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融合將會是下一世代的明星產業!?半導體將成為傳統產業?曲博帶你直擊台灣第一家核融合新創:台美合作「聚界潔能」!

Ғылым және технология

※曲博官方Line群正式開張,歡迎大家加入,一起從討論中成長!
加入連結 👉 ansforce.page.link/Drjline2
※曲博頻道會員已開啟,想要加入的伙伴可以直接點選這個連結,一起讓科技成長茁壯!👉 ansforce.page.link/JoinYT
※曲博科技教室所有的影片可以在這裡直接用關鍵字搜尋👉
ansforce.page.link/Drjlist
🏮【科技最前線 EP47】聚集能源、造福世界!曲博帶你直擊台灣第一家核融合新創:台美合作「聚界潔能」!🏮
現行的核能發電屬於核分裂,因為會有核廢料的汙染以及核安問題,許多國家在使用上都得格外小心,前陣子美國能源部開記者會宣布,核融合發電首次達成淨能量增益,這個人類追求的能源終極解決方案,有解了嗎?
核融合近在眼前遠在天邊,過去我的影片中有講到,人類距離真正能夠讓核融合發電實現商轉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今天我將帶你實際走訪聚界潔能公司,並且參觀他們的實驗室,帶大家一探究竟!
00:00 開場大綱 | Intro, Summary
01:46 聚界黃國興博士背景
03:34 聚界核融合技術與競爭對手不同
05:05 聚界核融合的發展階段
06:45 聚界產品及未來發展方向
09:10 綠蒸氣
10:43 下一世代電能產生方式
12:11 聚界潔能如何在台灣建立核融合供應鏈
14:19 聚界潔能實驗室
15:20 鼓勵年輕人投入核融合新興產業
15:52 核能、核融合教育如何發展
訂閱我的KZread頻道:ansforce.page.link/DrjYT
按讚粉絲專頁,掌握最新趨勢:ansforce.page.link/DrjFB
【知識力專家社群】
www.ansforce.com
歡迎加入知識力官方Line
bit.ly/ansforceline
#核融合 #台美 #聚界潔能 #人造太陽 #核能發電 #核融合發電 #再生能源 #風力發電 #太陽能發電 #AlphaRing #托卡馬克 #能量淨增益 #永動機

Пікірлер: 606

  • @user-fl1sc7qd3p
    @user-fl1sc7qd3p8 ай бұрын

    曲博訪問的很到位,專家就是專家

  • @user-zy7rj4qh3m
    @user-zy7rj4qh3m9 ай бұрын

    期盼你們成功偉大!加油

  • @attic1project776
    @attic1project7769 ай бұрын

    這集節目內容深入且廣泛,還走訪實驗室🧪,太精彩了👍

  • @ytg6352

    @ytg6352

    8 ай бұрын

    那是實驗室嗎?比較像產品陳列室。

  • @attic1project776

    @attic1project776

    8 ай бұрын

    @@ytg6352you’re right!

  • @scarwind8067
    @scarwind806726 күн бұрын

    希望第一個核融商業化在台灣出生直接照亮世界, 給相關技術人們祝福集氣繼續加油。

  • @shan-mingyang5824
    @shan-mingyang58249 ай бұрын

    棒棒棒!台灣加油!

  • @user-lt3bt1ej4b
    @user-lt3bt1ej4b9 ай бұрын

    真期待核融合能成功,用之不盡的潔淨能源🎉👍👍👍

  • @happyplace2live

    @happyplace2live

    8 ай бұрын

    還是要先投入能源

  • @CCPTiananmenMassacre8964

    @CCPTiananmenMassacre8964

    Ай бұрын

    電壓需要10萬伏特,非常耗能

  • @sjcabbw
    @sjcabbw9 ай бұрын

    講得很清楚 , 聽得很模糊 , 標準的marketing talk , 「竹篙鬥菜刀」 ! 17:11 20年, 30年, 40年 ... 所以適合玩的是現在 10歲以下的小朋友. 此篇有點像業配 , 但看到很多業問 , 感覺很欣慰 . 「核融合研究」 和 「核融合發電 」差就接A , 要投資的須謹慎 .

  • @user-im5qt9ts5x

    @user-im5qt9ts5x

    9 ай бұрын

    對,核融合發電目前還在研究階段,還處在投入能量大於產出能量,當投入能量大於產出時,可以去報諾貝爾獎了!!! 內容就是設備商賣設備!

  • @zhchbob

    @zhchbob

    9 ай бұрын

    恰恰相反,这家公司的卖点是不需要实现核点火(高倍值的净能量增益)就可以产品上市赚钱,他们首先瞄准的是教学(5000万美元)和医疗市场,然后才是工业绿蒸汽市场。

  • @sjcabbw

    @sjcabbw

    9 ай бұрын

    總共就5000萬美元是很丟臉的小市場 , 賣幾台PC就有了, 哪裡需要用到爭取諾貝爾獎的PhD. 何況這5000萬美元還不一定夠付薪水和研發費用呢. 醫療設備更是難賺 , 等政府核准了你的執照 , 說不定核融合發電都實現了. 癡心說夢話, 餅畫得太唬爛.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他們的東西還沒有發表,論文也還在內部審查,所以他們真正進行核融合的設備沒有給我們拍攝,我建議等年底他們的論文發表之後,經由全球科學家同儕審稿,大家一定會提出許多問題,再決定是不是有突破性的技術吧!

  • @whatispeace

    @whatispeace

    9 ай бұрын

    可是你能否認這產業是未來產業的事實嗎?

