都有強烈的不舒服,卻強忍著不說,或許是以前學生時期抗議母親好意時被更強力地情緒勒索,因此之後也「懶得」和母親傳達自己的不適;依舊建議有這些問題的朋友先幾次心平氣和溝通自己的「不適感」,你認為的「不適」若沒有溝通過永遠無法確認對方是否真知道你不舒服,長輩若真的是無法改變,像有些老人家真的是無法理解晚輩的觀點,只認為「啊你不懂啦!」的這種就別折磨自己了。老實說最後也真的只有兩條路:一、心中無奈卻只能接受,每一次地接受好意再每一次地背地丟掉好意。 二、撕破臉。 以前看過一個影片,是一位美國媽媽和兒子溝通「為什麼很多現代年輕人需要去看身心科」,就有提到一件事 → 以前的人其實也會有心理問題,只是他們不懂也覺得這「沒什麼」,但漸漸有些長輩長期飲酒過量、暴飲暴食,心理問題沒有改善,更有甚者會家暴甚至變成社會新聞。所以各位曾探討自己內心的年輕人(像故事中的主角),我們既然比長輩多知道這些,那更要提醒自己:有些事情我無法改變但我能先試著改變我的心情,你愛你的長輩(我相信故事中的主角也是在意自己的母親心情才會如此爆炸),但請先愛你自己,才能好好愛別人。 努力生活的各位。 我們一起加油吧!

  • @benxer
    @benxer4 ай бұрын

    常有的事,我媽也是將這種{恩情}掛在嘴邊,什麼我拿你的薪水是為了貼補家用,我自己一點都沒用,像我今天中午怎樣怎樣解決一次餐,我衣服都捨不得買什麼什麼的,後來我聽煩了,直接給她一句錢你要用不用,用在哪隨你,要丟水溝我也不在乎,別老是情緒勒索……講真的,這話說出來後心情清爽好多

  • @Ziming-jx1io
    @Ziming-jx1io4 ай бұрын

    我的母亲也是,一定要给我买鞋子,我反复拒绝了几次,并且表示因为我的跑步习惯,我更想要买跑步鞋,但是我妈还是买了,送过来,还指责我不领她的心意,我直接跟她吵了一架。类似的事情太多了,自己不吃留给我,就算我吃撑,吐在上学的路上......

  • @mater225

    @mater225

    4 ай бұрын

    加油,我跟我爸媽溝通三十多年,才成功讓他們認知到自己的問題,也多虧台灣公視拍的一連串與家庭有關的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讓這些溝通變的順利。

  • @Ziming-jx1io

    @Ziming-jx1io

    4 ай бұрын

    谢谢你的鼓励,我会继续尝试跟父母沟通,大陆这边老一辈的观念真的很令人窒息,比如养儿防老这样。有机会我也想来台湾玩一段时间,到处走走@@mater225

  • @AJ94688

    @AJ94688

    4 ай бұрын

    ​@@Ziming-jx1io就我自己的經驗是 如果已經無法用講理的方式來應對不講理的人 那就只好比他們更不講理 但這招可以說是最終手段 是如果他們已經把你逼到絕路的話才可能要用這招

  • @user-mb3bh6mj4p

    @user-mb3bh6mj4p

    4 ай бұрын

    @@Ziming-jx1io不要到了50歲才後悔自己沒有提早反抗別人對自己的剝削

  • @user-ic2wd2nz6u

    @user-ic2wd2nz6u

    4 ай бұрын

    我媽也是非買給我一棟房,我跟她溝通了好久,她不聽。一巴掌打過來,然後我就醒來了。

  • @10145894
    @101458944 ай бұрын

    我媽也是這樣,一定要人對她飆罵一頓她才知道不要就是不要。

  • @lala-uy8fi
    @lala-uy8fi4 ай бұрын

    這種不尊重對方需求的「為你好」,實質是為自己,極度自私的人 都是這樣的。尊重和愛 是會很在乎對方想法的

  • @PigSirotan
    @PigSirotan4 ай бұрын

    欽佩小鄭的觀點總是這麼犀利、不偏不倚! 我只能邊看影片邊頻頻點頭了~

  • @ff770206
    @ff7702064 ай бұрын

    一個連尊重小孩子選擇都沒有的父母,真的很可悲! 只有尊重他人,他人才會尊重自己! 一昧的強求他人接受自己的好意不是好意,是道德綁架。 無知的愛不是愛,是害!