  • @yuhsienlee1505
    @yuhsienlee15059 ай бұрын

    謝謝

  • @jenjen1260
    @jenjen12609 ай бұрын

    這東西並不是用來作為大家想像中的那種大型發電式反應爐,目前應該算是用來插電之後當一個淨能量增益的加熱器,可以用在一些需要產生蒸氣或是加熱的地方,效率比直接用電阻發熱來的要高這樣的應用,所以跟國外大型實驗室做的那種核融合反應器應該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 @zhchbob

    @zhchbob

    9 ай бұрын

    你的理解非常正确,但是这其中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因为只要有能量增益就可以逐渐提高融合效率,最终达到净点火目标。 我很赞赏这家公司的研发思路:第一步市场化核融合教学仪器,第二步开发出比较赚钱的医疗设备,第三步实现工业和家电设备的绿能增益(若能走到这一步公司就成功了),最后持续提高增益效率,实现小型商业发电和船舶、汽车的能源替代。 要达到以上目标的关键技术有两点:1.该技术应该很容易实现小型化甚至迷你化;2.该技术必须避免任何中子流的产生(除非为教学或者医用目的);3.该技术无需大体积高温高压材料,能够实现低成本。若想进入日常生活和生产,H-B聚变是最好的。

  • @us3230

    @us3230

    9 ай бұрын

    @@zhchbob H撞擊B產生He氣體,是否會造成靶材的空洞化,使得靶材必需常常更換?

  • @ntr1381

    @ntr1381

    9 ай бұрын

    大概可以拿來合成東西?

  • @zhchbob

    @zhchbob

    9 ай бұрын

    ​@@us3230 并不知道这个装置的具体机制,等他们申请专利发表论文后才能清楚。

  • @mikslids7083

    @mikslids7083

    9 ай бұрын

    發電事業都是各國政府當地產業,尤其是未來的核融合發電更是各國政府的重大國安問題。因此核融合發電廠外國供應商能賺的錢是知識產權、系統建造設計、核心關鍵組件、運營顧問費用(讓核融合發電站賺錢的管理方案)、售後服務。你沒核心技術知識產權,不被信任的系統建造設計、關鍵組件沒能力製造、運營規劃管理顧問不被接受,當地政治關係、外交關係,則很難吃到這行飯。中國的形象要賣發電整廠輸出到發達國家是天方夜譚。 台灣聰明,發展核融合發電產業策略,先從與美歐發達國家合作供應鏈切入合作,形成上下游互相擔保商務關係,就容易被帶入進去美歐市場。同時發展台灣擅長的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台灣具備彈性開發製造完整的衛星產業鏈,產品東西一作小,美歐廠商肯定比不過台灣。台灣加油!

  • @yangdajang
    @yangdajang9 ай бұрын

    祝願成就!

  • @user-mp8gs8yt1v
    @user-mp8gs8yt1v4 ай бұрын

    謝謝!

  • @Ansforce

    @Ansforce

    4 ай бұрын

    謝謝你的支持!

  • @ZaitKirk
    @ZaitKirk9 ай бұрын

    真是太棒了,以後車子也直接用核融合做為動力來源

  • @user-lx7yw8hk9c
    @user-lx7yw8hk9c3 ай бұрын

    很棒的內容

  • @frankcheng9660
    @frankcheng96609 ай бұрын

    大型核融合能源實驗研究已經進行了六十幾年,而且有很多科學進展,世界幾個大國出資超過一百億美元共同建構的ITER機器也將開始運轉,它也只是要驗證可以持續產生比輸入能量大大約5倍的輸出能源。但是桌上型核融合是天方夜談,是新創公司要在台灣吸金,希望政府與投資人不要被騙,貴節目沒有這方面的科學知識,但是卻已經在替他們宣傳桌上型核融合機器。

  • @aaaaa-yv1zr

    @aaaaa-yv1zr

    9 ай бұрын

    I can't agree more.

  • @andrewchen6720
    @andrewchen67209 ай бұрын

    讚讚讚!加油加油再加油!

  • @ming-chungkan4620
    @ming-chungkan46209 ай бұрын

    有其他兩家公司也是用相近的技術,(氫+硼11融合)而且都有論文發表。台灣團隊也應該先發表論文,再來募資。

  • @isabelmiller9456
    @isabelmiller94569 ай бұрын

    二氧化釩跟鐵可以製造超導體,氘+氚→氦+中子 可以產生電。

  • @celine118
    @celine1189 ай бұрын

    要有這種遠見的領導人,才能領導台灣

  • @kaddyshen4312
    @kaddyshen43128 ай бұрын

    好節目

  • @JKD357
    @JKD3579 ай бұрын

    主要是吸引投資人投資.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 @twn10

    @twn10

    9 ай бұрын

    講難聽點叫做騙吃騙喝

  • @mikslids7083

    @mikslids7083

    9 ай бұрын

    發電事業都是各國政府當地產業,尤其是未來的核融合發電更是各國政府的重大國安問題。因此核融合發電廠外國供應商能賺的錢是知識產權、系統建造設計、核心關鍵組件、運營顧問費用(讓核融合發電站賺錢的管理方案)、售後服務。你沒核心技術知識產權,不被信任的系統建造設計、關鍵組件沒能力製造、運營規劃管理顧問不被接受,當地政治關係、外交關係,則很難吃到這行飯。中國的形象要賣發電整廠輸出到發達國家是天方夜譚。 台灣聰明,發展核融合發電產業策略,先從與美歐發達國家合作供應鏈切入合作,形成上下游互相擔保商務關係,就容易被帶入進去美歐市場。同時發展台灣擅長的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台灣具備彈性開發製造完整的衛星產業鏈,產品東西一作小,美歐廠商肯定比不過台灣。台灣加油!

  • @user-hz6qz9ft9e

    @user-hz6qz9ft9e

    9 ай бұрын

    ​​@@twn10當年台積電也不是這樣大開空頭支票,當年碰閉無數,一堆人覺得國外做那麼好怎麼可能成功,如果不是後來把2成股份賣給飛利浦,才換取到政府投資5成,今天就沒台積電了。

  • @Joe-cb7vw

    @Joe-cb7vw

    9 ай бұрын

    只有你說的中肯

  • @twn10

    @twn10

    9 ай бұрын

    @@user-hz6qz9ft9e 你是不懂台積電歷史還是中國來的故意造謠? 台積電的發源肇始於小欣欣豆漿店,就是今天南陽街的美加大樓旁邊。 上網去查小欣欣豆漿店以後再來這裡,免得鬧笑話。當然你中國來的造謠是很正常。

  • @pcchiu4027
    @pcchiu40279 ай бұрын

    有待觀察

  • @user-mk8xv7ek7z
    @user-mk8xv7ek7z9 ай бұрын

    未來運用到每一個車子家庭,大樓社區以後到處都可以省電,大小合適台灣發展。

  • @user-fr7bc5jo7y

    @user-fr7bc5jo7y

    9 ай бұрын

    Helion 希望能打造尺寸跟運輸木箱差不多大的核融合反應爐,每個反應爐容量約 50MW,約可為 8,200 戶美國家庭供電。

  • @aaronlee9754
    @aaronlee97549 ай бұрын

    1:49 黃國興博士 成大、台大、猶他大學博士, 在 Seagate 27年, 唯一北美華裔副總裁。 6:45 聚界潔能有2個產品, ion bean, Linear Reactor。 7:30 找了很多專家來驗證。要在世界上的期刊、有名的雜誌發表 8:18 離子束研發已經完成了, 開始在做商業化, 準備要賣1000台給全世界大學跟研究機構 9:36 綠能, 現在1小時是100KG, 相當於 40KW, 再把它放大上去 100KW, 甚至到MW

  • @user-fr7bc5jo7y

    @user-fr7bc5jo7y

    9 ай бұрын

    講一大堆沒用, 看看 美國 Helion Energy, 都做到第 7 代 prototype.

  • @user-gu3vc1xn4w

    @user-gu3vc1xn4w

    9 ай бұрын

    商業化能產生離子束的機器 早已很多 不知它們有啥特別的

  • @user-mvyWHEiBOOvh6zSv2sdKCAE7U
    @user-mvyWHEiBOOvh6zSv2sdKCAE7U9 ай бұрын

    挖靠台灣之光All in

  • @user-nl8yx3qy7y
    @user-nl8yx3qy7y9 ай бұрын

    如果記得我之前在台大實驗室直播前評論LK99的故事. 這, 我有相同預感...

  • @user-vq6hc9im9l
    @user-vq6hc9im9l9 ай бұрын

    台湾人才,真的好多又好样,敬佩💯💯💯👍

  • @sun10003
    @sun100039 ай бұрын

    核融核要商轉,要先研發出核融核動力車輛,核融核動力飛機,無限續航,並且要親民價才能。

  • @rxe2004
    @rxe20049 ай бұрын

    腦中浮現疑問:過去如透明手機及水動力汽車,都證實是騙局! 希望且祝福這家公司能成功

  • @PoleVault044
    @PoleVault0448 ай бұрын

    Interesting…

  • @ALBEVA
    @ALBEVA9 ай бұрын

    原子可說是宇宙最堅硬的東西 (更精確的是處於夸克禁閉的質子或是夸克本身....說不定黑洞也無法破壞😅),要說有那麼簡單(超小型裝置)就創造核融合,那這宇宙的東西豈不一個不小心就"變質"了😅

  • @user-DD418

    @user-DD418

    9 ай бұрын

    對阿宇宙的東西本來就容易變質

  • @xiaoyangxue3967

    @xiaoyangxue3967

    9 ай бұрын

    不变质你哪来的哈哈

  • @ALBEVA

    @ALBEVA

    9 ай бұрын

    @@xiaoyangxue3967 建議這種程度就別再說了....

  • @danielchen5805

    @danielchen5805

    Ай бұрын

    聽起來更像高中課本的某個化學反應放出來的熱量!!。

  • @whitepanther785
    @whitepanther7859 ай бұрын

    誠摯的請教博士們關於聚界的協力廠商,有哪些是適合可以給年輕人設廠代工的呢?謝謝!