  • @drinksowater
    @drinksowater4 ай бұрын

    期待小鄭和八炯同台哈哈

  • @user-ff4nh3gw6c
    @user-ff4nh3gw6c4 ай бұрын

    中共和中国人都喜欢“为你好”

  • @tne01
    @tne014 ай бұрын

    前有個老師給我舉的例子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極端主義的母親在他8歲的小孩身上綁上炸彈,然後叫他去跟敵人同歸於盡。眾人紛紛譴責這位母親怎麼如此殘忍,結果這位母親意正嚴詞的說道: 「我這樣做才可以讓我的小孩上天堂,我是為他好」 我是為他好真的不是你可以控制別人的理由.......

  • @user-mj6yf2ig6t

    @user-mj6yf2ig6t

    4 ай бұрын

    好像有聽過,好像是叫小孩炸以色列士兵

  • @wenlo6573
    @wenlo65734 ай бұрын

    在国外待了一段时间,回国自个过后,老妈电话我,上来就问“你咋个还不结婚”,我解释了我的理由,但她仿佛听不懂我的解释一样,还在质问我,我就直接把电话挂了,再打来也不接。 后来一段时间气氛缓和了,能正常聊其他事情了,但聊了差不多后她加塞来了句“我是为了你好,一个人。。。。还是要找个。。。”,二话不说我又把电话挂了,后面她软的来多少次,我就挂多少次,反正就是挂电话一个动作,又不影响我任何情绪,因为我明白当正常沟通走不通时,就放着交给时间吧,人生短暂,同一堵墙用同一个方法去撞没意思。 每次她在给我宣扬结婚的好处时,我心里都会特别想说“你瞧瞧你,一生追求结婚,哪一段不是过的多惨,免费的。。。”但每次都压住了说出去的冲动,因为我知道,那只是语言攻击,不是沟通。 小郑分享的这姑娘,听着挺让人心疼的,知道那么重的肉,就别去拿了吧,直接问问送货小哥愿不愿意要,愿就给小哥吧,不愿的话,给小哥几块钱,让他般忙顺手丢了。老妈放了那些肉煮出来的东西,自己不喜欢,说了她也不听的话,就当着她的面吐出来,最好能突然急性肠胃炎啥的,让老妈了解到自己的身体消化不了。 或者找个自己喜欢老妈不喜欢的东西,海囤给她,方法多得是,最不济,都能不管交给时间去处理。或者每次提到肉就心不在焉假装听不见。 哎,这姑娘听着让我感觉心疼的就是,老妈给的情绪,她都去接住了。交流嘛,就像玩キャッチボール一样,不去接,也就玩不下去了。 可能也跟年纪也有关吧,想起自己大学那会儿,也是家人来的情绪一并接住,当时还跟自己高中班主任叫苦,不过班主任那时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他可能是担心你。。。”,让我想到了我一直只聚焦在家人的行为上,但都没想过他们的动机,其实要能洞察动机的话,有互联网有AI加持的我们这一代,才不会没有应对的方法的。

  • @user-gh2tt7qs7i

    @user-gh2tt7qs7i

    4 ай бұрын

    嗯!不錯🎉煩惱生智慧。

  • @user-ks3tb9dt9w

    @user-ks3tb9dt9w

    4 ай бұрын

    有时候语言攻击也是有必要的,有的人你不攻击他,他就建立不起边界感。

  • @user-fp7yr5pb3r

    @user-fp7yr5pb3r

    4 ай бұрын

    "為我好,就多留點遺產,謝謝" (掛電話)

  • @irisrau9139

    @irisrau9139

    4 ай бұрын

    中國人的家庭成員彼此間連結性很高, 所以心理上受的影響也比較大.

  • @raku5046

    @raku5046

    4 ай бұрын

    ​@@user-ks3tb9dt9w 有代溝的人攻擊他幾百千萬次都建立不了邊界感........人與人真的無法互相理解

  • @virginia224
    @virginia2244 ай бұрын

    我跟我媽之間就是如此,每次搞得我理智斷線大暴走,彷彿我們之間頻道永遠對不上,她總是說「我是為你好……」,她總是說「我心裡以為……」,完全沒把我的話聽進去、完全沒把我的訊息看進去,真的會被氣到腦中風。

  • @reychannel7824

    @reychannel7824

    4 ай бұрын

    😂😂 有些父母是過來人, 不希望你步入後塵, 但時代改變父母也許跟不上, 您需要的是溝通, 但很多父母無法溝通 或是您放棄溝通! 再多多嘗試溝通吧!

  • @kenny-oh4ru
    @kenny-oh4ru4 ай бұрын

    這是亞洲父母的通病 "我是我妳好" 不只中國有 韓國有 日本也有 台灣當然也有 剛好最近有類似的新聞 小兄妹「日睡6小時」全年無休

  • @masaou9526

    @masaou9526

    4 ай бұрын

    中配生的小孩嗎?

  • @kenny-oh4ru

    @kenny-oh4ru

    4 ай бұрын

    @@masaou9526 不是

  • @uma.c

    @uma.c

    3 ай бұрын

    ​​@@kenny-oh4ru你在說那對以馬寶寶兄妹吧?我只能說「根本是臺灣版的sky castle」

  • @yklee618

    @yklee618

    3 ай бұрын

    新加坡也有这样的父母!还很多!

  • @yho9462
    @yho94624 ай бұрын

    這是對於某網紅的行為最深入、最徹底、最明白的總體詮釋!👍👍👍

  • @user-cb9ie8nd1k
    @user-cb9ie8nd1k4 ай бұрын

    不想理王先生 反倒是今天的主題我深受啟發

  • @aass51421
    @aass514214 ай бұрын

    現在用AI作圖片,真的與時俱進

  • @kazamajun
    @kazamajun4 ай бұрын

    雖然知道你是借題引入你想談的事 但是我還是想說一下 我快五十歲的大叔 我家以前也是很相似啊 講什麼都沒用 我最後也是破口大罵 然後被罵不笑子 後來我住在美國以後 大家講話都直來直往 我就覺得過得很輕鬆 但是回亞洲後 我幾任女朋友(日韓中港台) 在拒絕一些事之後 我就真的當成他不要了 然後他又怪我沒有去猜他的心思 或是替他多考慮一下 怪我木頭直男 其他還有很多關係都是這種樣子 說要不一定是要 我不要不一定是不要 亞洲文化雖說是那樣子沒錯 但是我覺得最噁心的是自助餐思維 你幫他想 叫做愛管東管西 你真的不管閒事了 他又說叫做不在乎他 你尊重他問他意見叫做沒主見 你真照自己意思做了又說你是大男人主義自以為是 怎樣做都不對 我認為亞洲人最大的問題不是在什麼情緒勒索 而是雙標 自己可以別人不行 發生了問題不承擔責任都是別人的錯 耍詐當成聰明 最好的例子就是所謂的孫子兵法 裡面很多內容說好聽是智慧 但是在我看多數是使詐 投機主義盛行 就不會有所謂的原則 沒有原則就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了 影片最後一段真的很噁心的道德綁架 講說不是為自己、我是為你好 少來了啦 違規違法還講話術 沒原則又雙標的人才會上的當

  • @user-ve9wk1ht4z
    @user-ve9wk1ht4z4 ай бұрын

    鄭愛國👍👍👍👍👍

  • @realxiaozheng

    @realxiaozheng

    4 ай бұрын

    👍👍👍👍👍

  • @earth4682
    @earth46824 ай бұрын

    道德綁架,我家也有 從小到工作,都沒變 也許都不會變吧,只好反抗 不然一昧順從會害死自己

  • @Ryan-gf1sz

    @Ryan-gf1sz

    4 ай бұрын

    放心,當你順從他們以後,你會發現 他們更加變本加厲了

  • @user-gh2tt7qs7i

    @user-gh2tt7qs7i

    4 ай бұрын

    以前剛當爸爸,好像對孩子曾如此說過,後來想想是我把她帶來這個混濁的世界,好像我欠孩子比較多!😂😂所以教育上很尊重孩子,但不溺愛!

  • @Ryan-gf1sz

    @Ryan-gf1sz

    4 ай бұрын

    @@user-gh2tt7qs7i 你尊重孩子,這很重要 對那些霸凌者來說,你是他們生的,一輩子給他做牛做馬都不夠還,當然更不可能對不起你,他的所有話你都得當成聖旨

  • @reychannel7824

    @reychannel7824

    4 ай бұрын

    😂😂 有些父母是過來人, 不希望你步入後塵, 但時代改變父母也許跟不上, 您需要的是溝通, 但很多父母無法溝通 或是您放棄溝通! 再多多嘗試溝通吧!