  • @icet341

    @icet341

    9 ай бұрын

    想体验几乎全民说谎拍马为荣的社会么?想亲身体验随处冤假错案的黑暗社会么?!。! 普通人民都是当官财产他们眼里就是牛马,什么大国制造和你平民什么关系?监管科技发达就是平民的荣光福报,快进工厂无私为政绩加班! 敢开放媒体网络么?敢公开讨论历史么??敢公开讨论民生么?敢公开讨论官员么?敢公开讨论施政么?敢公开讨论国家么?什么都不敢公开把普通人民当贼防,背地把说真话的都禁言封号,粉饰全民谎话拍马屁造神运动,装什么为人民服务?还24字核心价值观掩耳盗铃自己高级讽刺自己?不就是封建独裁包装出来的神棍么!万一给他称霸世界人民都得弱民政策教化圈养!俄罗斯主导世界不爽就杀人,神仙国主导世界监管科技发达不爽就封禁制造黑暗,你们还有机会在这展示文学才华?香港案例还不能惊醒世人?他们不怕香港独立而是怕香港传播人民权力思想给内地!他们害怕普通人民强大政权不保

  • @Ansforce

    @Ansforce

    7 ай бұрын

    聚界的產品還在實驗室,必須先和企業合作成實際可以量產的產品,協力廠商他們還不方便公開,過一陣子有消息我再來分享。

  • @kathryn8938
    @kathryn89389 ай бұрын

    能源光不可失去。環保。

  • @mikslids7083
    @mikslids70839 ай бұрын

    發電事業都是各國政府當地產業,尤其是未來的核融合發電更是各國政府的重大國安問題。因此核融合發電廠外國供應商能賺的錢是知識產權、系統建造設計、核心關鍵組件、運營顧問費用(讓核融合發電站賺錢的管理方案)、售後服務。你沒核心技術知識產權,不被信任的系統建造設計、關鍵組件沒能力製造、運營規劃管理顧問不被接受,當地政治關係、外交關係,則很難吃到這行飯。中國的形象要賣發電整廠輸出到發達國家是天方夜譚。 台灣聰明,發展核融合發電產業策略,先從與美歐發達國家合作供應鏈切入合作,形成上下游互相擔保商務關係,就容易被帶入進去美歐市場。同時發展台灣擅長的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台灣具備彈性開發製造完整的衛星產業鏈,產品東西一作小,美歐廠商肯定比不過台灣。台灣加油!

  • @user-nd2lq6gj5f
    @user-nd2lq6gj5f9 ай бұрын

    核融合強勁發電力,若要私人企業興建,要公開性投標,最低價,並品質要監控下者得標。

  • @user-gb8oo4qb8o
    @user-gb8oo4qb8o9 ай бұрын

    看你們設備大概只能產生化學能,目前我看到核融合只有兩種方式,原料主要是氘(自然界就有)及氚(需要人造產生),要將這兩種氣體產生核融合只有兩種方式一是高溫(1千萬度~1億度看設備條件)但這種方式是清潔能源,另一種用gamma射線加溫度產生核融合,這種產生核融合放射線很強,但是是低溫核融合,世界最看好方式還是托克馬克方式,目前成果輸入輸出功率比100:1,美國那種方式效率更低,產生功率只能燒一壺水,還不如提供冷氣機的電能,開發已經60年,未來再看看吧!

  • @user-nd2lq6gj5f
    @user-nd2lq6gj5f9 ай бұрын

    若美台合資興建,也可以,開出來價錢要公開化

  • @UncleTech
    @UncleTech9 ай бұрын

    想到“台灣連一顆像樣的引擎都造不出”的爭議,屬於差不多的問題。

  • @wenxuejun4338
    @wenxuejun43389 ай бұрын

    这个核融合用的燃料什么? 氘+氦3还是 H+B11?

  • @user-os7mo4so7g
    @user-os7mo4so7g9 ай бұрын

    終於有下文了

  • @uranusnini
    @uranusnini9 ай бұрын

    真期待,只要有了核融合,一堆東西都不是問題了。

  • @user-zs7hc4mv1d
    @user-zs7hc4mv1d9 ай бұрын

    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另外一個能源聖杯,而且實現在台灣這個土地上。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 @user-ip5ws8pp1w

    @user-ip5ws8pp1w

    9 ай бұрын

    台灣民間發展小型核融合都說成是燈泡,企業發展就說成是核融合,真的是很奇怪的現象?

  • @chenmacgyver

    @chenmacgyver

    9 ай бұрын

    唱衰台灣已成習慣 說點好的就又酸又雕 心態可議 真的是個很奇怪的現象

  • @user-ip5ws8pp1w

    @user-ip5ws8pp1w

    9 ай бұрын

    @@chenmacgyver 不是唱衰,而是心態的問題,台東高中生發展出來核融合技術是直接取電,這才是真正的核融合技術,把別人的成果說成是燈泡,那就嚴重了,連最基本的科學家精神都沒有,這樣都行為,如何認為自已製作的是核融合,與台東高中生一樣都是發光,還不就是燈泡嗎?

  • @chenmacgyver

    @chenmacgyver

    9 ай бұрын

    @@user-ip5ws8pp1w 你說的也有道理 都是鼓勵 只是站在不同立場

  • @user-ip5ws8pp1w

    @user-ip5ws8pp1w

    9 ай бұрын

    @@chenmacgyver 不是鼓勵,而是唱衰。

  • @user-dg5bq4op4e
    @user-dg5bq4op4e9 ай бұрын

    若能成功就太好了,但真的很難想像臺灣這個小地方能搞核融合

  • @MrLeecn
    @MrLeecn9 ай бұрын

    看到那个核融合装置,让我想到伊丽莎白·霍姆斯

  • @user-my3mk5rb3q
    @user-my3mk5rb3q9 ай бұрын

    🎉❤真的讚!我們良善、可愛、正義的🇹🇼人民要做先知先覺的人,也要做真知酌見的人🎉

  • @billshen7105
    @billshen71059 ай бұрын

    怎麼加速?核融合後產生電子?核融合後沒有熱能?中子、質子取出來放冰箱嗎?不趁新鮮先用?