  • @user-gh2tt7qs7i

    @user-gh2tt7qs7i

    4 ай бұрын

    社會老是要人們包容,缺乏面對問題,其實義務教育該上心理課程,加強人際間了解,高中最好上老人照護,這樣面對老年父母,雖然溝通常鬼打牆,但最終至少知道是老年會出現的問題,心中不會糾結太久,最近跟母親爭執後,最後一段話是:從她身上看到我老了決定多聽孩子的話,因為我老了大腦不斷退化,但可能退化了,還是固執。

  • @gracelin2698
    @gracelin26984 ай бұрын

    我曾經在新聞中看到王一直問計程車司機(女性)月收入多少 那位司機已經很委婉的回答 但他好像非要得到答案似的繼續追問 我看著非常反感覺到他沒禮貌也沒教養 不想回答他的問題已經是最明顯的拒絕 而他還不依不饒的繼續糾纏 是看司機好脾氣沒翻臉 還是看她是女性覺得可以欺負 是要回答你每月收入10萬過的很好呢? 還是要回答你只有月收3萬都不夠吃喝 那個回覆他會比較滿意呢?

  • @da36gr3ykl

    @da36gr3ykl

    4 ай бұрын

    他能三次主動要求信民基金會也發邀請函給他當觀選團一員,就知道他多麼不尊重活動主辦方。

  • @JUN-today
    @JUN-today4 ай бұрын

    我最近才被我媽和外婆洗臉,用這種自我感動的方式想要我換工作,一天到晚嫌棄我的工作,說是為了我以後能結婚買房的規劃,我根本不想要那些,還否定我在工作上的學習和進步,根本沒問過我學到什麼只看薪水福利😅

  • @MIAOSON-MINOS
    @MIAOSON-MINOS4 ай бұрын

    噢真是太棒了!!!!恭喜這個年輕女生!!!!!!

  • @Cls7311
    @Cls73114 ай бұрын

    不 但凡是牆國外的正常人都不會同情這個媽媽的😊

  • @cardlu6190
    @cardlu61904 ай бұрын

    小鄭update 真快,直接改用AI耶😍😍

  • @shin-pq1ft
    @shin-pq1ft4 ай бұрын

    王很擅長一套邏輯倒錯的論述方式,若缺少識讀能力很容易被他帶偏,很需要小鄭這樣分析其思維方式將其一一論破。 像是他認為鐵鏈女雖然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但解決了她的溫飽,讓她得以生存,也解決貧困農村男性的需求,有利維持社會穩定, 批評那些認為應該重判的人是沒有考慮這些身心障礙的婦女的生存。 像是他認為胡鑫宇案就是自殺,那些懷疑死因不單純的人只是在自我滿足對中共政府的質疑,並不是真的關心這些孩子。 像是他把中共對宗教的限制及迫害解讀成是在促進宗教世俗化,對於一些中共的維穩手段他認為有其必要性, 然而共產黨要的不是宗教世俗化,要的是宗教忠於黨。 王評論宗教時說:「它控制你的婚姻、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對政治運作、經濟生活、對家庭生活、對日常行為進行干預,幾乎控制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但在現實中真正有能力對全體中國人的日常行為進行干預、控制著每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其實是中國共產黨。 若依照他的邏輯,那真正需要"世俗化"的應該是中國共產黨。 王把民主社會對平等與公平的追求,偷換概念成是在自我滿足,是在感情用事而非理性思考,是在影響社會穩定, 他的不少影片都有意無意地透露這種操作及解讀角度。 他離開中國後可以自由的採訪,卻仍無法自由的思考,思想邏輯仍是與在中國時相同,仍是與中共的立場一致。 有網友形容王,就像是一帖低劑量毒品, 若你中毒成癮已深,或許可以吸食它作為戒治手段,並避免產生戒斷症狀, 但低劑量毒品終歸是毒品,若你本是身體健康的人,就不需要特地去碰它,它反而會在你體內逐漸累積,最終也引發中毒反應。 看他過去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就能更了解此人的本性, 他認為共產黨有糾錯機制,在批評中共時把大部份的責任都推給腐敗官僚,從不批評產生出這群腐敗官僚的共產體制, 或是中共官僚是為了安撫"某些民粹"才做出錯誤的決策,錯的是那些"民粹",而那些"民粹"往往正是對中共體制及作風抱持反對意見最強烈的人。 批共到最後再偷渡一些為了繁榮對人民粗暴和不近情理也是不得已的,中共的維穩手段其實也有其必要性的論述, 然後把話題帶到西方文明跟台灣也沒多好,以民主制度也不比共產好作結尾。 看久就知道他真的有動情緒在罵的對象一直是中共最討厭的群體,而不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體制本身。

  • @shin-pq1ft

    @shin-pq1ft

    4 ай бұрын

    不管今天陳律師排在第幾名王都會認為是在打悲情牌,就算是Tammy Duckworth他大概也會覺得她是靠賣慘、消費自己才能從政。 他無視陳律師克服了如此的身體障礙,所達成的成就及學識更遠勝多數人, 他把身障人士上台僅當做利用他的身體障礙做情緒動員,只能作為造勢工具, 只是利用陳律師的殘疾拿來當選舉工具換取同情票,跟中國那些賣弄煽情的節目一樣, 而不是去了解談論他在台上的演講內容所展現出的克服自身命運的堅毅對社會的啟發, 無視對方做為公民的個人意願,同樣有著公民參政想貢獻自己的力量參與推動社會進步的抱負及理想。 他才是把陳律師當成他嘲諷民進黨的表演工具。 陳想要的是平等的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而不是施捨的保障名額。 他認為自己是因為受到民主社會對身障者的照護及公平待遇才得以獲得如今自身的學識及專業能力, 所以也想盡自己的能力回饋社會,追求與常人公平競爭,而非靠禮讓保送。 他說:「全台超過120萬身心障礙者,並非所有人都像我一樣幸運,能夠實現自我價值。」 「作為民主社會,台灣障礙者有能力、有意願透過參選貢獻社會,不僅是平等權利,也應該被鼓勵。」 因此他也想要回饋社會,讓社會更能注意到弱勢群體需要的協助與公平機會。 而王只會用標籤化與邏輯錯置,淺化公共議題的討論與衡量標準, 對民主選舉採訪抱持著膚淺的關注角度更顯示他做為記者的業務能力不足, 事後兩人的公開回覆的態度,也展示了兩人氣度的雲泥之別。

  • @da36gr3ykl

    @da36gr3ykl

    4 ай бұрын

    王的話真的在放毒,不碰最健康。

  • @user-ds1pe2ri3s

    @user-ds1pe2ri3s

    4 ай бұрын

    在一个极权的国家里,你认为铁链女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别拿你那边的制度说事,中国属权贵国家没有这种制度 胡鑫宇这案件除非王志安他自己能在中国自由深入调查,否则没有证据的论述均属推论,他以当前警务单位给出的调查结果为依据有何问题?用立场说话毫无意义 你评论宗教的时候先去看看伊朗是什么东西?中国共产党只是个披着唯物主义外皮的宗教主义政党,说明宗教这玩意本身要么受限制要么消灭,法轮功还有练大法不用吃药看病结果害死人的例子,你用不用去洗一洗? 你后面的那些论点已经不是建立求同存异的角度,就是必须一致的角度,否则就是异端,至少王志安他表达他的观点并没有像你或其他人这样要求别人也跟自己一样的观点,他有他的观点,我有我的观点,讨论不出结果就不需要继续讨论下去,与自己观点不一样的评论他也不删除也基本不会去拉黑别人或直接把别人吊起来婊“例如置顶” 大外宣的附加条件是不能伤害党中央的形象,最多允许骂地方政府,然而王志安骂过党中央也否定过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维,这种人能当大外宣?就算是习近平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公开骂习近平,他王志安有何资格能有这个特权?

  • @user-ds1pe2ri3s

    @user-ds1pe2ri3s

    4 ай бұрын

    @@shin-pq1ft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笑话就是意志能克服身体残缺,和毛腊祖说人定胜天然后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一样,不一样的也不过是“多数人的独裁”和“一个人的独裁”的区别罢了,他要真能完全克服身体残缺的话就别让他母亲去推他上去而是让他用自己的力量把自己推上去,考取法学系博士也别靠自己的母亲,自己动手写去?都不过是在逃避现实的残酷而已能别把这种事情捧上神坛?