  • @MrNelsonhsieh
    @MrNelsonhsieh6 ай бұрын

    核融合燃料是氘氚,由海水分離燃料,分離機電要花費,才能純燃料。風光發電不需要燃料。

  • @wbk5wbk
    @wbk5wbk9 ай бұрын

    我是個軍事迷,我很希望貴公司可以跟中科院合作。另外還有一個研發方向勍是微型化和平價化,如果小到可以裝到電子手錶裡,那幾乎所有用到電的東西都能裝核融合發電裝置,這樣可能賺的比蘋果手機還多

  • @twn10

    @twn10

    9 ай бұрын

    你會失望的。今天的中科院院長已經不像當年黃孝宗院長那種麻省理工博士又是美國火箭製造公司退休的尖端技術人才。 今天的中科院長是當年連大學都考不上,從四流軍校畢業的人,他的教育履歷甚至連學英文都要擺上去。 他能當上院長只因為他是四流軍校畢業而已。 那麼你認為大學都考不上還要補習英文的人能搞懂核融合技術?能帶領中科院搞出什麼成就嗎?

  • @taorente7438

    @taorente7438

    9 ай бұрын

    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對台灣的國防安全更加重要。 台灣的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造出來後,台灣自製潛艦將升級成用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作動力的核能攻擊潛艦!這就是為何台灣學日本目前只造全鋰電池動力潛艦的原因了。未來待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成熟後,日本台灣的潛艦動力艙都將更換掉佔大量空間的鋰電池組,改成用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組作動力,使潛艦能長久靜音潛航在海底作戰使用,直至報廢。

  • @wbk5wbk

    @wbk5wbk

    9 ай бұрын

    @@taorente7438這商機大到無法想像,又假如現在的陸、海、空載具都變成核融合馬達, 這些加一加都有好幾億具,航運業也可能更省成本?

  • @JAWang1994

    @JAWang1994

    9 ай бұрын

    ​@@wbk5wbk你說的都對 但前提是這技術是真的。如果這只是來騙投資人錢的公司,那你覺得對我們社會幫助有多大?

  • @user-re1mg2ph3l
    @user-re1mg2ph3l9 ай бұрын

    這牽涉很廣,利益問題水很深,應該會很辛苦,但還是希望你們能成功

  • @juckeychou
    @juckeychou9 ай бұрын

    小型核融合可以做到家庭備用電源使用。

  • @user-ft6iw8hu5v
    @user-ft6iw8hu5v9 ай бұрын

    曲博應該等他們提出完善的實驗數據,再做訪問. 感覺不太可能.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他們的東西還沒有發表,論文也還在內部審查,所以他們真正進行核融合的設備沒有給我們拍攝,我建議等年底他們的論文發表之後,經由全球科學家同儕審稿,大家一定會提出許多問題,再決定是不是有突破性的技術吧!

  • @user-ft6iw8hu5v

    @user-ft6iw8hu5v

    9 ай бұрын

    @@Ansforce 他們是想藉由你的聲望,拉抬他們的東西,跟電台賣藥類似. 我們是因相信"曲博"才點進來看的. 如果他們實驗能克服"核融合", 早就像韓國LK99一樣轟動,還等什麼論文審核.

  • @taorente7438
    @taorente74389 ай бұрын

    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對台灣的國防安全更加重要。 台灣的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造出來後,台灣自製潛艦將升級成用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作動力的核能攻擊潛艦!這就是為何台灣學日本目前只造全鋰電池動力潛艦的原因了。未來待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成熟後,日本台灣的潛艦動力艙都將更換掉佔大量空間的鋰電池組,改成用小型核融合發電設備組作動力,使潛艦能長久靜音潛航在海底作戰使用,直至報廢。

  • @user-vq2ly9pq4i
    @user-vq2ly9pq4i9 ай бұрын

    半導體產業未來幾十年,仍然是高科技明星產業。核融合發電產業能救地球環境是,肯定的。融分裂只要重整技術及結構性改善,改變,一樣是安全乾淨的能源。核融合技術,對於解決地球環保問題,可能緩不濟急!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是最佳形容寫照。

  • @user-fn2qh8py8k

    @user-fn2qh8py8k

    9 ай бұрын

    確實 因為製程會不斷進步,至少等我碩畢進入職場再說😂

  • @JKD357
    @JKD3579 ай бұрын

    沒做到輸入大於輸出, 根本沒意義. 這只是教具. 笑話的偽綠能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他們的東西還沒有發表,論文也還在內部審查,所以他們真正進行核融合的設備沒有給我們拍攝,我建議等年底他們的論文發表之後,經由全球科學家同儕審稿,大家一定會提出許多問題,再決定是不是有突破性的技術吧!

  • @user-uj6zw3zg1g

    @user-uj6zw3zg1g

    9 ай бұрын

    @@Ansforce 台灣極度缺乏核物理的人才,絕大部份的物理系的人都去作半導體了

  • @us3230
    @us32309 ай бұрын

    我就問,要在桌上的空間把氫加速到能突破硼的庫侖力,到底是什麼魔法…?