  • @myron9923

    @myron9923

    4 ай бұрын

    ​@@user-ds1pe2ri3s感覺你有點太自暴自棄

  • @RoseHolySword
    @RoseHolySword4 ай бұрын

    感謝小鄭用心的影片,看得人很治愈。

  • @mwu707
    @mwu7073 ай бұрын

    這個「我是為你好」的例子實在太扎心。孩子也受傷了,沒辦法好好回應母親的情緒勒索,導致兩人都傷得更重。

  • @user-bp3ns1pw1z
    @user-bp3ns1pw1z4 ай бұрын

    例子中的媽媽在自我感動的同時還進行了控制與貶低兩個行為 並不只是自我感動

  • @user-qf2mi3lz1l
    @user-qf2mi3lz1l4 ай бұрын

    當兵都聽過一句名言"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 所以人生要走的遠,不是正確的事做多少,而是要長眼別做錯事,做錯了也要會知錯能改。

  • @joshuareg999
    @joshuareg9994 ай бұрын

    我身邊也有這樣的父母, 但事實又不一定是這樣. 我從子女處聽到, 也是都告訴母親, 不用為他準備晚餐. 但母親總是會留一份, 有時是煮好了, 有時只是食材. 女兒回到家總會問要不要為他做晚餐, 煩死了. 和他母親傾談, 原來有次女兒說不回家晚飯, 但回到家說甚麼沒為他準備晚飯呢? 當時大家還是用語音電話, 也沒留錄音, 事後也不知是誰記錯, 還是約會沒吃飽. 給果母親總是為子女留一口飯, 怕子女想吃時沒一口飯吃. 現代有錄音, 2母女才不用為此爭拗. PS: 也有母親是相反, 留小朋友在家而去了賭博耍樂, 沒為家人煮晚餐, 小朋友要餓到第二天才有吃的東西.

  • @sherlie52315
    @sherlie523154 ай бұрын

    王志安長得越來越像中國那隻維尼熊耶😂 簡直是相由心生😂

  • @user-ds1pe2ri3s

    @user-ds1pe2ri3s

    4 ай бұрын

    相由心生是佛说,同样你觉得别人像谁的时候是因为你想的是谁而已,建议把你这句话对你自己说

  • @sjlin693
    @sjlin6934 ай бұрын

    推薦一本書,蘇絢慧《受害者情結》,用書中的理論解釋會更加容易,跟您分享~

  • @alece3611
    @alece36113 ай бұрын

    我媽也是這樣,說過不要的東西還會堅持問兩三次,偶爾會直接拿過來

  • @Kuei0417
    @Kuei04174 ай бұрын

    就跟台灣電影“孤味”一樣 講述的就是以一個勤勤懇懇無條件為家人付出傳統女性為主軸 但因為她只懂得付出,不懂得傾聽的特性 搞到四代的家庭關係一團糟 最後才因一個訊息學習到放下 才饒過別人,也饒過自己

  • @kaiwang6096
    @kaiwang60964 ай бұрын

    看着小郑扎扎实实一点一点的把订阅和点击量做起来,真替你高兴,继续加油哦。

  • @julientyt
    @julientyt4 ай бұрын

    這就情勒啊 前陣子台灣討論的很熱烈 也蠻多書探討這個情況

  • @user-kr8xl6fx6g
    @user-kr8xl6fx6g4 ай бұрын

    好看又好听太👍了……

  • @jacku159
    @jacku1594 ай бұрын

    通常家長以為我好起頭,我就會說:「為你好我建議你不要再用為你好起頭跟別人說話」,現代問題要用現代手段。

  • @stevelin6546
    @stevelin65464 ай бұрын

    台灣也有個典型的故事,就是老阿嬤為了給孩子治病而去求符水,結果孩子反而因為延誤就醫死了 雖然出於好心,可是孩子卻死了...

  • @yuanhuianne1519
    @yuanhuianne15193 ай бұрын

    在这种环境下,对方为你好,但是处处都是窒息的地方,感觉就像是又恨又爱的感觉,希望大家遇到这种父母能早日摆脱❤😅😢

  • @mirandawang9743
    @mirandawang97434 ай бұрын

    小鄭這則影音真的是高! 深入淺出, 針貶要害! 貫通個人>家庭>乃至家國深層的冰山! 是一篇值得大家玩味的創作! 非常感謝有這樣的分享!

  • @user-wh7zo1wm2f
    @user-wh7zo1wm2f4 ай бұрын

    我觉得故事讲的是控制欲的事。中国式家长最大的毛病就在于他们总希望掌控一切,而独立人格则是他们讨厌的东西。

  • @user-lq5ge1qp7g
    @user-lq5ge1qp7g4 ай бұрын

    不管你作出的是不好的事,還是善事 都要有為自己行為負責的想法 不是說你作的是善事就可以隨便強塞給別人

Келес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