  • @user-ip5ws8pp1w

    @user-ip5ws8pp1w

    9 ай бұрын

    那是騙騙小孩用的招式。

  • @zhchbob

    @zhchbob

    9 ай бұрын

    你看到他们最后展示的那台仪器没有?那个东西就能实现你说的H-B聚变。事实上核聚变实验很容易,就是实现净能量增益很难。 采访中这家公司说他们证实用那台仪器实现了净能量增益,我估计只是指聚变燃料接收的能量小于聚变释放的粒子总能量(理论值),至于如何提高能量输入效率以及如何高效捕捉这些粒子的能量还有很大难度。即使这样也算个突破了,并有良好的研发前景。

  • @ntr1381

    @ntr1381

    9 ай бұрын

    那是ITET在做的事

  • @user-ip5ws8pp1w

    @user-ip5ws8pp1w

    9 ай бұрын

    @@zhchbob 只是發光的燈泡而已,談不上核融合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他們的東西還沒有發表,論文也還在內部審查,所以他們真正進行核融合的設備沒有給我們拍攝,我建議等年底他們的論文發表之後,經由全球科學家同儕審稿,大家一定會提出許多問題,再決定是不是有突破性的技術吧!

  • @juckeychou
    @juckeychou9 ай бұрын

    台灣跟美國廠商合作迷你核融合,就會跟台灣跟蘋果合作手機,或跟輝達合作伺服器一樣的意思,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美國手裡,但組裝代工與供應鏈,台灣可以全盤掌握,最大塊的利潤仍然是美國拿走。

  • @MrWilliamsf111
    @MrWilliamsf1119 ай бұрын

    應該叫做微型

  • @georgehwang1164
    @georgehwang11649 ай бұрын

    還有 64bits 光腦, > 百萬位元光量子腦, 甚至應該結合兩者! 10年 做到 1kg in 10 * 10 * 10 cm 的 < 20w 類人腦 ??

  • @user-ie6ci5wk9v
    @user-ie6ci5wk9v9 ай бұрын

    希望政府多注意這樣的兆元產業,引領台灣又成為世界的領頭羊。❤❤❤

  • @user-oi8dn5ug9j

    @user-oi8dn5ug9j

    9 ай бұрын

    想太多了 現在的政府只會在乎怎麼合法貪錢

  • @user-qg3uy7kb6x

    @user-qg3uy7kb6x

    9 ай бұрын

    民進黨完全不重視培育理工人材

  • @user-lh7ur7xc8o

    @user-lh7ur7xc8o

    9 ай бұрын

    林義雄不死,台灣永無核電

  • @user-tc3re4jf5f

    @user-tc3re4jf5f

    9 ай бұрын

    中國人 最喜歡最喜歡做

  • @SOJL

    @SOJL

    9 ай бұрын

    @@user-oi8dn5ug9j 除了黑跟造謠你們貢獻了甚麼?? 台灣產業都有政府幫忙的影子一個前瞻計畫也包含著些在裡面,一大堆產業你們看都不看,就說只會貪錢,要你說貪甚麼,你又講不出來。 推動工業基礎建設現在也在做了,甚麼都不去查證就說合法貪錢?? 我就想問問甚麼叫做合法貪錢? 合法就不是貪錢,貪錢就不是合法! 很難懂? 最低薪資2萬6,我給你3萬的薪水你合法貪了我3千著樣??? 到底甚麼邏輯?

  • @davidwang5108
    @davidwang51089 ай бұрын

    人類的未來就靠你們了

  • @user-qw7te4mn1z
    @user-qw7te4mn1z8 ай бұрын

    請問股票怎麼買有招股說明書嗎?

  • @user-fx1nr3qw3b
    @user-fx1nr3qw3b9 ай бұрын

    有夢最美,不過應是下下下一世代的明星產業。

  • @imprezafrank
    @imprezafrank9 ай бұрын

    核融合的說法已經幾十年了.. 但是從來就沒有聽說過有成功的案例出現

  • @user-hg9ij7rf1f

    @user-hg9ij7rf1f

    9 ай бұрын

    25年前俄羅斯女科學家提出的理論,證明可用,就是沒有人做得出

  • @iyccs
    @iyccs9 ай бұрын

    2027看起來是要努力在方法理論確定,2027-2030在concept device的實現,2030-2035完成連續運轉與設備的DNV驗證,然後持續改善設備運作效益,才能在2037開始商業運轉。(這大概是最快的進度了)

  • @user-hi2se7fb7p
    @user-hi2se7fb7p9 ай бұрын

    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 @yuchingwu6386
    @yuchingwu63869 ай бұрын

    👍

  • @user-ly9cd3nm2s
    @user-ly9cd3nm2s9 ай бұрын

    請教 曲博 : 問題只有一個就是如若將現行的核子彈頭,改為核融合彈頭, 那麼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核融合彈頭稱為氫彈,這個已經成功量產了!世界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呵呵! dq.yam.com/post/5325

  • @user-ct4og5ql8l
    @user-ct4og5ql8l9 ай бұрын

    這間公司要小心會採到台灣光電產業的利益,要小心像台南88槍那樣

  • @zzxxcc360
    @zzxxcc3609 ай бұрын

    有看到他們新聞採訪的那台小小發光的 ....我的外行理解 就只是個電漿源 (上面的水冷還索性不接🤣) 對 電漿態後可以核融合,但大多不穩定(0.00x秒)或蓋率低 只發生一瞬間或太微量都無商業價值 不然外國實驗室蓋超大外加磁場環or雷射設備幹嘛= = 可能怕曲博研究後看出貓逆吧? 所以只講合理正確的,講大餅的就丟給記者了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他們是有原型機的,但是還沒有發表所以不讓我拍,等年底他們的論文發表之後,經由全球科學家同儕審稿,大家一定會提出許多疑問,再決定是不是有突破性的技術吧!

  • @user-vq6ze5dg7i
    @user-vq6ze5dg7i9 ай бұрын

    閃電+氫+硼就核融合成功?應該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 @twn10

    @twn10

    9 ай бұрын

    如果成功,諾貝爾是哪顆蔥蒜?他不就發明炸藥而已。 他的獎夠資格嗎? 這年頭科學騙子太多,我就問為什麼不找核工系的博士問問看?那才是真正的專家學者。

  • @ds8679
    @ds86798 ай бұрын

    我真的很想知道,可以在科技導讀講一下這次的參訪心得,真有辦法在幾年內成功嗎?

  • @Ansforce

    @Ansforce

    8 ай бұрын

    不確定,要等他們的論文發表讓同儕審稿後才能確定。

  • @user-gf6em8hu7o
    @user-gf6em8hu7o9 ай бұрын

    用心再聽 聽到再聊天 很像工商時間 或許自己程度差

  • @twn10
    @twn109 ай бұрын

    我認為這種極其專業的應用,找核工系的人訪談才知道可行性。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台灣已經沒有核工系了啦!

  • @user-km3np5fm6k

    @user-km3np5fm6k

    9 ай бұрын

    沒有核工系,改找應用物理系博士討論可能比較清楚發展進度

  • @temolee8512

    @temolee8512

    9 ай бұрын

    @@Ansforce 所以這幾年的反核已經造成台灣核能人才的缺口,未來能否掌握核融合產業的兆元商機讓人無法樂觀

  • @twn10

    @twn10

    9 ай бұрын

    怎麼會沒有核工系?核電廠核工系的人很多。

  • @temolee8512

    @temolee8512

    9 ай бұрын

    @@twn10 雖然核電廠核工系人很多,不過這種前緣技術的發展進程,可能學術體系的核工系學者掌握的會比較全面才是。

  • @gogogo1161
    @gogogo11619 ай бұрын

    民股吸金主要需要夢,要找個劃大餅高手,事業就成功了一半。

  • @0x0x00
    @0x0x009 ай бұрын

    😊❤

  • @Ryan-gf1sz
    @Ryan-gf1szАй бұрын

    當然能實現是最好啦 不過好像我們現在發電能力其實都很夠了,只是儲能手段不夠方便,還有傳輸上的損耗問題 有人知道嗎

  • @xmacghost8
    @xmacghost89 ай бұрын

    就因為一個反核 造成研究上面的失落 仔細想想真的很可惜

  • @Lin-qu9vf
    @Lin-qu9vf9 ай бұрын

    聽聽就好!但可以試試看吧!有人提出常溫核融合,常溫超導.....要扯都可以,不能說不可行,但要慎重!需常期巨大的投資!

  • @user-hg9ij7rf1f

    @user-hg9ij7rf1f

    9 ай бұрын

    冷核融,電影的劇本

  • @akaiwon6594
    @akaiwon65949 ай бұрын

    個人是覺得不需要發展核融合,地球旁邊就有一個大型天然免費的核融合了,為什麼要自己蓋,加強太陽能的功率應該更划算吧,像是把太陽能板放到太空去,利用微波傳回地球使用,在太空鋪個幾個地球表面積的太陽能板也比研發核融合省錢吧,最重要的是,以目前科技都已經可以看到,終極能源一定是反物質,為什麼還要開發卡在中間的核融合呢?反物質能源才是真聖杯吧!將來真的要星際旅行,一定都是靠反物質,核融合不夠力的。

  • @user-fn2qh8py8k

    @user-fn2qh8py8k

    9 ай бұрын

    過渡時期啊,太陽能效率這麼低,不像太空地表設備也容易壞

  • @MrPili068
    @MrPili0689 ай бұрын

    我認為他們展示的只是教學用模型,看年底 or 明年初他們是否能推出增益率3~5倍的實用化反應器產品?? 否則,就有可能是吸金騙局?? 慣性靜電約束的氫-硼反應難以得到大功率輸出,還是要研發氘-氘反應、氘-氚反應才是!!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他們的東西還沒有發表,論文也還在內部審查,所以他們真正進行核融合的設備沒有給我們拍攝,我建議等年底他們的論文發表之後,經由全球科學家同儕審稿,大家一定會提出許多問題,再決定是不是有突破性的技術吧!

  • @ntr1381

    @ntr1381

    9 ай бұрын

    不然做個環讓激波在裡面轉圈圈看能不能瞬間產生反應

  • @ZMfit1

    @ZMfit1

    9 ай бұрын

    目前世界核融合研究增益率最高1.2

  • @user-kf5bf7mg4w

    @user-kf5bf7mg4w

    9 ай бұрын

    希望台灣能搞出一個小太陽,又創造出一個護國神山。

  • @JAWang1994

    @JAWang1994

    9 ай бұрын

    我認為曲博應該要更謹慎審查這個新創公司

  • @tomeetjerry
    @tomeetjerry8 ай бұрын

    取代儲能式熱水器吧

  • @delete5119084398
    @delete51190843989 ай бұрын

    我有個疑問,以目前的技術如何完整的收集核融合的能量,目前所有的方式都是需要再把能源進行轉換才能獲得電力

  • @user-fr7bc5jo7y

    @user-fr7bc5jo7y

    9 ай бұрын

    美國 Helion Energy. 1億度高溫, 磁局限融合, 透過磁場變化產生電能, 不用燒開水.

  • @s9154001

    @s9154001

    4 ай бұрын

    就是燒開水 推動渦輪機 電磁感應 發電

  • @s9154001

    @s9154001

    4 ай бұрын

    @@user-fr7bc5jo7y Helion Energy 根本還沒發電 估計也是要燒開水 磁場是用來維持核融合的反應時間 不是產出能源

  • @danielchen5805

    @danielchen5805

    Ай бұрын

    有比 氫+氧 燃燒放出熱更融和嗎?

  • @bitternhiguma109
    @bitternhiguma1099 ай бұрын

    那東西到底怎麼加速離子的 醫院的baby cyclotron都比那個大得多

  • @eagleharmony8216

    @eagleharmony8216

    2 ай бұрын

    我也想知道,簡單的加速離子對撞應該是不行的

  • @youngjohnson1305
    @youngjohnson13059 ай бұрын

    嗯....好像沒聴到什麼"特別突破"...嗯,,,有些像"廣告" 最早是說...美國NASA的數據說....能量輸出有大於輸入....有希望了.... 台灣現在說,,,小型,,,,, 問題還在,,,,能量輸出有大於輸入?合算嗎? 根本上...嗯...不清楚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他們的東西還沒有發表,論文也還在內部審查,所以他們真正進行核融合的設備沒有給我們拍攝,我建議等年底他們的論文發表之後,經由全球科學家同儕審稿,大家一定會提出許多問題,再決定是不是有突破性的技術吧!

  • @user-tk4wl1uv2t
    @user-tk4wl1uv2t9 ай бұрын

    半導体是扁擔 核熔合是彩券

  • @user-kf9zr2if4q
    @user-kf9zr2if4q3 ай бұрын

    核廢料有沒有可能用核融合再次分解重新利用。

  • @Ansforce

    @Ansforce

    3 ай бұрын

    目前應該是沒有這種技術。

  • @yungpingtsuei1730
    @yungpingtsuei17308 ай бұрын

    Where is the money?

  • @chiaming859
    @chiaming8599 ай бұрын

    聽半天也沒說怎麼做,要小心是吸金手段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他們的東西還沒有發表,論文也還在內部審查,所以他們真正進行核融合的設備沒有給我們拍攝,我建議等年底他們的論文發表之後,經由全球科學家同儕審稿,大家一定會提出許多問題,再決定是不是有突破性的技術吧!

  • @fishchang1522
    @fishchang15229 ай бұрын

    如果只是極少的粒子加速碰撞,總能量少沒有控制反應的問題。如果要達到控制反應,容器問題早在40年前無解,現在有解嗎?顯然還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年輕人從事這樣的新事業很枯燥無趣!不如到商業化的半導體產業發展。

  • @mars5367
    @mars53679 ай бұрын

    奇怪,公司沒有網頁,沒有職缺,工商資料顯示這陣子負責人剛換掉,董事、監事等高層全部都是英屬開曼群島法人,沒看到有台美合資的感覺啊?

  • @user-fr7bc5jo7y

    @user-fr7bc5jo7y

    9 ай бұрын

    準備接民進黨綠能預算專案, 雲豹綠能被捅破後, 會先避一避風頭.

  • @LingCh3n
    @LingCh3n9 ай бұрын

    我们可以没有电不过不可以没有水。除非高端半导体很多厂家都可以生产或者性能过剩不然还不会到传统行业

  • @user-ds4py8dk7d
    @user-ds4py8dk7d9 ай бұрын

  • @user-tj8fo2wx1w
    @user-tj8fo2wx1w9 ай бұрын

    如果真的能夠成功,台灣至少一個引擎

  • @jckuo5773
    @jckuo57739 ай бұрын

    30年前,電解重水號稱低溫核融合,爭議很大。現在還有人在玩!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我同意這個技術還需要同儕審稿,要等他們把實驗數據發表出來以後,讓世界各地的科技家一同檢視,才能判斷。

  • @user-ly9cd3nm2s
    @user-ly9cd3nm2s9 ай бұрын

    報告 曲博 : 核能安不安全,其實完全看經營者的心態,十年前的例子就說明了一切,曲博應該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請教 曲博對於這個例子的看法 ???

  • @creatortechnologylimited5064
    @creatortechnologylimited50649 ай бұрын

    飾演Doc Brown 的 Christopher Lloyd in Back to the future II or III ,他丟的應該是香蕉皮🤔,不是塑膠皮吧!🤔或是兩者皆有,因為電影裡他丟一堆東西當燃料…😅

  • @user-fy4xv8bn4d
    @user-fy4xv8bn4d9 ай бұрын

    用核融合.片前嗎?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他們的東西還沒有發表,論文也還在內部審查,所以他們真正進行核融合的設備沒有給我們拍攝,我建議等年底他們的論文發表之後,經由全球科學家同儕審稿,大家一定會提出許多問題,再決定是不是有突破性的技術吧!

  • @user-fy4xv8bn4d

    @user-fy4xv8bn4d

    9 ай бұрын

    感謝

  • @bigbiglin4021
    @bigbiglin40219 ай бұрын

    .理想跟現實要走多久?更遑論說小型化!?

  • @teco13051305
    @teco130513059 ай бұрын

    目前世界上都沒有能商業運轉的機器 我們已經有新創公司了阿 感覺就是....

  • @Sto08
    @Sto089 ай бұрын

    綠電才是,穩賺不賠

  • @Kwc1130
    @Kwc11309 ай бұрын

    台版LK99

  • @Ansforce

    @Ansforce

    9 ай бұрын

    他們的東西還沒有發表,論文也還在內部審查,所以他們真正進行核融合的設備沒有給我們拍攝,我建議等年底他們的論文發表之後,經由全球科學家同儕審稿,大家一定會提出許多問題,再決定是不是有突破性的技術吧!